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莹;林瑶;黄锁义;黄凯敏;商渊婷;黎春杏
目的 构建三叶木通AFLP指纹图谱,为种质资源鉴定、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AFLP)技术,对10份三叶木通种质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从64对引物中筛选到8对高效扩增引物,获得861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到90.65%.依据多态性位点可将10个三叶木通种质聚类为三类.结论 AFLP技术适于三叶木通种质多态性分析.
作者:黄佩蓓;陈世华;曹岚;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为迎春花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结构的鉴别及紫外光谱的鉴别.结果 首次较为系统阐明了迎春花叶的生药学理论.结论 为建立迎春花叶的生药学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聂江力;裴毅;吴宪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的盐制巴戟天补肾助阳功效强弱.方法 将60只小鼠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福建永定精选盐巴戟天组,广东精选盐巴戟天组、广东统货盐巴戟天组及阳性对照药(桂附地黄水煎液)组,灌胃给药21天,边给药边给予腺嘌呤造模,第22天取血和脏器,进行生化指标和病理学检测.结果 盐制巴戟天可以改善腺嘌呤诱导的肾阳虚模型小鼠的体征及肾脏和睾丸的病理状态,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17-OH-CS、睾酮、T3和T4水平.结论 盐巴戟天对腺嘌呤诱导的阳虚证小鼠模型有改善作用,且福建永定精选盐巴戟天和广东精选盐巴戟天间作用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何艳;程再兴;陈红;黄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产区和等级茯苓饮片的茯苓酸的含量差异,为茯苓饮片的质量评价和分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lltima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78∶ 2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结果 茯苓酸在66.4 ~ 3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为1.7%.不同产区、等级的茯苓饮片中茯苓酸含量有差异.结论 茯苓酸含量的高低不能作为茯苓饮片等级评价的客观标准.
作者:刘宾;王耀登;聂磊;安靖;王光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传统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开展了药用植物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的实践.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内容框架、主要特点和应用方法,指出了不足和解决办法.
作者:吴琼;韩艺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方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疏肝和胃方,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7个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5个维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积分高于对照组,疏肝和胃方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两组治疗后PCS及MCS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疏肝和胃方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结论 疏肝和胃方能够明显提高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莲;朱生樑;程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通过ERK/P38MAPK信号通路对DSS诱导的IBD(炎症性肠炎)的作用.方法 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phate,DSS)自由饮水7d诱导BLALB/c小鼠急性炎症性肠病,同时各组小鼠予以生理盐水、柳氮磺胺吡啶、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12,6,3 g/kg)灌胃,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动物肠道组织中ERK、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 小鼠结肠组织中ERK及p38MAPK水平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种不同剂量的参林白术散对其表达有相应的下调.结论 参苓白术散通过ERK/P38MAPK信号通路作用而起到抗DSS诱导的IBD的作用.
作者:刘玉晖;严雪梅;佟阳;易文凤;胡婕;游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贺兰山紫蘑提取部位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贺兰山紫蘑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选用4种细胞株(SMMC-7721、SGC-7901、A549、ECV-304)进行体外增殖实验,对贺兰山紫蘑不同萃取部位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结果 贺兰山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紫蘑多糖部位对各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时间和剂量呈依赖性关系,对正常细胞则表现出较弱的抑制作用.而正丁醇部位对各肿瘤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 初步认定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及紫蘑多糖部位萃取部位为贺兰山紫蘑的抗肿瘤活性有效部位.
作者:慕家琪;鲁晓丽;刘继婷;张自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22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统计,总有效率比较的RR(99% CI) Meta-分析结果为1.21(1.14,1.28),NNT(99% CI)为6.25(5.00,9.0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WMD(99% CI) Meta-分析结果为-3.77(-6.44,-1.10),导致头晕、腹胀的PetoOR (99% CI)分别为7.64(1.70,34.23)、7.70(1.36,43.48).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现有临床证据提示葛根素注射液有益于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但存在提高腹胀、头晕风险的可能性.
作者:马丽虹;鲁明源;李可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推动中医护理标准化进程,提高中医护理学术水平,规范中医护理行业管理.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借鉴法、系统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收集和整理现行、在制、预制中的中医临床护理标准,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果 参考我国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图,将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层次结构分为五层.结论 初步完成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探讨了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的方法学问题,为今后完善中医临床护理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齐桂;万长秀;彭芳;齐小伟;邓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医“脾主肌肉”是以脾主运化的功能作为生理基础,脾健则肌肉丰满、四肢有力;脾虚则肌肉消瘦、四肢倦怠无力,甚至痿废不用[1].作为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线粒体,与中医“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文章围绕线粒体生物合成中能量代谢特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中医“脾主肌肉”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相关性.
作者:胡齐;宋雅芳;孙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从中药复方“前愈”中提取分离总生物碱化学部位并将其进行纯化,建立总生物碱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溶剂法分离纯化总生物碱化学部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分离提取液及纯化液中总生物碱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溶剂法提取分离所得总生物碱含量为2.066%,盐酸小檗碱含量为1.59%;纯化后总生物碱含量为46.52%,盐酸小檗碱含量为13.98%.结论 实验确定的分离纯化方法操作简便合理,可显著提高“前愈”复方中总生物碱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作者:柯敏;陈永刚;李居怡;王雄;吴金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黑斑蛤蚧对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建立BALB/c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给予黑斑蛤蚧粉干预治疗.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以及IgE水平,评价黑斑蛤蚧的药效.结果 肺组织炎症改变不明显;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以及IgE水平显著低于实验对照(P<0.05).结论 黑斑蛤蚧对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班建东;廖成成;徐永莉;唐景财;陈缨;李力;何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麻黄多糖提取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麻黄多糖,通过正交实验L9(34)设计分别考察麻黄多糖脱脂与提取条件.结果 麻黄多糖脱脂条件为取60目麻黄粉末,用5倍量(W/V) 95%乙醇超声脱脂1次,40min;麻黄多糖提取条件为用10倍量(W/V)蒸馏水超声提取3次,每次60min,合并水提液,浓缩,用85%乙醇醇沉.在此条件下麻黄多糖提取量为0.121 5%.结论 本方法优化了麻黄多糖提取工艺,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多糖提取率高.
作者:赵云生;毛福英;姚海花;白长财;赵启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药用植物扶芳藤近年来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提出扶芳藤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欧阳熙林;韦新杰;杨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湿、养阴清胃方药对2型糖尿病肾脏大鼠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的影响,研究其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选以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洛丁新组、合方组、健脾化湿组、养阴清胃组,干预治疗8周后处死,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NO、NOS的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肌酐与尿素氮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肾系数明显升高(P<0.05),各干预组较模型组肾系数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比正常组NO、NOS、NO/ET-1比值明显升高;干预治疗后,合方组及养阴清胃方明显下降(P<0.05).结论 各组药物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高滤过状态,合方组、养阴清胃方对肾血管舒缩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能是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付丽媛;杨进;王灿晖;翟玉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确定柴胡汤剂酸碱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不同药店购买的6种柴胡、含柴胡的不同药味组合以及不同用量柴胡煎液的酸碱度.结果 柴胡煎液体系的酸性除了与药材中所含酸性成分在煎液中的解离程度有关外,还与煎煮体系对药材中酸性成分溶解程度有关.结论 由于药材中的有机酸的在煎液中溶解能力较小,易达到饱和,因而煎液体系的酸碱度有保持稳定的趋势,受配伍合煎药味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为柴胡煎液中有效物质研究基础提供参考.
作者:李军;张倩;姜华;张延萍;陈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苦辛运中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除基础治疗(饮食、运动、教育)以外,治疗组予以苦辛运中的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疗效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均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7.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TG均下降(P<0.05,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C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苦辛运中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疗效确切,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岳仁宋;杨彩虹;王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黄芪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结果 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为300W,提取温度为50℃,材料比1∶30,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黄芪多糖的提取.
作者:陈寿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复方穿蛭透皮贴并考察其体外透皮吸收和释放度行为,为其制剂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聚丙烯酸酯、氮酮、丙二醇、薄荷醇为材料制备复方穿蛭透皮贴,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体外释放度,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透皮贴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 复方穿蛭透皮贴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 复方穿蛭透皮贴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体外经皮渗透作用.
作者:王丽娜;陈来祥;王冬梅;宋红敏;齐佳悦;王新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