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银花对流感小鼠肺损伤保护作用初探

包信通;郭承军;王锋

关键词:金银花, 流感病毒, 小鼠肺指数
摘要:目的 探讨金银花对流感造成的小鼠肺损伤保护作用,为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以肺指数测定及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研究金银花对流感模型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金银花对流感造成的小鼠肺损伤的肺指数抑制率达到了17.51%,病理切片也显示给予金银花后小鼠肺损伤的范围明显缩小、程度减轻.结论 金银花具有明显减轻流感造成的肺损伤作用,是对金银花清热解毒功效的又一药理实验数据支持.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239例痰菌阴性老年活动性肺结核CT影像分析

    老年人肺结核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症、合并症多,导致临床表现多样性,复杂性.大部分老年患者肺部间质纤维化等疾病使肺部结构发生改变.实验室检查不定性,痰菌检查、PPD检查常为阴性.常规胸片检查是发现肺结核的主要手段,但在评价结核病灶播散途径,判断结核活动性,显示空洞性病变等作用有限.本文回顾性复习了我院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经临床诊断排除了肺部其他疾病,并抗结核治疗完成全疗程的239例60岁以上的痰菌阴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分析CT表现征像,评价结核病灶活动性的价值.1 一般资料239例中,男性217例,女性32例,年龄于60~69岁163例,70 ~ 79岁66例,≥80岁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211例,发热153例,胸闷气急123例,盗汗85例,咯血53例,合并2种或以上其他内科疾病156例.实验室检查痰涂片镜检三次结核菌阴性.PPD试验结果阳性或强阳性153例,血清抗结核抗体结果阳性123例.纤维支气管镜病理检查为结核性病理改变63例.

    作者:王欣;黄苓;赵曼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抑郁症焦虑症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 探讨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抑郁症及焦虑症的流行情况,了解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测量工具,共调查500人.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占36.57%,焦虑症状检出率不高,占21.5%.在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上,从就业压力、考研、恋爱、人际关系、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均有显著的影响.毕业生面对压力时选择多的是向知心朋友诉说,其次是找种发泄方式、憋在心里不说和找家长,而少的方法是求助心理咨询.结论 本科毕业生抑郁症检出率较高.就业压力、考研、恋爱、人际关系、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社芳;任靖娟;李瑞红;方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虚寒性出血证大鼠模型的研究

    目的 比较几种虚寒性出血证动物的造模方法,寻找适宜的虚寒性出血证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大黄、龙胆草、中药复方、大黄联合利血平及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造模分别给药造成虚寒模型,再结合放血法造成虚寒性出血证动物模型.结果 采用大黄利血平加放血造模法,虚寒体征明显,血常规四项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周期较短,症状明显,适合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动物模型.

    作者:杜晶;孟江;梁慧超;朱琼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麦冬水提物抗急性心肌缺血活性部位的初步筛选

    目的 初步筛选麦冬水提物中抗心肌缺血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1万分子量中空纤维柱将麦冬水提物分为两个部位.以常压耐缺氧实验中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为评价指标,考察麦冬水提物两个组分对缺氧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并通过垂体后叶素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缺血,考察麦冬水提物不同部位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果 麦冬提取物1万以下分子量组分可极显著性的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可降低垂体后叶素引起的T波变化幅度,同时降低动物血清中CK和LDH活力,对心肌缺血造成的MDA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 分子量1万以下的组分是麦冬水提物的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活性部位.

    作者:马艳春;朱丹妮;余伯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金匮肾气丸抗雄性大鼠力竭性疲劳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匮肾气丸对力竭性游泳运动疲劳雄性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与中药组大鼠进行负重力竭游泳训练,持续21 d;中药组每日根据体重灌服金匮肾气丸混悬液;第21天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素氮(BUN)、肌酐(Cr),并测定大鼠肾、前列腺、睾丸、附睾各脏器指数.结果 中药组大鼠血清SOD较模型组明显升高,血清MDA、BUN、Cr含量显著降低;中药组体重增长和采食量增长趋势明显高于运动组.模型组与对照组、中药组比较,肾脏系数明显升高,睾丸系数明显降低,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金匮肾气丸对力竭性游泳运动疲劳雄性大鼠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敖新平;王明镇;王兴友;吴曙光;钱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谢强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合理用药经验

    目的 总结谢强教授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合理用药经验.谢强教授临证,不仅注重小柴胡汤的安全合理应用,而且突破小柴胡汤的和解剂范畴,拓展了小柴胡汤的应用范畴,灵巧加减,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丹;谢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化浊解毒熏蒸法对黄褐斑不同证型的选择性研究

    目的 采用化浊解毒熏蒸法对黄褐斑不同证型的选择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214例门诊及住院病例按证型分为4个治疗组,同时随机选择30例志愿者(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经化浊解毒熏蒸法治疗后,对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气滞血瘀、脾虚湿阻两组总有效率和SOD及MDA均明显优于脾虚血弱、肝肾阴虚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气滞血瘀组与脾虚湿阻组比较和脾虚血弱组与肝肾阴虚组比较,总有效率和SOD及MDA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化浊解毒熏蒸法对黄褐斑治疗疗效确切,且对不同证型具有选择性.

    作者:王丽丽;张金虎;朱胜君;裴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草果花序发育和开花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的变化,以及小花日开放数量以及影响因素,为草果的传粉生物学、繁育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野外观测花序的小花开放数量和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数理统计分析草果花序和果序的数量性状.结果 未开放花序的外一枚苞片越宽,以及外一枚鳞片越宽,其小花数量越多;开放以后,花(果)序轴越长,小花数量越多.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显著增加,每个花序平均增加约23朵.不同植株的花序日开放小花数量之间有显著差异(n=132,F=1.790,P=0.028),花序平均每天开放3~4朵小花,71.22%的花序每天开放1~6朵小花.花序日开放小花数量与花序长有极显著的相关性(n=129,R=0.354,P=0.000),与花序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n=129,R=0.390,P=0.000),与开花当天的大湿度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n=129,R=-0.264,P=0.002).结论 草果不同花序的小花数量呈现丰富的多态性,通过测量外一枚苞片和鳞片的宽度、花序长度,可以进行花序小花数量的比较.花序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受花序发育情况的影响,花序越长、直径越大,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越多.环境湿度对花序每天开放的小花数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花序发育中,小花数量不断增加,并按一定的速率依次开放,这对于吸引昆虫传粉、增加受精机会是有利的.小花数量多的花序在初开放时,小花不容易受精成功,花序第一朵受精成功的小花有后延的趋势.

    作者:杨耀文;刘小莉;游春;钱子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变化,考察硫熏对金银花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C18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绿原酸在0.0836~0.41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RSD=0.49%).结论 硫熏后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明显增加,不同产地之间的含量差异也较大.

    作者:孙曙光;刘伟;徐倩;王丽果;茹凡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壮药妇雅净提取物经皮给药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壮药妇雅净提取物对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妇雅净高、中、低剂量组(4.50,2.25,1.13 g/ml),地塞米松阳性组(0.004 g/ml),空白对照组(蒸馏水0.1ml),每天用药物涂抹于小鼠背部脱毛皮肤,每天2次,连续5d.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冰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妇雅净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壮药妇雅净提取物高、中剂量能够较好的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P<0.01);高剂量抑制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高、中、低剂量均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增生(P<0.01).结论 壮药妇雅净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作者:王志萍;夏星;黎芳;郑作文;梁建钦;王振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加味四逆散对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细胞超微结构及下丘脑环核苷酸系统的影响

    目的 建立慢性身心应激胃溃疡大鼠模型,探讨加味四逆散对模型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粘膜超微结构、下丘脑环核苷酸系统(cAMP、cGMP)的影响,阐明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慢性身心应激方法建立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经加味四逆散等干预后评估胃粘膜溃疡指数(UI),透射电镜法观察腺胃区胃粘膜组织细胞及细胞间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及正常组胃粘膜溃疡指数明显减小(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中剂量组胃粘膜溃疡指数明显减小(P< 0.05或P<0.01);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紧凑,胞膜完整,细胞器均匀分布,且形态正常,胞核形态及大小正常;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松解,胞膜结构部分缺失,胞质中细胞器崩解,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胞核形态极不规则,染色质明显边集、浓缩或均一化分布;其余治疗组均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好转.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5~0.01).结论 加味四逆散可显著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程度,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的微观病理形态,可通过影响环核苷酸系统对慢性心理应激反应进行调控,进而改善胃肠功能.

    作者:谢慧臣;刘芬;杨强;熊常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赤雹根总皂苷体外诱导人白血病NB4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赤雹根总皂苷(TSTR)对白血病NB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不同的浓度的TSTR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4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TSTR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后Caspase-3及其裂解底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24 h后,TSTR能显著抑制NB4细胞增殖和促进NB4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TSTR作用24h后Caspase-3酶原呈下调趋势,出现的17kDa亚单位呈上调趋势,同时PARP裂解出现89kDa的亚单位呈上调趋势.结论 TSTR对白血病NB4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TSTR诱导NB4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而实现.

    作者:邹君;马帅;佟继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剂量当归对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模型学习记忆及AchE、ChAT活性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大剂量当归水煎液对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探讨当归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 (1)采用氢溴酸东莨菪碱腹腔注射诱发小鼠记忆障碍,而后以大剂量当归进行干预,采用水迷宫法、跳台法及避暗法进行行为学能力测试,并测定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T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活性.结果 大剂量当归和小剂量当归治疗组均能减少在水迷宫测试、跳台测试、避暗测试中的错误次数减少,缩短潜伏时间;升高脑组织匀浆ChAT活性、降低AchE活性,其中以大剂量当归组效果为明显.结论 大剂量当归具有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中胆碱能神经递质的活性,保护神经细胞有关.

    作者:吴红彦;李海龙;王虎平;谢守嫔;赵鹏;罗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隔姜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量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灸法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隔姜灸,对照组5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每组各随机分为30d/疗程和60d/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临床指标及RBC、HGB、HCT、PLT、PCT、RF、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隔姜灸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均明显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且在改善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苷片.在实验室指标上,经隔姜灸治疗后,RBC、HGB明显高于治疗前,PLT、RF、ESR、CRP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在不同疗程疗效的比较中,隔姜灸60 d后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30 d,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亦优于治疗30 d.结论 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能显著控制并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隔姜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长疗程(60 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较短疗程(30 d).

    作者:郝锋;胡玲;吴子建;罗磊;蔡荣林;何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缺氧/复氧HK-2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缺氧复氧(H/R)所致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随机分为对照组、H/R组及丹参干预组,然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Cytc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①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H/R组细胞形态出现凋亡相关改变;而丹参干预组细胞形态变化较H/R组减轻,但仍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②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而丹参干预组细胞凋亡率较H/R组下降,但仍较对照组增加,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③与对照组比较,H/R组和丹参干预组细胞内Cytc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丹参干预组Cytc表达水平又显著低于H/R组(P<0.05).结论 丹参对缺氧复氧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ytc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邹礼乐;王巧稚;彭柯;雷小平;董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方法 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肝脾调补方高、中、低剂量灌胃,观察肝脾调补方对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 肝脾调补方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水平;减少肝组织匀浆的MDA含量,升高肝匀浆SOD、GSH-Px含量.结论 肝脾调补方对BCG+LPS尾静脉注射造成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阮连国;张妍;朱清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化胃舒颗粒中黄芪甲苷和人参总皂苷的测定

    目的 分别采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化胃舒颗粒中黄芪甲苷和人参总皂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黄芪甲苷的测定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7∶ 63);ELSD条件为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速为3.0L/min;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人参总皂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8 nm波长处测定.结果 黄芪甲苷在0.51 ~2.5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7%,RSD为1.04%.人参总皂苷在27.9~251.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4.5%,RSD为2.72%.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化胃舒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光函;邸子真;邹桂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论表面解剖学在蒙医施术要害部位体表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表面解剖学体表显示与定位的方法、技巧来描述蒙医施术要害部位体表定位,为临床教学提供标准、准确的蒙医施术要害部位体表位置,在此基础上制作出蒙医施术要害部位体表标准图谱.这对蒙医传统疗术学的教学、科研以及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化、规范化、推广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恩杰;斯钦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妈富隆联合宫血立停煎剂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观察

    青春期功血常见于12~18岁的少女.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来临的标志,但初潮并不意味着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发育成熟,一般女性青春期大约需要1.5 ~6年时间,此时下丘脑对于性激素的负反馈敏感性降低,而中晚期正反馈逐渐成熟,雌激素水平正常而孕激素水平不足.青春期功血表现为短期停经,然后突然出现持续性大量流血,甚至引起中、重度贫血,有的少女月经呈现淋漓不断.本病治疗以性激素为主,但易出现头痛、恶心、乳房疼痛等不良反应.笔者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妈富隆联合宫血立停煎剂治疗青春期功血6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90例均为河南省中医院妇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青春期功血患者,年龄13 ~19岁,平均(14.65±2.07)岁;未婚,无性生活史;发病为月经初潮后0.5 ~2年,平均(0.94±0.16)年;病程16 ~48 d,平均(29.48 ±6.02)d,月经多淋漓不尽,可有明显血块;重度贫血者6例,中度贫血者38例,轻度贫血者46例.

    作者:王春霞;王祖龙;李永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濒危药用植物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目的 探明濒危药用植物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南方山荷叶根、茎、叶中分离出11株内生真菌,茎部和叶部多,其次为根部;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2个科,5个属,束丝菌属为优势菌属;在分离菌株中,有5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5.5%;有2株菌对2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8.2%;有1株菌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有2株内生真菌均对1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束丝菌属、曲霉属和短链霉属.

    作者:毕江涛;潘润霞;王静;代金霞;贺达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