学术投稿

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研究

杜伟

关键词:藿香正气丸, 急性肠胃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藿香正气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6.7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采用藿香正气丸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化:未来医院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数字化医院现况做出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医疗设备数字化的各项管理工作,总结了数字化医疗的各项优点,后对我国数字化医疗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和总结.

    作者:沈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四肢过着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全期护理后压疮发生率的降低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本院就诊四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给予一般性护理和手术全期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期压疮等压疮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手术全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且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冯银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精神病人由于精神上存在问题,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尤其是容易发生跌倒事件.要保障病人的人身安全必须要加强护理.而在病人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有效预防病人跌倒的护理效果,在精神病人护理中,这种护理策略要能够得以推广.

    作者:奚维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浅析基层医院COPD诊治中的盲区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近数十年来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本文通过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病房、重症监护室及赵家镇卫生院内科病房2016年5月-2016年12月162名COPD患者诊治过程中存在很多盲区.包括家庭氧疗知识缺乏,吸烟、被动吸烟以及戒烟治疗不彻底,雾化吸入治疗未引起重视,护理干预不足,抗生素使用过度,肺康复治疗空白,基层医院设备不完善等.本文旨在为COPD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能接受规范化治疗.使不同的个体患者都能受益.

    作者:刘孝;刘剑;胡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

    目的:研究对老年手术患者提供麻醉复苏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1月-2016.8月间收治的74例老年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护士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术后护理流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术后麻醉恢复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服务,总结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观察组发生率为5.41%,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士为老年术后患者提供麻醉恢复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作者:樊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药剂师在发放门诊患者口服阿莫西林类药物中的指导作用

    目的:提高细菌感染的门诊患者阿莫西林类口服药物知识的掌握率,增加患者口服阿莫西林类口服药物的行为掌握率.方法:自2016年2月1号起,门诊药剂师在细菌感染患者发放阿莫西林类口服药物时向患者说明首次口服此类药物需要在医院内守候30分钟方可离开.把2016年1月和2016年2月细菌感染患者对阿莫西林类口服药物知识掌握率和行为变化展开对比.结果:药剂师通过指导细菌感染患者的阿莫西林类口服药物知识,患者对阿莫西林类口服药物知识掌握率有了明显提高(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接收到阿莫西林类口服药物后首次口服药物继续在医院内守候半小时的行为明显提高(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药房药剂师对患者进行口服阿莫西林类药物进行指导以使患者的正确的服药行为增加.

    作者:田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鼓室内注射激素与全身使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比较

    目的:使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局部使用鼓室内注射激素时能够减少全身使用激素治疗所致的全身副作用.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2016年1月1号至2016年12月31号的所有突发性耳聋患者,把2016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患者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耳鼻喉科医师把下半年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使用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把上半年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全身激素治疗,把2016年上半年和2016年下半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良好,副作用小,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作者:虞洋;唐俊翔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加以分析.方法:于本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接收的高血压病人392例作为观察对象,任选其中196例观察组,在治疗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而剩余196例为对照组,遵照常规模式施护.对护理效果间的差异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病症知识的掌握率以及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可起到帮助患者对病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后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疗废物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是医疗感染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医疗卫生机构首先应该引导全体医务人员理解医疗废物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环节中的重要性,然后需要采取建立健全工作领导小组、注重医疗废物管理中分类与贮存、运输与人员等具体问题的管理以及强化监督机制相关措施,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水平,促使其逐步规范化与制度化,从而有助于防止传染疾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力.

    作者:东保吉;刘燕;肖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丙型肝炎常用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常用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ASA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金标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11日来我院就诊的38017名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ELASA法(常规检测使用)或金标法(急诊检测使用)进行丙肝抗体初筛检测,凡两种方法之一阳性者均采用ELASA法、金标法和RT-PCR法三种方法进行复检.结果:复检样本共373例,其中,142例ELASA法、金标法和RT-PCR法三者均阳性,100例ELASA法和金标法两者阳性但RT-PCR法阴性,131例金标法阳性但ELASA法和RT-PCR法两者阴性.结论:金标法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强,易出现假阳性结果;ELAS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适合批量检测;RT-PCR法可定量检测丙肝病毒RNA,特异性较高,可以很好的说明病毒复制情况.

    作者:贾艳艳;张永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从蒙医治疗失眠病因病机、饮食起居、药物及传统蒙医疗法方面论述了蒙医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研究概况.蒙医药临床治疗失眠症效率高、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从根本上改善睡眠,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额尔敦吉如贺;斯钦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仲景方用芍药说略

    随着医学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医治疗方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诊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论述仲景方中芍药的作用功效,旨在提高芍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新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用缝合丝线结扎软垂疣48例体会

    目的:探讨软垂疣的局部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就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级与实验组各24个,对照级采用液氮冷冻疗法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1号缝合丝线结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91.67%).结论:与传统的液氮冷冻疗法比较,采用1号缝合线结扎,其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疗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方法:将我院2015.12~2016.12期间进行乳腺肿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下给予术后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护理组疼痛评分(1.3±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郭秋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根治性肝切除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1月~2016年7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后的心理、生理因素得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生理因素得分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生理等方面不良状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推广.

    作者:潘小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腹部影像诊断中采用CT灌注成像的分析

    目的:分析腹部影像诊断中采用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CT胰腺灌注检查,对比各项CT灌注参数的测量结果.结果:对比两组各项CT灌注参数的测量结果,研究组的血流量、血流容积、patlak血流容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渗透性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在腹部影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毛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儿科患儿的抢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儿科护士应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术.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长期护理的社会伦理思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多,长期护理渐受到了关注,但是目前长期护理的做法在道德伦理和社会公正上存在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长期护理的相关内容,并指出在长期护理中存在的某些不公现象,提出我们应建立系统、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建立中间服务机构、大力提倡长期护理保险等,旨在创建一个和谐的老龄化社会.

    作者:朱丽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浅谈ICU护士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ICU即重症监护室,属于护理纠纷高发科室,作为护理人员,该如何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已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课题.现结合ICU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总结,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持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致使医疗工作中护理方面的投诉与纠纷日益增多.

    作者:高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