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顺
我国老龄人口占很大比例,而胆囊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手术[1],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常用的术式,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高龄老年人也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针对老年人心理特点,我们调查了102例60岁以上老年人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根据他们特殊的心理反应,特别是他们普遍存在组织器官的衰老而导致整体调节机能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的情况,提出适应老年人护理干预的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宋卫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集到的血液样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血液自动分析仪检测显示正常的105份血液样本为对照组,自动分析仪检测显示异常的130份血液样本为观察组,两组样本均进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及细胞形态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35份血液样本正常,假阳性率为26.9%(35/130),对照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8份血液样本异常,假阴性率为7.6%(8/105),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12份血液样本异常,异常率为11.4%(12/105).对照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细胞形态检查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缺陷和不足作重要补充.
作者:裴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技能实验室在本科实习医生内科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级实习医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和常规教学组,每组各50人,分别进行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教学组高于常规教学组(P<0.01),理论考核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应用临床技能实验室强化培训实习医生临床技能的教学方法评价高,认为有必要应用此种教学方法.结论:利用我院的临床技能实验室的模拟教学设备,对实习医生的内科临床技能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水平,获得实习医生好评.
作者:杨红霞;聂进;杨春丽;张建勇;赵建军;郑飞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ICU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5.83%>77.08%,χ2=15.242)相对更高,而风险事件发生率(0<4.17%,χ2=15.952)和并发症发生率(2.08%<12.5%,χ2=19.164)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ICU护理干预,有助于治愈疾病和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降低治疗风险,更好的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汪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中吞咽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记录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的各阶段吞咽功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对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实施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其预后产生优良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韩桂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里选取200例尿路感染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置为A组和B组,对这两组全部实施相同的尿常规检查,并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其尿液中白细胞和细菌数量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而A组中尿路感染患者的不同尿路感染类型,其白细胞数量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是一种十分方便、快速的方法,对于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值得大力推行并加以运用.
作者:槐艳;李红梅;张少川;张海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55例儿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为疾病治疗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所接收的55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艾康血红蛋白分析仪的应用,分析测定55例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结果:经专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55例儿童中有15例(占21.8%)儿童血红蛋白偏低,大多存在轻度贫血的症状.儿童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升儿童血红蛋白含量,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母乳喂养的重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对保健知识的了解,建立儿童系统化管理体系,进而有效降低贫血疾病的发病几率.
作者:闵如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文章分析了三级医院建立名老中医档案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三级医院建立名老中医档案的途径,后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三级医院建立名老中医档案后的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总结.旨在督促三级医院建立完善的名老中医档案,以此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徐铭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间,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时间、原因、治疗措施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于术后经针对病因用药、刮宫、介入栓塞术及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均痊愈.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2~3周,主要原因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感染以及溃疡,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改进手术操作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能降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对病因的诊断,防治值得重视.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导致了各种并发症的增加,家庭、社会、经济等因素导致宫产率已高达30%~50%,个别地区甚至达60%[1].而剖宫产术后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约0.4%[2],而晚期产后出血也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者可危及产妇生命,且与一般的产后出血相比有其特殊之处.
作者:俞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多样性护理,治疗后根据两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对两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脂、血糖,使其保持正常状态,提高总有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1].
作者:高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虽然说医疗行业一直在保持着持续发展趋势,但与之相应的,其病房感染率也在逐年提升,尤其是对于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器官功能较弱,尚未完全发育成型的体态,致使他们具有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容易遭受病菌所感染.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治疗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感染预防和控制效率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新生儿遭受感染,新生儿科需要对其护理管理进行强化.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9月接收的进行留置尿导管的患者共8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细菌培养对88例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据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明显大于男性患者,大于等于50岁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也明显高于50岁以下的患者,证明尿路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因素有关.比较组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与患者年龄、性别有关.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放置时间,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
作者:陈平;顾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的适应证、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在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具有诊断治疗双重价值,能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在妇科急腹症诊治中安全、有效、实用.
作者:胡红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干预预防血透肾内科患者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院肾内科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入院接受静脉内瘘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100例,遵循随机平分的原则,将这100例血透肾内科患者平分为甲、乙两组,各有患者50例,对甲组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而乙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血液透析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综合分析甲、乙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干预的实际临床价值.结果:在选取的100例血透肾内科患者中,甲组患者发生血栓的几率为22.00%,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4.00%,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为6.00%,发生窃血综合征的几率为20.00%,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8.15%;乙组患者发生血栓的几率为6.00%,发生感染的几率为6.00%,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为0%,发生窃血综合征的几率为8.00%,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4.35%;甲、乙两组的所有数据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结论: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临床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预防血透肾内科患者静脉内瘘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减少血透肾内科患者并发症中血栓、感染、心力衰竭以及窃血综合征的发生,可见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正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对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临床规范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我院确诊接收的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按照38例/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以及6个月后随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幽门杆菌转阴36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71.1%;观察组出现1例复发,对照组7例,以上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临床规范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提高Hp转阴率,值得推广.
作者:贾冬清;冀玉苓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在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革新过程中,人们对于医疗事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在计划生育,以及少生优生理念的指导下,新生儿及产妇的护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常规的临床护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新生儿护理的要求.产科的护理在临床护理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理论与实践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产科护理提出了优质护理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优质护理手段在新生儿护理当中的实际运用.
作者:艾文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需要进行重症护理的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运用循证护理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薛炜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月接收普外科病患者106例,将其分为两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以及终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沟通不良以及导管脱落等情况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操作评分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普外科病中对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应用,能够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降低患者与护理人员出现纠纷的几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姜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社区的96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控制、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控制、依从性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高,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t=3.5124、3.5127、4.0236,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的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自我控制能力和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兰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针对小儿癫痫的护理干预对策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选取我院于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148例小儿癫痫患儿,依照盲选原则,选取其中74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视为对照组,而另74例患儿则给予综合性干预,为观察组.针对护理效果间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上实验组有95.95%,对照组有72.97%,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资料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方法对于小儿癫痫具有显著效果,值得采用此方法以改善小儿癫痫患儿的康复状况.
作者:荆华;徐小改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