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举;蒋星红;俞光第;印其章
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CVS)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Willis环二次注血的方法制备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通过光镜和电镜检查动态观察痉挛血管壁的病理变化,根据DSA上测定基底动脉(BA)直径来评价CVS,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痉挛血管壁IgG的沉积.结果 SAH后痉挛血管壁明显增厚并伴有炎症细胞的浸润,细胞内超微结构也有明显改变,其变化程度与CVS密切相关.SAH后3d时痉挛血管壁有轻至中度的IgG沉积,7d时全为中度沉积,14d时1例有IgG沉积.结论 SAH后血管壁发生了器质性病理变化,且具有炎症反应的特征,CVS的时相及程度与痉挛血管壁IgG的沉积密切相关,提示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了CVS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中;鲍耀东;周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瘀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制成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通过放免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口服消瘀片0.16~0.32g/(kg·d)12周后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1,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消长变化.结果服用消瘀片后的兔血浆ET-1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NO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消瘀片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ET-1水平,增加血清NO含量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作者:谢梅林;顾振纶;陈可冀;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克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的简便方法.方法用PCR方法分别特异性扩增Wilms瘤基因wt1和尿激酶受体(UPAR)基因,并利用Taq聚合酶具有的延伸酶活性将扩增产物直接克隆入T-载体,EcoRⅠ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结果设计的引物可分别扩增wt1基因锌指区(343bp)和UPAR基因编码区全长(1083bp);未经修饰的常规PCR和高保真PCR扩增产物可被直接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其中正确重组率为62.5%~87.5%;克隆的wt1基因和UPAR基因已被成功用于竞争性PCR或表达.结论 T-载体法是克隆PCR产物通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傅建新;王玲;白霞;王玮;奚晓东;陈子兴;阮长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自年轻时即开始,10~20岁时无症状患者中就能发现脂质斑纹,20~40年后脂质斑纹发展成纤维斑块,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到这一时期,主要症状有心绞痛、TIA和间歇性跛行,而大多数患者在血栓形成之前无症状,斑块破裂后血小板活化、聚积形成血栓,根据不同部位可导致缺血性中风、心梗、血管性猝死等.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防止血管性事件的发生[1].
作者:包仕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从原代培养(P0)中观察到细胞集落的形态有明显差异,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是一个由多种细胞组成的混合体.在培养液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5ng/ml).结果第一代细胞(P1)的生长速度增至对照组的1.5倍.而未经bFGF处理的细胞活跃增殖能力只能保持4~5代,随后即发生退化;而经bFGF处理的细胞,传10代以上仍能保持活跃的增殖能力.结论 bFGF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并长期保持其生物活性.
作者:戴涟生;董启榕;郑祖根;杨吉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装置分析苦黄注射液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共鉴定了55个化合物,其中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占已鉴定的挥发油种类的56.36%和3.63%,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作者:杨雪忠;宗水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报告482例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195例为耐多药肺结核(MDR-TB),占40.5%.初始MDR-TB 62例(占12.9%),其中耐HR者20例(占4.2%);继发MDR-TB133例(占27.6%),其中耐HR者68例(占14.1%).继发MDR-TB中,89.9%的病例有不正规抗结核治疗史,表明不合理化疗是MDR-TB的大危险因素.
作者:王霞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6年7月~1998年2月我院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1538例,其中因各种原因术后于肝下间隙置引流100例,对术后观察和治疗有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湘范;姜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肝外伤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1].术中有时因止血不彻底,治疗较难.1996年以来我科对32例严重肝破裂止血困难者采用子宫纱条填塞,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危少华;刘根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血液净化疗法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逐渐老龄化,加之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老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特别是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更高.本文观察1200例次老龄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情况,现报告于下.
作者:顾娜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硬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1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CD62p的表达.结果轻、中、重型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分别为(1.38±0.29)%、(3.15±1.58)%、(10.46±5.07)%,与正常对照组(1.56±0.17)%比,轻型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型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和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膜CD62p的表达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作者:李文;包仕尧;楚冰;赵合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硬膜外阻滞的习惯给药体位为仰卧位,当患者从仰卧位改变至手术体位侧卧位时,易引起血压下降.笔者改进为侧卧位给药73例,并与习惯体位100例作对照观察血压下降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报告于下.
作者:李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品牌IFNα2a或IFNα2b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进行NK细胞的细胞毒试验和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CD抗原表达.结果 200IU/ml不同品牌的IFNα2a或IFNα2b能促进NK细胞杀伤K562细胞,其杀伤效率可达35%左右,比不加干扰素对照组NK细胞杀伤效率约14%均提高了近2.5倍(P<0.05),可使CD4+/CD8+的比值升高(P<0.05).结论进口和国产的不同品牌IFNα2a和IFNα2b具有同等的免疫调节功效.
作者:盛伟华;杨吉成;李丽娥;董宁征;徐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老年大鼠下丘脑薄片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节律性.方法采用大鼠离体下丘脑薄片记录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方法,观察衰老对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青年组和老年组大鼠SCN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均呈现白昼高、夜间低的节律,其高峰出现在CT 6~8,青年组频率为8.30±1.12Hz,老年组为6.52±1.05Hz,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低谷在CT18~2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白昼,青年组平均放电频率为6.57±0.96Hz,老年组为5.39±0.74Hz,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夜间,两组平均放电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大鼠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昼夜节律的振荡幅度在衰减.
作者:周先举;蒋星红;俞光第;印其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们应用苏州立达公司生产的美满霉素治疗有青霉素过敏或拒绝使用青霉素的男性早期梅毒2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范文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方法分析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2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 25例中,脊髓动静脉畸形1例,血液病1例,另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匿型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结论初次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处理及预后与CT上出血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对于环中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应避免重复造影,脑脊髓MRI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作者:卞杰勇;王中;周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胸腺因子D(TFD)的体内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开始或造模30d后予TFD;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肝功能、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超氧化物岐化酶及丙二醛含量,并作肝病理检查.结果 TFD可显著减轻CCl4肝纤维化程度,能明显降低血清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素和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改善肝功能,组织学检查亦显示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 TFD在体内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可望用于肝纤维化的防治.
作者:王建义;朱牧;蒋金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复方薄荷脑醑中苯酚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为0.30%.认为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WH505(丹参和山楂的提取物)对动物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用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和小鼠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一肾上腺素造成血栓形成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WH505对人血小板经凝血酶诱导的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结果 WH505可明显抑制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血栓形成,抑制率为15%~41%;使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瘫痪的恢复率显著提高,恢复率为64.3%~84.6%,阳性对照组为80%.人血小板经凝血酶刺激后,血小板表面表达P-选择素明显增加,用不同浓度WH505与血小板预孵,则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结论 WH505对血小板性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有关.
作者:姜开余;阮长耿;顾振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52例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中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每份标本分别用5%~7%羊血平板和自制改良巧克力平板分离,置烛缸培养.对获得的病原菌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46株致病菌,嗜血杆菌(15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嗜血杆菌对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83.3%和4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临床常见菌对氨苄青霉素和氧哌嗪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5.5%和54.2%.结论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本地区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两者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皆较高.
作者:陶云珍;邵雪军;诸丽娟;窦训武;丁云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