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科植物matK条形码鉴定及聚类分析

张桂芳;钟志敏;黄松;赖小平

关键词:姜科, matK, 鉴定, 聚类分析, DNA条形码
摘要:目的 应用matK序列对姜科10个属21种植物进行鉴定及聚类分析,为姜科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SnapGene(R)Viewer校正拼接测序所得姜科的matK序列,应用BioEdit v7.0.9.0软件及Mega 6.0对实验所得的22条及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的21条matK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计算K2P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姜科的matK序列长度约为1200bp,43条目的序列差异位点241个,不同姜科种间均存在序列差异,以美人蕉科美人蕉为外类群,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同属的姜科植物能聚为一类.结论 利用姜科植物matK序列数据库及遗传分析软件,所得研究结果表明matK这一DNA条形码序列可对姜科植物进行有效地分类鉴定.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楼皂苷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重楼是常用名贵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是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和季德胜蛇药的重要组成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甾体皂苷,具有抗肿瘤、杀菌消炎、止血等作用,是重楼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的指标性成分.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文章对重楼皂苷的分析方法进行整理和总结,为重楼皂苷测定方法提供新的思路,也为重楼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芳;付元凤;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制备抑郁症失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三草安神方组给予水煎三草安神方制成的药液(7.8g·kg-1·d-1,1ml· 100g-1),西药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合奥氮平制成的溶液(盐酸帕罗西汀片:10mg·kg-1·d-1,奥氮平:3mg·kg-1·d-1,1ml· 100g-1),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天,1次/日.对比观察.结果 体重实验结果:造模后,造模组大鼠体重缓慢增加,此后,造模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叭).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大鼠体重均显著上升(P <0.01,P <0.05).蔗糖偏好实验结果:造模后,造模组大鼠蔗糖偏好低于空白组大鼠蔗糖偏好(P<0.05),给药7d和给药14d后,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大鼠蔗糖偏好较模型组的蔗糖偏好均得到提升(P<0.01,P<0.05).ELISA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5-HT含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NE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5-HT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Glu和GAB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Glu/GABA比值亦有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Glu和GABA含量都有所降低(P<0.01,P<0.05)且Glu/GABA比值亦有降低(p<0.01).结论 三草安神方有助于改善抑郁症失眠大鼠抑郁和睡眠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有关.

    作者:龙清华;赵宾宾;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临床疗效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性,验证中医药在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优势.方法 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Pubmed数据库2000年以来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相关文献,阅读全文并筛选出需要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根据改良版Jadad量表对RCT文献质量进行评分,采用RevMan5.3对符合条件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 选定符合标准的文献18篇,试验总样本数为1428例.中医药(中医药+西药)方案与西医(手术+西药)疗效对比[OR=2.60,95%CI(1.94,3.67),Z=6.47,P<0.00001];单纯中医药与西医对照组疗效对比[OR=2.45,95% CI(1.68,3.58),Z=4.66,P<0.00001];中医药联合西药与西药疗效对比[OR =2.72,95% CI(1.74,4.52),Z=11.30,P<0.00001].结论 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志强;翟晓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金雀根药材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 对金雀根进行鉴定研究,为安全用药和开发利用建立基础.方法 对原植物进行看、量、嗅、尝等性状鉴定,并对药用部位根进行微观形态及薄层色谱鉴定.结果 药材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显微特征均较明显,薄层色谱展开分离结果较好.结论 为制定规范化金雀根药材质量标准及扩大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王士民;孙成;魏欣;俞年军;张旋;邢丽花;胡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潘永福教授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经验撷菁

    潘永福教授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认为该病主要与肺、肝、脾三脏密切相关,病机特点以“气、虚、火、痰、瘀”为主,肺热痰凝证、肝郁痰瘀证、脾虚痰蕴证是本病主要证型.临证治疗以气郁为先导,强调情志调摄的重要性,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为基础;同时重视脾胃功能,提倡培土生金;注重整体和局部的阴阳平衡,用药精简、平和甘淡.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许海柱;潘永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治疗肺癌中药复方专利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以“肺癌”和“中药”为关键词,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纳入330项专利,对其基本概况、用药规律、研究阶段进行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 这些中药专利复方中使用频率高的药物包括黄芪、甘草、白花蛇舌草等,药物分类归经以补气药、清热药为主,主入肺、脾、胃经,60%以上的专利可提供部分体内外实验或临床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结论 治疗肺癌中药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快,以个人和企业申请为主,用药较为合理,但临床疗效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宋如珺;胡芳;沈夕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白花蛇舌草的DNA条形码研究

    目的 白花蛇舌草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的功效,伪品众多,旨在筛选出一条佳的DNA条形码序列用于白花蛇舌草的真伪鉴别.方法 采用4个常用的DNA条形码序列ITS2、rbcL、psbA-trnH和matK的通用引物对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通过比较各序列扩增和测序成功率、鉴定效率、barcoding gap检验及NJ树评价不同序列的的鉴别能力.结果 rbcL测序成功率高为100%,ITS2利用近距离法和BLAST两种方法在物种水平和属水平鉴定成功率均能达到100%,barcoding gap分析显示ITS2可作为白花蛇舌草真伪鉴别的理想候选序列,ITS2二级结构的构建表明不同物种的茎环结构有显著差异.结论 ITS2序列可作为白花蛇舌草真伪鉴别的候选序列,为白花蛇舌草的真伪鉴别提供分子基础.

    作者:周敏;樊兰兰;高慧新;戴忠华;田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陈皮加压蒸制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陈皮加压蒸制新工艺的适应性并优选加压蒸制陈皮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闷润时加水量、闷润时间、蒸制温度、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陈皮的外观性状、气味、挥发油总量、柠檬烯的含量和橙皮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陈皮加压蒸制的佳工艺.结果 确立了加压蒸制陈皮的佳炮制工艺为:闷润时加水量为陈皮量的100%,闷润时间为2h,蒸制时间为40 min,蒸制温度为115℃.结论 陈皮加压蒸制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可为陈皮炮制新方法提供新思路.

    作者:孙佳彬;覃艺;张红玲;范润勇;潘婷;王瑾;兰泽伦;岳美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干预DN的机制.方法 6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48只采用一次性大剂量(60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方法复制D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厄贝沙坦组(C组)、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低、高剂量组(D、E组).连续给药8周后计算肾脏肥大指数,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与A组比较,B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C、E组肾脏肥大指数显著下降(P<0.叭或P<0.05);②免疫组化:B组NF-κB、TNF-α阳性表达明显增多,用药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E组改善程度优于D组;③与A组比较,B组大鼠肾组织NF-κB、TNF-α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叭),用药8周后,C、E组显著下降(P<0.05)且下降程度与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④与A组比较,B组大鼠肾组织NF-κB、TNF-α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用药8周后,E组显著下降(P<0.05)且下降程度与C、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可以下调DN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并且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可以改善炎症状态、保护肾组织.

    作者:万生芳;张凌伟;王晓丽;吴红彦;李海龙;舒畅;李荣科;陈张敏;魏昭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本草纲目》中瘙痒症外用治疗药物初探

    通过对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瘙瘁证外用处方及药物进行了整理归纳,从处方药物配伍、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处方疗效、处方药物标准、现代临床应用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能为瘙痒症外用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潘定举;王丽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龙胆苦苷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研究

    目的 为龙胆苦苷(Gent)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提供直接证据,并阐明其在脑组织中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 建立小鼠脑脊液、脑组织和血浆中龙胆苦苷含量测定的LC-MS/MS方法;直接测定小鼠腹腔注射龙胆苦苷后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建立脑组织和血浆中龙胆苦苷的药-时曲线,并比较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Gent在血浆样本检测限均为10 ng·ml-1,脑组织样本中的检测限为10 ng·g-1,脑脊液样本中检测限为2.5 ng·ml-.小鼠腹腔注射50 mg· kg-1龙胆苦苷后0.5h和2h,在脑脊液中均能检测到原型药物;龙胆苦苷在血浆中的Cmax为57.43 μg·ml-1,在脑组织中的Cmax为0.45 μg·g-1;在脑组织中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为294.68 min,在血浆中的MRT0-∞为45.62 min.结论 龙胆苦苷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代谢消除相对较慢.

    作者:邓雅婷;王艳丽;王运维;李穆琼;刘雪英;招明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紫癜肾1号方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紫癜肾1号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TWP)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我院关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型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轻型HSPN患儿7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TWP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加TWP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7.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7.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紫癜肾1号方联合TWP治疗儿童轻型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有较好疗效.

    作者:翟文生;李冰;杨濛;张霞;张建;郭庆寅;任献青;丁樱;黄岩杰;宋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穴位贴敷诱发的急慢性接触性皮炎中CD11c表达差异性分析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所致的急、慢性接触性皮炎中CD11c的表达差异性.方法 选取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哮喘过程中所诱发的急、慢接触性皮炎患者各1例.以正常皮肤作对照,光镜下观察皮损处皮肤组织中CD11c的分布部位和数量的差异性.结果 ①正常皮肤中CD11c只表达于表皮层,真皮层几乎未见分布;②与正常皮肤相比,两者皮损处CD11c表皮真皮层均有分布,但以真皮层血管周围为主;③与正常皮肤相比,两者皮损处CD11c的分布数量明显增多,以急性接触性皮炎更为显著.结论 从CD11c分布情况可以看出CD11c的表达与接触性皮炎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可以认为CD11c变化是接触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推测可以据此鉴别急、慢性接触性皮炎.进一步推测CD11c+细胞在接触性皮炎中的分布同样也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但总体以真皮层血管周围为主,由此推测CD11c+细胞参与上述部位的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密切相关,但临床证据不足.

    作者:杜林钗;刘兰英;王和生;吴文忠;张聪;刘成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同伴教育模式下的艾灸疗法治疗HIV感染者负面情绪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模式下的艾灸疗法(同伴艾灸与自我艾灸相结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负面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感染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健康教育,治疗组加用同伴艾灸结合自我艾灸,疗程6个月后观察乏力等症状积分情况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乏力等症状及抑郁和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同伴教育模式下的艾灸疗法能改善HIV感染者的乏力等症状及负面情绪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振威;庞军;姜枫;莫金花;张亚萍;文彬;邓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瑞香素在TNF-α诱导的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中的抑炎作用

    目的 探讨瑞香素(DAP)对TNF-α诱导的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炎症反应的影响,阐明瑞香素调节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FLS细胞分为FLS组,Model组,DAP组,TP组;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65,P-P65在CIA大鼠FLS内的蛋白表达及定位情况;采用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上清中的含量.结果 DAP组中P-P65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Model组(P<0.05);同时DAP组中P-P65的荧光强度较Model组明显减弱;DAP组中IL-6,TGF-β,ICAM-1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细胞上清分泌水平明显低于Model组(P<0.05),而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细胞上清分泌水平明显高于Model组(P<0.05).结论 TNF-α可诱导FLS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活化,瑞香素可降低NF-κB信号通路中P65的磷酸化水平,调节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炎症反应.

    作者:代婵;王洁莹;邓慧敏;曾小平;况南珍;傅颖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腧穴者-其态各异,动、敏为本

    目的 探讨腧穴的概念.方法 从腧穴的起源谈起,详述了针灸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腧穴分别表现为以痛为腧、以络为腧、以应为腧等不同的形态及功能态.结果 腧穴是不同疾病及疾病不同阶段反应于体表的不同形态及功能态的反应部位.结论 腧穴是与疾病相关的分布于体表、个体化的、动态的、敏化的部位.痛点、痛面、痛线、病络及有特殊感应的部位皆属于腧穴范畴.

    作者:焦琳;陈日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建中汤治疗郁证的机理探讨

    从中医理论角度讨论运用小建中汤治疗郁证的机理,通过梳理郁证的定义及其与中焦、阴阳、虚劳的关系,对比小建中汤的功效及适应症,发现郁证多及中焦,往往有阴阳失调的表现,并且与虚劳关系密切,而小建中汤能通过调补脾之阴精阳气,复建中焦脾之运化功能,由此调补诸脏之阴阳,治疗阴阳两虚的杂病,故而临床上可以运用小建中汤治疗郁让.

    作者:孔競谊;周永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人格特征与针刺敏感度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人格特征与针刺敏感度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00例受试者进行大五人格特征调查,根据体质筛选标准将调查对象的体质分为敏感型、正常型和不敏感型.统计不同针刺敏感度体质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和人格维度比例,对不同针刺敏感度体质和大五人格维度进行Pe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敏感组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不敏感组中女性比例大于男性,正常组中男女比例相当;开放性和外向性维度:敏感组>正常组>不敏感组(P<0.05),神经质维度:不敏感组>正常组>敏感组(P<0.05),三组体质在宜人性和严谨性维度未发现明显差异;Person相关分析显示针刺体质与开放性和外向性呈正相关(P<0.05),与神经质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性、外向性、神经质和严谨性是针刺体质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不同针刺体质人群有不同的人格倾向,其中与神经质,外向性和开放性密切相关.

    作者:付妮妮;李学智;杨晓光;刘菲;席小芳;任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繁殖材料扦插对金荞麦繁殖系数影响

    目的 研究金荞麦不同部位和节数扦插,对金荞麦产量、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 不同部位扦插设3个处理,采用植株的上部、中部、下部三部分分别作为扦插材料,不同扦插节数也设3个处理,扦插1节入土、扦插2节入土、扦插3节入土,考察各处理的金荞麦产量、植株性状.结果 不同部位扦插试验,采用植株下部为扦插繁殖材料处理产量高,为23066.7 kg/hm2,相对应的单个块茎鲜重也高,为86.4g/个,芽孢数也多为4.1个,但与植株中部为扦插繁殖材料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扦插节数试验,采用扦插3节入土处理产量高,为23377.8kg/hm2,相对应的单个块茎鲜重也高,为92.4g/个,芽孢数也多为3.3个,但与扦插2节入土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 在金荞麦扦插繁殖中,扦插繁殖材料采用植株中下部,并且有2~3节入土,才能获得更高的产量,为生产提供更多的繁殖材料.

    作者:王海玲;赵明勇;唐映军;阮培均;梅艳;张俊;刘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附子水提物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附子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附子水提取物作用于白血病CEM细胞24、48、72h后,经MTT试验计算其抑制率;镜下观察CEM细胞形态改变;DNA凝胶电泳检测CEM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附子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附子水提物作用CEM细胞24、48、72h后的半数抑制生药浓度(IC50)分别为1.74,0.15和0.04mg/ml.实验组镜下CEM细胞体积缩小,胞膜皱缩,膜表面微绒毛发生缺失或脱落,胞浆浓缩,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凝聚,附在核膜周边,出现新月形、圆形等凋亡小体的特征性改变.凝胶电泳见附子提取物处理组出现了明显的DNA梯形条带.结论 附子水提物具有抑制白血病CEM细胞的增殖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朱大诚;温伟接;胡敏文;陈秀珍;陈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