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苏居民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罗亚洲;袁宝君

关键词:高血压, 危险因素, Cox回归
摘要:目的 探索影响江苏居民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血压正常的2 532名居民进行追踪调查,并用Cox回归分析高血雎的影响因素.结果 2 532名调查对象中新发高血压600例,其中男298例.女302例.单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化程度、超重肥胖、饮酒、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相关.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的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超重肥胖、文化程度、血脂异常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年龄上升、超量肥胖及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当加以重视.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3D TOF MRA检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借助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检查,分析短暂性腩缺血发作(TIA)患者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3D TOF MRA检查方法对TI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TIA患者48例,其中频发,TIA患者15例,非频发TIA患者33例.均行3D TOF MRA检查,采集的源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组TIA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48例患者中44例有血管狭窄(91.67%);频发TIA患者均有血管狭窄,其中狭窄程度≥70%有11例(73.33%),50%-70%有4例(26.67%),且14例有粥样硬化斑块;非频发TIA患者29例有血管狭窄,其中狭窄程度≥70%有7例(21.21%),狭窄程度50%-70%有16例(48.49%),狭窄程度<50%有6例(18.19%).频发TIA患者与非频发TIA患者脑血管狭窄≥70%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TOF MRA能无创、快速、有效、准确地显示,TIA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对临床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瑾瑜;郭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体外染烟对V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体外香烟烟雾对V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V79细胞分为对照组、5%浓度组和20%浓度组进行染烟实验.染烟后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5%浓度和20%浓度染烟组与对照组相比,V79细胞ROS水平均明显升高,且20%浓度组与5%浓度组相比ROS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浓度和20%浓度染烟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率、克隆率明显降低;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G2期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浓度染烟组分别与对照组和5%浓度染烟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烟烟雾可能刺激了V79细胞内ROS的增多,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率.

    作者:刘海云;张素萍;童建;李建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腺病毒介导的hIL-24基因对肺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Ad-hIL-24对A549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载有hIL-24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hIL-24)感染A549肺癌细胞,RT-PCR法检测hIL-24基因的表达,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毒感染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运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其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效应,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分析caspase-3的变化.结果 Ad-hIL-24感染A549细胞后有hIL-24目的基因的转录,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凋亡率明显增加,并能上调caspase-3的表达.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hIL-24基因具有抑制A549肺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陈华昕;杨吉成;盛伟华;谢宇锋;黄建安;朱晔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转染BMP7基因对兔髓核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观察转染重组BMP7腺病毒(Ad-BMP7)后,兔髓核细胞BMP7和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方法 (1)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作为实验组,5只作为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椎间盘注射Ad-BMP7,实验对照组注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腺病毒(Ad-GFP),另设空白对照组.(2)分别于注射后1、2、4周各处死5只实验组兔子,注射后1周处死全部实验对照组兔子.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P7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1)实验组的髓核细胞显示了BMP7染色阳性结果,1、2、4周组阳性染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实验组的髓核组织问质Ⅱ型胶原呈阳性染色,1、2、4周的灰度值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SNK两两比较,第1周与第2、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第4周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BMP7转染兔髓核细胞后,能获得长期表达,并能促进Ⅱ型胶原合成.

    作者:刘巍;成红兵;严建军;王鹏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依据K/DOQI指南CKD分期分成5组,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采用EUSA法测定血浆标本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D各期血浆vWF、TM、11-DH-TXB2、GMP-14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且随着CKD分期的升高逐渐升高,相邻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浆vWF、TM、11-DH-TXB2、GMP-140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成负相关,与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除TM外,高血压患者血浆vWF、11-DH-TXB2、GMP-140与24 h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内皮功能损伤及血小板活化,两者在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叶建明;郁丽霞;卢国元;陈洪磊;顾晓霞;熊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VEGF在小鼠早期急性肺损伤中表达的变化

    目的 观察油酸致小鼠早期急性肺损伤(ALI)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方法 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只.ALI组从尾静脉注射油酸0.9 ml/kg制备ALI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8 h后每组随机抽半数小鼠处死后行肺泡灌洗(BAL).另一半小鼠右肺称重后烘干,左肺留取病理标本;分别测定肺湿/干质量比、肺泡灌洗液(BALF)总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变化;ELISA测定血清和BALF中自细胞介素6(IL-6)、VEGF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 AU组肺湿/干质量比、BALF中蛋白含和总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和BALF中IL-6含量、血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AU组BALF中VEGF的含量和肺组织中VEGF表达积分吸光度值(IA)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以上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作者:金钧;郭强;黄芳;王俊;徐华;李娜;黄建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LyGDI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LyGDI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分析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yGDI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37份配对组织标本中.LyGDI在29份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NSCLC中,LyGDI的表达与分化程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有关,与性别(P>0.05)、年龄(P>0.05)、组织学分类(P>0.05)、分期(P>0.05)无关.结论 肺癌组织中LyGDI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与临床病理类型无相关性.LyGDI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吴纪霞;董玉金;王兴丹;陈雪松;曹丽丽;韩琴芳;周新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CA15-3、CEA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99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E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全身骨显像,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CA15-3、CEA水平,分析两者联检对骨转移诊断及疗效监测的价值.结果 28例患者出现了骨转移.其中以多发病灶和CA15-3值增高为主,骨转移组CA15-3阳性率75.0%,CEA阳性率32.2%,两者联检阳性率82.2%;非骨转移组CA15-3阳性率16.7%,CEA阳性率6.25%,两者联检阳性率17.7%.治疗有效者CA15-3多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或病情进展者CA15-3多上升或无明显下降,与治疗有效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EA值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行骨显像与CA15-3检测有助于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及疗效观察,联合CEA检测可提高敏感性;用CA15-3或CEA进行疗效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作判断.

    作者:熊敏超;陈传新;石怡珍;刘增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耳廓再造术的Medpor支架与术式

    目的 探讨采用Medpor支架全耳廓再造术的术式与效果.方法 26例耳廓缺如患者,采用Medpor支架、皮肤软组织扩张的耳后皮瓣覆盖行耳廓再造.结果 26例皆成功,再造耳廓外形逼真、清晰,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吸收变形.结论 外耳廓缺损采用Medpor支架和扩张的耳后乳突区皮瓣是全耳廓再造术一种较好的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张本寿;杨志刚;胡佳乐;徐志久;郑翔;魏福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休克血乳酸、丙酮酸及血气分析的变化

    目的 通过对休克新生儿血乳酸、丙酮酸、血气分析等指标的测定,寻找诊断新生儿休克的敏感指标.方法 选择休克患儿40例,Cabal休克评分确定其休克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度休克组,对照组14例,分别行各项血液指标测定.结果 新生儿休克不同程度组及对照组间血乳酸、丙酮酸和血气pH、PCO2、BE总体均有显著改变,其中血乳酸、血气BE值在对照组及不同程度休克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休克患儿乳酸、BE值与阴离子间隙值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血乳酸、血气BE值是判断新生儿休克程度的敏感指标,中、重度休克患儿血乳酸、BE值与阴离子间隙值相关性好,基层医院町通过血生化中的阴离子间隙值初步判断休克程度,尽早进行抗休克治疗.

    作者:屠文娟;蒋红霞;赵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在腰骶脊神经根病变成像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应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直观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方法 对36例腰骶椎检查者在常规脊柱扫描后加扫PROSET序列,在PROSET序列原始图像上用3PPS对所需观察的腰骶脊神经追踪定位后再做一次PROSET序列扫描,通过ViewForum4.1工作站MIP和MPR重建图像来观察腰骶脊神经根的显示情况.结果 36例受检者中,腰椎间盘突出15例、神经鞘膜囊肿7例、单纯性神经根变异1例、转移瘤3例,正常腰骶脊神经根10例.本组PROSET原始图像均能清楚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结构,结合3PPS定位后PROSET图像能直观地显示脊神经的硬膜囊、神经根、神经节、神经干;MIP重建后的图像能利用不同层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显示脊神经根的形态学改变,而MPR重建可获得选择切面的重建图像,显示病变细节.结论 PROSET能清楚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结构,能直观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完整形态,为腰骶脊神经根病变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孝秋;刘金来;范国华;郭建峰;王美芹;孙海涛;沈钧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aspase-3在海马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调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海马CA1区损毁后,齿状回(DG)细胞先增殖后减少的原因.方法 用海人酸(KA)建立单侧海马损毁模型;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海马DG区增殖的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记后不同时间点DG区BrdU阳性细胞,并用无偏差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BrdU与裂解的easpase-3的共表达.结果 实验组动物在损毁海马后各时间点DG区BrdU阳性细胞总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彭薇;周菊;龚珊;单立冬;蒋星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患者3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按1:1比例分配,每组15例.试验组以利寒膦酸钠胶囊加凯思立D治疗,对照组以安慰剂加凯思立D治疗.所有入组患者进入12个月的双盲期治疗,在治疗前、用药后3个月末、6个月末及12个月末进行随访,对利塞膦酸钠胶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12个月时试验组腰椎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3g/cm2,髋部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2g/cm2,血骨钙素均值下降4.96μg/L.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肌酐比值(NTX/Cr)均值下降45.00μg/L;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2 g/cm2,髋部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1 g/cm2,血骨钙素均值下降1.85μg/L,尿NTX/Cr均值下降38.79μg/L.两组比较腰椎骨密度及血骨钙素均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骨密度及尿NTX/Cr均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期间,两组胸椎和腰椎侧位X线检查均无新的椎体骨折发生,也未发生其他部位的骨折.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利塞膦酸钠能明显抑制骨吸收,减少腰椎骨量的丢失,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璐璐;沈忆新;谢宗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源Dickkopf-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目的 构建人源Diekkopf-1(DKK-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探讨DKK-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Trizol法从人新鲜胎盘组织中抽提总RNA,RT-PCR法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扩增人源DKK-1的基因序列,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DKK-1的PER产物分别在双酶切后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DKK-1,转化至大肠杆菌后经菌落PER、NHe I和EcoR I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 RT-PCR法从人胎盘中扩增出816 bp大小的目的 片段,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后菌落PER同样扩增出816 bp大小的目的 片段,NHe I和EcoRI双酶切重组质粒能切出两条目的 条带,测序后与C,enbank中DKK-1的cDNA对比,证明DKK-1的基因序列完全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了pcDNA3.1-DKK-1重组质粒,为研究人源DKK-1的功能及其在细胞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文帅;周幽心;许期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加味大柴胡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TLR4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加味大柴胡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TLR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急性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分为7、14、21 d 3个时段,每个时段分为胆总管结扎+加味大柴胡汤组(BDL+MMDB)、胆总管结扎+生理盐水组(BDL+NS)、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O+NS)3个组,每组6只大鼠.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内毒素、肝功能及用RT-PCR检测TLR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胆总管结扎后7、14、21 d f1静脉血浆内毒素的含量逐渐增加;TLR4 mRNA表达上调;TB增加.加味大柴胡汤治疗7、14、21 d后门静脉血浆内毒素的含量下降,TLR4 mRNA表达逐渐下调;TB 降低,肝功能损伤减轻.结论 加味大柴胡汤可以通过下调TLR4mRNA表达来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从而减轻肝脏损害.

    作者:谢毅;陈明;谈燚;钱海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髋天节置换术后胶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按Vancouver分型,A型2例,采用保守治疗;B1型7例,应用形状记忆环抱器固定;C型3例,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1个,平均18.2个月,骨折均愈合,假体稳定.无感染、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比较困难,Vancouver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案是较好的指导原则.

    作者:李洪伟;孙俊英;马良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童颅内卵黄囊癌1例报告

    卵黄囊癌(yolk sac tumor)又称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EST),属于生殖系统肿瘤,一般原发于卵巢和睾丸,偶尔也发生于生殖腺以外,但发生在颅内的极为罕见.现将我院1例儿童颅内卵黄囊癌报道如下.

    作者:周伟;朱玉春;王建良;沈纪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乏氧诱导因子-1α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鼻咽癌原发灶标本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并判断其在预测鼻咽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9例鼻咽癌原发病灶标本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同时随访这些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HIF-1α的表达位于肿瘤细胞核内,67.8%的标本有HIF-1α阳性表达;HIF-1α阳性表达提示远处转移率高,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低.但对局部区域控制率无影响.结论 大部分鼻咽癌患者的原发病灶呈现HIF-1α阳性表达,其表达水平对判断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冯丽波;陆雪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RMP在γ射线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RPB5调节蛋白RMP在γ射线诱导的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探讨RMP在细胞凋亡及维系细胞DNA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SMMC-7721肝癌细胞和HL-7702正常肝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法检测RMP基因在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凋亡相关基因hax、bcl-2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肝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G1期增高,而S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火0.05);RMP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bax,bcl-2增加,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敏;谷俊侠;杨慧翠;盛伟华;连晓宁;曹锴;魏文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脑膨出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21例中死亡10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中残5例,恢复良好2例.结论 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广泛脑挫裂伤是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尹志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