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青
目的:分析2015年5月平正乡野彪励志学校一起因食用疑似不洁食物引起群体性癔症的事故.方法:对出现症状的40多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3例患者是因食用霉变米粉引起食物中毒,诱发其他学生出现群体性癔症.
作者:任中秋;金代敏;吴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痛苦的症状之一,有50%~90%的癌症患者直至死亡都伴有疼痛,其中半数以上是剧烈疼痛[1].2001年国际疼痛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
作者:蔡慧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胸腔积液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1-2016/1期间收治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非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来展开研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结果:胸腔积液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以及主要指标方面明显重于非胸腔积液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参考指标,能够形成对患者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示,临床治疗当中强化原发病治疗是关键.
作者:张申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情况及防护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工作的240名医务人员为对照组,未实施防护对策,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工作的240名医务人员为观察组,实施防护对策,给予两组实施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对比两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1.67%和7.92%,观察组明显更低.结论:通过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能够有效的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异物人员的安全性.
作者:蔡艳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黄体破裂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黄体破裂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黄体破裂57例,正确51例,正确诊断符合率89.5%,误诊6例,误诊率10.5%,超声对黄体破裂诊断有肯定价值.结论:黄体破裂的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信号有特异性,结合病史,有效提高黄体破裂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付秋;席利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急性腹痛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病情具有病因众多、发病急、疾病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不仅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更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消化内科的诊治过程中,医生需高度重视急性腹痛患者,尽快明确病因,同时凭借掌握的专业诊断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疾病作出明确诊断,避免出现误诊、漏诊,为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余海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78.1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统计学存在意义(χ2=3.5124,P<0.05).结论: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均有一定的疗效,两种疗法进行比较,序贯疗法的疗效更高,Hp的根除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和卡维地洛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心率和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心率和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抑制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双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儿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儿两个月内小儿癫痫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监护人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小儿癫痫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武丽英;徐小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手三里、足三里,行针3分钟后推拿治疗,再取局部常用穴和经验穴留针,起针后以痛点为中心中药外敷,以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肩周炎28例.结果:参照疗效评定标准本组28例中,全部有效,其中治愈18例,显效10例,治愈率为64.3%,有效率为100%.结论:综合治疗肩周炎确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藏楞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便秘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便秘的卧床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着5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灌肠法进行对患者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患者治疗,并将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4%,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便秘的症状,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杨金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芹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方法: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间,随机选择家庭病床患者40例,纳入研究组,实施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同期选择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40例,纳入常规组,予以常规服务管理模式,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更高于常规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MI(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等明显优于常规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服务模式,有助于防治高血压,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邓焕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进步,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在各行各业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超声技术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在诊疗领域的使用也越来越广.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型的学科,超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而医疗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程度,手术当中所使用的药物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表明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够造福社会.从目前科学研究的情况来看,超声波主要具有三种基本作用机制,热学机制、机械力学机制以及空化机制,正是由于此种独特性,此种技术已经在各个分离领域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钟亮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为以下几种:医院管理的因素、患者方面的因素以及护理人员的因素.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管理对策包括提高医院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法律的认知以及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等等.
作者:李月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患有肺栓塞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9%明显高于对照组84.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肺栓塞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腮腺肿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将本收治的40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每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腮腺肿瘤手术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
作者:杨倩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88例盆底肌力≤3级产妇,根据产后不同时间段盆底康复护理分为观察组66例患者(其中A组22例、B组22例、C组22例)接受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D组)2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A组患者产后6~8周实施护理,B组患者产后8~10周实施护理,C组患者产后10~13周实施护理;D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各组患者产后盆底肌电生理指标及动力学.结果:观察组66例患者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中不同时间段各组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比较(P>0.05).结论:临床中对产妇早期不同时间段实施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及提高盆底肌力,但不同时间段相互间差异并不显著.
作者:赵学梅;张丙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长征人民医院内科治疗的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和运动功能独立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行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作者:胡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的适应证、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在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具有诊断治疗双重价值,能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在妇科急腹症诊治中安全、有效、实用.
作者:胡红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