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涛;张会欣;赵韶华;魏刚;何奇龙;高学东;朱慧明
目的 研究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内皮损伤作用和机制.方法 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研究Rut对内皮细胞的保护效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力、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培养基LDH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CGRP mRNA水平,并用特异性阻断剂CAPZ(阻断VR1)或CGRP8-37(阻断CGRP受体),确证Rut的内皮保护效应与VR1/CGRP途径的关系.结果 Rut能有效地减弱LPC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培养基LDH水平升高、TNF-α含量升高等内皮细胞损伤作用;Rut还呈现促进CGRP mRNA的表达等作用;并且以上作用会因为同时加入特异性阻断剂CAPZ(阻断VR1)或CGRP8-37(阻断CGRP受体)而被拮抗.结论 Rut具有抗AS内皮损伤作用,其机制与通过激活VR1促进CGRP的合适和释放有关.
作者:邱模昌;余艳荣;张瑜;彭维杰;罗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为杞菊地黄丸(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的快速分析测定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以杞菊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的HPLC分析作为参照,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96份杞菊地黄丸样品的近红外反射光谱,结合小二乘法(PLS)建立丹皮酚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R2)、外部验证均方差(RMSEP)和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LV)分别为0.98089,0.06170和0.19403;验证集样品的NIR测定与药典法测定的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红外光谱法可用于杞菊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的快速测定.
作者:白雁;刘建营;雷敬卫;谢彩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N-甲酰基哌啶(MIPs)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合成方法.方法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脂为交联剂,分别采用本体聚合法和溶胀聚合法制备了NFP-MIPs.分别通过扫描电镜、粒度仪和静态平衡结合实验对MIPs进行了表征、粒径测定和结合性能的考察,同时对比了MIPs对NFP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吸附效果.结果 两种合成方法中,溶胀聚合法合成的MIPs对NFP的吸附量较大,也明显高于对结构类似物的吸附.结论 溶胀聚合法合成的MIPs对NFP表现出较高的特异识别性,这种特异性取决于底物的空间结构与MIP印迹孔穴的匹配程度.
作者:王文娜;吴亦集;胡静;胡晓霞;朱全红;沈光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调节自噬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两株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MDA-MB-468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的紫杉醇(PTX)组、联合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PTX+ Rapa)组和联合自噬抑制剂3-MA(PTX+3-MA)组(对照组给予相应溶剂),分别作用24 h、48 h及72 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及抑制率.结果 PTX+ Rapa组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显著优于单独给药的PTX组及PTX+3-MA给药组(P<0.01),而PTX+3-MA组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则明显弱于单独给药的PTX组(MDA-MB-231,P<0.05;MDA-MB-468,P<0.01),提示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10 nm)可降低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耐药性,增强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而自噬抑制剂3-MA(10 mm)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拮抗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 调节自噬能明显影响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这为自噬与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陈莎;韩起;王旭辉;杨明珍;张竹君;陈安;胡川闽;李淑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育成综合性状优良的薏苡新品种“浙薏1号”.方法 在收集和评价薏苡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筛选优质育种材料,经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性状稳定的薏苡新品种.结果 育成了产量高,甘油三油酸酯含量高,抗倒伏,适应性强的薏苡新品种“浙薏1号”,平均亩产267.1 kg,比对照增产12.8%;甘油三油酸酯平均含量0.803%,比对照高21.30%.结论 “浙薏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该省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作者:沈宇峰;沈晓霞;俞旭平;任江剑;王志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叠鞘石斛不同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Dikma C18 (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DAD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首次建立了叠鞘石斛茎、叶、花HPLC-DAD-ELSD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叶、花均具有与茎相同的化学成分,且叶与花中所含化学成分较茎更为丰富.结论 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直接了解叠鞘石斛茎、叶、花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
作者:陈佳江;郭力;许莉;韦练;罗方利;张廷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的变化,以及小花日开放数量以及影响因素,为草果的传粉生物学、繁育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野外观测花序的小花开放数量和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数理统计分析草果花序和果序的数量性状.结果 未开放花序的外一枚苞片越宽,以及外一枚鳞片越宽,其小花数量越多;开放以后,花(果)序轴越长,小花数量越多.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显著增加,每个花序平均增加约23朵.不同植株的花序日开放小花数量之间有显著差异(n=132,F=1.790,P=0.028),花序平均每天开放3~4朵小花,71.22%的花序每天开放1~6朵小花.花序日开放小花数量与花序长有极显著的相关性(n=129,R=0.354,P=0.000),与花序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n=129,R=0.390,P=0.000),与开花当天的大湿度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n=129,R=-0.264,P=0.002).结论 草果不同花序的小花数量呈现丰富的多态性,通过测量外一枚苞片和鳞片的宽度、花序长度,可以进行花序小花数量的比较.花序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受花序发育情况的影响,花序越长、直径越大,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越多.环境湿度对花序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不断增加,并按一定的速率依次开放,这对于吸引昆虫传粉、增加受精机会是有利的.小花数量多的花序在初开放时,小花不容易受精成功,花序第一朵受精成功的小花有后延的趋势.
作者:杨耀文;刘小莉;游春;钱子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调脂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用SRB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及COX-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能抑制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的下降,下调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通过下调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作者:杨自生;叶勇;梅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壮药妇雅净提取物对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妇雅净高、中、低剂量组(4.50,2.25,1.13 g/ml),地塞米松阳性组(0.004 g/ml),空白对照组(蒸馏水0.1ml),每天用药物涂抹于小鼠背部脱毛皮肤,每天2次,连续5d.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冰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妇雅净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壮药妇雅净提取物高、中剂量能够较好的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P<0.01);高剂量抑制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高、中、低剂量均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增生(P<0.01).结论 壮药妇雅净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作者:王志萍;夏星;黎芳;郑作文;梁建钦;王振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HPLC-UV法建立苍耳子炒制前后毒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分析炒制前后苍耳子的成分变化.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分别测定苍耳子及炒苍耳子醇提物的指纹图谱,并作相似度比较.结果 两者指纹图谱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成分基本一致,但是含量上有较大的区别.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特征性强,为炒制前后的苍耳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光忠;安靖;吴慧;王耀登;盛昌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筛选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佳工艺条件,以改善工艺、提高收率.方法 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干香菇中的多糖,考察酶的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及酶解时间对提取液中多糖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香菇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条件:酶与干香菇粉的配比为1∶30,酶解温度40℃,酶解pH7.5,酶解时间90 min.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时间周期短、提取收率高.
作者:王景翔;王娟;赵建录;马晓;刘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地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小鼠分为空白组、阳性组、地苍醇提物高、中、低(60,40,20 g·kg-1)剂量组,连续ig给药10 d,观察其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糖耐量测定则在末次给药1h后,除空白组ig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均ig葡萄糖溶液(2.5g·kg-1),分别测定灌糖前(0h血糖)及灌糖后0.5,1,2h的血糖值.结果 地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对葡萄糖致小鼠高血糖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P<0.05),能使正常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地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影响,可显著提高葡萄糖耐量,明显减轻体质量.
作者:李丽;罗泽萍;周焕第;杨秀芬;梁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红芪提取液超滤过程中的传质特性,用以指导红芪的工业化超滤纯化.方法 采用聚砜中空纤维型超滤膜(分子截留量10万),研究红芪提取液在完全循环错流超滤中膜通量变化规律,考察操作压力及膜面错流速度在超滤过程中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 获得红芪提取液超滤的佳操作压力为0.07MPa;根据所得传质方程计算出该条件下超滤的终止浓度为11.8%;发现膜面错流速度每增加8倍左右,可使膜通量增加近1倍.结论 所得传质特性对红芪的工业化超滤纯化具指导价值.
作者:魏舒畅;章武;高建德;金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提取自眼斑芫菁体内的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将提取自眼斑芫菁体内的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肝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BEL-7404;采用WST-1比色法进行体外细胞抑制实验,测定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对上述三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斑蝥素对HT-29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稳定,对PLC/PRF/5和BEL-7404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用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在高浓度作用下仍表现出较低抑制率.结合斑蝥素对HT-29、PLC/PRF/5、BEL-7404三株肿瘤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8.51,86.77,21.27 μmol/L.结论 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肝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抑制作用远好于斑螯素,提示结合斑螯素的抗癌效果极可能好于斑蝥素.
作者:李晓飞;娄方明;晏容;侯晓晖;张恒;刘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并总结近年来各医家对轻度认知障碍(MCI,属中医“健忘”“呆病”等范畴)的中医证候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方法 在大量研究有关轻度认知障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医古代对于MCI的认识,并选取近年来对于MCI中医证候研究有代表性的四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思考研究.结果 MCI中医证型可以归纳为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气血亏虚证(包含心血虚证、脾气虚证、心脾两虚证)、热毒内盛证、腑滞浊留证、阴虚阳亢证、气郁证.其中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心血虚证、脾气虚证、心脾两虚证为MCI患者常见证型.经思考存在的问题有:研究对象的收集、纳入标准不统一、不可靠;研究中所用的中医辨证标准的不统一、可靠性差,缺乏对照组的设立;统计方法繁多,因而导致统计结果的差异.结论 MCI中医证候的研究亟待进一步规范和深入,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MCI中医证候的研究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余忠海;李亚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间歇性的微蛋白尿,临床极易漏诊.病情一旦发展,持续蛋白尿,则肾脏损害为不可逆,后发展为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关键.我科自2009年以来用的自拟肾炎康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30例,女24例,年龄(56.2±6.5)岁.均符合1997年WTO诊断标准,并按Mogensen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1],属2型糖尿病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证见面色萎黄,少气乏力,面浮肢肿,腰膝酸软,纳差,腹胀,舌淡或有齿印,或舌底络脉瘀暗,脉细无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作者:王美蓉;於军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衰患者的增多,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大量临床研究报道炎症因子在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心肌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左心室功能紊乱、肺水肿、微循环障碍等等.IL-6、TNF-α是调节免疫功能和细胞代谢过程的炎性因子,其高水平表达对心脏和循环大血管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心肌细胞损伤后引起细胞因子连锁释放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室重塑过程具有重要影响[1],对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衰,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现分析如下.
作者:关秀军;邓斌;周旭军;包艳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针对植物逆境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开放实验室管理、对实验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进行实验内容改革及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环节等方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与探索.
作者:郑世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与纯化效果,探讨红花黄酮类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红花药材加12倍量纯水,70℃时浸渍提取2次,每次90 min,上样于AB-8型号大孔树脂以6倍量(相对生药材量)纯水洗去杂质,再以10倍量40%乙醇洗脱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含量均大于40.0%.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红花复方制剂制备,同时又为五类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志峰;王琦;吴蓓;冯育林;张武岗;杨世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顺铂中毒豚鼠模型耳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①选择听力正常的豚鼠随机分三组:模型组:采用腔注射顺铂的方法,建立顺铂中毒豚鼠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②采用扫描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各组动物耳蜗形态学及平均灰度值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豚鼠耳蜗超微结构正常,实验组可见外毛细胞倒伏、缺失,治疗组大多数外毛细胞排列整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螺旋器及螺旋神经节结构正常,胞浆内未见棕黄色颗粒,呈iNOS阴性染色.实验组螺旋器中内外毛细胞明显变性,胞浆内充满棕黄色颗粒,呈iNOS阳性染色.治疗组耳蜗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等处可见少许棕黄色颗粒,染色明显变浅,呈iNOS弱阳性染色.显微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灰度值较治疗组减小,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具有改善顺铂耳蜗毒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耳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张再兴;付兴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