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外生
目的:探究对阴道炎患者实施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灌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82例阴道炎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灌洗治疗)、对照组(41例,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率(78.05%)相比对照组(51.22%)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外阴瘙痒评分[(0.23±0.13)分]、外阴烧灼感评分[(0.30±0.15)分]、白带异常评分[(0.26±0.24)分]相比对照组[(1.06±0.27)分、(1.12±0.21)分、(1.19±0.19)分]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1.69±0.29)d]相比对照组[(2.87±0.36)d]明显更短,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实施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灌洗治疗的效果更佳,治愈率更高.
作者:李杨;黄小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105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2-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52例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针对治疗组53例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中医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90.57%)明显优于常规组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75.00%),两组相比,P=0.034;且治疗组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92.45%)明显高于常规组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78.85%),两组相比,P=0.046.结论:中医治疗月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显著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皮肤过敏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4例皮肤过敏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消风散和五味消毒饮治疗,n=47)和对照组(实施地奈德乳膏治疗,n=47),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组间血清IgE水平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62% 和4.26%,76.60% 和19.15%,P<0.05.结论:消风散和五味消毒饮在皮肤过敏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骆外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乙肝肝硬化是现代医学概念.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基数大,肝硬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终末期阶段.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有一定的优势,近几年来不少学者设想从中医体质角度入手,对乙肝肝硬化易感人群进行防治.故现将中医体质在乙肝肝硬化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林辉瑶;康燕能;洪燕秋;王敏;唐金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及非肥胖患者的证候差异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揭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指标特点,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规范化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将收集到的187例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按是否肥胖分为肥胖组及非肥胖组,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颁布的《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参考标准》(1990年)进行证候分型,共分11型,包括虚证4型: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实证7型:燥热证、血瘀证、气郁证、气郁化热证、痰湿证、湿热证、胃肠结热证.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BMI、腰围、腰臀比、糖尿病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颈部斑块或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异同.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主要证候特点是郁热,以气郁化热证为主要证型;肥胖组在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上明显高于非肥胖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非肥胖组.
作者:赵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医药维持治疗肺脾气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科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门诊或住院患者21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8.1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脾气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采用中医药维持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刘海阳;苏志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温经活血外洗方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运用及护理体会,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经活血外洗方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肿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前2周,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与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第3周至第6周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与肿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活血外洗方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促进患肢功能康复的作用,可操作性高、安全性好.
作者:方元娥;王皓霖;胡黎文;朱俊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头针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1例临床上诊断为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普通康复组31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使用头针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有效例数、显效例数及痊愈例数均优于普通康复组.结论:头针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能够改善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忽略程度,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嘉恩;贾宁;周光进;朱光耀;谢婉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选出8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焦虑发生率(16.28%)和抑郁发生率(25.58%)均低于对照组的37.21%、46.51%,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可缓解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配合度,促使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作者:林艳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金骨莲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4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观察者患者采用金骨莲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洛索洛芬胶囊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概率以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概率以及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金骨莲胶囊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金骨莲胶囊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本文探讨葛根汤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痤疮的基础原理及治法治则,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付佳琳;周艳艳;韩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功能指标以及对锻炼技巧的掌握程度.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功能指标以及对锻炼技巧的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而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与临床应用.
作者:程彩萍;宋丽霞;李少芳;劳琪君;黄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药通过保护与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抗血栓形成、抗炎作用等机制,发挥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44眼)和对照组各20例(40眼).对照组采用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观察组加用中药,口服,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8周.观察视力并进行眼底检查,检测治疗前后视力情况,血清VEGF水平,黄斑厚度等病变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前后眼底病变(黄斑厚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及抗VEGF组疗效更为显著,能明显改善视力;降低黄斑厚度,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VEG水平,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情发展.
作者:金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05%,明显低于对照组63.64%(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TCSS总分为(7.09±1.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5±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借鉴.
作者:蔡东林;江晓波;房汉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FOLFOX方案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在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术后适合化疗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FOLFOX方案化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FOLFOX方案化疗,FOLFOX方案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可以更好地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范圣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葛根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耳源性、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耳源性、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葛根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倍他斯汀针、山莨菪碱、盐酸地芬尼多片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眩晕缓解时间、眩晕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耳源性、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可靠.
作者:曾浪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安全性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5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口服强的松片;观察组予联合小柴胡汤加减,观察8周.对比分析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和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67.9%),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陈晓红;王永发;李雅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给予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 和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 和6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出现6例和1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与辛伐他汀疗效相当,且在改善中医证候和安全性方面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陈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探讨其在ICP治疗中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治疗ICP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非随机的研究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孕妇分为4组.即根据用药方法分为A组26例、B组27例、C组25例、D组28例.A组孕妇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综合法治疗,B组孕妇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C组孕妇给予UDCA治疗联合综合治疗,D组孕妇给予综合治疗,分别记录并对比治疗前后各试验检测指标及妊娠结局、瘙痒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与B组的痊愈率分别是46.15%,51.85%,总有效率为88.46%,92.59%,均明显高于C组与D组的24.00%,0.00% 及64.00%,28.57%(均P<0.05);治疗前四组各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组各生化指标均明显降低,且A组与B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C组与D组(P<0.05);治疗前4组孕妇出现皮肤瘙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及2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A组与B组的下降幅度均大于C组与D组(均P<0.05);治疗后妊娠结局中,除围产儿病死率外,A组与B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早产及羊水污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与D组(均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综合治疗与茵栀黄口服液、UDCA及综合治疗三种措施联合方案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有效降低了患者妊娠期的各生化指标,同时有效改善了患者皮肤瘙痒的痛苦与妊娠结局,安全性更佳.
作者:黄越前;纪华英;苏春宏;李桂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咳嗽病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咳嗽病小儿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配合热奄包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情况评分、缓解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第1 d、3 d及7 d的咳嗽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天后两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和7天后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情况评分、缓解情况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治疗咳嗽病小儿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缓解患儿的咳嗽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龙晓燕;古丽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