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纪元;刘永浩;郭亮
目的 分析肾上腺髓质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对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嗜铬细胞瘤7例、神经节细胞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 7例嗜铬细胞瘤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而确诊;3例神经节细胞瘤中,1例大部分囊变类似于假性囊肿,1例为等密度肿块,有轻度强化,1例呈实性肿块,伴有小囊变和钙化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神经纤维瘤,均可见囊性成分,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1例神经鞘瘤呈实性占位,术前误诊为无功能腺瘤.结论 CT是目前常用的肾上腺肿块的检查方法 ,不仅有助于对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术前诊断,还能显示肿瘤对邻近脏器的侵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陆纪元;刘永浩;郭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快速荧光免疫法分别测定78例心功能不全(Ⅱ-Ⅳ级)患者与23例对照组的血浆B型尿钠肽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 心功能不全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不全不同分级间BN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浓度与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成直线正相关,与射血分数成直线负相关.结论 血浆BNP水平测定有助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且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玮;高松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双侧RAML的CT表现,包括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见.结果 12例患者共有24个RAML,多脂肪RAML14个病灶,少脂肪RAML 8个病灶,很少脂肪RAML 2个病灶.多脂肪RAML在CT平扫时即可见肿块内有脂肪成分,密度与皮下或腹膜后脂肪相仿,CT值常为-10~-120 HU.少脂肪RAML平扫常与肾实质密度相仿,较易漏诊或误诊.采用局部薄层扫描可提高肿瘤内少量脂肪成分的检出概率.很少或无脂肪RAML的CT表现酷似肾细胞肾癌,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动态增强扫描示肿块皮髓交界期强化不甚明显,实质期肿块中度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块呈低密度,肿块边缘强化.结论 在合理使用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技术的条件下,CT检查对双侧RAML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盛二燕;吴斌;蒋朝霞;彭卫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甲状腺疾病术中冷冻与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旨在提高甲状腺疾病的冷冻切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389例甲状腺疾病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复验和结果 分析.结果 389例甲状腺疾病冷冻切片诊断,以常规石蜡切片诊断为标准,其中良性病变335例,恶性肿瘤56例(其中2例为良恶性混合病例).良性病变冷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为98.80%(331/335),恶性肿瘤冷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为89.28%(50/56),冷冻切片诊断延迟报告3例,漏诊2例,误诊1例,延迟报告率为0.7%(3/389),漏诊率为0.51%(2/389).误诊率为0.26%(1/389).结论 冷冻切片对甲状腺病变有定性诊断意义,但是冷冻切片取材的多样性、隐匿性及冷冻切片的质量,是造成延迟诊断、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因素.
作者:俞晓宇;杨莉萍;程剑峰;王国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不同医师之间在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中的差异大小.方法 分别请3位放射治疗科医师和3位影像诊断科医师对12例位于全身不同部位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的 GTV进行勾画,1个月后重复1次.结果 不同医师之间勾画的GTV等中心值在X、Z轴上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在Y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医师两次勾画的GTV等中心值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医师之间在勾画GTV中存在差异,可能不同医师对肿瘤学的理解和影像学知识存在差异有关.
作者:张烨;钱建军;陆雪官;田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1型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为深入研究T1A和T2A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方面的异同打下基础.方法 以振荡法和差速贴壁纯化培养1型星形胶质细胞(T1A)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T2A),提取总RNA,分别以Cy3-dCTP和Cy5-dCTP标记T1A和T2A的mRNA,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分析.结果 基因芯片上检测点4096个,4次结果 交集显示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38条(60条在T1A中高表达,78条在T2A中高表达),其中生物学功能较为明确的差异表达基因为99条(42条在T1A中高表达,57条在T2A中高表达).结论 通过该研究获得了大鼠大脑T1A和T2A的基因表达谱,T1A和T2A之间存在99条生物学功能较为明确的差异表达基因.
作者:何江虹;严美娟;夏春林;孙茂民;万明辉;张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柴捆状Auer小体在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价值.方法 骨髓涂片按常规染色及过氧化酶染色,观察有无柴捆状Auer小体,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用单克隆抗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免疫学表型.用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用定量PCR方法 检测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结果 3例出现柴捆状Auer小体初诊为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诊断为M11例,M4Eol例,M2al例.结论 柴捆状Auer小体虽常见于APL,但无绝对特异性.
作者:吴伟林;刘丹丹;潘金兰;岑建农;戴兰;陈子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DM-2、Rb在胰腺癌生长、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患者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DM.2、Rb在53例胰腺癌、10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MDM-2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P<0.05),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成正相关(P<0.05).(2)Rb的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中显著低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P<0.01),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成负相关(p<0.05).(3)MDM-2与Rb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无显著相关.(4)MDM-2及Rb的阳性表达经生存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0.01,P<0.05).结论 MDM-2、Rb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均发挥一定的作用,它们在胰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刘振华;冯一中;柴玉海;李峰;任苏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全膀胱切除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术式的疗效.方法 10例膀胱肿瘤全膀胱切除术后6例行回肠膀胱术(Bricker pouch),4例行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改良Indiana pouch).结果 Bricker pouch术的6例中,1例术后第7天死于急性重症肝炎,1例皮肤造口狭窄,1例集尿器有时漏尿;行改良Indiand pouch的4例中,仅1例导尿困难.3年生存率Bricker pouch为85%,改良Indiana pouch 4例均存活.结论 Bricker pouch简单易行,手术并发症低;改良Indiana pouch较复杂,但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侯建华;缪惠东;陆福年;程印玺;顾红星;葛劲超;方品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与氯胺酮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和循环功能进行比较.方法 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咪唑安定、氯胺酮、维库溴胺诱导,丙泊酚4mg·kg-1·h-1、氯胺酮2~3mg·kg-1.h-1、维库溴胺50 mg·kg-1·h-1微泵输注维持.B组:咪唑安定、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丙泊酚4mg·kg-1·h-1、雷米芬太尼0.2~0.3μg-1·min-1.、维库溴胺50 mg·kg-1·h-1微泵输注维持.结果 两组间插管后、麻醉期间、拔管前、拔管后SBP、DBP、HR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间睁眼时间、拔管时同、答问切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鼾症手术优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患儿术中循环稳定,清醒快,减少了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作者:徐宝生;顾毅;刘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髋关节手术40例,以罗哌卡因为局麻药,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20例和硬膜外麻醉(EA)组20例.结果 两组麻醉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手术.CSEA组罗哌卡因用量小,效果完善,硬膜外腔未追加用药,术中未用辅助药;EA组5例有不适牵拉反应需辅助用药.麻醉后发生低血压CSEA组1例,EA组5例.结论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赵秀华;顾俊明;金维清;沈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索钉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髌骨横行骨折,其中11例行索钉治疗,17例行张力带钢丝治疗,分别在术后2、4、8周比较两组膝关节屈曲度数及骨折愈合时间,在术后半年比较两组患膝屈曲丢失度数、Bostman临床评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索钉组术后2、4、8周患膝屈曲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张力带钢丝组(均P<0.01),临床愈合时间索钉组和张力带钢丝组明显短于张力带钢丝组(P<0.05),术后半年患膝屈曲活动度较健侧丢失度数显著优于张力带钢丝组(P<0.01).索钉组和张力带钢丝组术后半年Bostman标准评分结果 为优分别占80%和41.2%.结论 索钉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固定确切,并发症少,能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骨愈合时间短,患膝功能丢失少.
作者:付胜良;于方;俞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c-myc、cyclin D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56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胶质瘤组织中hTERT和c-myc、cyclinD1基因的表达;6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并对检测结果 与随访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6例胶质瘤中,30例表达hTERT,阳性率为53.6%;33例表达c-myc基因,阳性率为58.9%;32例表达cyclin D1基因,阳性率为57.1%.正常脑组织不表达hTERT、c-mye、cyclin D1.随着胶质瘤分级的升高,hTERT和c-my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强(P<0.05).hTERT与c-myc、cyclin D1基因的表达两两成正相关关系(P<0.05),三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生存时间成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hTERT、c-myc、cyclin D1基因的过表达与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变和过度增殖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东林;朱建建;邵伟伟;曹晓蕾;施公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胱抑素C(cystatin C)的变化及其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等方法 对21例中重度HIE,29例轻度HIE和25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测定血cystatin 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50例HIE新生儿中血cystatin C、β2-MG、BUN和Cr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1),中重度HIE组血cystatin C、β2-MG、BUN和Cr高于轻度HIE组(P<0.05).结论 新生儿HIE同时存在肾功能受损,血cystatin C可作为判断肾功能受损的指标.
作者:冯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54例(58足)跟骨骨折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中SandersⅡ型16例(16足),Ⅲ型28例(30足),Ⅳ型10例(12足).手术采用跟骨外侧切口,行植骨跟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行踝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3-4周后开始功能锻炼.随访5个月~7年,平均44.2个月.结果 优40足(占68.97%),良10足(占17.24%),可8足(占13.79%).优良率达86.21%.术前Bohler角10.8°,术后28.8°.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功能恢复理想,后遗症少.
作者:姜为民;周峰;杨惠林;唐天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山茛菪碱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建立卡介苗与脂多糖(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计算肝脏、脾脏重量指数,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山莨菪碱,连用7 d,可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P<0.01),使升高的肝指数降低(P<0.05,P<0.01),脾指数也呈降低趋势;山莨菪碱还可明显降低肝匀浆MDA含量,使降低的肝匀浆GSH-px、SOD活性升高(P<0.05,P<0.01),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论 山莨菪碱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保肝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活性等有关.
作者:陈霞;顾锦华;朱红艳;徐济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HBV携带者而临床无乙型肝炎症状的孕妇20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乙肝血清学测定分为大三阳亚组80例,小三阳亚组124例.随机抽取同期、同产次、同孕周、同年龄无合并症的孕妇100例作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同时了解HBV感染的母要传播.结果 研究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三阳与小三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V宫内感染发生率为25.23%.结论 孕妇无症状的HBV携带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对母要影响较大;应加强这些孕妇的孕期监护,积极防治早产、产后出血等的发生.
作者:陈炳香;袁鹤;李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自2002年8月至2005年2月,我院对出现梗阻症状而无手术适应证的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和术后复发癌患者76例,在内镜直视下行食管记忆合金支架置人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范;花海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PillarTM上腭植入系统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PillarTM上腭植入系统对8例轻中度OSAHS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4~16个月.结果 除1例外,其余7例患者鼾声明显减轻,睡眠质量大有改善,嗜睡现象消失.结论 PillarTM上腭植入系统治疗轻中度OSAHS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
作者:陈黎;董频;肖根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交锁髓内钉联合自体骨、异体骨及抗生素混合物移植治疗胫骨开放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交锁髓内钉联合自体骨、异体骨及抗生素混合物移植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缺损16例,所有患者在清创后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干,恢复小腿长度和轴线,骨缺损处利用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抗生素混合移植物充填,伤口一期缝合,术后第2天即开始功能锻炼,并随访观察6~18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愈合,关节功能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0例,良6例.无感染及下肢缩短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胫骨干开放性骨缺损,采用交锁髓内钉联合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抗生素混合物移植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孙锋;严飞;王黎明;蒋军;沈海琦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