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主义精神在儿童护理中的应用现状浅述

杨挺

关键词:儿童护理, 护理模式, 人文主义精神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务水平与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护理服务水平直接表现了服务质量.近年来,儿童护理成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同时,儿童护理也由执行医嘱变成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此种模式产生给儿童护理人员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怎样才能更好展开护理工作,成了儿童护理人员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文章对于人文主义精神在儿童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目的:临床生化检验中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到检验结果,因此本文就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临床的生化检验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法,探讨其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如何降低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对严重溶血的复查、采血方式、以及血液标本处理都会影响着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结论:在严重溶血检验阶段,必须要对其进行复检,在血液采集环节,需要注意在输液对侧进行血液采集,而且还要对生化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作者:付淑琴;潘紫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位心合并心室预激伴窦房传导阻滞1例

    1 右位心右位心又称镜像右位心伴内脏倒置.心脏及其他脏器的位置恰是正常位置在镜中的映像.生理上的左心房、左心室及心尖部在解剖上位于右侧,而生理上的右心房及右心室位于左侧.心尖仍由生理的左心室构成.心电图检查对右位心具有病因学诊断的特殊作用,心电图特征:1.I 导 联 P- QRS-T 波群图形倒置.左、右手电极反接后变为直立.2.II 与 III,AVR 与 AVL 导联心电图波形互换.AVF 导联不变.3.V1 -V6 导联均呈 rS 型,rS 振 幅 均 依 次减小.

    作者:王维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行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生存质量得分中,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骆曼;张冬雪;王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IgA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就健康教育路径在IgA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作以评价.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一时间范围内我院收治的IgA肾病患者中选取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由37例患者组成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下的健康教育,相同例数患者组成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开展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作以比较.结果:掌握健康知识的患者在观察组占83.8%明显高于对照组62.2%(X2=6.024,P<0.05);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占91.9%明显高于对照组56.8%(X2=9.14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70.2%(X2=4.213,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与依从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可将该方法作为IgA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常规方法.

    作者:王琳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功能锻炼对预防PICC置管侧上肢肿胀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早期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对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侧上肢肿胀的效果.方法:将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置管后即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指导,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和记录.结果:对照组肿胀发生率22.5%,观察组为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指导PICC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肢体肿胀的发生,且不引起渗血,具有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者:李江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技能实验室在本科实习医生内科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技能实验室在本科实习医生内科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级实习医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和常规教学组,每组各50人,分别进行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教学组高于常规教学组(P<0.01),理论考核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应用临床技能实验室强化培训实习医生临床技能的教学方法评价高,认为有必要应用此种教学方法.结论:利用我院的临床技能实验室的模拟教学设备,对实习医生的内科临床技能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水平,获得实习医生好评.

    作者:杨红霞;聂进;杨春丽;张建勇;赵建军;郑飞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CRRT治疗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床旁的血液滤过,长时间、连续性将血液进行体外净化,从而代替功能受损的肾脏进行工作的过程.CRRT可以将血液中的溶质及多余的代谢产物进行部分清除,保持机体内环境及酸碱平衡的稳定,并且整个过程较为平稳,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此方法安全有效,并在近几年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CRRT是一种常见的抢救急性危重病的方法,可以降低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我院对ICU危重病患者进行CRRT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任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推行人文管理增强医院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医学与人文息息相关.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医院通过民主管理,人文关怀的方式,增强医院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者:孙晓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践与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9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情况,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1%vs16.3%,98.0%vs81.6%),差异经X2检验,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几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康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因副反应取器妇女改置新安舒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剖析因副反应取器妇女改置新安舒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站门诊接收的208例因副反应取器的妇女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都改置新安舒环,观察分析本组病例应用新安舒环后1年内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改置新安舒环后,本组208例妇女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且针对不同的副反应,其发生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本组1年后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5%.随访1年发现,本组患者的因症取出率为2.5%,新安舒环持续使用率为97.5%.结论:对因副反应取器妇女改置新安舒环,可有效降低经量增多等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茜;杨艳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水化疗法及早期的护理干预对减轻密固达不良反应的临床体会

    目的:通过观察总结密固达在临床输入过程常见的不良反应,提前应用预见性的治疗方案和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骨质疏松症患者5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水化治疗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对照结果.结果:常规组中出现发热反应22例,发热平均时间约为49.6小时;肌肉痛出现19例,疼痛程度评分平均约为5.5分.水化治疗组出现发热10例,发热持续时间平均约为22.1小时;肌肉痛出现8例,疼痛程度评分约为3.4分.对相关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及t检验均提示,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入密固达前后及早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及水化疗法可以明显缓解发热,肌肉痛等流感样不良反应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任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口腔全科医师与口腔全科医疗

    根据从事的医疗服务不同,可以将口腔医师分为口腔全科医师和口腔专科医师两种.两种医师工作各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都是口腔医疗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承担着口腔医疗保健重要工作,对保持我国民众口腔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临床上对于口腔全科医师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对于口腔全科医师的重视度不及口腔专科医师.对比,本文从口腔全科医师的角度,结合口腔全科医疗工作特点,对其服务范围、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颜莉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提升新生儿病区护理效果的措施探究

    新生儿护理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新生儿免疫能力较差,对待身患疾病的新生儿的护理是需要承担一定的护理风险的.护理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意外事故、危害等.护理风险会受到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新生儿病区护理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此种护理需要承担较大的护理风险.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提升新生儿病区护理效果,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讨心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预防对策

    目的:探究心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预防对策.方法:随机的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6年9月心胸外科收治的100例的患者,仔细的分析患者的病史,总结了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对这些隐患进行了分析.结果: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护理人员的方面,二是患者的方面.结论: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护理的质量,从而降低发生护理不良的情况的机率.

    作者:张馨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2014年乌当区新场乡土源性线虫监测及其防治探讨

    目的:对乌当区土源性线虫病进行监测,根据检测结果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本年度土源性线虫检测工作共检测样品657份,其中,大便样品510人份、制片1530张、饶虫杠试样品117人份、土样30份制片120张.检测方法按《贵州省疾控中心土源性线虫检测方案》执行.结果:大便样品检测结果:共检测大便样品510份,检出阳性28份,感染率为5.49%.蛔虫阳性18份,感染率为3.53%.鞭虫阳性10份,感染率为1.96%.蛔虫、鞭虫混合感染3份,感染率为0.59%.共检测杠试饶虫片117人份,未检出阳性.检测土样30份(菜园、厕所、庭院各10份),检出蛔虫卵阳性16份,阳性率为53.3%,其中活受精蛔虫卵12份,阳性率为40%.结论:2014年乌当区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依然比较高,对此,需要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人群防治意识.

    作者:白奇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肿瘤内科治疗并发症处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治疗并发症处理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肿瘤科收治的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办法;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特殊全面监护治疗处理,对照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症发生率为62.1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29%,前者低于后者;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2.5%,前者高于后者.结论:对肿瘤内科患者并发症问题给予特殊全面监护治疗处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吴海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本文针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五十六例.并且将其进行了随机的分组,观察组患者二十八例,对照组患者二十八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了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了急诊护理.在两组患者出院前对他们的总有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该护理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医学临床的大力推广.

    作者:赵丽华;李钧梅;邵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中12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使用情感激励护理模式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干预,然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12例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比较所有患者评分情况.结果:12例工作人员在接受情感激励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显著降低,工作人员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采用情感激励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工作人员缓解负面情绪,提升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丽媛;阿米娜·具拉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乳酸的代谢及临床意义

    乳酸是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机体细胞缺氧或组织灌注不足均可至乳酸水平的升高.临床上可根据乳酸水平的高低评价重症患者例如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重度颅脑损伤,胎儿宫内窘迫的等疾病的预后,也可据乳酸水平也可作为疾病治疗潜在的靶点.

    作者:雷盼;侯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与护理

    目的:分析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9月接收的进行留置尿导管的患者共8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细菌培养对88例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据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明显大于男性患者,大于等于50岁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也明显高于50岁以下的患者,证明尿路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因素有关.比较组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与患者年龄、性别有关.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放置时间,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

    作者:陈平;顾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