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文化背景下院-校一体化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探讨

贺惠娟;邢彩珍;王向荣;熊振芳

关键词:中医文化, 院-校一体化, 人文关怀, 教育模式
摘要:采用中医文化背景下院-校一体化的人文关怀教育模式,使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人文课程的教学,更要将以中医文化为特点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也要重现人文关怀教育.将护理人文关怀建设成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程、系统、全面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治痿独取阳明”对4例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极少见,尤其是家族性的,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针刺阳明经穴治疗对其疾病的发展有一定的延缓作用,结合中医对该疾病病因的认识,结合对脾、胃、情志的调理,综合治疗才能延缓疾病的发展,终以获得佳疗效.

    作者:李玲;黄银兰;马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何天佐主任医师诊治肩周炎经验介绍

    何天佐主任医师把肩周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以及急性发作期、慢性凝结期、缓解期三期,主张急性发作期外敷何氏中药,其余二期以推拿、被动活动手法为主,外敷何氏中药和患者的主动锻炼为辅,分期与辨因相结合,外敷药物与手法相结合,被动活动与主动锻炼相结合治疗肩周炎.

    作者:邬强;马云;熊锳;罗军;薛勇;刘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红曲药材中活性成分洛伐他汀和毒性成分桔霉素的HPLC-DAD/FLD测定

    目的 建立HPLC方法测定红曲中酸式、酯式洛伐他汀,以及毒性成分桔霉素.方法 采用碱水解法以正交试验法为工具考察酯式洛伐他汀转化为酸式洛伐他汀的优选条件;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其酸式和酯式洛伐他汀,并用于测定洛伐他汀的转化率及红曲中两种洛伐他汀的含量;同时建立HPLC-FLD法测定红曲药材中桔霉素的含量.结果 酯式洛伐他汀水解为酸式洛伐他汀的条件为:2mg洛伐他汀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5ml,于40℃加热40 min水解后,调节溶液pH至7.7.酸式、酯式洛伐他汀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表明:在2.088 ~ 208.8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乙腈溶液中其稳定性良好(RSD<1.5%),红曲药材中测定酸式、酯式洛伐他汀回收率102.75% ~ 104.67%(RSD<3.0%).桔霉素测定方法学研究表明:在25.2~63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桔霉素的回收率为100.73%(RSD<3.0%).结论 建立HPLC-DAD方法测定酸式、酯式洛伐他汀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洛伐他汀总量的测定.建立HPLC-FLD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表明其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红曲药材中微量毒性成分桔霉素的限度检查.

    作者:张秋燕;王家龙;白鸽;王虎;崔翰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酒仙茅炮制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

    目的 优选酒炙仙茅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黄酒比例、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酒炙仙茅的炮制工艺.结果 酒炙仙茅的佳炮制工艺为每100kg仙茅加10kg黄酒,于100~ 110℃炒制10min.结论 优化的酒炙仙茅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艾雪;鞠成国;贾坤静;吴琦;贾天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从方剂学角度分析产地对山药功效发挥方向规律的影响

    目的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产地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 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产地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 需要补肺和补肾时,以怀山药为佳;需要补脾和固肾功效时不用特意指定怀山药.结论 产地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周滢;舒承倩;段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四种前处理方法对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复方鹿角颗粒多种成分基质效应的影响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定量分析大鼠血浆中复方鹿角颗粒14种主要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马钱苷、淫羊藿苷、柚皮苷、橙皮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Ⅰ、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淫羊藿次苷Ⅱ、女贞苷),比较四种不同前处理方法的基质效应对其影响,并结合成分提取回收率选择适合的前处理方法.方法 在大鼠空白血浆中加入低、中、高三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对照品溶液作为模拟血浆样品,瑞格列奈和地塞米松对照品分别为正、负离子内标.采用蛋白沉淀、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微固相萃取四种前处理方法,对终测定的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微固相萃取法对大鼠血浆中复方鹿角颗粒14种主要成分高、中、低三种质量浓度的样品处理分析后,除橙皮苷、特女贞苷和中浓度女贞苷外,其余水平浓度样品的基质效应均在80%~120%范围间;除宝藿苷Ⅰ和朝藿定A外,样品提取回收率均在70%以上.结论 四种前处理方法中,采用微固相萃取法,样品基质效应对测定方法影响小,提取回收率高,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作为复方鹿角颗粒中14种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作者:徐冉驰;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医内科教学翻转课堂初探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文章讨论在移动互联网下中医内科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将中医疾病的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并有逻辑、清晰地讲解给学生,进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王金环;于海艳;杜福泉;吕杨;田飞;孙伟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杜仲的五个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的UPLC-MS/MS测定方法,并进行五种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大鼠静脉注射杜仲提取物后,采用甲醇沉淀血浆蛋白,以葛根素为内标,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 京尼平苷酸等五种成分在血浆中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 学考察均符合要求,日内、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良好,提取回收率86.06%~104.39%,无基质效应.京尼平苷酸等5个指标成分在大鼠体内消除较快.结论 建立的HPLC-MS/MS测定方法能快速灵敏地检测生物样品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松脂醇单葡萄糖苷的血药浓度,可用于五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兰燕宇;向文英;杨武;陈鹏程;巩仔鹏;王爱民;李勇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放血对焦虑样行为大鼠海马eNOS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放血治疗足底电击致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3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7只)和造模组(16只).造模组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焦虑样模型大鼠,正常组不干预;将造模成功的14只大鼠按行为学评分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放血组,放血组尾静脉放血(15滴,1次),模型组不干预.治疗第7天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焦虑样行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和CA1区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果 大鼠接受足底电击后在开臂/(开臂+闭臂)的时间百分比和次数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放血升高(P<0.01),升高幅度与正常组相当(P>0.05).足底电击刺激大鼠后海马内eNOS mRNA和CA1区eNOS蛋白表达降低(P<0.05),放血反之(P<0.05),上调结果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结论 放血可以改善焦虑样行为,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内eNOS起作用的.

    作者:徐旺芳;荣长保;姜劲峰;耿婷婷;汪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红花降脂软胶囊治疗脂代谢紊乱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红花降脂软胶囊治疗脂代谢紊乱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共入组99例,试验组66例,阳性对照组33例,分别口服红花降脂软胶囊和月见草油胶丸.结果 对TG疗效分析,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68.18%,对照组54.54%.对TC疗效分析,实验组显效率为24.2%,对照组12.1%.对HDL-C疗效分析,实验组显效率为42.4%,对照组24.2%.因有效率差值的下限值均大于非劣效性检验的下限-0.15,可判定试验组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共有91例进行安全性分析,未发现1例不良反应受试者.结论 红花降脂软胶囊治疗脂代谢紊乱症病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以及体征,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晓君;吴桂荣;赵翡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鳖甲煎丸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对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鳖甲煎丸作用H22移植瘤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探讨鳖甲煎丸体内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肝癌细胞移植于ICR小鼠皮下,应用不同剂量鳖甲煎丸(0.411,1.233,3.699g· kg-1)ig给药,环磷酰胺0.03 g·kg-1ip给药,测定各组抑瘤率和脾指数;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形态的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和鳖甲煎丸组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药物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3及生存素(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鳖甲煎丸各组均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低、中、高3个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24%、36.72%和46.74%,并均可提高脾指数;环磷酰胺组抑瘤率为50.04%,脾指数增加不显著.光镜下观察发现,药物致使细胞排列稀疏,组织产生大量空泡.透射电镜观察可见,鳖甲煎丸组细胞发生凋亡,核固缩,线粒体结构变化.鳖甲煎丸各组STAT3、Survivin蛋白表达下调,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鳖甲煎丸体内具有抗肝癌移植瘤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可能通过抑制STAT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作者:孙阳;吴勃岩;车艳新;王雪;徐放;李明珠;梁颖;王艳杰;姜德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LC-MS/MS同时测定杏苏散水提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 采用Q-TRAP LC-MS/MS测定杏苏散水提液中活性成分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3μm,2.1 mm×150m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AB Sciex 4000 Q-TRAP型质谱仪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对杏苏散水提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分别为63.18μg/ml、0.47μg/ml、1.65 μg/ml和0.13μ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对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这4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作者:丁建中;杨敏;计思敏;张丽君;黄荣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膜病”理论分析

    总结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膜病理论,从膜病的概念,膜病的病位,膜病的病机特点,膜病的辨证论治等四个方面对“膜病”理论进行了分析,这一理论是在疡科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辨证思维体系,对临床的思维模式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其用药特点不拘泥于疡科,又有创新,充分体现了刘老的思辨特点,为临床疑难杂症的辨证和治疗提供了思路.

    作者:李燕;刘尚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探讨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质量控制所需的适宜检验方法及关键技术参数.方法 借鉴《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相关方法,摸索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质量适宜的检验方法,并检测种子的质量.结果 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净度为(92.47±1.22)%;百粒重(1495.10±143.41)g;水分测定采用低温烘干法,烘干时间为2h;选择纱布作为发芽床、温度25℃条件适宜种子发芽;TTC和红墨水法均可检测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的活力.结论 本实验方法可为检测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质量提供检验方法;实验结果可为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质量控制提供关键技术参数.

    作者:朱诗国;罗俊;许政旭;潘年松;刘英波;张学愈;潘文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干预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晚期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药熏洗拥有独特优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患部位,且无肝肾损害,绿色方便.文章旨在综述中药熏洗干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静;陈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丹参提取工艺的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正交试验优化

    目的 优化丹参的提取工艺,提出一种联合指纹图谱技术与正交试验筛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中药提取工艺技术参数.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采用HPLC方法,建立了整个正交试验过程中渗漉液的指纹图谱.结果 渗漉液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峰面积和结合渗漉正交试验优选的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乙醇用量为12倍,浸泡时间36h,渗漉速度5ml/min.结论 该方法能直观的反映提取工艺参数波动导致的丹参渗漉液整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筛选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佳提取工艺参数.

    作者:王丹;程刚;胡奎;苏梦;李媛媛;许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试论贵州苗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

    苗医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欧美外来医药和内部观念转变的影响下,传承危机倍受关注.文章以分析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的内涵和重要性为基础,研究苗医药文化在“活态传承”中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寻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

    作者:余江维;王永秀;杜江;陈瑶;张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对骨髓抑制小鼠DNA修复基因XPD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测定针刺和艾灸前后,骨髓抑制小鼠DNA修复基因XPD蛋白表达量的改变,探讨针灸减轻骨髓抑制、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取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224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造成CTX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针刺组、艾灸组分别进行针刺、艾灸,正常组、模型组陪同固定,不治疗.各组均在2~6d用免疫组化染色法(Elivison二步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和分析骨髓细胞XPD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针灸可以通过上调CTX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XPD的蛋白表达,促进骨髓细胞受损DNA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减轻因CTX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结论 上调受损骨髓细胞DNA修复基因XPD的表达,促进细胞受损DNA核苷酸切除修复,是针灸减轻骨髓抑制、保护造血功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路玫;宋晓琳;曹大明;赵喜新;李建伟;张丽;于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肘后备急方》中“白柘”的考证

    根据古今文献的记载和综合考证,认为《肘后备急方》中所载白柘为桑科柘属植物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ex Lavallee.

    作者:田素英;梅全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天灸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4,IL-6和TG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天灸疗法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天灸疗法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4、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天灸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4、IL-6和TNF-α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天灸疗法可能通过调节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从而防治哮喘的反复发作和发展.

    作者:万力生;温鹏强;陈争光;赵欣欣;李佳曦;王国斌;崔冬;马东礼;郑跃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