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何首乌游离蒽醌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及急性毒性研究

林昶;杨长福;王和生;王永龙;姚若微;洛杰;王玉林

关键词:何首乌, 游离蒽醌, 炮制, 急性毒性实验, 肝肾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游离蒽醌提取物的安全性,以大耐受量给昆明种(KM)小鼠灌胃给药后动物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同时,评价其治疗剂量下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次给予小鼠大耐受剂量的首乌游离蒽醌,观察给药不同时间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及14 d内体重变化、存活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灌服脂肪乳14d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连续4周每日ig生(制)首乌游离蒽醌提取物40 mg·kg-1,模型组ig等量的生理盐水;停药1周后,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肌酐(CREA).结果 小鼠给药后未出现死亡情况,自主活动次数在观察时间内有明显变化(P<0.05);降低高脂血症大鼠因肝细胞损害而导致的ALT、AST升高.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首乌游离蒽醌LD50大于8000 mg·kg-1,制首乌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AST到正常水平,未见明显的肝肾毒性损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 SPS)方法建立焦虑动物模型,运用电针进行治疗,运用事件相关电位观察P300和CNV的变化检测其认知功能,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指标测试动物情绪反应,明确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 模针组与空白组、模型组相比,焦虑大鼠OT%值、OE%值、垂直移动格数明显增加(P<0.01),P3潜伏期显著提前(P<0.01),CNV波幅显著增高(P<0.01).结论 电针能改善焦虑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

    作者:任泽琴;郑重;蔡定均;周奇志;方杨琪;袁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配合骨科手法羌药的急性毒性刺激性及过敏反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羌药美吉日思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姆玉火吉F3号和手法药酒的外用安全性.方法 美吉日思按大浓度、大给药量一次灌胃小鼠后,观察14 d内急性毒性反应;姆玉火吉F3和手法药酒皮肤外用,观察14 d内大鼠皮肤急性毒性、7d内家兔皮肤刺激性和14 d内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结果 羌药美吉日思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美吉日思对小鼠的大给药量为30 g/kg.姆玉火吉F3号和手法药酒对大鼠皮肤未引起明显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皮肤无明显刺激性:姆玉火吉F3号和手法药酒对家兔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对豚鼠无致敏性反应.结论 羌药美吉日思、姆玉火吉F3号和手法药酒临床应用较安全;在外用于皮肤破损处时,应关注姆玉火吉F3号的刺激性反应,或者应慎用于皮肤破损处.

    作者:李利民;黄利;杨福寿;宁楠;张吉仲;李波;杨正明;刘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贵州兴义四种石斛的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分析

    目的 分析贵州兴义束花石斛、金钗石斛、流苏石斛、关花石斛中多糖和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贵州兴义束花石斛、金钗石斛、流苏石斛、美花石斛的折干率分别为13.72%,18.13%,20.77%,32.63%;多糖含量分别为22.70%,12.88%,6.29%,5.20%;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41%,0.58%,0.68%,0.46%.多糖与生物碱负相关,r=-0.522(P=0.448);多糖与折干率负相关,r=-0.810 (P=0.190);生物碱与折干率相关系数r=-0.041(P=0.959).结论 贵州兴义四种石斛中束花石斛多糖含量较高,但总生物碱含量与折干率较低,总生物碱含量以流苏石斛较高;总生物碱含量、折干率与多糖含量负相关,但在α=0.05水平检验不显著,可能与样本数较少有关.

    作者:黄明进;罗春丽;赵致;刘红昌;王华磊;李金玲;罗夫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知柏地黄丸防治肾病综合征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运用滋阴降火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肾病综合征缓解期肝肾阴虚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标准化方案治疗,治疗组予新知柏地黄丸,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单纯性肾炎的蛋白尿及肾炎型肾病血尿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降火之法的新知柏地黄丸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克;李洁;王海俊;陈炜;李忠旭;范涛;罗芯怡;唐静;李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差示比色法测定红芪总皂苷含量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定量测定红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对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差示比色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该法于检测波长528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 黄芪甲苷在0.080 2~0.320 8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 =2.637 4m-0.000 8(r =0.999 3,n=7),回收率为101.93%,RSD为0.68%.结论 差示比色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用于红芪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方圆;闫治攀;魏舒畅;王继龙;金辉;余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金荞麦叶茶抗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金荞麦叶茶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血脂、血糖的影响、体内抗氧化活性以及肝脏、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诱导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血糖仪检测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及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并在光镜下观察小鼠胰腺和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小鼠血糖、血脂有下降趋势、MDA的活力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力显著提高(P<0.05),并可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胰腺、肝脏病变.结论 金荞麦叶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TC、TG,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肝脏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黄小燕;王建勇;陈庆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龟鹿益神颗粒对慢性应激疲劳大鼠IL-2、β-EP的影响

    目的 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角度来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龟鹿益神颗粒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束缚和夹尾激怒加强制冷水游泳方法,建立复合应激致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龟鹿益神颗粒组、苁蓉益肾颗粒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龟鹿益神颗粒混悬液、苁蓉益肾颗粒混悬液灌胃治疗,共计14 d.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β-EP和血清IL-2含量.结果 造模后各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减轻.龟鹿益神颗粒、苁蓉益肾颗粒组IL-2含量升高、β-EP含量降低,且龟鹿益神颗粒组IL-2含量高于苁蓉益肾颗粒组、β-EP含量低于苁蓉益肾颗粒组.结论 龟鹿益神颗粒可通过调整机体内阿片肽(β-EP)及IL-2的含量,对抗应激,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而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产生影响,从而改善应激所致的疲劳.

    作者:金杰;张松峰;陈海燕;秦润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茵陈蒿汤通过抑制Kupffer细胞活化对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急性肝炎的防治作用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对Kupffer细胞活化的抑制效应以及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肝炎,分别测定各组脾体比、血清ALT活性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同时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NF-γ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中TNF-α、CD68、CD163、F4/80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YCHT显著下调了脾体比、血清中ALT活性以及INF-γ、TNF-α含量,减轻了肝细胞损伤程度,并显著下调了肝组织中TNF-α、CD68、CD163、F4/80 mRNA的表达.结论 茵陈蒿汤可通过抑制Kupffer细胞活化起到较强的防治急性肝炎作用.

    作者:胡旭东;叶(目亭)杰;王晓玲;李伯勤;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赤苍藤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 分析赤苍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赤苍藤挥发油共鉴定出3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1.74%,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二十七烷(10.54%)、1-辛烯-3-醇(10.20%)、环己二烯(6.29%)、叶绿醇(7.02%)、二十五烷(7.41%)、二十八烷(5.16%).结论 首次研究了赤苍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冯旭;李耀华;梁臣艳;唐慧勤;牛晋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通络药物的“抗血管生成”机制研究

    文章通过对通络药物的“抗血管生成”机制研究,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中药单味药及中成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作者:陈文军;田菲;许冬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附子高温烘制工艺的正交试验追加法优选

    目的 优选附子高温烘制工艺的佳参数,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以6种单、双酯型生物碱、总生物碱含量和外观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加补充试验,对烘制时间、烘制温度及软化方式等因素进行考察,终确定附子佳的高温烘制工艺.结果 附子佳工艺为:附子经换水浸透法处理后,120℃烘制12 h,即得.结论 该工艺操作简单可控,去毒效果好,有效成分得到大量保存,且炮制品含水量低.

    作者:林华;方莉;龚又明;邓广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海藏药渣驯炮制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目的 建立红外光谱技术,对青海渣驯进行鉴定、分析.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仪,对炮制前后的青海渣驯进行分析.结果 渣驯炮制前后的红外谱图基本一致,说明在炮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出现.结论 该研究首次建立了红外光谱仪分析渣驯的方法,该方法为藏药渣驯的分类和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童丽;索南邓登;李文渊;袁冬平;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鼻渊舒对慢性鼻-鼻窦炎模型鼻IL-1β mRNA表达及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鼻渊舒对兔CRS模型鼻窦黏膜上皮NF-κB活性、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其治疗CRS的机制.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100只,按每组20只,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模型、鼻渊舒、西药组后,建立CRS模型;鼻渊舒组予鼻渊舒口服、西药组给予克拉霉素灌胃,共14天.HE染色观察鼻窦黏膜病理改变,凝胶电泳迁移分析(EMSA)检测鼻窦黏膜上皮NF-κB的DNA结合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IL-13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鼻窦黏膜呈慢性炎症表现;NF-κB DNA结合活性及IL-1β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鼻渊舒组鼻窦黏膜上皮得到较好修复,炎细胞浸润不明显,腺体及杯状细胞少见增生;NF-κB DNA结合活性及IL-1β 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鼻渊舒治疗CRS的机制可能与降低鼻窦黏膜上皮NF-κB DNA结合活性,进而抑制IL-1β基因转录有关.

    作者:李辉;朱天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血疗法与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ACT的观察

    目的 观察自血疗法与穴位贴敷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ACT控制情况.方法 60例哮喘患者均在服用茶碱缓释片基础上,随机分为自血组、贴敷组和对照组,比较两两组间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ACT评分.结果 ①自血组与贴敷组在改善咳嗽、喘息以及哮喘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自血疗法改善喘息的疗效优于贴敷组(P<0.1),穴位贴敷改善咳嗽症状较优(P<0.1);②自血疗法组较穴位贴敷组起效快,但两组在哮喘控制方面(ACT)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血疗法与穴位贴敷均对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及哮喘控制方面有良好效果,同时两者亦有不同的疗效特点.

    作者:蔡彦;林黄果;陈创荣;钟亮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内科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这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将对整个中医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该文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医内科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获得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作者:司银梅;向楠;王小琴;孙玲;李昊;梅应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胃癌前病变大鼠Wnt信号通路中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治疗对胃癌前病变大鼠Wnt信号通路中Wnt2、β-catenin细胞增殖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其治疗PLGC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 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蜥蜴散80目、100目、80+ 100目混合组及维酶素组,除空白组外,余均采取MNNG配合饥饱失常及情绪刺激综合因素8周制备PLGC模型.病理检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用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及维酶素混悬液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组织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光镜观察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图像光密度的测算,复方蜥蜴散80目、100目、80+ 100目组细胞增殖基因Wnt2、β-caten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复方蜥蜴散80+ 100目等量混合组细胞增殖基因Wnt2、β-caten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维酶素组(P<0.01).结论 胃黏膜细胞增殖基因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异常是PLGC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胃黏膜的损害具有保护作用,且能降低或抑制胃癌前病变组织中增殖蛋白Wnt2、β-catenin的表达,部分逆转胃黏膜病理变化,揭示了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治疗PL-G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黏膜增生、分化,抑制细胞过度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恢复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从而阻断胃癌前病变的.

    作者:王延丽;朱西杰;蔡根深;肖清燕;王儒;李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仲景方芍药剂量频次特点与配伍应用规律

    芍药作用之多,用途之广,在《伤寒杂病论》中体现甚明.仲景方芍药应用灵活,配伍严谨,与解表、温里、攻下、补益、清热、行气等药相伍,并增减药量,发挥不同疗效.该文拟通过对仲景方剂量频次的分析,探讨芍药辨证应用规律.

    作者:李鑫;吴若菡;郑丰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钩藤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LC/ESI/MS)对钩藤药材的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0.5%醋酸作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过程:流速0.8ml/min,时间120min,溶剂系统:甲醇-水:13%-100%),二级管阵列(PDA)检测器和电喷雾质谱(ESI/MS)在线同时检测.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6个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成分,分别为:乌索酸,钩藤碱,柯诺辛碱B,异钩藤碱,柯诺辛碱和二氢柯楠因碱.结论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分析鉴定钩藤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结构数据.

    作者:王乐奇;刘春明;任浚萁;张语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七味散治疗痛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七味散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七味散,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口服.观察主要症状(红、肿、热、痛)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87%)(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服七味散治疗痛风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达到长期用药,终根治痛风的目的,值得推广.

    作者:马杰;果永宽;彭海平;朱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降粘胶囊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降粘胶囊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X SB-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75∶ 25)、甲醇-乙腈-甲酸-水(30∶ 1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284 nm;流速1.0ml·min-1;柱温:25C.结果 丹参酮ⅡA、丹酚酸B的浓度在0.064~0.304μg(r=0.999 9)、0.56~2.66μg(r=0.999 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5%,(RSD为2.038%,)、99.77%(RSD为2.7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降粘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蝉;杨玉琴;张丽艳;赵成元;赵勇;苟正雷;张强;张前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