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秋;刘金来;范国华;郭建峰;王美芹;孙海涛;沈钧康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切除术联合全盆腔照射的疗效及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根治性子宫颈癌切除术后联合全盆腔照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亚组患者的生存率.各亚组生存率的比较应用Log-rabk检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随访时间为5-1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全组患者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9.5%、69.8%、51.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35岁、贫血、分期较晚、肿瘤直径≥4 cm、有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差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子宫颈癌切除术联合全盆腔照射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是否≤35岁、肿瘤直径是否≥4 cm、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付金平;范秋虹;朱维培;赵培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RPB5调节蛋白RMP在γ射线诱导的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探讨RMP在细胞凋亡及维系细胞DNA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SMMC-7721肝癌细胞和HL-7702正常肝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法检测RMP基因在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凋亡相关基因hax、bcl-2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肝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G1期增高,而S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火0.05);RMP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bax,bcl-2增加,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敏;谷俊侠;杨慧翠;盛伟华;连晓宁;曹锴;魏文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单侧海马CA1区毁损后,海马齿状回(DG)神经发生新生细胞存活与自噬的关系.方法 建立海人酸(KA)损毁单侧海马的模型,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于毁损后3 d标记增殖的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rdU阳性细胞,采用体视学的计数方法计算DG的BrdU阳性细胞总数.用自噬特异性抗原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与BrdU双标的方法检测这些新生细胞的减少是否有自噬的参与.结果 假毁损组DG区可见少量的BrdU阳性细胞;与假毁损组比较,实验组在海马毁损后DG区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rdU给药后第1天多,随着时问的推移逐渐减少,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周菊;彭薇;龚珊;单立冬;蒋星红;郭试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波长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CSC并排除其他眼疾的患者(37眼)分为多波长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组(联合组)、单纯多波长激光治疗组(激光组)、单纯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组(药物组),分别于治疗后2、4周和3个月观察视力、眼底,并在3个月时复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结果 联合组和激光组疗效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而前两者之间在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周和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FFA结果显示,联合组和激光组渗漏全部停止,药物组有3例仍有渗漏,但程度减轻.结论 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CSC疗效确切,尤其是黄光的应用增加了光凝的安全性.激光联合碘剂对光凝后视力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单纯药物治疗疗程长,且视力有不完伞恢复可能.
作者:季晓燕;魏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小鼠急性损伤帕金森病(PD)模型中纹状体(CPu)、黑质致密部(SNpc)、额叶皮层联合区(FrA)和腹侧被盖区(VTA)中TNF-α基因和蛋白的时程表达变化.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中相关脑区TNF-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中SNpc和CPu脑区TNF-α基因在给药后6 h和1 d有显著性表达,TNF-α蛋白在给药后12 h和1 d有显著性表达,其中1d均是表达高峰;VTA和FrA脑区TNF-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不显著.结论 表达增高的TNF-α可能对SNpe和VTA脑区DA能神经元及CPu和FrA脑区的DA能神经元末梢起了损伤作用,从而为深入研究PD的治疗过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携带FasL的非增殖腺病毒载体,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人FasL全长cDNA克隆到非增殖腺病毒载体pSuCMV中,获得pSuCMVFasL重组子,经293包装细胞包装.获得氨苄青霉索抗性克隆,命名为pSuCMVFasL.体外感染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其在HK-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获得携带FasL非增殖腺病毒,滴度为7.3x 109 pfu/ml;Western blot法检测在其感染的HK-2细胞中能检测到重组的蛋白表达.结论 将FasL基因导人非增殖腺病毒载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基因转染途径,制备的非增殖腺病毒在体外能有效感染HK-2细胞,为进行体内移植免疫耐受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平季根;严春寅;吕金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带神经血管蒂的足背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手背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 切取带腓浅神经和趾伸肌腱或跖骨的复合足背皮瓣一期移植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11例.移植皮瓣面积8mc×7cm~14cm×10cm,携带肌腱多5根.少2根,其中1例移植跖骨1.7 cm.术中根据皮瓣的面积灵活选取切口,避免腓深神经外侧支损伤.结果 足背复合组织皮瓣全部成活,经6-40个月的随访,除1例需行肌腱牯连松解术,其余肌腱功能良好,掌指、指间关节自主活动度接近正常,手背感觉、外观令人满意,移植跖骨愈合;足背供区无明显不适,无趾下垂后遗症.结论 足背复合皮瓣是一期移植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的选择,疗效满意;灵活的切取方法可有效降低供区的不良影响.
作者:黄显军;刘海昌;陆志方;缪夕杭;石纲;夏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36例.其中,行3D-CTA检查107例,行DSA检查53例,同时行DSA及3D-CTA检查24例.对比3D-CTA和DSA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其图像.结果 136例中,确诊动脉瘤103例.3D-CTA的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100%;DSA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100%,两者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瘤颈形态、宽度、载瘤动脉及瘤周骨性解剖标志等方面,3D-CTA明显优于DSA.结论 3D-CTA能独立诊断颅内动脉瘤,对动脉瘤的形态可提供比DSA更为详尽的资料,给手术提供更多帮助.
作者:陆挺;崔岗;彭思民;周焱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牛理浓度铁调素(Hepcidin)对人成骨细胞(hFOB 1.19)内铁离子转运的影响.方法 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00(A1组)、300(A2组)、600(A3组)nmol/L的Hepcidin,干预成骨细胞20 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测量细胞内的铁离子荧光强度.结果 细胞内铁离子荧光强度对照组(A0组)为5.23±1.54,A1组为20.74±4.90,A2组为21.65±6.55,A3组为22.32±6.91,与AO组相比,A1组、A2组、A3组荧光强度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1组、A2组、A3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pcidin具有升高成骨细胞(hFOB 1.19)内铁离子的作用,但在100~600 nmol/L剂量范围内,Hepcidin升高成骨细胞内的铁离子浓度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东阳;徐又佳;张鹏;郝彦明;马勇;刘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采用Medpor支架全耳廓再造术的术式与效果.方法 26例耳廓缺如患者,采用Medpor支架、皮肤软组织扩张的耳后皮瓣覆盖行耳廓再造.结果 26例皆成功,再造耳廓外形逼真、清晰,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吸收变形.结论 外耳廓缺损采用Medpor支架和扩张的耳后乳突区皮瓣是全耳廓再造术一种较好的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张本寿;杨志刚;胡佳乐;徐志久;郑翔;魏福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99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E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全身骨显像,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CA15-3、CEA水平,分析两者联检对骨转移诊断及疗效监测的价值.结果 28例患者出现了骨转移.其中以多发病灶和CA15-3值增高为主,骨转移组CA15-3阳性率75.0%,CEA阳性率32.2%,两者联检阳性率82.2%;非骨转移组CA15-3阳性率16.7%,CEA阳性率6.25%,两者联检阳性率17.7%.治疗有效者CA15-3多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或病情进展者CA15-3多上升或无明显下降,与治疗有效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EA值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行骨显像与CA15-3检测有助于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及疗效观察,联合CEA检测可提高敏感性;用CA15-3或CEA进行疗效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作判断.
作者:熊敏超;陈传新;石怡珍;刘增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佳的弥散定量测量方法,为临床及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对其行头颅常规MRI检查及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DWD检查.获得DWI图,然后在工作站上重建表观弥散系数(ADC)图.每个研究对象选6个感兴趣区(ROI),分别在DWI图及ADC图采用相应测量方法得到每个部位的不同成像方法的平均ADC值.结果 在各相异性DWI图上通过信号强度计算的丘脑ADCM、ADCP、ADC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白质和内囊后肢的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在各相异性(同性)DWI图通过信号强度计算的丘脑、额叶白质、内囊后肢ADCsve值与直接在各向异性(同性)ADC图上测量得出的ADc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额叶白质及内囊中的水分子弥散存在各相异性,丘脑中水分子弥散是各相同性的;不同的弥散定量方法所测得的ADC值有明显差异,但以通过DWI图计算出来的ADC值较为准确,定量研究脑组织的弥散还要考虑测量方法.
作者:魏友平;沈钧康;张彩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加味大柴胡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TLR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急性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分为7、14、21 d 3个时段,每个时段分为胆总管结扎+加味大柴胡汤组(BDL+MMDB)、胆总管结扎+生理盐水组(BDL+NS)、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O+NS)3个组,每组6只大鼠.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内毒素、肝功能及用RT-PCR检测TLR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胆总管结扎后7、14、21 d f1静脉血浆内毒素的含量逐渐增加;TLR4 mRNA表达上调;TB增加.加味大柴胡汤治疗7、14、21 d后门静脉血浆内毒素的含量下降,TLR4 mRNA表达逐渐下调;TB 降低,肝功能损伤减轻.结论 加味大柴胡汤可以通过下调TLR4mRNA表达来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从而减轻肝脏损害.
作者:谢毅;陈明;谈燚;钱海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鼠额叶创伤后不同时间点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成年健康SD大鼠(76只)脑额叶锐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3组.于伤后O、1、3、6、12、24 h等6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尼氏染色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Westem blot法来观察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的病理变化、nNOS阳性细胞和nNOS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尼氏染色显示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数目减少,胞浆染色加深,尼氏小体减少,神经元突起不明显甚至消失.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显示,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额叶皮质中偶见nNOS阳性细胞,nNOS蛋白表达量较低;伤后1 h创伤区及周边nNOS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多,nNOS蛋白表达开始升高,6 h达高峰,12 h开始下降.结论 大鼠额叶创伤后早期创伤区及周边皮质有nNOS的时程表达变化.
作者:李刚强;何志贤;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脑膨出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21例中死亡10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中残5例,恢复良好2例.结论 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广泛脑挫裂伤是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尹志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睾丸女性化综合征(TFS)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17例TFS患者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并进行随访.结果 17例TFS中,完全型12例.不完全型5例.血睾酮值均高于正常高限,且完全型[(19.15±11.9)nmol/L],明显高于不完全型[(5.5±4.6)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行睾丸切除术,其中1例睾丸病检示睾丸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结论 对多数TFS患者而言,年幼时可行外阴成形术,青春期后行睾丸切除术,婚前行阴道成形术.
作者:张建平;王晓春;金杭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治疗组(B组)、氯吡格雷治疗组(C组)、氯吡格雷+通心络胶囊治疗组(D组),每组均20例.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PMA、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评分、血糖、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PAR)、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PMA水平与PAR、sP-sel、CRP、血糖、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成正相关(P<0.05);与SNSS评分成负相关(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后PMA、PAR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4组S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治疗前后均无明显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sel在B组、C组和D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与抗血小板药物合用町降低患者体内PMA的水平,在抑制血小板活化方面,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合用与氯吡格雷的效果相似.
作者:刘建芳;王引明;曹勇军;吴延华;冯萍;刘春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影响江苏居民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血压正常的2 532名居民进行追踪调查,并用Cox回归分析高血雎的影响因素.结果 2 532名调查对象中新发高血压600例,其中男298例.女302例.单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化程度、超重肥胖、饮酒、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相关.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的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超重肥胖、文化程度、血脂异常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年龄上升、超量肥胖及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当加以重视.
作者:罗亚洲;袁宝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介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性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切开复位,并应用相适宜的锁骨钩钢板固定后修复肩锁关节囊,不再修复喙锁韧带.结果 临床观察20例,平均随访15个月.关节囊或骨折愈合后,择期取出内固定物.所有病例肩关节功能满意,按肩关节的karlsson标准,优良率95%,满意率98.34%.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好方法,是较为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内固定器械.
作者:胡学彬;华锦明;陈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体外香烟烟雾对V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V79细胞分为对照组、5%浓度组和20%浓度组进行染烟实验.染烟后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5%浓度和20%浓度染烟组与对照组相比,V79细胞ROS水平均明显升高,且20%浓度组与5%浓度组相比ROS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浓度和20%浓度染烟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率、克隆率明显降低;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G2期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浓度染烟组分别与对照组和5%浓度染烟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烟烟雾可能刺激了V79细胞内ROS的增多,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率.
作者:刘海云;张素萍;童建;李建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