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莲;杨细凤
目的 研究茼蒿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茼蒿提取物(0.4,0.2,0.1ml)组、阳性对照组(川贝止咳糖浆)组.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泄法评价茼蒿提取物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 茼蒿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黏膜酚红的排出量.结论 茼蒿提取液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可作为一种食疗方法应用.
作者:康健;陈莉娜;赵进;孙晓明;张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施汉章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外科名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2009年为北京“薪火传承3+3工程”名医工作室传承名医,2011年4月,因病于北京逝世.施教授行医70年,一生活人无数,外科的造诣博大精深.施教授外科临床有独到气血阴阳学术思想经验,借此总结缅怀施教授,努力传承和发扬施教授外科学术思想.
作者:林冬阳;杨博华;秦建辉;刘凤桐;潘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方法 应用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分析方法,将影响门诊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的因素分成5项,找出影响调配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结果 多配(或少配)药量、其中一剂不符和漏配药是主要因素,配错药和多配(或少配)剂数是次要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调配质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提高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的改进方向.
作者:区炳雄;林海;朱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从现代技术风险的角度透析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从现代技术风险和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了中医学在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和现代化的困境;分析了中医学的科学性特征;从现代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中医学规避现代风险得以发展的路径.
作者:陈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化原则将90例DPN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疼痛得分、踝-肱指数(ABI)、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 实施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P<0.01)、疼痛得分明显减轻(P<0.01)、更高的ABI(P <0.01);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 (P <0.05).结论 DPN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明显缓解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斌;李凯;黄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三叶青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为大田规范种植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田间系统定点观察和普遍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叶青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结果 与结论 三叶青系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通过3年观察结果表明,三叶青年生长发育阶段过程具有明显的萌芽、快速生长、缓慢生长、秋季快速生长、休眠等一致的规律,具体归纳为萌芽期每年的3~4月、快速生长期5~7月、高温缓慢生长期8~9月,秋发期10 ~ 11月,低温休眠期12月至次年3月等五个时期;花期4~6月,果期8~10月,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极少.
作者:吉庆勇;程文亮;吴华芬;朱波;华金渭;季炳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为钩藤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调查并收集西双版纳州钩藤属植物,对其种类、分布、生境及伴生植物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西双版纳有钩藤属植物7种,占国内钩藤属种类的58%.结论 西双版纳州钩藤属植物分布较为广泛,种类较多,分布范围具有种间差异.
作者:李海涛;张丽霞;彭朝忠;张忠廉;牛迎凤;管燕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 将2009级4个护理本科班两两随机分组,对照组109人,采用传统的演示、练习、辅导、考核的实践教学模式;实验组108人,采用融病案分析、角色扮演、真人操练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改革效果.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师生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对提高护生学习中医护理操作的兴趣、实际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云翠;周慧芳;舒静;付蓓;胡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四磨汤由槟榔、人参、乌药、沉香4味药组成,组方简单,但是临床应用及临床疗效都不错,尤其是在胃肠功能方面的疗效有相当多的研究报告.文章通过了解四磨汤及其活性成分对胃肠动力的作用,可知四磨汤可改善胃肠动力障碍症状,但机制不明;各药物活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作用.
作者:陈其城;蒋志;曹立幸;陈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热敏灸对大脑皮质细胞色素C(Cyt C)与Bax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热敏灸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2只,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10只)、艾灸组(10只)和热敏灸组(10只).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h后进行再灌注,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质Cyt C与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0分,其余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1~3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侧脑组织可见神经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胞质呈空泡变性、疏松、胞核浓缩深染;大脑皮质Cyt C与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组大鼠脑组织排列较致密、整齐;大脑皮质Cyt C与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 热敏灸具有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降低大脑皮质Cyt C与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肖爱娇;康明非;陈日新;熊浩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对《本草图经》成书历程的文献考证,分析了《本草图经》作者掌禹锡说与《本草图经》作者苏颂说的成因及异议,认为《本草图经》署名“掌禹锡、苏颂等编撰”较为妥当.
作者:夏循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香薷中茎和叶中无机元素的含量,从无机元素角度评价中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ICP-M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对四种不同产地香薷中的茎和叶的无机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对人体有益的K,Na,Ca,Mg,Fe,Zn,Mn等元素含量丰富.不同产地相同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同一产地叶中含量较茎丰富.结论 实验结果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香薷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徐向红;易永;刘华;万屏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介绍骆继杰教授“三因制宜”的治疗经验.方法 “三因制宜”,亦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骆老认识到,中医治疗要想有效,除了辨证准确外,还需了解患者体质、当时气候、所处环境等,综合论治与用药.结果 骆老根据三因制宜选方用药,从而使每一名患者的治疗都做到个体化.结论 只有运用三因制宜,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当时气候、所处环境等因素,才能做到准确辨证,正确制定治法方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栋;易无庸;骆昕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通过总结有关中医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描述及分析其典型症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病机,明确了湿热疫毒与湿、痰、瘀浊之邪相搏结是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关键环节.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环节,以解毒、祛湿、化痰、消瘀、的方法谴方用药,为临床慢性重型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官志杰;韦艾凌;毛德文;胡振斌;龙富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陕西省不同产地南五味子的品质差异,为确定陕西省南五味子适种植区域提供初步理论数据.方法 以南五味子指标性成分五味子酯甲及主要有害元素(Cu,Pb,As)的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酯甲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有害元素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样品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丹凤县样品五味子酯甲含量高且相对较稳定;所有样品Cu元素含量均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其他两种元素含量则均在标准范围之内.结论 产地因素对南五味予的品质影响较大,建议在丹凤县建立南五味子种植基地.
作者:邓寒霜;李筱玲;范娜;苏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肾虚质大鼠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探讨肾虚质与免疫基因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猫吓鼠”的方法,造成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提脾脏淋巴细胞总RNA,经标记、杂交、芯片扫描、图象采集与数据分析等过程获得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结果 通过对以上免疫相关的基因的统计分析,发现有12条基因在两次杂交中均有差异,其中有5条基因在模型组表达上调,经药物干预后表达下调;有7条基因在模型组表达下调,经药物干预后表达上调.结论 肾虚质大鼠脾脏淋巴细胞既表达免疫相关的正向调节基因,亦表达负向免疫相关的调节基因,在两次杂交中均有差异的12条基因可能是与肾虚质直接相关的免疫基因.
作者:孙理军;党照丽;王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豆苷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后10 min,于背部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大豆苷元.缺血2h,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取前脑称湿重,烘干后称干重,计算脑组织含水率;取血2ml,分离血清,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IL-1β及TNF-α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豆苷元治疗组脑梗死范围减小,脑组织含水率降低(P<0.05),血清IL-1β及TNF-α含量(P<0.05)降低.结论 大豆苷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进而减轻脑水肿有关.
作者:黎晓;刘瑞珍;林彧夫;肖海;黄志华;曾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北冬虫夏草提取物抗应激和抗运动性疲劳的生物效应,为开发利用其研究成果、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科学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和北冬虫夏草提取物实验组,采用器官称重法计量小鼠子宫卵巢重量,抗应激实验采用热金属板耐热时间、冷冻耐寒时间和气管截断耐缺氧法,利用小鼠攀爬实验观察抗疲劳耐力.结果 对雌性小鼠子宫卵巢影响,实验低剂量组(253.0±7.5)明显高于对照组(211.0±8.6),P<0.001.对小鼠耐热影响:实验组(38.8±15.37)高于对照组(17.15±5.06).对耐寒影响:实验组死亡数为8只低于对照组16只.对小鼠心肌耐缺氧影响:低剂量实验组(33.3±5.8)高于对照组(27.1±3.6).对小鼠抗疲劳影响:实验组(215.30±51.36)明显高于对照组(117.56±20.23),P<0.05.结论 北冬虫夏草提取物能提高小鼠抗应激、抗运动性疲劳的能力,是预防应激损伤和促进疲劳恢复的良好补充能源.
作者:王立强;王卓;于淼;冯立;李春燕;王洪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尝试将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法)应用于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前培训中,结合订单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PBL问题,构建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项目为基础、小组合作为形式、结合实践操作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作者:冯艺萍;吴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陈国权教授运用《金匮要略》肾气丸加减治疗晕厥证、消渴病、腰痛证、不育证,疗效满意,认为该方主治病证虽异,但肾气不足的病机相同,属异病同治,并强调重用干地黄才能体现该方“阴中求阳”的制方精髓.
作者:张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