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骗父母迷上健身

张忠全

关键词:父母, 健身中心, 麻将桌, 退休, 工资, 隔壁, 电话, 单位
摘要:老爸退休后,迷上了打麻将,坐上麻将桌一玩就是一天.老妈忍不住在电话中跟我诉苦,让我想个办法,把老爸从麻将桌上拉回来.我一下班就连忙赶回家,一进门,我就从兜里掏出一张健身卡递给老爸,说:“老爸,我们单位隔壁开了家健身中心,这两天优惠,我帮您也办了一张卡.”老爸摇摇头说,不去.我一脸惋惜地说:“卡是不给退的,这可是我半个月的工资啊.”老爸心疼钱,埋怨我一通,答应第二天去健身中心看看.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大厨可以是良友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老头子毒辣的敌人,莫过于手艺高明的厨子.”从养生方面来说,老年人面对美味佳肴,适当节制是十分必要的.中医在这方面有许多箴规之言.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养老食疗》说:“人子养老之道……食啖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寿亲养老新书》说:“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

    作者:聂凤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玩的就是“老东西”

    退休前身为机械修理工的王志英,与各种现代工具打惯交道,却偏对各种老工具情有独钟.24年前,下班回家的王志英与一个边走边吆喝的收破烂的小贩并肩而行,小贩箩筐里几件破铜烂铁让他眼前一亮.其中几件前苏联援华时带来的工具,已十分罕见.他花了50元“高价”买下,少不得被爱人一顿骂,心里却在窃喜.

    作者:李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古巴式瘦身与非洲富贵病

    1951年,中国和欧洲期望寿命差27岁;到1 981年,30年间,中国一口气追赶了25.8岁,两者只差6.2岁.但到了2004年,两者之间仍差4.2岁;后23年间,差距只缩小了2岁.除了医疗模式、医疗对策等有所失误外,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略:1981年之后,中国人的餐桌快速丰盛,营养过剩,因此而导致的健康威胁、健康难题急剧飙升,诱发的死亡危害也直线增多.也许,参照下面两个例子更能够说明这一规律.

    作者:何裕民;倪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长寿经越念越糊涂

    火车上偶遇同学,喜出望外.同学从事长寿研究,五年前就在各地开班授课,听者云集.问他近又出了多少新成果,同学竟摇摇头,长长地叹息:“唉,对于长寿,以前我谈起来,古今中外,头头是道,有理论,有数据,有案例,如今却越研究越糊涂,有两年没敢出论文、办讲座了.没有哪一条所谓的长寿秘诀具有真正的普遍意义.”“你不是强调饮食要均衡吗?”

    作者:董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兰州拉面傲得很

    兰州的牛肉面馆子没啥档次,伙计却牛得很,你催他快上,没用.你上班急,人家精工制作,比你心情更迫切,好好等吧,没诚心还想吃正宗牛肉面?为了显示技术,师傅推来个小车,当场拉面.你要喜欢圆面条,可以选择粗、二细、三细、细、毛细五种;喜食扁的,可以选择大宽、宽、韭叶三种;想吃出个棱角分明的,拉面师傅会为你拉一碗特别的“荞麦棱”.拉到得意处,师傅还会来个华丽亮相,让客人摸摸,以示手艺童叟无欺.

    作者:堵力;任老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李鸿章病马咏

    人活世上,每天呼吸吐纳,吃进拉出,睁开眼睛劳作,闭上眼睛休息,即使睡着了,心肺肠胃各种器官还在工作.肉身就像一部机器,一刻不停地在运转,今天这里卡住了,明天那里缺油了,出点问题,那是免不了的事.一个人的身体难免染恙,心志却不能有病.对此,清末重臣李鸿章颇有心得,他在给侄儿的信中专门论述过这个道理:“汝今多病,我不忍以学业督汝.然病者身也,而心志则不能病也.

    作者:二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民间经济信号

    预判经济走势,有很多指标.除了官方的统计数字、华尔街的调研报告和股市的V线图外,在民间,也有很多另类的经济信号.您瞧,一位内科医生判断经济走势的信号是栓剂的使用量.财务焦虑会引起饮食缩减,饮食缩减会引起胃肠失调.因此,当栓剂销量增加时,半年后经济必然下滑;相反,当栓剂使用量下降时,经济则会上涨.

    作者:一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战火中的成年浴

    奥列格是二战时苏军的一位大尉.1942年4月的一天,他奉命带领一个排,向伏尔加河左岸的一小股纳粹德军发起突围反攻.可遗憾的是,反攻终失败了,他和另外三名幸存下来的士兵,被德军围困在一栋三层高的房子里,进退两难.更让奥列格没想到的是,这栋易守难攻的房子里居然还住着一个人——17岁的美丽少女莉娜.莉娜的家人全死于德军的炮火,无依无靠的她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孤单和绝望中.

    作者:牧徐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靴子缓解失落感

    我们小区有个冯有为,当厂长的时候,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今年退下来,整天躺在床上不说话,也不出门.家人很担心,连忙请了一个心理医生.医生给老冯讲了一大堆道理,然后对他儿子和媳妇说,这是失落感造成的,这病应该以谈心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于是家人展开车轮大战,三天两头给他做思想工作,并且药一瓶一瓶地吃下去,可老冯还是一言不发地躲在家里.儿子跟心理医生急上了.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0万张追鸟图

    六旬“鸟叔”,既不会唱《江南style》,也不会跳骑马舞,却是名副其实的“鸟叔”.“鸟叔”爱鸟,爱到什么程度?他说,恨不得插上翅膀跟着鸟儿一起飞.没翅膀飞不了,“鸟叔”拿起相机追鸟.五年来,“鸟叔”走遍诸暨山水,拍下十万余张鸟照,记录了四十多种鸟.“鸟叔”叫郦以念,60岁,浙江诸暨市浣纱中学退休教师.1998年,爱好摄影的他,买来相机,先拍山水和人像.五年前,他开始追鸟之旅.鸟很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没影.“鸟叔”摸索出一套“隐蔽战术”,每次拍,他都身穿迷彩服、头戴迷彩帽,隐蔽在草丛里.看到鸟,他轻手轻脚,恨不得呼吸也停止.一阵“咔嚓”声后,鸟飞走,他也拍完了.

    作者:魏斌;俞佳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变老是变得更好

    过去人们对脑细胞的死亡和老年的健忘症、痴呆症有许多可怕的误传,说人的大脑从25岁以后每天要死亡10万个脑细胞,思维的衰退和健忘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精确的计算,得出了令人鼓舞的结论:“人到二十几岁以后,每天损失的脑细胞大约只有一百个,按这一速度,只能在五六十年以后,也就是说在活到七八十岁以后,才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作者:蒋子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百本日记述真情

    61年前,高中毕业的刘惠清风华正茂,成为四川遂宁市高升街小学的一名老师.在同一城市教书的冉永辉妻子去世,拖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一次工作接洽中,刘惠清认识了冉永辉,既当爹又当妈的冉永辉给刘惠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了解,刘惠清爱上了大她八岁的冉永辉.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却爱上一个已经有三个孩子的单身父亲,自然受到双方家长的极力反对.但重重的压力并没有阻挡两个年轻人炽热的爱情,不久,两人结为夫妻.

    作者:李鸿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两个有性别的太阳

    每个对代都有时尚.我的少年时代是一个讲阶级的时代,把人划成两个阶级:革命和反革命;分成了两种颜色:红色和黑色.黑色又细分为五类,即“地富反坏右”,俗称“黑五类”.这黑五类中,我们一家占了两类:右派和地主.右派是我父亲,地主是我外公.两顶黑帽子,是两座大山,压在头顶,压得全家人都直不起腰,受尽屈辱和伤害.

    作者:麦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想再活一百年

    本焕长老是南禅临济法派第四十四代传人,曾任广州几个大寺院的方丈住持,一生致力于传播佛教.本焕长老于201 2年4月2日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106岁.2012年3月,一名记者去采访本焕长老.这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

    作者:任万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瓶猪肉罐头

    那是一个全民渴望肥肉的时代.那年,我们大队人马(约有两千多师生)到北京南郊的大兴的一片荒地上开荒种地,一天三顿见不到一星半点儿荤腥.这天夜里,我感到十分饥荒,心里干焦干焦的,翻来覆去难以成眠,月光像一张闪光的大饼挂在天上.对面的床上,我好的朋友小一轻轻问我:“曹文轩,你在想什么?”我歪过脑袋:“我在想肥肉!”他在从窗外流进来的月光下小声地咯咯咯地笑起来.我问他:“你在想什么?”他说:“我不告诉你!”我小声地说:“你一定也是在想肥肉!”他说:“滚蛋!”

    作者:曹文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南怀瑾饮食微薄清淡

    南怀瑾在饮食上力求“微薄清淡”.首先是“微薄”.南怀瑾的饭量很小,讲究“过午不食”,中午经常只吃少许花生米.晚餐则是一碗稀饭,常吃的是小米红薯稀饭.秋天时,便喝薏米小米稀饭.有人曾问道:“饮食方面应该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吃?”南怀瑾回答:“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满满的,胃里稍稍空了一点,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量要少.”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珍贵的军大衣

    屋外,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论语》中寻找处世的指针,这是他的习惯,而且他也习惯将此强加于人.我正在走神.“你小子在不在听啊?”父亲要冲我发火了.这时,响起了敲门声.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一个陌生人立在门口.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小几岁.这个人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这次来这个山区探矿,迷路了.父亲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

    作者:林廖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笔37年的健康投资

    那是1977年夏天,我为了解决以往一到冬天就爱犯急性支气管炎的苦恼,请教了一位老中医.他给我开了中药,还提了几条做慢功的建议.别的我都忘了,只有两条一直铭记在心,且从此照办不辍:一是常年吃核桃仁,二是每天快步行走半小时以上.这样,我从1977年开始,就选择了散步健身这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晚饭后用四十分钟左右时间外出快步行走.

    作者:胡筠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四阶段日行万步

    走路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可就是懒,不爱运动;就是忙,没有时间.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发现,一个人从不爱走路到喜欢走路,并且享受走路带来的乐趣,大致需要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迫地走开始的时候,需要有一种外力强迫我们走下去,走过难的30天,以后就会越来越爱走了.

    作者:刘玉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真晒黑与假晒黑

    很多女性发现,自己的皮肤在晒黑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白皙状态,同伴在晒黑后,肤色却可以慢慢地变白.这是为什么呢?皮肤在经过日光照射后,皮肤内的黑色素会根据肤质和晒后皮肤的保养方式,形成不同的状态.这些不同的形态会影响皮肤的颜色,形成真晒黑或假晒黑.若是皮肤在晒伤变黑之后,过了几天又慢慢地变白了,就是所谓的假晒黑.

    作者:周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