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平正乡野彪励志学校因食用疑似不洁食物引起群体性臆症的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任中秋;金代敏;吴谏

关键词:群体性癔症, 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分析2015年5月平正乡野彪励志学校一起因食用疑似不洁食物引起群体性癔症的事故.方法:对出现症状的40多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3例患者是因食用霉变米粉引起食物中毒,诱发其他学生出现群体性癔症.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化护理管理对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脱机的影响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对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脱机的影响.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来本院治疗脓毒症的患者158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28d内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6 h乳酸清除率和24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措施在治疗ICU脓毒症中起到了有效作用,有助于早期脱机,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应在医院内部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章盈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105例患者,全部患者均对其进行静脉血的采集,并分别在采血完成后1 h、3 h、6 h、12h及24h对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观察分析患者的每次生化检验结果.结果:全部患者的检测均完成后,将患者采血后1 h的检测结果作为标准显示,在存放3 h后,患者的GLU(血糖)检测结果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存放6 h后,患者的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P(总蛋白)及ALB(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存放12 h后,患者的TBIL(总胆红素),BUN(尿素氮)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分析显示血液标本存放时间越长,检测结果存有的差异越大.结论: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存有较大的影响,且存放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作者:关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共40例,对照组脑中风后遗症偏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为期2个月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在痉挛改善程度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研究组独立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研究组痉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依赖性,其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的痉挛评分,效果良好,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东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意义及措施

    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之中,细节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护理工作的细节,才能够保证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实施细节管理,我们能够大幅度减小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为新生儿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熊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2014年乌当区新场乡土源性线虫监测及其防治探讨

    目的:对乌当区土源性线虫病进行监测,根据检测结果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本年度土源性线虫检测工作共检测样品657份,其中,大便样品510人份、制片1530张、饶虫杠试样品117人份、土样30份制片120张.检测方法按《贵州省疾控中心土源性线虫检测方案》执行.结果:大便样品检测结果:共检测大便样品510份,检出阳性28份,感染率为5.49%.蛔虫阳性18份,感染率为3.53%.鞭虫阳性10份,感染率为1.96%.蛔虫、鞭虫混合感染3份,感染率为0.59%.共检测杠试饶虫片117人份,未检出阳性.检测土样30份(菜园、厕所、庭院各10份),检出蛔虫卵阳性16份,阳性率为53.3%,其中活受精蛔虫卵12份,阳性率为40%.结论:2014年乌当区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依然比较高,对此,需要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人群防治意识.

    作者:白奇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防治知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佼;林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78.1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统计学存在意义(χ2=3.5124,P<0.05).结论: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均有一定的疗效,两种疗法进行比较,序贯疗法的疗效更高,Hp的根除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引导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产妇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对两组产妇的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廖小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试论新生儿科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新生儿科是较为敏感的科室,很多小差错都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该科室也时常发生各类不良事件,为了能够为患儿的安全提供保障,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新生儿科有必要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总结经验,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从而为新生儿的安全提供保障,避免由于不良事件而发生护理纠纷.

    作者:盘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分析与防范

    在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之中,我们必须要格外重视不良事件的处理环节,并且做好相关的临床分析工作以及防范工作.在实际的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情况、工作责任心情况、病人占用床位情况等因素都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进而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度和可靠度.

    作者:亢懂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儿科合理用药的研究与分析

    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安全合理用药值得全社会关注,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因其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使用药物时稍有不慎很容易产生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但目前只有极少部分日常用药有独立的儿童包装与剂型,儿童临床用药不仅没有完善的规范或指南,药品说明书对儿童用药的描述也不够详尽,大部分用药是参照成人标准折算,这无疑给儿童用药埋下了深深的隐患.故本文将针对现阶段我国儿科用药的现状,探讨促进儿科合理用药的举措.

    作者:朱宗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论述传染病防治中卫生监督的作用

    传染病对社会有非常大的危害.为预防传染病的爆发与大规模传播,就必须充分发挥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传染病防治中卫生监督的作用,以供参考.

    作者:于然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骨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骨科病人以老年人居多,因此受到了大量人的关注.医疗行业加大了对骨科新技术的研究,在近10年出现了很多新的医疗技术,包括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等,为骨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升了骨科护理效果,帮助骨科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如何提高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和健康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在人们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的情况之下,医学影像资料在通讯和交通发展的趋势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因而不论是社会还是公众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人们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人们所患的疾病种类有所增加、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因而对于疾病进行诊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放射科作为现代医院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于病理特征进行分析能够帮助确定出科学化的诊疗方案.因而其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对诊断和诊治都有重要的辅助性作用.

    作者:贾窈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足感染39例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足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进行性发展、恶化的因素,也是截肢的重要因素,收集 2014 年 7 月---2017 年 7 月期间我科收治 39 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资料,按 wagner 分级 法 糖 尿 病 足 均 为 2 - 3 级,治 疗 效 果 作 回 顾 性 分 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39 例患者中男性 28 例,女性 11 例,年龄 51 -73 岁,职业:2 例居民,3 例个体小贩,24 例均为农民,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 2 月至 21 年不等.全部病例均排除下肢血栓栓塞所致足缺血坏死后发生感染病例.感染诱因:1 例烫伤、2 例剪伤,2 例自发性水疱,1 例足趾因类风湿关节炎足趾关节畸形足趾受压溃 烂 感 染,3 例 因 不 合 适 新 鞋 致足皮肤损伤后溃烂感染,8 例足外伤,余 22 例感染诱因不明确.治疗时间按 1月计算.

    作者:王雅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本院行椎管麻醉的高龄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持续硬膜外麻醉(CEA)间的差异,来评价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性与其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CSEA组和CEA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低温寒战及低血压的发生率,评价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与效果.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显著快于CEA组,且麻醉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SEA组低温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EA组;低血压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椎管麻醉安全性较高,临床有效作用明显,CSEA优于CEA.

    作者:邓绍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患者144例,采集晨尿作为标本,每份标本采集2份,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与电光显微镜法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效果.结果:电光显微镜检测检测后白细胞阳性率为31.25%,红细胞阳性率为29.17%,与尿液分析仪白细胞阳性率33.10%和红细胞3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均较高,检测时应根据医院、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必要时可以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提高,提高检测准确率.

    作者:薛凤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常规检测中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集到的血液样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血液自动分析仪检测显示正常的105份血液样本为对照组,自动分析仪检测显示异常的130份血液样本为观察组,两组样本均进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及细胞形态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35份血液样本正常,假阳性率为26.9%(35/130),对照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8份血液样本异常,假阴性率为7.6%(8/105),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12份血液样本异常,异常率为11.4%(12/105).对照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细胞形态检查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缺陷和不足作重要补充.

    作者:裴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乳酸的代谢及临床意义

    乳酸是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机体细胞缺氧或组织灌注不足均可至乳酸水平的升高.临床上可根据乳酸水平的高低评价重症患者例如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重度颅脑损伤,胎儿宫内窘迫的等疾病的预后,也可据乳酸水平也可作为疾病治疗潜在的靶点.

    作者:雷盼;侯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组织工程化肌腱研究进展

    肌腱缺损常用疗法为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尽管患者痛苦有一定减轻,但肌腱缺损部位的功能重建难以获得满意效果.伴随组织工程肌腱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通过工程化肌腱对肌腱缺损进行修复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型疗法.现阶段,组织工程肌腱领域的研究对种子细胞及支架多有涉及,本文针对此类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罗嘉熠;范建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