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尔维
这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一天中午,镇长的秘书来到了我家,他说:“我们镇长请你去吃饭呢.”我有些莫名其妙,甚至还有点紧张.镇长为什么要请我去吃饭?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镇长秘书看出我的心思,说:“没有什么要紧的,去了你就知道了.”我忐忑不安地坐上镇长秘书的摩托车去了镇里.
作者:朱乃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是1980年结婚的,当时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工薪族”能有一间平房就很不错了.十平方米左右的面积放不了几件家具,床是必不可少的,加上衣柜、酒柜、折叠桌,顶多再来一对沙发.那年代还是计划经济,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得凭票供应,家具也是如此.新婚夫妇凭结婚证只允许买一件(床或衣柜二选一),而且还要登记排队,每个季度发一次货.有个朋友非得要家具五厂的蜂皇牌大衣柜,结果从当年年底一直等到来年的国庆节也没买上.
作者:赵志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前不久,朋友圈被谴责百度的帖子刷爆,有医生朋友痛心疾首地说:百度是缺乏良知,但患者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那么多专业的医院不去,专业医生的话不听,非要自己搜索?我今天想说的,就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甄别网络医疗资讯.
作者:王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于疾病,人们倾向于绝对排斥——好是不要患上这种疾病,患上了也希望医生能尽快帮忙赶走它.他们不愿意与疾病共存,希望消除疾病后按以往的生活方式继续生活.但那些与慢性病共存的成功者说:“到了这个年龄,有这个病不奇怪,本来就有这个可能的.”他们会坦然接受,然后保持与医生的联系,按照医嘱坚持服药.
作者:方陵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1986年,湖南临湘县下发文件:对长期在乡镇中小学工作的骨干教师,其家属子女有特殊困难的,予以“农转非”.五里牌乡教育党支部研究,把“农转非”条件定为:教龄在30年以上,中等职称,教学骨干,家庭特殊.
作者:杨玉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老年有“十宜”,坚持天天做:发宜常梳理,面宜常揉搓;齿宜常叩动,耳宜常弹拨;腹宜常按压,背宜常暖和;肤宜常干沐,腰宜常按摩;肢宜常活动,心宜常平和.“十宜”都做到,福寿老来乐.
作者:韩长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癌症的治疗上,心理调整的重要性.但有些患者意识到了,效果并不好.患者越来越急,效果也越来越不好.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危机不一样.一般危机随着时间远去,情境消解,会慢慢淡化,逐渐被遗忘,除非再次陷入同样的境地唤醒他.
作者:何裕民;于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年初的一天,晚上8点左右,那天雾霾挺大,我骑电动车回家.路过泰华街北段时,我刹住车,看到78路公交站牌下站着三四个人.我暗想:这78路公交车从地铁开建时就已经改线了,难道他们还在那里等车?莫非他们是外地人?我站在原地思索一会儿,转念一想:管他呢,这黑灯瞎火的,别引起啥误会.
作者:刘景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一说起时装模特,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虽然在美、英等国,近年也有一些风姿绰约的老年模特叱咤时尚圈,但他们都属于“单打独斗”,没有专门的公司进行运作.今年年初,俄罗斯时尚界也刮起这股“老龄风”,甚至还有专门的老年模特公司,帮老人接洽工作.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一位当过护士的亲戚,几年前,鼻梁上长出两颗痣.她每天照镜子,老是觉得不顺眼,想去掉它,就到处打听偏方.有人告诉她,每天涂抹一次镇江白醋,个把星期,痣就没了.她如法照办,痣果然没了.可是,过了两三个月,痣又长出来,她再用醋涂抹.这样反反复复一年多,直到近发现两颗痣不但变大了,而且表面粗糙,她才觉得不对劲,急忙问我咋办.我说,你这是犯了痣的大忌,惹祸了,马上去医院.
作者:王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常常会想起一种声音,一种回荡在天井里的美丽声音,有时这声音会进入我的梦境,把我的梦也滋润得分外美好.这声音,就是邮递员送汇款通知单的吆喝声——“陆秀芳,图章!”
作者:吴翼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累了一天,如果能在睡前泡个脚,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消除疲劳.泡脚有个黄金时间点,晚上9点~11点泡脚合适.按照传统的十二时辰计时方法,夜间的9点~11点钟为亥时,亥在十二地支中是后一支,接下去就进入下一个循环的子时了.
作者:江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今年78岁,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身轻腿健,腰鼓队里敲大鼓,门球场上显风流,活得有滋有味.有人问我的养生之道,我向他们伸出两个指头:只要做到“两有两不”,一身轻快活到老.其一是说“有钱不要省”.我的退休金近四千,还有一定的稿酬收入.钱多了,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比如每年旅游两次,走南闯北,玩转山水;新潮衣服也穿穿,美容院里也坐坐,好吃的东西也尝尝……
作者:郑桂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今年六十有五,早已两鬓添霜了.前些天,我上街遇见一位多年不见的同窗,她满头青丝,看上去至少比我年轻20岁.我对她的发型很“感冒”,便问她在哪家理发店做的.她凑到我的耳边,小声告诉我:“是假发!要不你也去买一顶试试看?”我有点不好意思:“这么大年纪,在商场试假发,多难为情呀!”老同学说:“这些都是极平常的事,没有人会大惊小怪的,走,我陪你去!”
作者:成建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和你爹结婚的那个年代,饭都吃不饱,别说拍婚纱照了,连张照片都没留下,现在你们结婚拍的婚纱照多漂亮、多甜蜜啊!”母亲每次看到我和妻子的婚纱照时,言语中都会流露出羡慕之情.为弥补父母人生中的这个缺憾,我和妻子商量着要为他们补拍婚纱照.
作者:许海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在北京,有一位身材出众、气质优雅的“潮奶奶”,面对摄影师,她镜头感十足,灿烂的笑容如花绽放.她叫盛瑞玲,85岁,退休后一度被肥胖和疾病困扰,后来“逆袭”成了平面模特,她的照片经常登上杂志封面.
作者:杨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婚联是指结婚用联,内容多是赞美良辰美景,祝愿新婚夫妇爱情永笃,生活甜蜜,一生幸福,勉励新婚夫妇献身祖国、建家立业等.这类联语有一种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还有一些构思奇特、幽默风趣的婚联,别开生面,妙趣无穷.
作者:野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孩子们不会想到老,当然新鲜的生命连死亡也不会相信.青年人也没工夫去想老,炽烈的火焰不可能理解灰烬.但是,总有一天衰老和死亡的磁场,会收走人间的每一颗铁钉!我想到自己的衰老了,因为年龄的吃水线已使我战栗、吃惊.甚至于在梦中都能感到,生命的船正渐渐下沉.“但是别怕!”我安慰自己,人生就是攀登.
作者:周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姓“桑”,一个较稀少的姓.姓桑,不如姓张、姓李那么好向人介绍.人问:贵姓?答:免贵,张,弓长张.人问:贵姓啊?答:免贵哦,姓李,木子李.换了我的这个“桑”,嗨,介绍起来可麻烦喽.
作者:桑胜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