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基层医院COPD诊治中的盲区

刘孝;刘剑;胡海英

关键词:基层医院, COPD, 盲区
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近数十年来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本文通过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病房、重症监护室及赵家镇卫生院内科病房2016年5月-2016年12月162名COPD患者诊治过程中存在很多盲区.包括家庭氧疗知识缺乏,吸烟、被动吸烟以及戒烟治疗不彻底,雾化吸入治疗未引起重视,护理干预不足,抗生素使用过度,肺康复治疗空白,基层医院设备不完善等.本文旨在为COPD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能接受规范化治疗.使不同的个体患者都能受益.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2~2016.12该院134例急诊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为6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并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效率.结果:研究组急诊等待手术、手术用物准备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手术效率更高,P<0.05.结论:将优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对提高手术效率、提升护理水平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施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总结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抢救治疗的9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加行急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每组45例.对两组患者护理抢救有效率、接受高流量面罩吸氧的时间、神经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组间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治疗预后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施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观察食管康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食管康颗粒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病人提供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病人则提供食管康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病人进行规范的治疗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上,采用食管康颗粒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其在症状学以及症候学等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的发生,同时食管康颗粒其远期的治疗效果较为稳定,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尚未发生任何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自昂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门诊导医护理经验

    门诊导医护士在门诊日常接诊病人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对病人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是门诊和医院给病人和家属留下的第一印象,导医护士的整体形象代表着医院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工作质量以及医院的形象.进医院来看病的患者,通常都受着身体上的病痛折磨和心理上的焦虑、恐惧,报着对医院医生、护士极的信心.那么,作为一名导医护士,给病人身体上、心理上大的正性效应,发挥自己在治疗、护理技术的能力,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作为一名导医护士关键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导医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看似简单其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结合自身十几年的工作体会,浅谈怎样做好门诊导医护理和沟通上的一些经验,共同学习.

    作者:张秋香;周凤华;秦瑞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疗废物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是医疗感染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医疗卫生机构首先应该引导全体医务人员理解医疗废物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环节中的重要性,然后需要采取建立健全工作领导小组、注重医疗废物管理中分类与贮存、运输与人员等具体问题的管理以及强化监督机制相关措施,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水平,促使其逐步规范化与制度化,从而有助于防止传染疾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力.

    作者:东保吉;刘燕;肖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小儿雾化吸入疗法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雾化吸入疗法的护理经验.方法:对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352例进行分析影响雾化吸入效果的外在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352例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中303例痊愈,47例好转,2例无效果.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干预,确保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红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儿科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儿科门诊输液是儿科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儿科又是特殊性的人群,静脉穿刺难度较大,所以静脉输液是儿科护患纠纷的高发环节.因此,探讨其纠纷发生的原因并寻找出有效的对策尤为重要.

    作者:梅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玻璃体切割与内界膜剥离术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PPV)与内界膜剥离术(ILMP)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MHR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科接受玻璃体切割与内界膜剥离术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PPV治疗,观察组给予PPV联合ILMP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性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眼压升高、视野缺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晶状体浑浊的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与内界膜剥离术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疗效可靠,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东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对提升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提升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的作用.方法:将8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且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患者,设两组对比研究,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乳腺增生疾病认知水平无较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乳腺增生疾病认知水平存在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提升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有积极作用,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继红;朱文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选择醒脑静+盐酸纳洛酮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2月收治的102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药物治疗分组通过抽签法展开;对照组:盐酸纳洛酮;观察组:醒脑静+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昏迷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出血后昏迷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脑出血后昏迷疾病患者(70.59%)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治疗药物选择盐酸纳洛酮+醒脑静,针对药物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均可做出保证,从而确保脑出血后昏迷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高.

    作者:李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服务用于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用于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一些急救项目上所用的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临床对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急救时间,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使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腹腔穿刺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在接受腹腔穿刺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本文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观察,总结并归纳了肝硬化腹水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笔者在我院选择91例被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实施细心呵护,并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持续观察.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67.4%,护理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在病情控制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接受腹腔穿刺治疗,较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通过本科护理总结经验以及精心护理下,患者腹水量明显减少,病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作者:邵则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从蒙医治疗失眠病因病机、饮食起居、药物及传统蒙医疗法方面论述了蒙医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研究概况.蒙医药临床治疗失眠症效率高、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从根本上改善睡眠,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额尔敦吉如贺;斯钦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促进新员工快速成长

    我院每年组织两期岗前培训,80%参训人员均来自招录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对他们而言,从校门跨入社会大门,未来的发展迷茫一片,为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并明确目标,做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帆风顺、成事成才,故今年岗前培训期,新添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会,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一、主要做法岗前培训期间,邀请了优秀临床工作人员与新入职员工围绕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了一场交流座谈会.

    作者:贺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护理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忧郁评分、焦虑评分、躯体化评分、人际关系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忧郁评分、焦虑评分、躯体化评分、人际关系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有效缓解率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头痛发作时间、头痛次数、VAS疼痛评分、SAS及SDS评分差异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头痛频率以及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27.46±4.22)分、(38.57±6.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对减少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迟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日益增多,其中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内外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老慢支等疾患.卧床治疗期间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工作要求比较高,现统计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68例,通过精心的护理,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美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

    目的:研究急诊低血糖昏迷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低血糖昏迷患者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这些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并整理相应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几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原因主要包括空腹运动量过大、降糖药剂量错误、私自购药未监测血糖、服药后进食少或未进食;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主要包括甲亢、妊娠、肝脏病变、酒精中毒、节食或进食过少.结论:急诊低血糖昏迷的原因较多,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昏迷原因不同,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从而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急诊低血糖昏迷.

    作者:李晓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可抽出缝线经皮牵引治疗小儿拇长屈肌腱陈旧性止点断裂

    目的:探讨应用可抽出缝线经皮牵引治疗小儿拇长屈肌腱陈旧性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6例陈旧性小儿拇指长屈肌腱近止点断裂患者,应用普理灵缝合断裂肌腱后,再用线8字穿线牵拉肌腱近断端,两线尾从近节指骨基底两侧斜行穿出指背皮肤,远指间关节用克氏针屈曲位固定,针尾向指背弯钩,经皮牵引线在克氏针弯钩上拉紧打结,保持牵引拉力.5至6周拆除钢针和牵引线.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5~12个月,伤口无感染,指甲生长无影响,拇指关节功能活动,采用国际手外科学会推荐的TAM系统评定系统评定,优4例,良2例,可0例,差0例.结论:应用可抽出缝线经皮牵引治疗小儿拇长屈肌腱陈旧性止点断裂,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作者:刘玉林;陶忠生;王秋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门诊部2016年0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对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积极治疗及护理后再次评分后,数据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有积极影响作用,不良情绪明显改善.

    作者:赵星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