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空肠瘘口行营养支持的护理

于瑞香;曲玲玲

关键词:空肠, 瘘口, 营养支持, 胃肠道功能, 机体免疫力, 营养疗法, 营养成分, 外科病人, 经口进食, 技术设备, 机体代谢, 代谢状态, 并发症, 重症, 中行, 术后, 生理, 康复, 管理
摘要:经空肠中行营养支持,主要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供给足够的、全面均衡符合生理的营养成分,适应术后机体代谢的改变,缓解高分解代谢状态,满足需要,以维持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而且并发症少,技术设备要求较低,易于管理,对重症外科病人是首选营养疗法.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流产后引起继发不孕34例临床分析

    物流产简称药流,因其安全、有效、方便、痛苦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由于存在着孕囊排出后蜕膜不能在短时间内剥离干净,直接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使内生殖器感染的机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药物流产不孕的机会,我院从1998年12月份至2002年12月份,其收治34例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患者,对其不孕的原因作以回顾性分析,希望能引起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视,减少其发生.

    作者:张月变;董玉勤;王稳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静点环丙沙星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主因咳嗽、咯痰7 d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X线胸片透视示支气管炎.拟静点环丙沙星,青霉素抗感染治疗.

    作者:周春燕;赵宝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二种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学比较

    肺炎支原体为原核微生物,常常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和不典型性肺炎.通过对肺炎支原体的检测,协助临床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金标免疫斑点法、冷凝集试验(CAT)法,我们用后两种方法检测268例标本,结果显示两者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淑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加强医护技交流协作提高检验质量

    准确的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判断疾病发展与转归的可靠依据.要取得准确的检验结果需要临床医护与检验医师密切协作加强沟通交流.

    作者:朱晓峰;李迎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MRCP对低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CP对低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手术及病理结果诊断为肝外胆管低位梗阻性病变的MR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MRCP检查,均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和二维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2D-EXPRESS)两种序列扫描.结果:83例MRCP,其诊断准确率为85.5%.结论:临床上胆管低位梗阻性病人,结合MRI常规扫描,MRCP序列可作为其主要检查手段.

    作者:冯敏;张卫东;卢铃铨;张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巡回护士在手术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外科学的不断发展,手术已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要安全、顺利完成好每一例手术,必须由手术者、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

    作者:张冬娟;陈芝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咪唑斯汀10 mg,每日1次,连服14 d.结果:治疗14 d显效40例(62.5%),有效22例(34.3%),总有效率为96.8%.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比较理想,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杨根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中的难点和对策

    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子宫切除术是难度较大的手术,我院2001年3月至2003年8月共进行筋膜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3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尚云;吕卫琴;李晓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探讨

    手术室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要求舒适的护理,是目前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跟上形势的需要,使病人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在2002年中科室对3 200例不同手术,不同麻醉的病人实施了围手术舒适护理,随访满意率为99%以上.

    作者:赵庆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OLYMPUS AU 600常见故障及处理

    我科于1999年引进一台日本产OLYMPUS AU 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试剂用量少.使用3年未出大的问题,但遇到几例小故障,经过摸索均已排除,现与同道商讨如下.

    作者:边树泉;李永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规范超声波洁治术的探讨

    我院自1984年使用超声波洁牙机对3000多例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多处规范操作介绍如下.

    作者:柳玲变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跛行,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减低,足背脉搏微弱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2001年4月至2002年9月我科对1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引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家庭护理

    外伤截瘫性病人大部分为轻装前进,常给家属和患者造成分理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

    作者:张改珍;郭焕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外伤性肝破裂并空腔脏器损伤23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合并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肝破裂合并空腔脏器损伤的病人进地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8例(78.3%),发生合并症4例(17.4%),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21.7%,死亡率高是其特点,其中感染中毒性体克尤难以纠正.结论:及早诊断及早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及时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术后肠外营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建清;李怀磐;曹登阔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肺隔离症15例CT表现分析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发育畸形,由来自体循环的血供及一段发育不全的肺组织构成,其与正常支气管树不相通.如隔离肺位于正常胸膜内,静脉引流入肺静脉者称叶内型;如与正常肺分覆不同的脏层胸膜则为肺外型.

    作者:鲁强;解耀锃;王平凡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急诊科护士的基本素质及相关能力

    当代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给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急诊科的护士,其工作的特殊性,即主要面对的是急危重的患者与身心急躁的家属,加上其昼夜值班,护理工作繁忙,精神高度紧张,因此,客观上要求急诊科的护士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

    作者:聂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CA-500型自动血凝仪使用与保养

    随着全自动生化血凝仪在临床实验室的普及,凝血功能检测实现了自动化和批量化,克服了以往手工操作的繁琐和主观判断结果所带来的人为差异,为了使仪器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除按操作指南正确使用外,作者根据几年来使用本仪器的维护经验与体会,做一总结介绍.

    作者:耿海燕;纪利伟;冯永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38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URS)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URS取石或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138例.结果:一次性碎石取石成功率89.1%,其中输尿管中段结石为84%(21/25),输尿管下段结石为90.3%(102/113).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发热、肾绞痛及血尿等.结论:URS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权建文;张建华;曹建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解除鼻部疾病后提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CPAP的耐受性

    目的:研究鼻部疾病治疗前后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应用经鼻罩持续正压(CPAP)疗效影响.方法:我们对32名患有鼻部疾病多部阻塞的OSAS患者鼻部疾病治疗前后进行CPAP治疗,并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E).结果:解除鼻部疾病后,使患者对应用CPAP依从性增加,患者所需的佳CPAP压力下降,同时呼吸紊乱指数、长呼吸暂停时间、低SaO2%等参数均明显好转.结论:解除鼻部疾病提高多部位OSAS的疗效.

    作者:马春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23例,予地塞米松每日1.5 mg/kg,连用5 d,后改强的松每日1.5 mg/kg,分次口服,总疗程4~6周;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每日0.4 g/kg,连用5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达正常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峰值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静脉丙球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较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能够更快地升高血小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苏宏萍;张莉;陈天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