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对骨髓抑制小鼠DNA修复基因XPD蛋白表达的影响

路玫;宋晓琳;曹大明;赵喜新;李建伟;张丽;于冬冬

关键词:针灸, 骨髓抑制, DNA修复, XPD
摘要:目的 通过测定针刺和艾灸前后,骨髓抑制小鼠DNA修复基因XPD蛋白表达量的改变,探讨针灸减轻骨髓抑制、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取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224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造成CTX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针刺组、艾灸组分别进行针刺、艾灸,正常组、模型组陪同固定,不治疗.各组均在2~6d用免疫组化染色法(Elivison二步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和分析骨髓细胞XPD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针灸可以通过上调CTX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XPD的蛋白表达,促进骨髓细胞受损DNA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减轻因CTX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结论 上调受损骨髓细胞DNA修复基因XPD的表达,促进细胞受损DNA核苷酸切除修复,是针灸减轻骨髓抑制、保护造血功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齿敏灵糊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齿敏灵糊剂在治疗牙本质过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牙本质过敏患者252例,将其分为研究组128例,对比组124例.研究组采用齿敏灵糊剂进行治疗,而对比组则采用氟化钠甘油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即刻效果和4个月后以及7个月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齿敏灵糊剂对于牙本质过敏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牙本质过敏的治疗效果,且其治疗方法简单,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肖严;何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猪苓培养条件的确立及其与蜜环菌共同培养的研究

    目的 确立猪苓母种和原种的培养条件,揭示猪苓菌丝和蜜环菌菌索共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方法 采用培养皿固体培养法,定期测定分析猪苓菌丝和蜜环菌菌索的形态特征及生长指标.结果 黄豆饼粉培养基以麸皮做碳源较好,C:N以4:1为佳.在母种培养基上,猪苓菌丝的长速显著高于蜜环菌菌索,蜜环菌菌索可穿透猪苓菌丝而继续生长.在原种培养基上猪苓菌丝可正常生长,蜜环菌菌索生长受抑制.结论 明确了猪苓母种和原种的佳培养条件及其与蜜环菌共培养的生长特性.

    作者:刘国库;杨太新;吴和平;李宗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文化背景下院-校一体化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探讨

    采用中医文化背景下院-校一体化的人文关怀教育模式,使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人文课程的教学,更要将以中医文化为特点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也要重现人文关怀教育.将护理人文关怀建设成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程、系统、全面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作者:贺惠娟;邢彩珍;王向荣;熊振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文献研究的气虚证中医临床疾病分布

    目的 基于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医临床文献,总结临床研究中气虚证的常见疾病.方法 从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VIP)数据库检索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的中医、西医病名规范化整理后,进行频数统计.结果 共纳入1516篇文献.气虚证主要中医疾病依次消渴、胸痹、水肿、虚劳、眩晕;主要西医疾病依次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冠心痛、肺恶性肿瘤、糖尿病性肾病、慢性心力衰竭.结论 气虚致病广泛,见于多种疾病,以慢性病多见,该调研结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气虚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陈玉招;甘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藏象学说中“己土”理论实质探讨

    《滴天髓征义》曾引证,矛盾辨证法,为一切学术理论之龟镜.其中,阴阳五行制害、调平,不仅为经典象术学奠定了根基,其对于中医原创思维的构建,亦具有不可忽视之价值.

    作者:吴昊天;位庚;吴以岭;姜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周铭心教授创用“排闼宗阳法”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的学术思想与经验

    周铭心教授根据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创新提出“排闼宗阳法”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桂枝、旋复花、茜草、砂仁、丹参、苏梗、瓜蒌、枳壳、桔梗等,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赵明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服饵辟谷养生术防治2型糖尿病的理论初探

    服饵辟谷是辟谷术的一种,也是中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它指的是食用具有节制食量的药物组方以逐步替代正常饮食,在保障基本机能的前提下,减少膏粱谷肉类的摄入,起到祛疾养生的目的.其改善饮食结构以及适当控制食量的理念对糖尿病有着重要的正向调控作用,而历代文献中的常用食饵药物又可针对糖尿病“气阴两虚”这一基本病机指导治疗.可见,服饵辟谷法作用于糖尿病,病因病机结合,防治结合,双管齐下,具有较高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作者:刘晓瑞;黄彬洋;李凯;高泓;王岗;侯维维;谢春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益母草膏的红外光谱快速无损分析研究

    目的 建立不同厂家益母草膏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以益母草碱对照品红外谱图为依据,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和导数光谱法对不同制药公司的益母草膏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不同制药公司的益母草膏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与生物碱谱图比对,各种益母草膏的主要成分为益母草碱,且广西与南宁制药公司是含益母草碱较多的两种益母草膏.所不同的是广西在1575、1538cm-1的吸收峰十分明显,与其他三种存在显著差异,而李时珍在953cm-1处为大吸收峰,上海在1067、1043、906cm-1谱峰为明显.结论 不同厂家的益母草膏都有其明显的特征峰,这些指纹特征为不同厂家益母草膏的快速无损鉴别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秋莲;凌清;方畑;甘嘉欣;肖怀国;郑建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舌针治疗作用机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舌针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 通过管氏舌针的临床运用,对舌针的疏调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神经调整作用和体液调节作用等6个方面的分析论述,探讨舌针的治疗作用机理.结果 认为舌针的作用机理是一个复杂的机体调节过程,可能是通过经络系统、神经体液、血液循环等多系统、多途径的调节作用,起到综合治疗效应,达到治疗效果的.结论 舌针治疗,是通过多系统,多途径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效果的.

    作者:管傲然;管薇薇;李群;丁丽玲;王苏娜;管遵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HIS中临床应用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全国12家三甲医院的HIS数据,对14191例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患者,应用频数法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年龄集中在46岁以上,占73.06%;疾病诊断排在前三位的为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病;临床使用单次用药以151 ~200 mg为多见,有少数超过200 mg.结论 临床使用与说明书基本相符,但也有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希望临床医生予以重视和关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彭卓龙;谢雁鸣;支英杰;杨薇;李霖;庄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种肾阳虚建模方法对肾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种肾阳虚建模方法对大鼠肾脏的影响.方法 用提纯腺嘌呤(PA)、未提纯腺嘌呤(NPA)皮下注射和氢化可的松(HD)肌肉注射构建肾阳虚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表现及肾脏切片病理表现.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提纯腺嘌呤组大鼠肾皮质固缩,皮髓质界限模糊,大量结晶沉淀;未提纯腺嘌呤和氢化可的松组大鼠肾脏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肾小管管腔不规则.结论 从中医理论和病理上,三种建模方法均可使大鼠出现肾阳虚症状,但肾脏病变程度上,提纯腺嘌呤明显;疾病分类上,提纯腺嘌呤诱导的肾阳虚可能是急性肾损伤,未提纯腺嘌呤和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阳虚可能是慢性肾脏病.

    作者:林海雄;王晓彤;马延怀;张晓莹;何灿封;陈楠楠;刘丹凯;李林;孙晓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养生四要》对湖北地域性养生文化研究的启示

    湖北明代名医万全结合湖北特定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汇萃诸家之长,参以己见所著成的《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一书从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个方面提出了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养生观点,对于现今湖北地域性养生文化研究和构建湖北特色养生与长寿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石和元;王平;郭岚;孔明望;李贵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丹参提取工艺的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正交试验优化

    目的 优化丹参的提取工艺,提出一种联合指纹图谱技术与正交试验筛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中药提取工艺技术参数.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采用HPLC方法,建立了整个正交试验过程中渗漉液的指纹图谱.结果 渗漉液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峰面积和结合渗漉正交试验优选的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乙醇用量为12倍,浸泡时间36h,渗漉速度5ml/min.结论 该方法能直观的反映提取工艺参数波动导致的丹参渗漉液整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筛选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佳提取工艺参数.

    作者:王丹;程刚;胡奎;苏梦;李媛媛;许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LC-MS/MS同时测定杏苏散水提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 采用Q-TRAP LC-MS/MS测定杏苏散水提液中活性成分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3μm,2.1 mm×150m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AB Sciex 4000 Q-TRAP型质谱仪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对杏苏散水提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分别为63.18μg/ml、0.47μg/ml、1.65 μg/ml和0.13μ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对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这4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作者:丁建中;杨敏;计思敏;张丽君;黄荣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四逆散、六味地黄丸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及对Wnt1、Wnt3a、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四逆散、六味地黄丸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第3代NSCs作为分组造模对象.空白对照组:DMEM/F12(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四逆散低剂量组:DMEM/F12(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和四逆散低浓度煎剂(终浓度含生药量0.133 g·L-1).四逆散高剂量组:DMEM/F12(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和四逆散高浓度煎剂(终浓度含生药量0.267 g·L-1).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DMEM/F12 (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和六味地黄丸低浓度煎剂(终浓度含生药量0.208 g·L-1).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DMEM/F12(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和六味地黄丸高煎剂(终浓度含生药量0.416g·L-1).隔天换液1次,培养7d.采用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单克隆抗体(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阳性细胞数.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的Wnt1、Wnt3a、β-catenin mRNA表达相对量.结果 神经元分化率: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12.15±2.32)%;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12.58±1.70)%;四逆散低剂量组(12.28±1.01)%;四逆散高剂量组(11.84±1.01)%;空白对照组(6.16±1.42)%;空白对照组神经元分化率低,与六味地黄丸低、高剂量组、四逆散低剂量组及四逆散高剂量组比较(P<0.01).Real time-PCR检测:Wnt1、Wnt3a、β-cate-nin在空白对照组表达低,与六味地黄丸低、高剂量组及四逆散低、高剂量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四逆散、六味地黄丸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Wnt1、Wnt3a及β-catenin表达,激活Wnt/β-e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陈攀;徐志伟;敖海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宣白承气汤灌肠治疗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宣白承气汤灌肠治疗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肺外源性ARDS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并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宣白承气汤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吸氧浓度(FiO2)、肺顺应性(CL)变化,并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28天病死率进行记录.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pH、PaO2、PaCO2以及Ppeak、PpLat、PEEP、FiO2 、CL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较之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28天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预后更佳.结论 宣白承气汤灌肠能够有效改善肺外源性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有助于降低28天病死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

    作者:张奕颖;毛峥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续断种子方干预无精子症模型小鼠睾丸的精子发生

    目的 观察续断种子方对无精子症模型小鼠睾丸精子发生发育过程中c-kit/CFTR表达的影响,探索中药干预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麒麟丸组,续断种子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白消安和环磷酰胺建立无精子症小鼠模型.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8周.检测小鼠附睾的精子质量、睾丸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睾丸组织c-kit/CFTR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偶见散在精子,睾丸生精上皮不同程度破坏,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线粒体空化明显,部分线粒体脊消失,核膜局部破损,c-kit/CFTR免疫组化棕黄色阳性表达的细胞散在;续断种子方高剂量组、麒麟丸组、对照组小鼠附睾精子浓度较高,睾丸生精上皮见精子、精子细胞、精母细胞,线粒体空化少,可见丰富的高尔基体、内质网结构,c-kit/CFTR免疫组化棕黄色阳性表达的细胞辉度大.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一葡糖苷酶、果糖浓度明显有差异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续断种子方高剂量组、麒麟丸组、对照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果糖浓度与模型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 续断种子方可以有效促进睾丸生精上皮的精子发生,增加精子的数量,达到“以通为用,和营生精”之效.

    作者:王权胜;唐振宇;代波;庞秋华;陆海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青蛾丸对去势鼠成骨细胞增殖以及MMP3-OPN-MAPK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蛾丸对去势鼠成骨细胞增殖和MMP3-OPN-MAPK通路蛋白表达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15只饲养12周的去势鼠处死,选取股骨胫骨骨髓,进行体外成骨细胞传代培养.将含青蛾丸2g生药的药液喂养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A)组(给蒸馏水1ml),低浓度(B)组(给药0.5ml),中浓度(C)组(给药1ml),高浓度(D)组(给药2ml),提取各组处死大鼠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运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能力,RT-PCR法测定通路蛋白MMP3、OPN和MAPK的mRNA水平.结果 ①术后12周模型组大鼠腰椎及股骨骨密度为(0.153±0.011) g/cm2和(0.162±0.015) g/cm2,假手术组为(0.336±0.016) g/cm2和(0.293±0.005) g/cm2,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大鼠骨质疏松的模型建立成功.②成骨细胞增殖中B至D组均使MTT法检测的光吸收值升高,较A组显著性增加P<0.01和P<0.05),增加幅度与组别关系近似斜线,以D组促增殖作用显著,增值率达到156%.③D组中MMP3含量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1),OPN和MAPK含量高于其余各组(P<0.05).同时,B、C、D是随着复方含药血清依次增加的三组,B组中MMP3表达多,其余组合量依次下降,三组中OPN含量基本依次增加,而MAPK含量在含药血清药物添加后明显增加,不同于A组(P<0.01).结论 我们发现中药复方青蛾丸含药血清可以促进去势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且通过MMP3-OPN-MAPK通路激活骨重建.

    作者:戴燚;刘军;范彦博;殷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两种抗病毒藏药化学成分预实验及其黄酮含量测定

    目的 对抗疱疹病毒藏药甘青青兰和蓝花荆芥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并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热回流、浸提法提取样品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荆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查;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甘青青兰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酚类或鞣质、香豆素与内酯、蒽醌类、甾体或三萜类、强心苷、挥发油、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与多肽、皂苷、多糖及苷类等化学成分,其中总黄酮含量为5.66%.蓝花荆芥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酚类或鞣质、蒽醌类、甾体或三萜类、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挥发油和皂苷等化合物,其中总黄酮含量为0.75%.结论 初步确定了两种抗病毒藏药材所含的化学成分类别,为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叶菊;孙立卿;徐翠玲;吉守祥;林鹏程;蔺海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学科研究进展优化生药学总论的教学内容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的教学至关重要.基于生药学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并补充新的理论和技术,对总论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可提高生药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吕洁丽;张来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