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注射液对顺铂中毒豚鼠耳蜗iNOS表达的影响

张再兴;付兴华

关键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顺铂, 耳蜗, 丹参注射液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顺铂中毒豚鼠模型耳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①选择听力正常的豚鼠随机分三组:模型组:采用腔注射顺铂的方法,建立顺铂中毒豚鼠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②采用扫描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各组动物耳蜗形态学及平均灰度值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豚鼠耳蜗超微结构正常,实验组可见外毛细胞倒伏、缺失,治疗组大多数外毛细胞排列整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螺旋器及螺旋神经节结构正常,胞浆内未见棕黄色颗粒,呈iNOS阴性染色.实验组螺旋器中内外毛细胞明显变性,胞浆内充满棕黄色颗粒,呈iNOS阳性染色.治疗组耳蜗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等处可见少许棕黄色颗粒,染色明显变浅,呈iNOS弱阳性染色.显微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灰度值较治疗组减小,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具有改善顺铂耳蜗毒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耳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降低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七叶皂苷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七叶皂苷(aescine)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方法观察药物对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Annexin-FITC/PI双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七叶皂苷能明显抑制A549的生长,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七叶皂苷能明显的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七叶皂苷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

    作者:江翊国;胡勇;张熠;曹莉;朱小凡;明志君;邱玉华;杨金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聚焦超声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生殖道炎症,也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妇女,约50% ~ 70%的已婚妇女罹患此病[1].为寻找有效、简捷、实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我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06月对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聚焦超声联合云南白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例均为2011年12月至2012年06月我科门诊确诊为慢性宫颈炎[2]的患者,年龄在20~4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4.04 ±7.4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4.82 ±7.74)岁.两组在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前全部进行阴道清洁度、宫颈细胞学的检查,排除急性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作者:胡静;韩腊娥;王冬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样本多中心灸法临床试验的质量监查

    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是科学评价和展示灸法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质量监查是确保临床试验真实性的关键环节.多中心临床试验所涉及的分中心多、研究时间长、样本量大等特点更需要高标准的科学可行的质量监查方法.文章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优化方案研究为例,紧密结合灸法临床试验的自身特点,从监查员的任职、监查计划的制定、监查的程序、实施内容和常见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迟振海;熊俊;陈日新;张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HUVEC损伤及COX-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调脂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用SRB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及COX-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能抑制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的下降,下调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通过下调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作者:杨自生;叶勇;梅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正交实验法优化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确定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蒙古黄芪多糖的量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和提取时间对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 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的佳工艺为A1B2C2.结论 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黄芪中多糖的提取并使用工业化生产.

    作者:白翠兰;王青虎;奥·乌力吉;代那音台;全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剑叶三宝木枝条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剑叶三宝木(Trigonostemon xyphophylloides)枝条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剑叶三宝木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22-麦角甾烯-3β-醇-11-酮(1)、mangdesisterol(2)、6-Deoxy-jacareubin(3)、ergosterol peroxide (4)、丁香脂素(5)、表丁香脂素(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结论 化合物1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3、4、6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化合物1~6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2和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作者:余丽;梅文莉;左文健;王辉;郭志凯;安学勤;戴好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麦冬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及组分与药效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麦冬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正交实验结果和体外药效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两者的相关性证明麦冬总皂苷为麦冬中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方法 以麦冬总皂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提取过程中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优选工艺条件,并采用心肌细胞Na2S2O4缺氧/复氧模型,考察细胞存活率,通过SPSS软件对正交实验结果和细胞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麦冬乙醇提取的佳条件为:12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通过药效学试验和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了麦冬提取工艺,经体外药学验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证明了麦冬总皂苷为麦冬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

    作者:王思思;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蒜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大蒜素为大蒜(garlic)中主要的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具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临床作用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就其生物活性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鲁锐;项标;刘静文;黄佳;黎成;袁岳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吴茱萸次碱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机制

    目的 研究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内皮损伤作用和机制.方法 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研究Rut对内皮细胞的保护效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力、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培养基LDH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CGRP mRNA水平,并用特异性阻断剂CAPZ(阻断VR1)或CGRP8-37(阻断CGRP受体),确证Rut的内皮保护效应与VR1/CGRP途径的关系.结果 Rut能有效地减弱LPC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培养基LDH水平升高、TNF-α含量升高等内皮细胞损伤作用;Rut还呈现促进CGRP mRNA的表达等作用;并且以上作用会因为同时加入特异性阻断剂CAPZ(阻断VR1)或CGRP8-37(阻断CGRP受体)而被拮抗.结论 Rut具有抗AS内皮损伤作用,其机制与通过激活VR1促进CGRP的合适和释放有关.

    作者:邱模昌;余艳荣;张瑜;彭维杰;罗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红花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与纯化效果,探讨红花黄酮类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红花药材加12倍量纯水,70℃时浸渍提取2次,每次90 min,上样于AB-8型号大孔树脂以6倍量(相对生药材量)纯水洗去杂质,再以10倍量40%乙醇洗脱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含量均大于40.0%.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红花复方制剂制备,同时又为五类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志峰;王琦;吴蓓;冯育林;张武岗;杨世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隔姜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量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灸法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隔姜灸,对照组5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每组各随机分为30d/疗程和60d/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临床指标及RBC、HGB、HCT、PLT、PCT、RF、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隔姜灸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均明显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且在改善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苷片.在实验室指标上,经隔姜灸治疗后,RBC、HGB明显高于治疗前,PLT、RF、ESR、CRP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在不同疗程疗效的比较中,隔姜灸60 d后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30 d,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亦优于治疗30 d.结论 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能显著控制并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隔姜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长疗程(60 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较短疗程(30 d).

    作者:郝锋;胡玲;吴子建;罗磊;蔡荣林;何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衰患者的增多,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大量临床研究报道炎症因子在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心肌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左心室功能紊乱、肺水肿、微循环障碍等等.IL-6、TNF-α是调节免疫功能和细胞代谢过程的炎性因子,其高水平表达对心脏和循环大血管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心肌细胞损伤后引起细胞因子连锁释放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室重塑过程具有重要影响[1],对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衰,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现分析如下.

    作者:关秀军;邓斌;周旭军;包艳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红花酒精湿敷预防性干预非化疗药物致输液性静脉炎的观察

    静脉输液疗法是临床治疗疾病、供给营养常用的一种手段.静脉炎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1],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0%~ 70%.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内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放置刺激性大的介入导管,而引起的化学性或机械性的局部炎症;也可在输液过程中,因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导致局部静脉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2].静脉炎不仅可以引起败血症,增加病死率,而且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延长患者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亲属的压力,同时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和护理工作量.为寻找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我院2009年10月~ 2010年9月对长期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住院患者,在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同时静脉穿刺部位上方(沿静脉方向)用红花酒精纱块湿敷,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典籍翻译的词序处理

    中医典籍中词序的改变不仅属于语法范畴,而且通过对等翻译彰显可读性的修辞美感.汉英语言思维方式在词序上有所差异,翻译典籍时词序调整便成了一种重要的翻译内容,译者应从多角度处理词序问题以便译文真实传递并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该文以中医典籍翻译总结过往几种词序的处理方法,尝试思考中医典籍翻译词序处理.

    作者:张斌;吴银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妇炎康片浓缩工艺过程探讨

    目的 探讨妇炎康片浓缩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旋转蒸发仪模拟实际生产浓缩状况,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浓缩阶段芍药苷、丹酚酸B、盐酸小檗碱的降解率,分析妇炎康片浓缩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显示加快传热速度可降低成分的降解,采用薄膜蒸发方式是降低成分降解的可行方法.结论 采用薄膜浓缩工艺可大大降低成分的降解率,可为妇炎康片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蒋东旭;王德杭;史岑慧;张婕;谢友良;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宋代前后巫与医社会地位对比探究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巫、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巫医的地位有所下降,医学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巫术始终在民间蔓延繁衍,并带来一定的社会危害.该篇论文对宋代前后巫、医的社会地位进行了比较探讨,分析并揭示了宋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政府对待巫、医的态度和措施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宋代儒医现象开拓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周蓉;薛芳芸;李俊莲;杨继红;冯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蕲艾提取液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蕲艾提取液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Smad3、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纤维化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Wister大鼠72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小、中、大剂量蕲艾提取液处理组和丹参对照组,采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法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病理切片HE染色评价各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组织Smad3、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各蕲艾提取液处理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组织病理学上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肝组织中Smad3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蕲艾提取液可以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熊振芳;邢彩珍;胡慧;王云翠;任海蓉;郑桃云;李华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及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制约瓶颈.该文通过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假说及发展过程进行探讨,提出病证结合,方、证、量、效的系统一系统整体动态循证研究模式.

    作者:杜武勋;朱明丹;肖学风;姜民;罗国安;张少强;魏聪聪;丛紫东;林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红芪水提取液超滤过程的传质特性研究

    目的 研究红芪提取液超滤过程中的传质特性,用以指导红芪的工业化超滤纯化.方法 采用聚砜中空纤维型超滤膜(分子截留量10万),研究红芪提取液在完全循环错流超滤中膜通量变化规律,考察操作压力及膜面错流速度在超滤过程中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 获得红芪提取液超滤的佳操作压力为0.07MPa;根据所得传质方程计算出该条件下超滤的终止浓度为11.8%;发现膜面错流速度每增加8倍左右,可使膜通量增加近1倍.结论 所得传质特性对红芪的工业化超滤纯化具指导价值.

    作者:魏舒畅;章武;高建德;金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及周络通胶囊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的变化及周络通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周络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6.85,3.43,1.71 g生药·kg-1),另设10只C57BL/6小鼠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NGF、高亲和力受体Trk A、低亲和力受体p75NTR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MNCV明显下降(P<0.01),NGF、Trk A、p75NTR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周络通组能提高MNCV(P <0.05,P<0.01);升高NGF、Trk A、p75NTR表达(P <0.05,P<0.01).结论 周络通胶囊对DPN小鼠有保护作用,与升高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表达有关.

    作者:王宏涛;张会欣;赵韶华;魏刚;何奇龙;高学东;朱慧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