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述文;于清玲;米霞;赵英华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可合并多种疾病,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是甲亢性疾病的常见类型.TPP发作时常伴血钾过低,以下肢对称性麻痹为多见,且常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延误患者的治疗,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及心脏骤停,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6例TPP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
作者:周龙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尤其肺癌.近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不断上升,有超过胃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而跃居首位的趋势.
作者:牟春华;郎福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报告疑有胆管结石的100例术前B超,ERCP检查与手术的对照结果,分析了两种检查各自的优点及不足,认为B超可作为胆管结石的初选检查,再行ERCP确诊,以提高胆管结石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陈莉;张立名;沈晓波;韩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其对糖尿病在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医院58例糖尿病人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研究.结果:CH、TG、LDL-C、ApoA1含量则显著降低.结论:控制高脂血症和高血糖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琳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995年至1999年对9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并随诊观察对比分析,探讨伤后急诊手术治疗对疗效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使用洗必泰醇快速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方法:对洗必泰醇和洗手液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细菌学监测,处理前后采集手指培养标本,计算手污染菌落数.结果:洗必泰醇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可使手部细菌减少95.4%,肥皂洗手只能使手部细菌减少6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洗必泰醇快速手消毒剂能有效减少手部皮肤细菌,消毒后手感干爽,省时有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手消毒剂.
作者:王箭;王江桥;李玉娟;巫雪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膀胱是治疗膀胱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我院对15例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做好肠道清洁与肠道灭菌准备,讲明手术过程,手术治疗的效果,术中、术后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对疾病顺利恢复的影响,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心脑血管及重要器官观察和护理,注重造瘘口周围皮肤及各引流管的妥善护理.本组手术成功,无发生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1例并发轻度肺部感染.
作者:袁敏;赵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MSCTA3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其中正常18例,胸主动脉瘤1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例.扫描延迟时间采用造影剂跟踪扫描(Bolus Tracking).采用三维工作站对数据进行MIP、MPR、CPR(曲面重建)、VRT(容积漫游技术)、VE(仿真内镜)重建.结果: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经MIP、MRP、CRP、VRT等方法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体及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破裂口.结论: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CTA3D)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瑞沾;高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采用静脉点滴舒血宁和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玲;王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腔内His重建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预防返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方法:常规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行端侧吻合套叠包埋,吻合完成后胃大弯侧胃壁向上与纵隔胸膜间断缝合两针向上套叠3 cm~4 cm,重建His角.手术食管贲门癌20例.并根据临床表现,X线食管钡剂造影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对疗效进行判断.结果:手术后临床症状,食管钡剂造影检查,纤维胃镜检查综合评定优良率达95%.结论:胸腔内His重建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预防返流性食管炎上可能有效地控制胃食管返流.
作者:李绍金;肖大伟;黄妍璇;黄晓聪;郑育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80例胃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全部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健.
作者:权小香;刘秀娴;罗慧;李玉容;杨晓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条件下如何提高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95年2月至2005年10月收住的门静脉高压大出血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药物止血有效14例(73.6%),配合三腔管压止血14例(87.5%),急诊手术止血10例(90.9%),急诊手术死亡2例(18.2%),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21.1%).结论:采用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中心的综合性及个体化治疗,正确把握急诊手术时机,可提高门静脉高压大出血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杜长江;周杰;马运平;巩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2005年实施无痛肠镜30例,护士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病情,认真做好肠道准备,术中配合医生,术后交待患者注意事项,通过以上护理配合,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结肠镜检查的质量,说明在无痛性结肠镜的检查诊断中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蕾;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方法:本文对10 a来接诊治疗的165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1岁~40岁发病98例,占59.4%;女性发病94例,占57.0%; 关系异常92例,占55.7%;可复性关节盘移位73例,占44.2%;保守治疗治愈和显效101例,占61.2%.结论:病因主要是牙合关系异常与不良习惯,青壮年发病多,女性多于男性.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作者:胡青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使用宫颈刷取样涂片和传统铲形刮板取样涂片的有效性.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宫颈铲形刮板、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片进行宫颈阴道病变对比分析.结果:宫颈铲形刮板涂片满意率仅达76.5%,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片满意率可达84.3%.结论:采用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出的片,不但能获得较多的移行带细胞,而且可获得丰富的宫颈管细胞,不但使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的检出率提高,而且有助于检出来自宫颈柱状上皮的腺癌及癌前病变.是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取样好方法.
作者:黄海深;何兰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PMC)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0例PMC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在发生PMC之前均有多种抗生素应用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等表现.20例均做粪厌氧菌培养,有14例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9例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PMC.结论:PMC多发生于抗生素应用之后,老年人、多种疾病联合、胃肠疾病或手术干预等是发生PMC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者,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腹泻、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此病.纤维结肠镜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彩超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探讨糖尿病患者该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38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并与3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减低,舒张期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减低,阻力指数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灌注不足,彩色超声多普勒可快捷、准确地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韩卓;王亚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保障血液质量是血站的根本所在,如何确保血液质量,这就要求血站应从内部管理、血液质量信息管理、采供血环节等几个方面出发,努力做好这些方面的各项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终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作者:黄传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存率.方法 :对45例患者的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症状进行原因分析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45例患者平均透析62.5个月,其中每例患者在2005年12个透析月中发生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症状共1次~8次,平均4次.结论:尽早完善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许细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掌握低血糖神经症群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早期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39例低血糖神经症群患者于1 h~5.5 h,平均2.5 h进行血糖检查,参照Whipple低血糖的诊断标准,72 h颅脑CT检查阴性为鉴别要点,进行分析诊断.结果:39例低血糖神经症群患者诊断明确;结论:对老年突发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酷似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规检查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低血糖,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王玉维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