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梅文莉;左文健;王辉;郭志凯;安学勤;戴好富
从《温病条辨》分析整体观对吴鞠通温病辨证理论的影响,认为整体观是形成吴鞠通温病辨证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对现代温病的临床辨证论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艾碧琛;赵国荣;肖碧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及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制约瓶颈.该文通过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假说及发展过程进行探讨,提出病证结合,方、证、量、效的系统一系统整体动态循证研究模式.
作者:杜武勋;朱明丹;肖学风;姜民;罗国安;张少强;魏聪聪;丛紫东;林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卵巢颗粒细胞的原代培养体系,探讨哈蟆油含药血清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及分泌的影响,并分析和选择哈蟆油含药血清对颗粒细胞的佳作用浓度,为进一步体外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SD雌性大鼠,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剖取双侧卵巢,采用机械分离方法释放卵巢颗粒细胞,分离培养.将体积分数为15%,30%,60%,120%,240%(大鼠灌胃浓度4.5 g/kg)的含药血清5个终浓度分别加入培养体系中,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药物的大无毒浓度(TD0),观察其对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培养基中雌二醇(E2)的含量,分析哈蟆油合药血清对颗粒细胞雌激素分泌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细胞及凋亡细胞所占的比率.结果 含药血清作用颗粒细胞后,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促增殖作用,含药血清佳的作用浓度体积分数为15% ~30%(大鼠灌胃哈蟆油剂量为4.5 g/kg)之间;哈蟆油含药血清可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二醇,雌二醇含量分析显示雌二醇的分泌与细胞增殖情况存在正相关关系(Person r=0.406,P=0.01);流式细胞结果显示与空白含药血清比较,哈蟆油含药血清均能显著增加活细胞数目,抑制细胞无血清饥饿引发的凋亡(P值均小于0.01),起到细胞保护作用,其中体积分数为25%的含药血清作用效果更佳(P<0.01).结论 哈蟆油含药血清对离体培养的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存在一个佳作用浓度范围,其调节机体性激素生成作用与促进卵巢颗粒细胞生长效应相关.
作者:彭娟;邓虹珠;马丹丹;魏蕾初;郑堰心;梁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调节自噬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两株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MDA-MB-468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的紫杉醇(PTX)组、联合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PTX+ Rapa)组和联合自噬抑制剂3-MA(PTX+3-MA)组(对照组给予相应溶剂),分别作用24 h、48 h及72 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及抑制率.结果 PTX+ Rapa组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显著优于单独给药的PTX组及PTX+3-MA给药组(P<0.01),而PTX+3-MA组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则明显弱于单独给药的PTX组(MDA-MB-231,P<0.05;MDA-MB-468,P<0.01),提示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10 nm)可降低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耐药性,增强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而自噬抑制剂3-MA(10 mm)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拮抗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 调节自噬能明显影响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这为自噬与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陈莎;韩起;王旭辉;杨明珍;张竹君;陈安;胡川闽;李淑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与纯化效果,探讨红花黄酮类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红花药材加12倍量纯水,70℃时浸渍提取2次,每次90 min,上样于AB-8型号大孔树脂以6倍量(相对生药材量)纯水洗去杂质,再以10倍量40%乙醇洗脱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含量均大于40.0%.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红花复方制剂制备,同时又为五类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志峰;王琦;吴蓓;冯育林;张武岗;杨世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金银花对流感造成的小鼠肺损伤保护作用,为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以肺指数测定及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研究金银花对流感模型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金银花对流感造成的小鼠肺损伤的肺指数抑制率达到了17.51%,病理切片也显示给予金银花后小鼠肺损伤的范围明显缩小、程度减轻.结论 金银花具有明显减轻流感造成的肺损伤作用,是对金银花清热解毒功效的又一药理实验数据支持.
作者:包信通;郭承军;王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益心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入组80例气虚阳衰,水瘀内停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汤,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估心功能分级、中医症状积分、心超LVEF;随访6个月后观察复发率.结果 共78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心超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复发率73.33%,治疗组复发率4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益心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范兴良;薛文海;李晓琦;董丽梅;孙怡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以药效学方法研究山栀茶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连续21天给予小鼠一系列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模型,同时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悬尾实验作为山栀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抑郁活性的评价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山栀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高、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小鼠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栀茶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左晓娜;肖炳坤;刘妍如;杨建云;甄蓓;黄荣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桑叶中原儿茶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6种化学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150mm,3.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对6种化合物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原儿茶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分别在10~1 000,25 ~2 500,80 ~8 000ng·ml-1,25~2 500 ng·ml-1,1 ~100 ng·ml-1,3~3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限分别为10,0.5,1,1,0.5,0.5 ng·ml-1.6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6.01%,94.98%,101.83%,91.38%,101.69%,103.69%.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桑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冯颖;何俊;刘虹;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高乌甲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及其光谱变化.方法 运用可见及紫外光谱对高乌甲素与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光谱进行探讨.结果 结果表明当高乌甲素在0 ~0.5 mmol/L范围内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0.5mmol/L时达到饱和,相对酶活力为43%.高乌甲素对α-淀粉酶属于可逆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9.86×10-2mol/L.紫外光谱表明α-淀粉酶与高乌甲素作用后吸收峰发生蓝移,说明其相互作用改变α-淀粉酚的空间构象.结论 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α-淀粉酶与小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提供依据.
作者:周向军;高义霞;郑晓惠;张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几种虚寒性出血证动物的造模方法,寻找适宜的虚寒性出血证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大黄、龙胆草、中药复方、大黄联合利血平及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造模分别给药造成虚寒模型,再结合放血法造成虚寒性出血证动物模型.结果 采用大黄利血平加放血造模法,虚寒体征明显,血常规四项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周期较短,症状明显,适合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动物模型.
作者:杜晶;孟江;梁慧超;朱琼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的荧光光谱.方法 利用荧光光谱研究甘草次酸的二维和三维荧光光谱,考察不同pH值对其荧光强度和紫外特性的影响,以L-色氨酸为参加比,计算其荧光量子产率.结果 甘草次酸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025 1,其荧光强度与浓度在0.014~1.156 μ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0 26 μg·ml-1.结论 该方法为荧光法测定甘草次酸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孙艳涛;王丽秋;赵磊;魏红丽;崔运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就近几年一些中药通过肝肾细胞模型在体外评价其毒性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并对中药体外肝肾毒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周倩;姚广涛;金若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叠鞘石斛不同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Dikma C18 (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DAD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首次建立了叠鞘石斛茎、叶、花HPLC-DAD-ELSD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叶、花均具有与茎相同的化学成分,且叶与花中所含化学成分较茎更为丰富.结论 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直接了解叠鞘石斛茎、叶、花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
作者:陈佳江;郭力;许莉;韦练;罗方利;张廷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红芪提取液超滤过程中的传质特性,用以指导红芪的工业化超滤纯化.方法 采用聚砜中空纤维型超滤膜(分子截留量10万),研究红芪提取液在完全循环错流超滤中膜通量变化规律,考察操作压力及膜面错流速度在超滤过程中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 获得红芪提取液超滤的佳操作压力为0.07MPa;根据所得传质方程计算出该条件下超滤的终止浓度为11.8%;发现膜面错流速度每增加8倍左右,可使膜通量增加近1倍.结论 所得传质特性对红芪的工业化超滤纯化具指导价值.
作者:魏舒畅;章武;高建德;金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穿山龙总皂苷(total saponin from Rhizoma Dioscorea nipponica,TSRDN)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CIA大鼠模型.于初次免疫后第14天,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雷公藤组.其中穿山龙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经胃灌服100 mg·kg-1·d-1,50 mg·kg-1·d-1、25 mg·kg-1·d-1剂量的穿山龙总皂苷,雷公藤组灌服12 mg·kg-1·d-1剂量的雷公藤多苷,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灌服等体积溶媒.用药后21 d,记录各组大鼠后肢体积、足垫厚度、关节炎指数;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观察关节滑膜病理变化.结果 经穿山龙总皂苷灌胃治疗21 d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后肢体积、足垫厚度、关节炎指数有降低趋势(P>0.05),大鼠滑膜增生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软骨及骨组织侵蚀破坏减轻,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穿山龙总皂苷能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TNF-α、IL-Iβ和IL-6水平,减轻滑膜组织的病理损伤,表明其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作用.
作者:梁秀军;孙同友;董文娟;商亚珍;宋鸿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健康教育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按摩推拿疗法、颈椎牵引、物理因子治疗与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神经根型颈椎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使病人熟练掌握预防颈椎病的相关知识.结果 参照Lkeuch;评比方法分优、良为86例,可7例,优率为92%.结论 通过中西医康复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患者熟练掌握预防颈椎病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积极预防有效控制颈椎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铁英;竺永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N-甲酰基哌啶(MIPs)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合成方法.方法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脂为交联剂,分别采用本体聚合法和溶胀聚合法制备了NFP-MIPs.分别通过扫描电镜、粒度仪和静态平衡结合实验对MIPs进行了表征、粒径测定和结合性能的考察,同时对比了MIPs对NFP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吸附效果.结果 两种合成方法中,溶胀聚合法合成的MIPs对NFP的吸附量较大,也明显高于对结构类似物的吸附.结论 溶胀聚合法合成的MIPs对NFP表现出较高的特异识别性,这种特异性取决于底物的空间结构与MIP印迹孔穴的匹配程度.
作者:王文娜;吴亦集;胡静;胡晓霞;朱全红;沈光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别采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化胃舒颗粒中黄芪甲苷和人参总皂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黄芪甲苷的测定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7∶ 63);ELSD条件为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速为3.0L/min;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人参总皂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8 nm波长处测定.结果 黄芪甲苷在0.51 ~2.5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7%,RSD为1.04%.人参总皂苷在27.9~251.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4.5%,RSD为2.72%.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化胃舒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光函;邸子真;邹桂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HPLC-UV法建立苍耳子炒制前后毒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分析炒制前后苍耳子的成分变化.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分别测定苍耳子及炒苍耳子醇提物的指纹图谱,并作相似度比较.结果 两者指纹图谱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成分基本一致,但是含量上有较大的区别.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特征性强,为炒制前后的苍耳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光忠;安靖;吴慧;王耀登;盛昌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