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干预方式研究

贾蓝羽;杜元灏;黎波;李晶

关键词:针灸, 失眠症, 循证医学, 临床证据, 层次分析法
摘要:目的 基于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高质量临床证据与层次分析法,获得针刺治疗该病的优干预方式.方法 全面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根据循证医学与Jadad评分筛选出高质量临床证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矩阵,筛选出优针刺干预方式.结果 共筛选出6项高质量临床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电针(头部血管舒缩区)为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优干预方式,其次为毫针(头七针原络配穴).结论 现有的高质量临床证据和层次分析法结果说明了针刺的疗效可能与刺激量及取穴部位有关,临床可以通过刺激头部穴位及加用电针增强刺激量而提高治疗该病的疗效.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短梗菝葜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菝葜科菝葜属植物短梗菝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反相硅胶(RP-18)、半制备HPLC色谱法,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分离方法,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短梗菝葜根的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数据将其结构鉴定为:丁香脂素O-β-D葡萄糖苷(1),2,5-diaryltetrahydrofuran-typelignin(2),(+)-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3),(1S,2R)-1-(3,4,5-三甲氧基苯基)-1,2,3-丙三醇(4),(1R,2R)-1-(3,4,5-三甲氧基苯基)-1,2,3-丙三醇(5),(+)-lyonirenisol-3α-O-β-D-glucopyranoside(6),岩白菜素(7),3,4,5,-三甲氧基苯酚(8),ethyl β-D-glucopyranoside (9).结论 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短梗菝葜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科兰;刘星;黄光玉;舒积成;余江丽;黄慧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配方颗粒HPLC-DAD指纹图谱的建立及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龙胆泻肝配方颗粒的HPLC-DAD指纹图谱,并测定配方颗粒中黄芩苷、龙胆苦苷和绿原酸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RP-HPLC-DAD法,采用Acclaim 120A C18色谱柱,在254nm处、40℃温度条件下,以乙腈-0.5%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 建立了龙胆泻肝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以黄芩苷为参照,确定了10批样品的30个共有峰为特征峰,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相似度较高(>0.95);黄芩苷、龙胆苦苷和绿原酸线性范围良好(r均大于0.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均大于97%,RSD <3% (n =5).结论 龙胆泻肝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及黄芩苷、龙胆苦苷和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可行,均可作为龙胆泻肝配方颗粒的治疗控制标准.

    作者:郭俊国;毕宏生;宋继科;郭大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愈溃单向释药膜中胡黄连苷与龙脑体外释放机制比较

    目的 研究愈渍单向释药膜中有效成分胡黄连苷与龙脑的体外释放机制.方法 采用HPLC、GC测定愈溃膜中胡黄连苷、龙脑的体外释放度,并将累积释放量分别用零级方程、一级方程、Higuchi方程、Retiger-Peppas(R-P)方程拟合,分析二者的体外释药模式;采用相似因子法(f2)评价二者能否达到均衡释放.结果 胡黄连苷、龙脑的体外释放曲线均接近一级动力学方程;愈溃膜中胡黄连苷与龙脑的相似因子大于50%.结论 愈溃膜中有效成分胡黄连苷与龙脑能够达到均衡释放.

    作者:段晓颖;韩红玉;郝亚洁;张辉;范苏玉;牛梦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脾止泻合剂对湿热泻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运脾止泻合剂对湿热泻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湿热泻小鼠模型,采集粪标本置于厌养及需氧条件中培养并计数典型菌落,通过菌落比例及含量的比较,观察运脾止泻合剂对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及繁殖的促进作用.结果 运脾止泻合剂对肠道菌群有明显调节作用,对腹泻时肠道比值明显下降的厌氧菌有显著提升作用,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及繁殖,平衡需氧菌及厌氧菌在肠道比值,以达到止泻的目的.结论 运脾止泻合剂可均衡腹泻时肠道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比例,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内环境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杨志华;柳树英;任耀全;原睿;韩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的优势.方法 在150例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患者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3%和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两组患者的双侧齿突间隙均减小,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小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眩晕及头颈痛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效果肯定.

    作者:王文彪;卢巍;钟世荣;杜晓梅;杨来福;徐斯勰;肖泽埠;沈录峰;彭培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气血理论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运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气血理论在中风病中的运用.方法 对中医气血理论的涵义、中医气血理论与中风病发病的关系及在中风病的辩证论治过程中如何运用气血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而“益气活血”法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 通过对气血理论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运用探讨,从而更好的为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服务.

    作者:宋祖荣;胡建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理论视角探索其EMT-MMP-3/TIMP-3环节对艾灸及化纤V号方改良方干预下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基于EMT学说观察EMT-MMPs/TIMPs环节对艾灸、化纤Ⅴ号方改良方阻抑实验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效应,探讨其生物学机制;探讨MMP-3/TIMP-3水平的变化与EMT病理进程/肺纤维化发展的关联.方法 将体重为(200±20)g的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化纤Ⅴ号方改良方组,治疗30天后处死大鼠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其在EMT进程中的MMP-3/TIMP-3mRNA表达和MM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结果显示:空白组和艾灸组的MMP-3mRNA表达明显比模型组高(P<0.01,P<0.05).而各组的TIMP-3mRNA表达则均明显比模型组低(PP<0.01、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组的MMP-3蛋白表达有差异.结论 ①MMP-3/TIMP-3水平的变化与EMT病理进程紧密关联,从而关联到肺纤维化的发展进程;②提升MMP-3、降低TIMP-3,对干预MMPs/TIMPs比例失衡、阻逆EMT进程、阻抑肺纤维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③艾灸与化纤Ⅴ号方改良方均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这种积极作用,其中艾灸疗法稍优;④这种治疗效应的生物学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其EMT过程中的MMP-3/TIMP-3 mRN表达及MMP-3蛋白表达这一关键环节紧密相关.

    作者:李戎;赵荣光;彭彩钰;常全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筋龙汤预防奥沙利铂致大鼠神经毒副作用及对大鼠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筋龙汤对使用奥沙利铂后造成大鼠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以及对大鼠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双筋龙汤高剂量组、双筋龙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双筋龙汤高、低剂量组分别采用双筋龙汤生药量40.7g/kg,20.3g/kg 10ml灌胃,连续给药10天,第8天两组分别腹腔注射奥沙利铂20mg/k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双筋龙汤低、高剂量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0 d,第8天除空白组外模型组腹腔注射奥沙利铂20mg/kg.给药奥沙利铂48 h后,处死所有大鼠,分别收集各组大鼠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3+、CD4+、CD8+的比例.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4 +/CD8+比值升高;双筋龙汤高剂量组、双筋龙汤低剂量组大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的比例升高,CD4+/CD8+比值降低.结论 双筋龙汤能够预防奥沙利铂致大鼠神经毒副作用,对大鼠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具有调节作用,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

    作者:孟金成;方灿途;高玉桥;汪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雪峰山七叶一枝花栽培技术研究

    七叶一枝花是我国一种珍稀药用植物.文章对湖南雪峰山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中的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总结,为雪峰山区域七叶一枝花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

    作者:郑钦方;肖聪颖;周文斌;易传森;汪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脉散加龙骨牡蛎对气阴两虚型大鼠心悸心神不宁证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生脉散加龙骨牡蛎对气阴两虚型大鼠心悸心神不宁证的实验研究.方法 取9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生脉散加龙骨牡蛎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稳心颗粒4.5g/(kg·d),生脉散加龙骨牡蛎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8、2.7和3.6g/(kg·d),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监测大鼠心率,心脏取血测定血清体积及血清生化指标,分析主要脏器系数.结果 6组大鼠的心率,血清体积、lgG、SOD、MDA,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脏器系数,收缩压(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2,2.893,4.055,2.746,4.235,6.275,20.882,13.372,27.688,3.384和4.069,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脉散加龙骨牡蛎中、低剂量组心率减慢,lgG含量升高,SBP升高,SOD活性增强,心脏系数升高(P均<0.05).结论 lgG、SOD、MDA可作为气阴两虚型大鼠心悸心神不宁证的评定指标,生脉散加龙骨牡蛎对气阴两虚型大鼠心悸心神不宁证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赵献敏;李南;杜彩霞;张松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心汤对主动脉缩窄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心脏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心汤对腹主动脉缩窄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心脏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造模4周后,予以康心汤干预,实验分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康心汤大、中、小剂量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模型+康心汤低剂量组[2.5g/(kg·d)],模型+康心汤中剂量组[5g/(kg ·d)],模型+康心汤高剂量[10 g/(kg·d)]灌胃,药物干预8周后无痛处死大鼠取材,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RT-PCR检测心脏Ⅰ、Ⅲ型胶原mRNA.结果 模型组左心室重量增加,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心脏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上调,康心汤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下调心脏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论 康心汤可以调节心脏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缓解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心肌肥厚和纤维化.

    作者:陈云志;高洁;柴艺汇;陈功;王焕珍;陈伟;秦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在针灸影响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LSI)在针灸影响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分析国内外与激光散斑技术和针灸影响微循环相关的研究.结果 LSI于近五年逐渐取代激光多普勒成为研究针灸影响微循环的新兴技术,并在研究经穴与肝脏微循环、经穴与皮肤微循环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但尚未建立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方法.结论 建议在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进行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并将探讨将LSI技术运用于心脏等其他脏腑微循环的技术方法.

    作者:周洁;蔡定均;周玉梅;庄艺;吕沛然;梁繁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杜仲多糖含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杜仲多糖含量的影响,为建立和完善杜仲的合理产地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多糖含量.结果 不同加工方法对杜仲多糖含量有影响:同一干燥方法,杜仲发汗与未发汗多糖量存在显著差异,未发汗杜仲高于发汗杜仲;同一性状,不同干燥方法,微波干燥后晒干和烘干多糖量与阴千和晒干存在显著差异,多糖量以微波干燥10 min后晒干高;不同性状,微波干燥10 min后晒干多糖量板片状与宽丝状存在显著差异,板片状高于宽丝状.结论 临床应用如以杜仲多糖的生物活性为主,建议杜仲采用板片状、不发汗,微波辅助干燥后晒干的加工方法.

    作者:赵鸿宾;魏学军;孙晓惠;何鑫;刘汇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肤敏膏对NaOH灼伤致皮肤病理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肤敏膏对NaOH致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以豚鼠背部皮肤化学灼烧伤为模型,测定愈合时间、开始长毛时间;造模后取豚鼠皮肤全层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并计数毛细血管数、测定纤维细胞层厚度.结果 肤敏膏高剂量、低剂量组均能促进愈合、缓减纤维细胞层增厚,防止毛细血管减少.结论 肤敏膏可缓减NaOH灼烧反应,促进愈合,缓减病理性瘢痕的形成.

    作者:高峰;李庆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崔应麟教授内科杂病验案三则

    河南省中医院崔应麟教授,乃石冠卿先生入室弟子.崔教授精专内科杂病,愈人无数,惜医案散佚,难窥师学术之大体,兹掇师验案三则,吉光片羽,表而出之,以供同道.案例一:郑州师范学生稀水样便三月余,邀师诊治,三剂知,随访三月未再发作;案例二:老年妇人齿衄案,是给予清泻心脾胃郁热辅以牙线剔牙外治法,牙龈肿痛、出血症状较前显著好转;案例三:老翁灯笼病案,师紧扣病机,化裁古方,收效甚捷.

    作者:崔应麟;黄琳;陈亚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小鼠减脂作用及脂肪组织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足三里”对单纯性肥胖小鼠的减肥效应和脂肪组织中IL-6、TNF-α与MCP-1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30只刚断乳的健康清洁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挑选6只普通饲料喂养组为正常组,另一组24只高脂饲料喂养,将造模成功的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埋线组.比较各组小鼠体重、体脂、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用HE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小鼠脂肪的形态学差异,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脂肪IL-6、TNF-α与MCP-1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后,埋线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内脏脂肪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明显.血脂方面,埋线组与模型组相比,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含量均显著降低.埋线组小鼠脂肪组织IL-6、TNF-α、MCP-1的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 穴位埋线“足三里”可以降低肥胖小鼠的体重,降低小鼠内脏脂肪含量和血脂、血糖水平,抑制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因子IL-6-mRNA、TNF-α-mRNA与MCP-1-mRNA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

    作者:邓敏;徐珊珊;孙亦农;龚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滋阴益气祛痰化瘀法治疗110例黄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滋阴益气祛痰化瘀法治疗黄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自拟方滋阴益气祛痰化瘀中药方和西药治疗黄斑出血,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方法下患者视力恢复及出血吸收情况.结果 滋阴益气祛痰化瘀中药方在改善视力、出血方面的疗效分别为89.29%、87.50%均高于西医对照组的73.21%、7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滋阴益气祛痰化瘀中药方治疗眼底黄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减少黄斑出血及促进出血吸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研究进展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冰片三种中药,其有效成分含有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豁痰开窍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运用现代医药新技术而成功研制的一种新型纯中药滴剂.与原来的片剂相比,具有用量小、疗效好、作用突出、副作用少并可减少胃肠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目前复方丹参滴丸已普遍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胃病、妇科病、肾病综合征及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作者:黄兴;寇冠军;王保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温通督脉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温通督脉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评估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以督脉阳虚为基本病机认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共70例,随机分为温通督脉治疗组及西药治疗对照组,终纳入研究的病例共69例,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十分制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外科学会腰痛疗效评价标准(JOA score) 29点法评分.结果 采用十分制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日本骨外科学会腰痛疗效评价标准(JOA score) 29点法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腰痛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JO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温通督脉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唐汉武;林一峰;原超;张文财;覃智斌;王润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黄芪水提取物对心肌纤维化的拮抗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黄芪水提取物对心肌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组后皮下埋泵泵入血管紧张素Ⅱ,分组喂服药物观察血压、心功能指标后处死,取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结果 喂服黄芪水提取物组的小鼠,心肌纤维化与其他三组小鼠情况相比,程度较好.结论 黄芪水提取物对于心肌纤维化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作者:李珍一;闫承慧;田孝祥;韩雅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