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滑石粉置胸膜腔对气胸术后复发的研究

姜正兴

关键词:滑石粉, 气胸, 胸膜腔, 资料
摘要:气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每以闭式引流或行开胸肺泡破口缝扎术而暂时治愈,但复发率高.为了解决术后复发这一难题,我们用滑石粉术中置入胸膜腔使肺膨胀后脏、壁两层胸膜粘连.用此方法对4例患者进行治疗,平均10余年来未复发.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的佳监护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50例术后患儿,利用专业护理理论及技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结果:50例中死亡2例,48例痊愈出院.结论:专科护士运用现代护理技术、方法和手段,着实有效的促使患儿病势趋向好转,平顺地康复,终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尉秀芳;薛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经肠镜高频电凝电切小儿结肠息肉的手术配合

    通过对1314例结肠息肉患儿手术治疗,总结了在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的经验,为医师提供技术保障,确保患儿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

    作者:李超;陆利;宋渝滨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单线排龈和双线排龈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固定义齿修复中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的效果.方法:将需做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线排龈40例,双线排龈40例.排龈后取印模,灌注模型,观察基牙肩台与游离龈之间是否有肉眼可分辨的界限;是否出血;印模边缘是否清晰无间断.结果:双线排龈组,达标92.0%;单线排龈组,达标44.9%.结论:双线排龈法操作简便,出血少,易于暴露清晰的牙体边缘线,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排龈方法.

    作者:窦林波;王梅;马宁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54例分析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54例翼状胬内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2a,观察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a,复发率为7%.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方法.

    作者:彭静;蔡凤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措施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本院四年临床用血统计分析,总结出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至2007年临床用血资料.结果:临床用血逐年下降,全血比例逐年减少,成分比例逐年增加.结论:只有建立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措施,临床安全输血就有保障,节约用血才能落到实处,也大大提高了,临床成分输血比例.

    作者:韩益茂;李乃鱼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四磨汤治疗儿童再发性腹痛60例分析

    通过对多例再发性腹痛病患的观察与治疗分析该症的治疗机制以及运用四磨汤达到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婉君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晋中市81例妇女不良孕产史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通过不良孕育史妇女的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检查分析,观察遗传因素在不育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678例疑为外周血染色体异常的不良孕育史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81例,异常检出率为4.82%,主要异常核型有45,XO 11例,易位17例和倒位2例,大Y19例等.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妇女不良孕育的重要病因,在妇女不育诊疗中应进行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检查以确诊是否有遗传病,为妇女生殖健康和优生提供指导性资料,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治疗.

    作者:时瑞兰;武春燕;刘玫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浅析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认识,由消极的健康观转变为积极健康观,即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健康教育是完成健康人-病人-健康人的角色转换的有效方法,为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在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医院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佳场所.

    作者:乔翠萍;孙澄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07年疟疾媒介按蚊调查

    目的:了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疟疾媒介按蚊的变化,为控制疟疾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房每间全捕、牛房捕15min/人工小时进行种群调查,清晨50顶帐内全捕,傍晚19:00~24:00时室外人诱捕或傍晚19:00~次晨6:00时室内人诱捕进行叮人率调查.结果:册亨、望谟二县六乡(镇)的人、牛房共捕获按蚊6种854只,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分别占54.44%与38.88%,两县平均叮人率各为5.67%和3.11%.结论: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仍是当地的主要媒介种群.

    作者:毛文益;吴定昌;毛文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加强医院党建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医院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建设和谐医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公共场所,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机构;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关心、爱护的重要载体:是健全和巩固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以人为本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将党的建设融入医院的发展大计,用党的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作风指导和不断改进我们的医疗服务工作,医院的各项事业才可能获得全面、协调、健康、持续的发展.

    作者:李尉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疾病,中老年发病率较高.该病的诱因[1]包括:长期劳动腰部负荷过重等引起的损伤;椎间盘自身退行性变;遗传因素;妊娠等.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夏志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女性尖锐湿疣围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

    通过总结322例女性尖锐湿疣围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经验.认为消除患者术前、术中紧张、恐惧、焦虑情绪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细致的治疗和护理,对防止复发,促进患者康复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8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的患者进行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心肺复苏,及时纠正休克,有效地控制感染,迅速的降低颅内压,骨折外固定,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救治与护理.结果:经急诊救治与护理,89例平稳转入住院病房,经系统治疗临床治愈81例,7例有不同肢体残疾,1例植物生存.急诊抢救中死亡9例.结论:采用上述综合救治与护理措施是治疗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晓霞;王海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电子胃镜引导下小肠置胃管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胃镜在临床的应用.方法:电子胃镜引导下小肠置胃管术治疗胃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及行肠内营养.结果: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病人满意.结论:电子胃镜引导下小肠置胃管术治疗胃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及行肠内营养,取得效果良好,病人满意,此技术在内镜直视下操作,直观简便,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陈秀芳;李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关于抗A抗B弱抗体及试剂红细胞A、B抗原强度的探讨

    目的:选择敏感性强、抗原多的试剂红细胞,检测病人的弱抗体,防止弱抗体漏检.方法:对48份弱抗体效价平均滴度及试剂红细胞抗原强度积分分析.结果:选择敏感性强的试剂红细胞,凝集强度增强,且能出现明显的肉眼观凝集块,结果判断十分明确.结论:在血型鉴定中要尽量选择双剂量、抗原多且抗原性强的筛选红细胞,以防弱抗体漏检.

    作者:李乃鱼;韩益茂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螺旋CT管电流调控技术在肺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管电流调控技术在肺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和辐射防护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肺部CT检查患者60例.以固定管电压(120kV),在CT自动mA基础上,对照组分别选其1/2mA、1/4mA和1/8mA量进行扫描,以支气管或肺内结节病灶细节显示程度,对每一幅不同剂量图像信息显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例4组不同管电流CT图像质量评分均数为:自动mA组为4.21,1/2mA组为3.68,1/4mA组为3.45,1/8 mA组为2.42,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动血mA与1/4mA X线量为4∶1.辐射剂量有明显差异.1/8mA扫描对肺内病灶可以观察,但图像质量较差.结论:CT管电流调控技术在肺部扫描的正确应用,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CT自动mA调至1/4,可作为肺部低剂量扫描的优先选择条件.

    作者:冯祥太;赵强;王成伟;孙磊;高永昌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腹膜后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诊断

    目的:讨论腹膜后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经病理证实的患者CT表现进行分析.结论:CT增强扫描对腹膜后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较为满意.

    作者:李艳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桥本病误诊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25例分析

    目的:探讨桥本病误诊结节性甲状腺肿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桥本病误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病理检查:桥本病20例,桥本病合并甲亢2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3例,术后随访6个月~2a,平均12个月,其中18例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均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结论:桥本病误诊率很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于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获得正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利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手术中应尽量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防止甲状腺功能低下旨在探讨其合理的诊疗方法及减少临床误诊.

    作者:佟世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慢性胃炎伴缺铁性贫血抗幽门螺杆菌治疗6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胃炎伴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IDA伴HP感染阳性的慢性胃炎病人65为观察组,慢性胃炎而无贫血70例为对照组,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HP感染率;将观察组为两组,A组:抗HP治疗加铁剂治疗,B组:单用铁剂.结果:观察组65例中59例HP阳性,对照组70例中54例HP阳性,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Hb、SI、SF 8周、12周后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三项指标升高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与IDA有密切关系,抗Hp治疗可加快Hb上升,增加铁贮存量.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筠;李宝明;李利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同时性多原发性恶性肿瘤9例分析

    目的:对同时性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体会.方法: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结果:在9例患者中,有8例行多部位肿瘤根治术,1例食道鳞癌合并胃腺癌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随访已死亡;1例食道鳞癌合并直肠腺癌已死于食道癌复发转移;其余7例随访均健在.

    作者:童永平;张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