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洁
血清肌酐的浓度取决于肌肉中肌酐的产量和尿中肌酐的排泄量.肌酐的产生和排泄较稳定 ,能反映和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残余肾功能(RRF) ,故测定血清肌酐浓度较血清尿素浓度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功能 ,因而血清肌酐测定是临床常规检测肾功能指标之一.准确测定血清肌酐的含量对临床肾脏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肌酐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校准方法主要是单点定标 ,本研究主要就单点定标和多点定标对肌酐的测定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
作者:余倩;杨军;廖发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医院药学的快速发展 , 传统的人工调配处方的方法已难以适应新时代对药房工作的要求 ,而自动化设备作为药房的硬件投入 ,是实现规范化药品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1] ,可以大大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 ,有效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我院2012 年初引进深圳瑞驰盒剂发药系统 , 运行1 年来该系统已非常成熟 ,现报告如下.
作者:郎秀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 , 不发生法律和法律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或死亡[1] ,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 ,防范事故的发生 ,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确保患者享用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 ,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在新的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 ,已把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保障医疗安全工作列为了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 ,其中应急安全管理考核已将护理安全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评审内容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排除隐患 ,防患于未然 ,这是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护理安全的终目标就是患者安全 ,因此 ,如何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分析 ,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对策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 ,是护理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其侵入性诊疗措施较多 ,是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 ,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通过开展对ICU 住院患者的目标性监测 ,可掌握ICU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采取有效预防和降低ICU 医院感染发生的对策 ,达到降低感染率、提升综合效益的目标.
作者:侯剑;弓瑜洁;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男 ,57 岁 ,因排尿不畅3 个月 ,加剧3 d 伴血尿 ,来我院就诊 , 追问病史 , 患者8 月前因术后长期留置导尿管5个月余 ,拔管后排尿不畅.查体患者神志清 ,一般情况好 ,尿常规:红细胞20~30/高倍视野.超声表现:膀胱充盈好 ,腔内可见一枚略呈条状强回声带 ,大小约5 mm×2 mm ,两端不光整 ,后方伴声影 ,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移动过程中其头端似分叉样.超声提示:膀胱内弧形强回声:异物可能(图1).行膀胱后尿道X 线片 ,提示阴性.第2 天行膀胱镜检查 ,膀胱内见一枚弧形蛋壳样结石 ,长度约20 mm.予以钬激光碎石 ,膀胱冲洗.
作者:龚会凌;金敏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 , 静脉留置针已替代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 ,为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保护血管并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 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对需连续输液3 d 以上的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2012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对210 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 ,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宋现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良好的制片质量是病理科重要的基础工作 , 是保障病理诊断准确无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病理技术工作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工作环节 ,各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组合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都可能导致病理制片的质量问题[1].自2012年5 月始我院应用与南京大学联合研制的JD 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病理制片工作 ,改变过去病理制片模式 ,有效加强了病理制片质量控制管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病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无疑提高了病理技术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 ,同时对病理科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2].
作者:周建云;何松陶;玉刘玉山;陆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总结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 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 , 尽量避免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收集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各临床科室上报护理部的不良事件共68 例 , 组织各科室护士长每季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成因分析 ,年终进行总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经验不足、护士长的监管力度不大等因素有关[1].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教育 ,强化制度的培训和落实 ,重视业务培训 ,完善工作制度 ,规范操作流程和临床带教工作 ,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的职能和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的作用 ,可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在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指胃内容物、胆汁反流至食管导致的临床症候群.临床常表现为烧灼、反酸、吞咽困难、夜间呛咳、恶心、嗳气、腹胀等 ,严重时可出现食管的炎症、糜烂、溃疡、出血、狭窄等 ,甚至诱发食管癌.现结合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40 例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素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胎儿泌尿系统异常发病率较高 , 严重者直接关系到围生儿的生存与预后 , 掌握不同阶段肾脏发育特征的动态观察 ,及早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 对指导优生优育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蒋玉莲;邹旭彤;周宁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 , 结核病仍然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 , 应积极提高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 ,从而提高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 , 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因此 ,加强全民的健康促进 ,提高全民结核病信息知晓率 ,是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的重要措施之一[1].<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 年)>中明确规定 ,到2015 年全民结核病防治信息知晓率达到85%的工作指标[2].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是评价结核病健康促进效果中基本和基础的内容[3].为了解不同人群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情况 ,评价健康促进策略对临汾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提供基线资料 , 临汾市于2012 年5 月进行了一次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 ,了解不同人群的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 ,为今后临汾市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改进意见和方向.
作者:贺霞;翟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乳腺恶性肿瘤中约98%为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较欧美国家低 ,但近年来在大城市中的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趋势 ,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1] , 钼靶X 线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其诊断正确率>90% ,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 ,特别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检查方法[2]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69 例钼靶X 线表现 ,以提高对乳腺癌的正确诊断.
作者:温培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食管胃结合部是指以贲门口为中心的2.5 cm 半径的圆形区域[1] ,包括下端的前庭和贲门及胃小弯侧近贲门处和紧邻贲门的胃底部.其解剖特点、检查方法及X 线表现方面都有其独特性 , 本文就其解剖特点及正常X 线特点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该部位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张典智;阎青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颅内脂肪瘤很少见 ,由于CT 的广泛应用 ,检出率明显增加 ,并能准确地确定脂肪瘤的部位、大小及形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 例颅内脂肪瘤患者 ,旨在探讨其CT 征象及鉴别诊断.
作者:宋涛;王海燕;史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肺癌患病率明显增加 , 而脑转移瘤主要来源于肺癌 ,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 ,对肺癌的早期定性诊断极为重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2008 年3 月至2010 年2 月本研究共对26例不典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行常规肺部及脑部CT 扫描 ,其中男性18 例 ,女性8 例 ,年龄28~78 岁 ,平均(46±8)岁 ,8 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 ,12 例经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6 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证实.其临床表现特点:45%患者以颅脑症状为首发病状 ,有高颅压、精神障碍、神经定位体征脑膜炎表现 ,30%患者有肺部症状 ,咳嗽、咳血、胸痛 ,25%无任何临床症状 ,查体时肺部疾病 ,既而发现脑转移瘤.
作者:尉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男 ,47 岁 , 因发现颈部肿块3 年于2011 年11 月19日入院.患者十余年前外院体检发现血液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值增高 ,随后7 年间曾2 次复查 ,均显示CEA 增高 ,但未发现明确病变.3 年前患者于当地医院体检 ,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左叶肿块 ,当时未引起重视 ,未行治疗.近日患者于当地医院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甲状腺左叶低回声包块伴淋巴结肿大 ,考虑为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甲状腺左叶Ⅱ度肿大 ,甲状腺左叶中上极可及一肿块突起 ,大小约3 cm×3 cm×2 cm.查血CEA 163.17 滋g/L ,降钙素188.00 ng/L ,降钙素原0.826 ng/mL.术后病理诊断: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 carcionma ,MTC)伴左颈部淋巴结转移.
作者:高福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现在多数实验室已经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都注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问题 ,而对分析前质量控制不够重视 ,致使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症状不符 ,临床医生总是抱怨检验人员.其实 ,在标本的检验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不在检验人员的控制之中 ,比如:标本的采集、药物、饮食、运动、标本放置时间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检验结果.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靶向微创综合治疗是提高肿瘤疗效的主要途径 ,也是维持患者生命并能有效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之一.体腔热灌注治疗方法 ,是根据肿瘤热疗原理将加热的治疗液体循环灌注于胸腔或腹腔 ,在一定时间内 ,使液体温度保持在41~45 ℃的范围 ,通过温热对癌细胞有效杀伤并遏制癌性积液和体腔内转移癌的方法.同时采用体外高频照射部位50~90 min ,对癌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效应 ,在43 ℃以上高温时对癌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 ,加温可使热灌注的药物所产生的细胞毒性增强 ,使肿瘤局部血流量增多 ,从而使瘤体内的药物摄取增加 , 达到增敏增效的作用.我科2011 年11 月至2012 年11月对36 例实施体腔热灌注并结合体外高频热疗的肿瘤患者实施了微创治疗.并采用了相应的护理干预 ,提高了治疗效果 ,减轻患者的痛苦 ,现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贾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30 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创伤小、疗程短、安全系数大、病死率低 ,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青睐 ,是当前公认的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1].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临床护理与观察 ,预防性采取护理措施十分必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缺血治疗的重要方法 ,并且挽救了许多心脏梗死死亡患者的生命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其解剖结构的唯一方法 ,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基于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还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价和估计 ,适应证随着技术和经验而扩大.
作者:刘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例1 女 ,59 岁 ,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 d 入院.2 d 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中腹部痛 ,伴恶心 ,腹痛位于脐周 ,后渐移至右下腹 ,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2.40×109/L ,中性粒细胞0.79 ,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B 超示:急性阑尾炎.入院专科检查:腹软 ,右下腹麦氏点可及压痛 ,反跳痛可疑 ,未及异常包块 ,肝、脾肋下未及 ,墨菲征阴性.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下行阑尾切除术 , 术中见腹腔内约200 mL黄白色脓液 , 右下腹回盲部有约3 cm×4 cm 包裹样团块 ,见阑尾包裹于侧后腹膜内 ,打开侧后腹膜 ,见阑尾大小为:头端明显膨大 ,大直径约2.5 cm ,长约8 cm ,充血水肿明显 ,伴有脓苔覆盖 ,所黏附系膜亦充血水肿 ,阑尾周围局部组织致密质脆.切开阑尾管腔几乎闭塞、管壁增厚、质韧.病理诊断:阑尾黏液腺癌.病理分期:pT3NxMx.
作者:马平;高福平;陈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