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瑜;李惠莲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治疗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治疗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23.2%;另外测出对照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比治疗组低;治疗组血清ALT改善情况对比要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有显著治疗效果,体现在有效抑止乙肝病毒复制,高安全性,高应用价值等优点.
作者:汪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重症监护室ARDS的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盲选法均分为两组.在施行CpAp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①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0%(29/40),P<0.05;②两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儿的吸入氧气浓度(FiO2)对比,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兴义市在2002年到2015年碘盐监测情况.方法:对兴义市2002--2015年,14年内的碘盐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4年内的总合格率为92.83%.并且从2011年到2015年合格率均大于95%.非碘盐数总共为131,以2003年、2007年、2009年、2010年呈现出较多,非碘盐在2010年多.结论:兴义市在2002--2015年的碘盐监测合格率在近5年呈现较高趋势.但需要注意仍会出现非碘盐率较高的情况.
作者:沈宪光;杨家丽;贺尔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进入我院通过手术治疗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后,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护理,试验组40例则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1.55±3.87)d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37.50%)均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89±2.54)d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5.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盛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开腹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0理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开腹修补术,对照组行胃大部切除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腹修补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整体效果优于胃大部切除术,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作者:孙玉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欣母沛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间本科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抽取61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并分成两组,对照组:1-30号,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31-61号,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欣母沛,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6%,对照组80.0%,组间统计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而言少,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欣母沛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也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崔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析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4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工作.通过数字随机均分方法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研究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周复查两组患者的细菌转阴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郑洁琼;汤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急诊手术治疗工作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3月收治的104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对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患者分组;对照组: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急诊手术治疗;对合并症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合并症治疗总有效率(98.08%)高于对照组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患者(78.85%)尤为显著(P<0.05);观察组合并症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患者尤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急诊手术治疗工作,可以对合并症患者术后安全性做出保证,从而优化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於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研究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备洞并使用复合树脂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以及患儿配合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93%,较对照组的85.36%高;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7.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6%;观察组患儿的配合度92.68%,较对照组的75.60%高,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乳牙龋病采取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疗效更佳,患儿更容易配合,有利于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我国的医疗技术在飞速发展着,骨科医学技术也随之进步,但是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对于我们护士来说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骨科病人在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面对这一形式我们也必须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才能够适应工作的需求.本文通过对骨科常见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改善建议,从而为骨科护理工作的研究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是指咳嗽时间持续在g周(也有学者认为3周)以上,又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本人采取中医冬病夏治FBP方案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志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各国政府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在不断的努力,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其他的发达国家来说,老龄化和高龄化都十分严重,使得我国的整体发展都受到了巨大的阻碍.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重视,使得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怎样处理好老年护理问题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并讨论了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的趋势.
作者:黄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抑郁症是威胁人健康的重要疾病.本文主要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宗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中开展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急诊手术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急诊接收行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等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4例: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遵循常规护理流程,融入优质护理理念.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呼吸、脉搏等生理体征状况及心理变化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各项差异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模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状态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等指标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上述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急诊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作者:王岚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疾病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肠疾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半夏泻心汤治疗及常规西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疾病的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作者:李小妍;曾祥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1例,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行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采用行为护理后,满意度为97.56%,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后,满意度为82.93%,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9.5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行为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杨瑞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同时伴有重症左心衰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了39例心肌梗死同时伴有重症左心衰病人,将这39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所选取的病人全部通过吸氧、抗血小板、溶栓以及抗凝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病人有效的机械通气对症治疗.结果:分析研究表明,病人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的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以及心率(HR)等均要非常明显的改善,且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病人通过治疗24小时之后其左心射的分数LVEF有非常明显的增加,和治疗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同时伴有重症左心衰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改善病人的PaCO2、SBP、HR等相关指标.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并观察2组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妊娠、新生儿结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李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进步,临床中结合三维数字化技术将其用于三维诊断、医患沟通、远程治疗以及辅助治疗,可提高正畸治疗准确性、安全性.本次研究中,详细阐述口腔正畸领域中应用三维数字化情况.
作者:王锦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4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为研究主体.所有患者均给予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术后安全性.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83%,术后镇痛率为2.08%,术后体温异常率为4.17%,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复发率为2.08%.结论:开腹穿孔修补术可显著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疾病,其安全性高,可作为该病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作者:张绍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