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穆兆英;迟立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喘息性疾病, 现报道如下, 平喘止咳汤, 疗效
摘要: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以平喘止咳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三七总甙对人肾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七总甙(PNS)对人肾成纤维细胞(KFB)增殖、分泌I型胶原、表达整合素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FB,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ELISA法、流式细胞仪检测PNS对KFB增殖、分泌Ⅰ型胶原及表达整合素β1的影响.结果:PNS在佳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内可明显抑制KFB细胞增殖及分泌Ⅰ型胶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KFB上整合素β1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PNS可成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有效药物.

    作者:韦颖;樊均明;潘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补肾化瘀复方对老年人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分泌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复方对老年人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及IL-2受体(IL-2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和依赖细胞株法检测IL-2活性,用FACS-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L-2R)阳性细胞数,将老年组与青年组及老年组用药前后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IL-2分泌较青年组明显降低(P<0.01),IL-2R阳性细胞数较青年组明显减少(P<0.01)。补肾化瘀复方可使老年人低下的IL-2活性得到提高(P<0.01),使减少的IL-2R阳性细胞数得到增加(P<0.05)。结论:补肾化瘀复方可使老年人减退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王蓉蓉;刘素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黄芪和大剂量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1999年8月~2001年2月,我们用黄芪和大剂量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贾运章;张宪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老年人脾肾虚证实质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脾肾虚证实质.方法:调查50~69岁中老年人773例,检测血脂、血中氧化-抗氧化有关物质、性激素、肝肾功能、免疫功能、血常规、血压、肺活量等34项指标.结果:脾虚证(101例)与脂质代谢紊乱关系密切;肾气虚证(334例)与免疫功能低下关系密切;肾阴虚证(156例)与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关系密切;肾阳虚证(88例)与抗氧化能力减弱、免疫功能低下、性激素内环境紊乱、抗衰老物质显著降低等关系密切,表现为多种功能衰退.结论:中老年人的脾虚、肾气虚、肾阳虚是一个逐渐发展恶化的病理过程,是有层次性的,但肾阴虚不能列入这一层次.

    作者:林炳辉;方素钦;叶盈;陈可;吴圣贤;林求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丹参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内皮素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机理.方法:将4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激素治疗组(20例)及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干预组(2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结果:治疗前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ET、sIL-2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者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改善患儿血浆ET、sIL-2R水平,从而减轻肾组织的损害.

    作者:鲍华英;余惠兰;王霖;龙明智;陈荣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2年学术活动计划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风Ⅱ号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中风Ⅱ号口服液(简称中风Ⅱ号)干预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和机制.方法:临床方面:对1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试验组用中风Ⅱ号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动物实验:采用单侧结扎沙土鼠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脑梗塞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中风Ⅱ号组.结果:临床研究证实,中风Ⅱ号能改善中医证候、神经功能.动物实验表明:(1)中风Ⅱ号在6h内明显抑制谷氨酸释放;(2)中风Ⅱ号可有效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清除自由基.结论:中风Ⅱ号能改善脑组织功能,治疗脑梗塞,值得开发应用.

    作者:朱亨炤;郑安;李栋;林求诚;黄华品;刘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32例HLD患者治疗前检测脑电图(VEEG)、肌电图(EM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于口服肝豆片Ⅰ号治疗4周后,对治疗前有异常神经电生理改变的患者进行复查.结果:HLD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VEEG、EMG及BAEP的有效率依次为71.43%(5/7例)、70.00%(7/10例)、66.67%(20/30例),其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LD患者治疗前Ⅲ、Ⅴ波潜伏期(PL)及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期(IPL)均较健康对照组延长(P<0.05,P<0.01);治疗后Ⅲ-Ⅴ、Ⅰ-Ⅴ波IPL均有改善.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HLD有辅助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肝豆片Ⅰ号能改善HLD患者异常的神经电生理.

    作者:胡文彬;杨任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癀片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发热患者60例

    1999年1月~2001年1月,笔者采用常规抗生素同时加服新癀片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发热患者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三军;曹瑞生;杜芳腾;罗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当归多糖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与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当归多糖(APS)在白血病分化疗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形态学、细胞化学、细胞分化免疫表型等现代实验血液学检测技术,研究AP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作用.结果:APS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经APS诱导后K562细胞向红系、粒单系细胞方向分化增加,联苯胺染色、糖原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5表达明显增强(P<0.05);APS诱导后K562细胞表达C-MYC明显降低(P<0.05).结论:APS体外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红系、粒系细胞方向分化,是较有开发和应用前景的天然诱导剂.

    作者:郑敏;王亚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草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性肝病.全世界已有20多亿人口被感染,约3亿5千万人成为慢性HBV感染者(1,2).慢性携带者易于发生肝硬化与肝癌,全世界每年有100余万患者死于肝病(1),其中1/3在中国(3).

    作者:刘建平;秦献魁;Heather McIntosh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2002)第二轮通知

    日期:2002年9月22~24日(星期日~星期二)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支持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紫癜消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1998年3月~1999年10月,笔者采用紫癜消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

    1999年5月~2000年9月,我院应用复方丹参联合甘利欣治疗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106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炳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病窦复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2例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我院协定处方病窦复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窒息而导致的脑损害,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特异治疗方法,本研究观察了川芎嗪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芮;王晓榕;邹典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葛根素干预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CHD)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与其存在密切相关性的血脂、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7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葛根素治疗组(40例).葛根素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纤溶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行静脉闭塞试验(VOT).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增高,ISI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VOT前及VOT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FINS、ISI与血脂、纤溶指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意义.(2)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TC、TG、LDL-C、PAI-1明显下降(P<0.05,P<0.01),ISI、HDL-C、VOT前及VOT时tPA明显增高(P<0.05,P<0.01).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与TC、TG、LDL-C、PAI-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VOT前及VOT时tPA呈显著负相关;ISI与TC、TG、LDL-C、PAI-1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VOT时tP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血脂、纤溶异常.

    作者:史卫国;渠莉;王津文;丁灵芝;孙学玉;马立学;胡敏青;高玉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及氨茶碱对肺气肿大鼠小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及氨茶碱对木瓜蛋白酶致大鼠肺气肿小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Fas/FasL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TUNEL法,检测气管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后肺气肿模型1、3、5、7、15、30天组和正常对照组,小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Fas/FasL系统表达,以及参麦注射液和氨茶碱对其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小气道平滑肌细胞Fas、FasL表达很低,阳性率分别为(2.31±0.55)%、(1.28±0.47)%,气道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后,空白组小气道平滑肌细胞(SASMC)Fas、FasL表达随着注酶时间的延长而阳性率也明显增加,参麦注射液有抑制大鼠SASMC Fas、FasL表达的作用,而氨茶碱作用不明显.同时,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SASMC凋亡百分率也很低(0.87±0.32)%,气道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后,空白组SASMC凋亡百分率随着注酶时间的延长而凋亡百分率也明显增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可使大鼠SASMC凋亡降低,而氨茶碱作用不明显.结论:在肺气肿形成过程中,Fas和FasL参与了小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调控,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影响Fas和FasL蛋白表达和减少小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对肺气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牛汝楫;傅娟;刘辉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56例

    1996年1月~2001年1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5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玉侠;王友杰;张起蒙;陈殿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止痛消炎敷料治疗101例术后切口疼痛的疗效观察

    术后切口疼痛及感染是外科术后一种常见症状和并发症,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为寻求一种方便、价廉、止痛效果好、无副作用的止痛方法,我们使用自制的止痛消炎敷料覆盖于切口上,以观察其止痛和防治切口感染的疗效,经101例临床观察,现小结如下。

    作者:赖声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