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论中医疫病的三焦传变

黄玉燕;汤尔群

关键词:疫病, 传变, 三焦, 喻嘉言, 温病
摘要:中医疫病有其独特的传变规律,不能用伤寒、温病的传变规律涵盖,文章以疫病的三焦传变规律进行说明.此为基于三焦论述疫病的传变,主要有两种论述.一种为“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以喻嘉言《尚论篇》所论为代表,邪多自口鼻而入,首犯中焦,自中焦分别向上下传变,甚者可充斥三焦;其病性以温热、湿热为主,亦有混杂其他邪气而犯者.另一种则与温病“始上焦,终下焦”的传变规律一致,是自上而下传变.总体而言,多数医家在认识疫病的三焦传变时,认同“直行中道,流布三焦”说,有时也结合温病的辨证思路,以温病的“始上焦,终下焦”传变规律、卫气营血传变作为补充.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陆德铭教授辨治乳癖的经验研究

    作为顾氏外科学术思想的传承研究,现将陆德铭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理论,以“温肾疏肝、调理冲任”为法,拟定“乳腺增生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乳癖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作者:时百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清肺通络膏及其拆方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肺组织病毒载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肺通络膏及其拆方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 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感染大鼠,治疗组分别予清肺通络膏全方、主药和辅药干预.每日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3、5、7天,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法观察第7天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正常组肺组织未检测到呼吸道合胞病毒,模型组病毒载量随时间逐渐增多.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时间点病毒载量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全方治疗组低,与主药组、辅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后第7天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肺病变范围减小,肺泡腔渗出物减少,其中全方组明显.结论 清肺通络膏及其拆方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全方组优于主药及辅药组.

    作者:张秀英;王雪峰;宋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杜仲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 建立杜仲叶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杜仲叶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色谱柱:YMC-Triact C18(250mm×4.6 mm,5.0 μm);流动相为乙腈-0.1%H0P043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08 nm;柱温30℃,测定17个产地的杜仲叶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和SPSS软件对其进行相似度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确定了杜仲叶HPLC指纹图谱中的30个共有指纹峰,对17批杜仲叶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相似度在0.828 ~ 0.979之间,聚类分析结果为3大类,第Ⅰ类(s10)为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所产,第Ⅱ类(s3、S2、s7)分别为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所产,其余为第Ⅲ类.结论 该研究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为杜仲叶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唐芳瑞;刘荣华;邵峰;李于益;张忠立;黄慧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院内清肺汤对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对COPD大鼠动物模型肺组织IL-8、TNF-α的表达影响.方法 运用烟熏联合内毒素构建COPD大鼠模型,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L-8、TNF-α浓度.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8、TNF-α表达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灌胃组大鼠肺组织IL-8、TNF-α表达变化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L-8、TNF-α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1).结论 院内清肺汤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IL-8、TNF-α表达,对COPD的发生起到干预作用.

    作者:潘勇军;石聪颖;张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管氏舌针结合体针治疗肉芽肿性唇炎30例分析

    目的 观察管氏舌针结合体针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管氏舌针为主,取心穴、肝穴、脾穴、肾穴、聚泉等,配合商阳、历兑、合谷、承浆、水沟、太冲、三阴交等循经取穴,每日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显效12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3%.结论 管氏舌针结合体针对内芽肿性唇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黄培冬;戴舒;易玮;王祖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金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花茶为我国珍稀植物,随着对金花茶各种研究的不断探索,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综述近年来金花茶抗肿瘤、抗氧化、防治三高、抗炎及抗过敏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今后对金花茶药理作用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孔桂菊;袁胜涛;孙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思茅松松塔提取物对不同条件下豚鼠离体气管条张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思茅松松塔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不同条件下豚鼠离体气管条张力的影响.方法 制作豚鼠离体气管条,观察思茅松松塔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对静息、组胺(His)致痉和乙酰胆碱(Ach)致痉的豚鼠离体气管条张力变化率的影响.结果 在静息、组胺(His)和乙酰胆碱(Ach)致痉条件下,与给药前比较,思茅松松塔乙醇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氯仿提取物组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给药后张力明显降低;与吐温-20组比较,思茅松松塔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氯仿提取物组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张力变化率明显增大.结论思茅松松塔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不同条件下豚鼠离体气管条均有舒张作用.

    作者:施贵荣;郭美仙;罗胤珠;李冬梅;刘熙;刘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通腑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回顾性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通腑方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 粘连性肠梗阻病例,随机分为通腹方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50 ml通腹方水煎液,注药后夹管2h,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腹部X线摄片、螺旋CT动态观察梗阻加重和缓解情况,比较两组病例未手术治疗例数、住院天数,未手术病例入院后缓解时间、发病至缓解时间,未手术病例治疗后胃管引流量、第1次排气或排便时间,手术病例入院后保守治疗时间及发病至手术时间.结果 通腹方治疗组中19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为63.3%;对照组13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为43.3%.两组非手术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病例,通腹方组的入院后缓解时间、发病至缓解时间都较对照组短(P<0.05).非手术治疗病例,通腹方组治疗后胃管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第1次排气或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手术治疗病例,入院后保守治疗时间、发病至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通腹方能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缩短手术前非手术治疗时间,缩短了病例的住院时间.

    作者:朱建光;王永福;卞尧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研究

    目的 诱导穿心莲的同源四倍体,为穿心莲的种质创新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穿心莲的种子和刚萌发的成熟胚为诱导材料,采用秋水仙碱为诱导剂进行诱导处理,通过观察叶片形态特征和气孔特征的进行初步筛选,并以流式细胞仪法进行无菌苗倍性水平的鉴定.结果 以种子为实验材料诱导得到的变异无菌苗均为嵌合体,以刚萌发的成熟胚为实验材料获得了4株穿心莲的同源四倍体无菌苗,其中以0.075%的秋水仙碱诱导24 h效果佳,其四倍体诱导率为3.3%.穿心莲的同源四倍体无菌苗与二倍体无菌苗相比,在形态特征上、叶下表皮气孔特征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建立了穿心莲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方案,初步为后期穿心莲的多倍体培育和种质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闫斌;潘超美;何洁;付姝颖;张家瑛;苏家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苓桂术甘汤合方对心衰大鼠脑钠肽、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目的 阐明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衰(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和A组,A组用阿霉素(Adr)腹腔注射制备CHF模型.6周造模结束后,再将A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组)、温阳消饮组(W组)、去桂消饮组(Q组).除M组、K组外,W组、Q组大鼠在末次注射Adr后2h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日1次,连续4周.然后检测各组大鼠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 与K组比较,M组的ANP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W组、Q组的ANP水平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M组的BNP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W组、Q组的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K组比较,M组的AngⅡ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W组、Q组的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能提高CHF大鼠血清BNP、AngⅡ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徐建虎;张琦;杨子庆;任小彤;李雷兵;罗炽琼;肖桦;徐路;李林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刺长强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PSD-95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长强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8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共30只,分为长强组、非穴组、模型组,每组10只;长强组选用长强穴,单手进针后,采用平补平泻提插手法行针1 min,频率100~ 160次/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天,治疗两个疗程;非穴组选用右侧胁下固定非经非穴点,治疗操作同长强组;模型组在同等条件下饲养,不予任何干预.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区PSD-95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非穴组相比,长强组治疗后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总时间比值明显增高(P<0.05);跨平台次数明显增高(P<0.05);海马区PSD-95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针刺长强穴能提高FMR1基因敲除小鼠学习记忆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PSD-95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学君;陈兰芳;张晨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纯化后益智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得到的益智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大孔树脂纯化得到的益智总黄酮为研究对象,并以Vc为对照,对其还原能力及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O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铁氰化钾还原能力进行探讨.结果 纯化后黄酮含量为51.68%的益智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O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IC50分别为0.122 mg/ml、0.656 mg/ml、2.571 mg/ml和1.458 mg/ml,且对铁氰化钾还原能力的EC5o为0.064 mg/mL,因此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 益智总黄酮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益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春梅;吴博;刘冰;赵旭;毕开顺;贾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银屑泡腾颗粒处方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银屑泡腾颗粒浸膏提取工艺,确定银屑泡腾颗粒的佳制剂处方配比工艺.方法 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设计试验,以栀子苷转移率、挥发油提取率、干浸膏收率、阿魏酸转移率、丹皮酚转移率、溶液pH、泡腾时间为指标,对处方的提取和制剂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结果 挥发油提取工艺:荆芥和当归药材粉碎过3号筛后混合,加6倍量水,回流5h提取.其它成分提取工艺:称取除荆芥和当归的处方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泡腾颗粒处方:柠檬酸11%,碳酸氢钠9%,乳糖26.3%,PEG6000 6.4%,10% PVP-K30乙醇液适量.结论 优化后的提取及制备工艺更加可靠、稳定、能够符合银屑泡腾颗粒的生产要求.

    作者:赵德寿;杨晓宇;焦海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988年至2014年维药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了解以维药为主体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方法 以“维药/Uygur medicine”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万方数据库,pubmed文献数据库中关键词、题名、摘要,统计分析维药研究文献情况.结果 检索出中英文1000篇,研究文献逐年上升,发表期刊以《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为多,其次是《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和《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研究对象多为单味药,以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结论 维药作为一种民族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开发民族医药,将会给传统中医药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张彦丽;华国栋;赵雪;王雪;张硕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山楂及其炭品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目的 利用紫外谱线组法测试山楂及其不同炮制程度炭品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谱线图谱,根据它们的紫外谱线图谱峰位置的差异,对其加以区分鉴别.方法 采用中药紫外谱线组法进行鉴别,对获得的紫外谱线组进行分析.结果 山楂生品及其炭品的紫外谱线组图像、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明显差异,可以用于山楂及不同炮制品的比较鉴别.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以鉴别区分山楂及其炮制品.

    作者:莫毛燕;杨宇萍;黄绮韵;王淑美;孟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学科交融弘扬人文精神——《医古文》与《中医诊断学》

    《医古文》作为一门富含医学、文学、历史、哲学知识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医古文》与《中医诊断学》同属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科交融、医文结合,引导学生崇尚医德修养、陶冶治学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对弘扬人文精神,促进学科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穴位艾灸法辅助治疗肿瘤终末期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

    目的 探讨穴位艾灸法辅助甲氧氯普胺治疗肿瘤终末期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罹患恶性肿瘤患者332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医穴位艾灸法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氧氯普胺止吐.两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止吐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止吐有效率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情感状况、生理状况、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中医穴位艾灸法联合应用甲氧氯普胺的止吐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甲氧氯普胺,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王鹏;何炜;袁慧丽;焦雅雯;杨秋会;张成娟;司慧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国医大师干祖望“泻离填坎”法论治耳鸣经验探析

    介绍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运用“泻离填坎”法论治耳鸣的经验.干老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寄窍于耳,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开窍于耳,心火上炎、肾阴不足、心肾不交都与耳鸣密切相关,提出“泻心火”“补肾阴”“交通心肾”的治疗原则,临床上运用“泻离填坎”法论治耳鸣,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袁媛;陈小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癖消颗粒各提取部位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收缩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癖消颗各提取部位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收缩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鼠离体子宫痛经模型,通过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活动,以子宫收缩的幅度、频率以及活力为指标,评价乳癖消颗粒各提取部位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收缩的影响.结果 乳癖消颗粒各提取部位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收缩幅度的抑制作用顺序为:水溶性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对频率以及活力的抑制作用顺序为:水溶性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乳癖消颗粒各提取部位都能显著抑制缩宫素所致离体子宫的痉挛收缩,其中,水溶性部位抑制作用明显,为开发乳癖消颗粒的抗痛经新适应症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王树圆;吴琳华;孙晓佳;孙玉阳;纪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鸡油菌粗多糖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的抑制研究

    目的 探索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活性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S180为模型,探索体内抗肿瘤活性;ELISA法检测其对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IFN-y、IL-2、IL-6水平的影响.结果 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对S180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5.72%,31.47%和19.82%,且与空白组相比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2、IL-6四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论 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对移植性S180肉瘤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活性.

    作者:魏巍;朱相杨;杨建华;王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