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笑珍
目的:进一步探讨促进产程进展的方法.方法:50例采用宫颈注射阿托品同时静脉应用安定.结果:研究组到宫口开全平均为2 h,而对照组平均用了3 h.结论:本方法是一种催产的好方法.
作者:王立香;马骏;李学翠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皮下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海绵状血管瘤先用高频二维超声观察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周边及内部血流,后再用加压法观察上述内容.结果:16例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12例内部血流呈静脉频谱,4例呈动脉频谱,但流速较慢.5例周边见迂曲血管,4例为静脉,1例为动脉.上述方法使海绵状血管瘤易于与软组织肿块相鉴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方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亦农;梁伟翔;陈智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急性脑血管意外可引起颅内压升高,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但甘露醇应用不当可引起急性肾损害,现将近2 a来我院收治的48例由于外伤而引起脑血管意外患者应用甘露醇后并发肾损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替代疗法,透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存质量的好坏.在影响透析质量的多种因素中,透析血流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想获得理想的血流量就必须有良好的内瘘做基础.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被视为病人的第二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共同保护.现把多年来我们对内瘘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相参,以造福病人.
作者:祝爱春;祁京津;生桂荣;张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超声雾化因药物可直达病死局部,起到消炎、解痉,改善通气功能等疗效而被广泛应用到儿科病房.我院儿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22例,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翠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我科2000年80余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孙丰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的重要方法,距溶栓时间越短,梗塞相关血管越易再灌注,溶栓疗法在发病6 h内实施有效.认真做好溶栓前准备及溶栓时积极的配合及护理,对溶栓能否顺利进行及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齐成云;李英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肩胛骨为一扁宽形不规则骨,位于胸廓上方两侧偏后.肩胛骨对稳定上肢以及发挥上肢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肩胛骨骨折相对少见,文献报告为0.4 %~1 %.
作者:王洁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在糖尿病患者中需要手术者有30 %~50 %,如周围血管疾病,眼底视网膜病变,合并胆囊疾病,胃脏疾病,50 %的糖尿病手术者年龄皆>50岁以上,而且多伴有肥胖症,隐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神经自主病变,手术后多容易伴发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全身其他各部位的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造成伤口难以愈合病程迁延.
作者:张金玉;令狐路线 刊期: 2004年第09期
Coulter MAXM血细胞分析仪应用VCS技术对抗凝静脉血标本中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时,常常有其仪器设置的以下5种异常警号即 B1asts(可疑未成熟细胞),I mm Grans/Band 1(不成熟粒细胞/程度浅),I mm Grans/Band 2(不成熟粒细胞/程度深),Variant Lymphs(异型淋巴细胞)和Revier slide(复检血片)等的提示.本文通过对有上述5种异常警号提示的200例该仪器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与人工显微油镜下分类结果的对比分析,以探讨该仪器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异常警号提示的可靠性及在临床实验室操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赵超;王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在肺血栓栓塞症(PTE)起病早期(2周内)应用溶栓疗法,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减少肺动脉阻力,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室功能,减少严重PTE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溶栓疗法专业性强,所涉及知识广,对护理工作要求也高.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而且要认识和掌握PTE溶栓有关知识,提高观察力,及时发现并发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治疗,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癌症目前己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其中,乳腺癌在女性中占第一位,而青年女性一旦患乳腺癌,其心理负担比其他阶段患有同种疾病的患者心理负担重,而患者的心理因素对其生存质量影响极大[1],并且影响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风云;王立萍;陈光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肠系膜血栓形成致肠梗死是比较少见的外科疾病,术前误诊率100 %,全是术中确诊,因广泛肠坏死,手术方式全部为坏死肠段切除+小肠对端吻合,其结果常常是短肠综合征(SBS),死亡.因此,应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尽早确诊挽救病人的同时,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我科1997年至2003年间收治的3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近年来,我院对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开窗法或部分椎板切除行椎间盘髓骸摘除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秦凤香;孙玉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FPSA/TPSA(F/T)比值在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36例患者(其中PCa42例,BPH94例)与65例正常健康体检男性的血清TPSA、FPSA水平,并计算F/T比值.结果:BPH组、PCa组TPSA、FPS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Ca组的血清 TPSA、FPSA水平显著高于 BPH组(P<0.01),而PCa组F/T显著低于BPH组(P<0.01).TPSA处于4 μg/L~10 μg/L时BPH、PCa组间TPSA、差异无显著性(P>0.05),PCa组FPSA、F/T均显著低于BPH组(P<0.01).以F/T≤0.15为标准对PC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实验有效率均达70 %以上;而以TPSA≥4 μg/L且F/T≤0.15为PCa诊断标准,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实验有效率分别为71.4 %、87.4 %、60.0 %、92.1 %与84.1 %.结论:F/T可用作PCa诊断指标为临床提供更好的依据,有利于PCa的早期诊断,以TPSA≥4 μg/L且F/T≤0.15为标准,可在不升高漏检率的基础上提高PCa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志江;陈斌鸿;陈社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泰利特500干化学法与DiasysR/S2003尿沉渣工作站联合应用检测尿红、白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严格按要求收集1 000份新鲜尿液标本同时用泰利特500干化学法及尿沉渣工作站检测尿液红、白细胞.结果:以R/S工作站法为基础,评价干化学法,红细胞漏诊率为37.8 %,误诊率为21.6 %,白细胞漏诊率为34.9 %,误诊率为15.4 %.评价干化学法联合指标,红细胞漏诊率为21.2 %~24.6 %,误诊率为35.2 %~36.9 %;白细胞漏诊率为21.5 %~23.2 %,误诊率为35.9 %~36.9 %.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白细胞有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必须结合尿沉渣工作站检查.
作者:李小平;徐杰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腹内脏器疾病常用手术治疗.腹部外科手术病人在我们基层医院占首位.现就腹部外科手术护理谈几点体会.
作者:苏立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ECG6511心电图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本文就二例该机故障总结如下.故障现象1:机器接通电源,描笔就马上单偏,调节描笔控制移位电位器,描笔无反应.
作者:吴晋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临床上多采用鼻腔填塞术治疗,此方法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而且对鼻腔后部出血止血成功率在48%~80%之间.我科自2001年至2003年采用电视监控鼻内窥镜下YAG激光治疗鼻腔后部出血23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丁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泌尿系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我院2001年2月至2002年8月共收治6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现结合临床治疗及X线表现,着重探讨分析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临床及X线诊断价值.
作者:冯池;王毅;李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