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小明;王建平;张军宁;王宜宗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胸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显像,并且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经确诊为胸部恶性肿瘤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18F-FDG PET/CT显像结果 与病理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结果 与病理结果 相符率极高,肺癌的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72.7%,准确度为87.1%;乳腺癌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92.3%;食管癌、胸腺瘤、心包间皮瘤和肺转移瘤均能清晰显示其首发恶性肿瘤及远处转移灶或原发灶的情况.结论 18F-FDG.PET/CT在胸部恶性肿瘤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玥;苏成海;沈海林;孙晓光;张致峰;丁晶晶;陶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相关性.方法 将EMs 15例轻度和36例重度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38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EUSA法测定腹水中MMP-9及TIMP-1值,比较各组两者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Ms轻度组MMP-9、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重度组MMP-9、TIMP-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MMP-9/TIMP-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轻度组与重度组相比较,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疾病的加重,有MMP-9升高、TIMP-1降低、MMP-9/FIMP-1比值升高的趋势,MMP-9、TIMP-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有相关性.特别是两者的比值,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程维良;陈友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他唑仙是复方制剂,其成分为: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8:1).他唑仙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皮肤反应;(2)消化道反应;(3)过敏反应.
作者:王静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癌综合治疗前后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和表达量及细胞凋亡情况,分析其预后因素,对比研究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60例临床分期为Ⅰ b~Ⅱb期宫颈鳞癌,应用TACE、放疗、放化疗3种方法 治疗,TACE组:DDP+E-ADM+5-Fu;放疗组:腔内后装A点和外照射;放化疗组:DDP+5Fu静脉化疗,同步腔内后装A点照射.治疗后10~14 d内手术治疗.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细胞凋亡指数(AI)、survivin蛋白表达率和表达量,分析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浸润率、间质浸润率、宫旁浸润率及阴道浸润率等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1)宫颈癌3种治疗方法 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55.00%和55.00%,FAC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4 cm)宫颈癌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4%、53.85%和58.33%TAC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3种方法 治疗后宫颈癌组织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明显下降,提高了细胞AI,TACE组与其他两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ACE降低了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脉管浸润率、深肌层浸润率和阴道浸润率的比例.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TACE降低了宫颈鳞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提高了细胞AI,缩小了肿瘤体积,降低了预后因素的比例,提高了临床手术切除率.
作者:杨凯;倪才方;谢其根;刘一之;浦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2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TGF-β1、VEGF表达水平,分析以CD105标记的MVD计数和上述两种因子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Log-Rank时序检验MVD计数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52例结直肠癌中,以CD105标记的MVD均值为(11.27±1.55),MVD均值在Dukes分期C、D期组(17.86±2.07)和淋巴结有转移组(16.85±2.08)分别显著高于A、B期组(6.43±1.78)和淋巴结无转移组(7.78±1.93),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关(均P>0.05).TGF-β1阳性表达41例,VEGF阳性表达38例,分别与CD105标记的MVD计数明显相关(P<0.05).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为39.1%,而MVD低于平均值组和高于平均值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4.5%和30.1%,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CD105标记的肿瘤新生血管计数可评估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而TGF-β1、VEGF作为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可能共同参与了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范秋虹;顾永平;冯一中;徐永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章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7种病毒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方法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17715份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RSV等7种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1)7年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RSV为发病首位,7年平均年阳性检出率为23.42%.流行高峰季节在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3月份,5月份至9月份是低谷期;流感病毒(IV)平均年检出率为6.17%,以流感病毒A型OVA)优势流行.但每年3月份流感病毒B型(IVB)检出率有所上升;副流感病毒(PIV 1~3型)平均年检出率为3.84%,PIV流行呈常年性.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PIV3、PIV1、PIV2;腺病毒(ADV)平均年检出率为1.32%,以春、夏两季相对较高.(2)RSV感染以1岁以内婴幼儿(尤为男性)多见(P<0.01);IV与ADV感染以3岁以上儿童多见(P<0.01);PIV3感染以2岁以内婴幼儿多处(P<0.01).结论 RSV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岁以内婴幼儿是其主要感染源;IV与ADV以冬春、夏季检出率较高,偏向3岁以上儿童;PIV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各亚型检出率及年龄分布不同.
作者:张学兰;季正华;季伟;丁云芳;朱宏;严永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青刺果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病变的影响.方法 腹腔一次性注射四氧嘧啶复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为模型组和青刺果多糖治疗组(300 mg/kg),另设正常组.实验小鼠分别于给药2周末和4周末测定空腹12 h血糖,然后随机处死,取心固定于锄多聚甲醛溶液中,制作病理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 青刺果多糖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糖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纵横纹模糊,心肌细胞有颗粒变性、脂肪变性,部分区域心肌纤维互相融合,可见呈灶性分布的嗜酸性变的心肌纤维,并伴有坏死、纵横纹消失、间质内纤维母细胞增生,严重者可见心肌纤维化形成的瘢痕.经青刺果多糖治疗后,心肌纤维纵横纹清晰,排列整齐,呈性分布的嗜酸性变的心肌纤维减少,可见少量的纤维细胞增生.结论 青刺果多糖对糖尿病小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贾仁勇;陈瑞;殷中琼;黎晓敏;廖兰;郑艳;喻印;邹如义;江林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 对32例尿道狭窄患者用冷刀行3、9、12点放射状内切开,部分瘢痕严重者用电切镜切除瘢痕.结果 9例一次手术成功.术后无需定期扩张;19例一次手术术后定期扩张3~6个月后治愈;3例6个月后再次行内切开治疗;1例冷刀切开3次后改用钬激光切除瘢痕.结论 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尿道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孙健;侯建全;张勇;蔡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体外生长的支持作用.方法 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P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MNCs和传代后的PMSCs进行共培养,通过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分离和培养P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为CD29+、CD44+、CD105+、CD106+、CD166+、CD34-、CD45-、HLA-DR-.人PMSCs+脐血MNCs共培养组的细胞总数和CD45+细胞数在各培养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培养第7天,CD45+、CD14+及CD19+细胞数共培养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人PMSCs可以作为滋养层细胞有效支持脐血MNCs的体外生长.
作者:袁雅红;王泳;翁震;李毅平;许云云;张学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弹簧钢圈联合生物蛋白胶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PTV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行PTVE在PTVE后1周左右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结果 36例一次栓塞成功率97%,术后随访6~24月,4例患者出血复发,其中1例再次行栓塞治疗后血止,余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血止.结论 弹簧钢圈联合生物蛋白胶急诊行PTV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有效的,并且未发生栓塞相关并发症,安全性好.价格较NBCA胶便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磊;沈利明;金一琦;周大勇;黄献琛;徐国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阿霉 素静脉注射制成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B组和C组),治疗组(C组)第4周起肌肉注射阿魏酸钠(50 mg/kg),对照组 (A组)及肾病末治疗组(B组)喂水(3 kg-1·d-1),于第4、8、12、16和20周末分批处死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肌成纤维细胞的标记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结果 20周B组大鼠肾小管间质α- SMA半定量为6.8±0.6.明显高于C组(4.4±0.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0.878,P<0.01).结论 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对肾间质的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石永兵;张文娟;徐卫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复合麻醉时硬膜外注入液体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选用椎管内复合麻醉,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及不注液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待腰麻30min后硬膜外注入上述各液10ml,观察硬膜外注液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结果 硬膜外注液后A、B组30 min内麻醉阻滞平面较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及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30 min后硬膜外注液可引起麻醉阻滞平面上升,并进一步推断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引起麻醉阻滞平面上升的机制是由于局麻药与硬膜外压力的共同作用.
作者:潘守俊;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THI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FHIT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FHIT在75例乳腺癌患者、38例非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FHIT在非肿瘤性乳腺组织、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1%和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P<0.05),与患者的月经状况、激素受体(ER、PR)及C-erbB-2的表达状态、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结论 (1)FHIT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2)FHIT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邵霞;王修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主成分分析处理Logistic回归中共线性问题的方法及其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重线性回归中的共线性诊断方法诊断Logistic回归模型的共线性,使用主成分分析处理Logistic回归中的共线性问题,全部计算采用SAS软件.结果 在2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使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各估计系数的标准误均有所减小,提示模型结构较为稳定,其结果的可靠性更高.结论 使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进行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和处理是有效及可行的.
作者:郑伟;高歌;魏以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7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改良Bathel指数(M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 ASIA运动分和MBI分值在训练后有显著升高.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BI分值与ASIA运动分成显著正相关(P<0.01);护理人数与患者治疗前的MBl分值成显著负相关(P<0.01);抑郁与治疗前后MBI分值及MBI改变值之间成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家属陪护人数.抑郁可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戴桂英;何怀;刘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应用髂腹股沟(I-I)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A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37例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6年.结果 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0.9%(17/21),单一入路(K-L或I-I)组68.7%(11/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i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关节功能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5.7%(18/21),单一入路(K-L或I-I)组75.0%(12/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入路组21例中严重异位骨化2例,无1例感染.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朱剑;孙俊英;叶峥;何双健;居建文;朱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肥厚的相关关系.方法 (1)57例高I衄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左 室肥厚(LVH)组28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29例,另选取健康体验者13人作为正常对照组.(2)超声心动图检查测 得各个参数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Tei指数.结果 (1)高血压LVH组的Tei指数显著高于高血压无LVH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无LVH组Tei指数较正常组有增大的趋势;(2)Tei指数与射血分数(EF)值密切相关(r=-0.281,P<0.05).结论 (1)高血压LVH与左室Tei指数密切相关.(2)左室Tei指数对高血压病左室收缩功能尚未发生改变时,及早发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苏伟;高枫;唐虹;魏慧源;龚少愚;陆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58例鼻源性头痛的病例进行鼻内镜、CT检查,并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42例头疼完全消失,14例好转,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结论 CT结合鼻内镜技术可提高慢性鼻源性头痛的诊断水平,通过鼻内镜微创手术,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使慢性性鼻源性头痛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慧;肖根生;吴文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份血清抗体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全定量检测30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血清MP抗体.结果 306例中,单份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的为57例(单份组),双份血清抗体阳性的为98例(双份组).其中第1份血清抗体检测为阴性,第2份为阳性的25例;双份血清抗体均阴性,但第2份较第1份抗体滴度呈四倍或以上增高的为16例;双份血清抗体均阳性且滴度四倍或以上升高的共32例.单份组与双份组阳性结果 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双份组检测MP急性感染率较单份组高,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LISA双份血清抗体定量检测明显优于单份血清定量检测,这种检测手段更为敏感.精确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临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丽;季伟;王宇清;陈正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检测尿细胞角蛋白CYFRA 21-1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与膀胱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尿CYFRA 21-l的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移行细胞组尿CYFRA21-1浓度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行细胞癌组中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比较,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CYFRA 21-1检测对诊断膀胱癌及其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莉莉;高云朝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