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华;刘敏峰;曹群华
临床上常遇到多种原因引起的唇部组织缺损,修复结果直接影响患者的容貌和面部组织功能。
作者:吕艳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报告126例喉癌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02例术后放疗.51例采用垂直半喉切除或其他部分喉切除术以保存喉的支架;75例全喉切除术其中41例采用以气管—下咽膜性发音管为主的发音功能重建术.结果:(1)1年生存率为94.4%(119/16)3年生存率为81.7%(103/126)5年生存率为72.5%(58/80).(2)部分喉切除患者全部能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口鼻呼吸通路.全喉切除病例气管造瘘呼吸均需长期配戴喉套管.(3)发音情况:部分喉切除患者恢复喉发音除水平半喉切除术发音清晰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嘶哑.但能满足一般社交和生活需要.34例全喉切除发音管重建术后大多获得较清晰的语言能力.认为只要适应证掌握适当保证病灶彻底切除,部分喉切除生存率亦可达全喉切除水平并可保存部分喉支架和大部分喉功能,对于必须作全喉切除者,应尽可能进行发音功能重建;术式经改进后误吸少无严重并发症,经济安全,术后无膺复体刺激之不适以及换管和清洗等麻烦.
作者:尤易文;周维熔;王强;吴昊;顾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和子宫肌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标本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ER、PR的表达,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垂体生乳素(PRL)及雄激素(T)水平,健康育龄妇女30名作为对照.结果肌瘤组织ER、PR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P<0.01, P<0.05),瘤旁组织PR表达显著高于肌层组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性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E、P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子宫组织ER、PR强表达有关,行子宫肌瘤挖除时应同时切除瘤体周围的肌层组织.
作者:刘曼华;程英;管卫群;陶潜;郑艳莉;杨其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64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通过头罩将喘乐宁和氧气混合雾化吸入对照组用百瑞泵空气驱动器通过面罩吸入喘乐宁,喘乐宁用量均为每次0.03 ml/kg.结果:两组在缓解气喘、消除喘鸣音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咳嗽时间、湿罗音的吸收上有明显差异(P<0.01).认为喘乐宁和氧气混合通过头罩雾化吸入治疗中、重症喘息性肺炎安全、快速、有效.
作者:顾凤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用胸腔镜探查基本确定病灶位置,并在第5肋间作一开胸小切口,对病灶和其他肺大泡用6号或9号国产胃肠缝闭器闭合.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胸,无输血,平均住院7 d;随访2年无复发.认为应用普通国产缝闭器在胸腔镜手术中是可行的,能取得与进口缝闭器一样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手术费用,疗效可靠,安全经济.
作者:蔡建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观察20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情况分析角膜水肿与年龄、超声能量的关系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结果:术后早期出现角膜水肿38眼其中条纹状病变23眼(60.53%)斑片状水肿9眼(23.68%)小囊状水肿5眼(13.16%)大泡性病变1眼(2.63%).认为角膜水肿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人更易发生角膜内皮损伤,手术操作应更细致。
作者:白雪;朱建良;梅澄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全肠外营养(Gotal Paronteral NutritionPN)是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支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保持氮平衡,维持细胞、器官与组织的代谢,使之发挥正常的功能;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生理功能的调控加速组织的修复,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周玲;肖本富;夏运岳;缪丽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10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随访5~18个月,结果10例骨折均愈合,无远期桡神经损伤及骨不连;肩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2例,差0例.认为逆行置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成亮;黄士中;合润基;王东来;陈广祥;邹天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肾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骨组织工程再血管化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先获得较高纯度的肾血管球,再应用肾血管球外植法体外培养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肾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Ⅶ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鉴定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体外培养出纯度很高的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了10代;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阳性,透射电镜检测出W-P小体.结论该法可成功培养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刘新晖;张锡庆;王晓东;张学兰;王科文;张亚;张德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采用简易碎吸术及血肿粉碎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2例.结果:92例中,再出血13例,其中简易碎吸术组10例(76.92%),血肿粉碎术组3例(23.08%),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时机6 h内18例中,再出血6例(占33.3);手术时机6 h之后74例中,再出血7例(占9.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血肿粉碎清除术更安全,术后宜在出血6 h内进行,术前、后应控制患者的收缩压.
作者:樊栋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通过正交分析以收率和含量为指标对舒巴坦钠结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配比、温度和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得出佳参数组合.
作者:胡延维;孙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提高腹水型单抗的产量,在采用pristane常规致敏BALB/c小鼠的基础上,于注射杂交瘤细胞的同时,再少量注入福氏不完全佐剂(Incomplete Freund'Adjuvant,IFA),7~10 d后收获腹水;Protein G免疫亲和层析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腹水型单抗进行纯化及蛋白定量;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纯化的抗体蛋白进行效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腹水形成的阳性率为80%,腹水的平均收获量为6.2 ml/只小鼠.纯化后腹水中抗体蛋白的含量为2.5~5 mg/ml,纯化的抗体蛋白用于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的用量为每5×105个细胞0.5~1.0μg.结果表明,pristane联合IFA可促进腹水型单抗的生成.
作者:胡玉敏;马泓冰;孙中文;石云杰;徐颖;邱玉华;张学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88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三管支撑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损伤2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年龄18~69岁平均44岁均为车祸或建筑物倒塌、矿井下塌方引起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断裂受伤后不能自行排尿,试行导尿失败,直肠指诊前列腺上浮尿道造影提示后尿道损伤.
作者:刘宗元;胡树松;朱剑勇;李韧;姜云横;刘文革;李华兵;姚云龙;孟祥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32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14)和对照组(n=118),治疗组用该院自制平喘膏穴位外敷,对照组用固本咳喘片加中药煎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与疗效无显著关系(P>0.05).结果表明:运用自制平喘膏穴位外敷预防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32例中男女之比为10.6∶1;位于腮腺后下极占84.37%50岁以上者占84.4%.发现Warthin瘤以50岁以上男性多见;具有消长史的特点;治疗可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或区域性切除术.
作者:岳峰;王立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i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多见于胎龄32周以下的早产儿病死率甚高,系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anary SurfactantS)所致.NRDS的理想治疗方法是:除正压通气外同时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现将我院对15例NRDS使用PS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的观察.包括单一用药组(12例)、合并拜唐苹组(18例)和合并磺酰脲组(18例).结果,与基线期相比,文迪雅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结果表明,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有明显地降低2型糖尿糖患者FBG、FINS、HbA1c及减轻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是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的口服降糖药物.
作者:邓晨昕;成兴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分析该院1981~1997年住院患者中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06例,其中1990年前住院的患者仅24例,1990年后82例,明显增多.慢性酒中毒的器质性损害已波及整个机体,躯体和精神两方面都有病理改变,均较以往病例为重.结果提示饮酒的危害性很大,节饮为优.
作者:蒋彩霞;唐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研究尿激酶受体(uPAR)在肺癌组织和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探讨uPAR与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uPAR在52例肺部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肺癌组uPAR的阳性表达率为88.89%,非肺癌组uPAR的阳性表达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uPAR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有uPAR的异常高表达,uPAR在肺癌的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钱斌;胡筠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按国际颅脑损伤分类GCS评分≥9分者为轻、中型颅脑损伤.一般来说此类患者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6例GCS评分≥9分的颅脑损伤突发性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作一分析以从中吸取教训,指导对该类患者的处理.
作者:沈旭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