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璐;沈忆新;谢宗刚
目的 介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性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切开复位,并应用相适宜的锁骨钩钢板固定后修复肩锁关节囊,不再修复喙锁韧带.结果 临床观察20例,平均随访15个月.关节囊或骨折愈合后,择期取出内固定物.所有病例肩关节功能满意,按肩关节的karlsson标准,优良率95%,满意率98.34%.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好方法,是较为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内固定器械.
作者:胡学彬;华锦明;陈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加味大柴胡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TLR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急性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分为7、14、21 d 3个时段,每个时段分为胆总管结扎+加味大柴胡汤组(BDL+MMDB)、胆总管结扎+生理盐水组(BDL+NS)、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O+NS)3个组,每组6只大鼠.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内毒素、肝功能及用RT-PCR检测TLR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胆总管结扎后7、14、21 d f1静脉血浆内毒素的含量逐渐增加;TLR4 mRNA表达上调;TB增加.加味大柴胡汤治疗7、14、21 d后门静脉血浆内毒素的含量下降,TLR4 mRNA表达逐渐下调;TB 降低,肝功能损伤减轻.结论 加味大柴胡汤可以通过下调TLR4mRNA表达来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从而减轻肝脏损害.
作者:谢毅;陈明;谈燚;钱海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大学生睡眠质量,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制调查表,以面对面的方式,对苏州市3所大学的300名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按PSQI的分值将睡眠质量分为睡眠良好和睡眠障碍.对PSQI评分及睡眠障碍的构成情况进行描述;用等级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PSQI的平均水平为7.28±2.54,睡眠障碍者占44.8%.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有生活费用、居住条件、就业忧虑、学习负担、就医情况(身体状况)和感觉受冷落的程度.这些影响因素对睡眠质量作用的OR值及95%CI分别为:0.74(0.53,1.03)、1.46(0.96.2.23)、0.70(0.44,1.10)、1.44(O.92,2.25)、2.49(1.38,4.49)、0.57(0.32,1.01).结论 关心大学生身心健康并提供辅导和帮助,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明芝;武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克隆人抗黏病毒蛋白-Mx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纯化、活性鉴定,为深入开展该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从IFN-β诱导的A549细胞系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MxA全长cDNA,克隆于pUC119载体,酶切鉴定后并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再克隆于pET-32a(+)载体上构建表达载体pET-32a(+)-MxA,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诱导条件,通过NTA-Agarose亲和层析和割胶电洗脱法获取纯化MxA蛋白,用SDS-PAC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并通过对病毒VSV的抑制作用鉴定其活性.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RT-PCR扩增出两条片段,大小同预计片段相符,并经测序证实与公布的MxA基因序列一致;重组载体转化菌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初步鉴定,目的 蛋白约占总菌体蛋白的25%,与预计的分子量91 kd相一致.用NTA-Agarose亲和层析法可获得纯度>95%的目的 蛋白,割胶电洗脱回收法可获得纯度>90%的目的 蛋白.结论 克隆了人抗黏病毒蛋白-MxA基因,克隆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水平的表达,并通过两种方法获得了该蛋白的纯化物.
作者:刘鹏;吴康;王坤;葛正珍;孟祥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小鼠急性损伤帕金森病(PD)模型中纹状体(CPu)、黑质致密部(SNpc)、额叶皮层联合区(FrA)和腹侧被盖区(VTA)中TNF-α基因和蛋白的时程表达变化.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中相关脑区TNF-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中SNpc和CPu脑区TNF-α基因在给药后6 h和1 d有显著性表达,TNF-α蛋白在给药后12 h和1 d有显著性表达,其中1d均是表达高峰;VTA和FrA脑区TNF-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不显著.结论 表达增高的TNF-α可能对SNpe和VTA脑区DA能神经元及CPu和FrA脑区的DA能神经元末梢起了损伤作用,从而为深入研究PD的治疗过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儿童副鼻窦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冠状位及横断位对42例反复发作儿童副鼻窦气管炎患儿行螺旋CT扫描.结果 42例支气管炎同时合并副鼻窦炎患儿的反复支气管炎发病率达100%.X线胸片以肺纹模糊显示率相对较高为93%;4岁以下年龄组肺炎样阴影显示率为80%,5-10岁年龄组肺炎样阴影显示率则相对较低,仅为35%;但肺门增浓阴影增加,从24%上升至76%.故年龄越小越易显示肺血管周围浸润阴影和肺炎样阴影;年龄越大越易显示肺门增浓影.螺旋CT扫描均有副鼻窦炎表现,以上颌窦炎为主,占94%;其中还有部分患儿腺样体肥大,占65%;年龄越小,病变越严重.结论 螺旋CT是反复发作儿童副鼻窦支气管炎患儿的有效检查方法,对诊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施晓平;施健;徐咏;茅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中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环(sjTREC)水平和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RBV)CDR3的方法,推测其中的初始T细胞的数目和克隆性,评价胸腺输出功能及免疫重建,从而为胸腺输出功能及移植后T细胞免疫提供可靠的研究方法.方法 分别提取小鼠脾脏细胞基因组DNA和总RNA.PCR方法扩增DNA标本目的 片段.纯化鉴定并构建含sjTREC片段的质粒标准品.建立稳定的实时定量PCR反应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sjTREC含量的方法.采用半巢式PCR扩增TRBV基因产物.采用ABI 3700分析TRBV谱型.结果 构建了可靠的sjTREC和TCRα质粒标准品.在实时定量PCR中建立了可靠的标准曲线.建立的定量PCR方法分析可成功用于脾细胞的sjTREC含量的检测.8周龄BALB/c小鼠脾细胞sjTREC含量为(626±115)拷贝/105个脾细胞.结论 建立了可靠的定量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中sjTREC含量的方法,建立了分析T细胞谱型的方法,为研究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胸腺输出功能及T细胞免疫莺建改变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作者:陈广华;吴德沛;王易;常惠荣;朱子玲;冯宇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恶性卵巢上皮肿瘤、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中hTERT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卵巢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的hTERT阳性表达率为65.4%,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表达水平与恶性卵巢上皮肿瘤病理分级、FIGO分期无关(P>0.05).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戴志远;栾雪峰;陈世荣;谢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博莱霉素(BLM)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和三七总皂甙(PNS)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气管内注入BLM复制动物肺纤维化模型,于造模后第2天各治疗组开始每天给药,于给药后第7,14,28天分别随机处死一批大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并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PNS能抑制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胶原沉积及TGF-β1的异常升高,减轻其肺部的病理损害.结论 PNS对BLM诱导产生的肺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武慧;冯一中;顾振纶;林军;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卵黄囊癌(yolk sac tumor)又称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EST),属于生殖系统肿瘤,一般原发于卵巢和睾丸,偶尔也发生于生殖腺以外,但发生在颅内的极为罕见.现将我院1例儿童颅内卵黄囊癌报道如下.
作者:周伟;朱玉春;王建良;沈纪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转染了GSTθ后HCT116细胞系的生长、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HCT116细胞系生长对血清浓度的依赖性.方法 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质粒载体pcDNA3及pcDNA3-GSTθ分别转染HCT116细胞获得稳定转染株,通过RT-PCR检测GSTθ的表达,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对血清浓度的依赖.结果 GSTθ转染后抑制了HCT116细胞的生长,并且是通过G2,M和S期阻滞而导致的,GSTθ还增加了HCT116细胞对血清的依赖性.结论 GSTθ可降低HCT116细胞的恶性程度,使其对血清及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
作者:乔惠萍;焦旸;徐加英;樊赛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治疗组(B组)、氯吡格雷治疗组(C组)、氯吡格雷+通心络胶囊治疗组(D组),每组均20例.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PMA、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评分、血糖、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PAR)、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PMA水平与PAR、sP-sel、CRP、血糖、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成正相关(P<0.05);与SNSS评分成负相关(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后PMA、PAR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4组S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治疗前后均无明显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sel在B组、C组和D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与抗血小板药物合用町降低患者体内PMA的水平,在抑制血小板活化方面,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合用与氯吡格雷的效果相似.
作者:刘建芳;王引明;曹勇军;吴延华;冯萍;刘春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RNA干扰抑制结肠癌移植瘤模型VEGF-C表达和抗肿瘤淋巴管生成的有效方法.方法 建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n=8):腺病毒(Ad5F35-VEGF-C-siRNA-EGFP)组、siRNA组和PBS组,对肿瘤进行原位注射,记录各组肿瘤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VEGF-C干扰能抑制肿瘤生长,且腺病毒组比siRNA组生长更慢.同时免疫组化显示各组MV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NA组、腺病毒组和PBS组相比,LV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陈正荣;邢春根;何腾飞;吕孝东;吴永友;赵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从羊膜中分离和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形态学的结构特征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建立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根据不同效靶比E/T(hAMSCa/PBMC)加入丝裂霉素处理过的羊膜细胞,用3H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从羊膜组织成功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贴壁生长,在体外短期内可以稳定增殖和传代,细胞具有与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相似的表面标志,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共同培养抑制了淋巴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率与加入的细胞数量成正比.结论 羊膜问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对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
作者:孙鸿丽;吴德沛;沈云峰;毛玉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华法林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106例45-80岁的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华法林(INR在1.5-2.5)(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150 mg/d(阿司匹林组)治疗并随访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6和12个月,检查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大聚集率(MAR),测定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结果 治疗后,华法林组的GMP-140[(31.27±11.47)ng/ml vs(14.08±5.96)ng/ml]和TXB2(112.04 pg/ml vs 90.70 pg/m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司匹林组的血小板MAR[(60.54±26.45)% vs(23.29±17.29)]、GMP-140[(31.18±9.78)ng/mlvs(13.11±5.35)ng/ml)、TXB2(103.73 pg/ml vs 38.79 pg/ml)和TXB2/6-k-PGF1α(0.54 vs O.2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后GMP-140和TXB2的降低幅度与各自治疗前水平成正相关.随访期间无血栓栓塞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华法林对房颤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弱于阿司匹林.
作者:李曦;谢英;张维君;温绍君;赵瑞祥;张妍;彭新界;王龙华;周玉杰;文杰;刘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188Re标记丙氧鸟苷(GCV)白蛋白纳米微球(188Re-GCV-BSA-NP).方法 通过蛋白交联固化的方法制备GCV-BSA-NP,并测定GCV-BSA-NP的体外释药特性;采用预锡化直接标记法对ccv-BSA-NP进行188Re标记,同时观察188Re-GCV-BSA-NP体外稳定性.结果 GCV-BSA-NP为大小不等的规则性微球,微球直径不等,但多集中在250-290 am.GCV-BSA-NP总的标记率>90%,放化纯>95%,放射性比活度1.85x105 MBq/μmol.标记物放置于37℃的PBS(pH 7.4)溶液中,在24 h时放化纯为95%.结论 预锡化直接标记法简便快速,能够得到较高的标记物放化纯度,稳定性好,GCV-BSA-NP具有明显的缓释功能.
作者:詹惠英;唐秋莎;汤月萍;陈道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患者3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按1:1比例分配,每组15例.试验组以利寒膦酸钠胶囊加凯思立D治疗,对照组以安慰剂加凯思立D治疗.所有入组患者进入12个月的双盲期治疗,在治疗前、用药后3个月末、6个月末及12个月末进行随访,对利塞膦酸钠胶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12个月时试验组腰椎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3g/cm2,髋部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2g/cm2,血骨钙素均值下降4.96μg/L.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肌酐比值(NTX/Cr)均值下降45.00μg/L;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2 g/cm2,髋部骨密度值平均增加0.01 g/cm2,血骨钙素均值下降1.85μg/L,尿NTX/Cr均值下降38.79μg/L.两组比较腰椎骨密度及血骨钙素均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骨密度及尿NTX/Cr均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期间,两组胸椎和腰椎侧位X线检查均无新的椎体骨折发生,也未发生其他部位的骨折.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利塞膦酸钠能明显抑制骨吸收,减少腰椎骨量的丢失,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璐璐;沈忆新;谢宗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RPB5调节蛋白RMP在γ射线诱导的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探讨RMP在细胞凋亡及维系细胞DNA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SMMC-7721肝癌细胞和HL-7702正常肝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法检测RMP基因在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凋亡相关基因hax、bcl-2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肝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G1期增高,而S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火0.05);RMP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bax,bcl-2增加,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敏;谷俊侠;杨慧翠;盛伟华;连晓宁;曹锴;魏文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山羊卵母细胞在不同成熟时期解冻后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方法 收集山羊生殖泡(GV)期未成熟卵和成熟卵,分5组行开放式拉细麦管(OPS)法玻璃化冷冻,I组:直接冷冻GV期卵;Ⅱ组:GV期卵在体外培养(IVC)8 h后冷冻;Ⅲ组:GV期卵在IVC 16 h后冷冻;Ⅳ组:GV期卵体外培养成熟(IVM)后冷冻;V组:直接冷冻体内成熟卵.解冻后比较各组卵受精率、卵裂率及8细胞胚胎形成率.结果 I组(GV期卵)冷冻解冻后存活率达56.8%,显著高于Ⅱ组(33.3%)、Ⅲ组(31.6%)、Ⅳ组(28.9%)及V组(30.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及8细胞胚胎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OPS法玻璃化冷冻山羊GV期卵较冷冻其他成熟时期卵效果好.
作者:吴志南;丁家桐;沈宗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肾盂移行细胞癌术前诊断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肾盂移行细胞癌(TCC)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右侧16例,左侧8例.对B超或彩超、超声造影(CEUS)、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造影(RP)、CT、磁共振成像(MRI)或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 B超或彩超、CEUS、IVU、RP、CT、MRI或MRU、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52.2%、100%、21.4%、85.7%、88.9%、66.7%、46.2%.结论 B超或彩超、IVU可作为肾盂癌的初步检查方法,CT在术前诊断及分期中起重要作用,CEUS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肾盂癌的术前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马麒;单玉喜;方军初;阳东荣;孙传洋;孙惠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