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多甙对Graves病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的影响

唐灵;梁志清;苏珂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 甲状腺功能, 自身抗体, Graves Disease,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科治疗, 现报告如下, 免疫抑制剂, 甲状腺激素, 合成与释放, 常规方法, 运用, 疗效
摘要: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内科治疗主要是采用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对症支持等方法.雷公藤多甙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常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笔者运用常规方法加用雷公藤多甙治疗Graves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内皮炎的临床分析

    自1982年Khodadoust首次报告2例原因不明的角膜内皮炎以来,作为一种新的临床类型,已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笔者对1992-2002年的23例(23眼)角膜内皮炎患者,采用口服阿昔洛韦联合新制柴连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天严;陈建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对细胞免疫、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1例初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加化疗组(简称参附组,31例)及单纯化疗组(简称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缓解率和治疗前后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变化及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参附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3周开始,两组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回升,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但参附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改善、调节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增进疗效.

    作者:魏影非;杜惠兰;王素云;李小梅;王超;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观察

    1994年7月-2002年5月,笔者对31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以红藤败酱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2例作对照,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景培;陈伟方;周建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雷公藤多甙对Graves病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的影响

    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内科治疗主要是采用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对症支持等方法.雷公藤多甙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常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笔者运用常规方法加用雷公藤多甙治疗Graves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灵;梁志清;苏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刘锋;胡晓梅;麻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扶正解毒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48例临床观察

    从1998年1月-2001年3月,我们以中药扶正解毒方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8例,并以环磷酰胺(CTX)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维;张磊;周艳丽;刘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89锶联合中药骨瘤方治疗乳腺癌多发性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89锶(89Sr)和89Sr联合中药骨瘤方治疗乳腺癌多发性骨转移瘤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分组方法,分别应用89Sr及89Sr联合中药骨瘤方治疗乳腺癌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86例和40例,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情况,比较其转移病灶骨代谢的变化以及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89Sr和89Sr联合骨瘤方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3.72%和95.00%(P>0.05);生存质量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0.23%和95.00%(P<0.05);转移病灶骨代谢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59.30%和52.50%(P>0.05);血液毒性反应分别为28.00%和30.00%(P>0.05).结论:89Sr联合中药骨瘤方治疗乳腺癌多发性骨转移瘤,可加强治疗骨痛的作用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不增加血液毒性反应,是一种疗效较好的联合治疗方法.

    作者:刘枫;刘淑华;任志刚;刘致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松柏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近些年,血小板减少症的患病率明显上升,而可供临床使用的升血小板药物品种十分匮乏,故有必要探索新的药物,以利今后的研究开发.

    作者:谭达人;吴登蜀;陈方平;章忠明;秦忆;刘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灵芝煎剂治疗亚稀褶黑菇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前一年同种中毒病例11例为对照(对照组给予输氧、输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1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灵芝煎剂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反映肾脏损害的尿N-乙酰-β-D葡萄糖酐酶(NAG)、尿红细胞和尿蛋白、反映肝脏损害的血清ALT、反映心脏损害的血清AST等各项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绝大部分病例尿红细胞在治疗24h后完全消失,尿蛋白也明显减少,而3项酶学指标第3天上升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对照组各项指标则呈持续进行性上升,两组在相同时间各项指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明显降低亚稀褶黑菇中毒的病死率.

    作者:肖桂林;刘发益;陈作红;李湘民;李子剑;邓化钊;张娟;李洁;金益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黄芪提取液对犬离体肾低温灌注与保存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液对犬离体肾低温灌注及保存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以常规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HC-A液)为对照组,以HC-A液添加黄芪提取液为实验组,分别对离体犬肾进行低温灌注保存,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并建立犬肾移植模型,检测移植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验组保存的犬肾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移植肾早期功能指标检测,实验组血肌酐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内生肌酐清除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提取液用于肾脏低温灌注保存中,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原春辉;刘永锋;程颖;李桂臣;赵宁;梁健;何三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七十初度继往开来--评《陈可冀医学选集--七十初度》

    新年伊始,凝聚了诸多人心血和期盼的<陈可冀医学选集--七十初度>,也伴随着新年的到来顺利出版了.

    作者: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解毒复肝灵抑制乙肝病毒母婴宫内传播的临床观察

    乙肝病毒(HBV)的母婴宫内传播,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自2000年4月-2002年4月,笔者给予HBV携带的孕前女性口服中药解毒复肝灵片,通过降低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以减少HBV母婴宫内传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家祥;郭晓华;张燕;王宜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O2激光汽化术后配合西黄清醒丸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210例

    1999年10月-2001年10月,笔者采用CO2激光汽化(简称汽化)结合西黄清醒丸口服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210例,并与1998年5月-1999年10月以单纯CO2激光治疗的100例患者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春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凤凰衣治疗急性皮肤创伤300例疗效分析

    1994年9月-1999年7月,笔者应用凤凰衣(即鸡蛋的蛋壳内膜)治疗急性皮肤创伤30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巩永杰;贾小强;石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效果较差,本研究旨在探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

    作者:吴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临床观察

    眼表外伤尤其是化学和热灼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睑球粘连,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发症而导致眼功能异常.我们对28例(28眼)睑球粘连患者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覆盖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简峰;朱运凯;唐燕;彭世琳;朱鸿勋;唐滇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藏红花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外伤性颅内血肿内科治疗目前尚无有消除颅内血肿的确切药物,笔者1998年10月-2001年12月共收治7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包括各种原因未行手术治疗者),其中38例采用藏红花合刺五加注射液配合基础治疗,与38例西医保守治疗作对照,观察血肿吸收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别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通络法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法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加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sFas、sFasL水平.结果:两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87.50%和20.51%、61.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sFas水平明显减低,治疗后治疗组sF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CAA疗效好、毒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阻抑了CAA患者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

    作者:王树庆;唐迎雪;李建华;张圣明;刘捷;魏学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研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克隆性病变综合征.法、美、英协作组(FAB)1982年将MDS分类为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R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转变中的RAEB(RAEB-t)、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WHO 2000年MDS新分类为红系RA、多系RA,红系RARS、多系RARS,RAEBⅠ、RAEBⅡ,5q-综合征.MDS又可分为原发性MDS和继发性MDS,继发性MDS有化疗、放疗、细胞毒(BMT)或接触毒物史,染色体改变多为多个染色体改变;原发性MDS多为单个染色体改变.MDS染色体改变以缺失多见,由于病因、病机的异质性,治疗方法也不同,疗效均不满意.

    作者:麻柔;邓成珊;陈信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阴阳理论用于基因组研究的可行性探讨

    生物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RNA/DNA)由核苷酸组成.不同的核苷酸按所含碱基的不同分为4种,这些碱基为腺嘌呤(adenine,A)、鸟嘌呤(guanine,G)、胞嘧啶(cytosine,C)和胸腺嘧啶(thymine,T,为DNA特有)或尿嘧啶(uracil,U,为RNA特有).通常人们用碱基名称来区别核苷酸种类.

    作者:张洪钧;彭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