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邓虹珠;马丹丹;魏蕾初;郑堰心;梁磊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与纯化效果,探讨红花黄酮类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红花药材加12倍量纯水,70℃时浸渍提取2次,每次90 min,上样于AB-8型号大孔树脂以6倍量(相对生药材量)纯水洗去杂质,再以10倍量40%乙醇洗脱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含量均大于40.0%.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红花复方制剂制备,同时又为五类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志峰;王琦;吴蓓;冯育林;张武岗;杨世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麦冬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正交实验结果和体外药效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两者的相关性证明麦冬总皂苷为麦冬中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方法 以麦冬总皂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提取过程中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优选工艺条件,并采用心肌细胞Na2S2O4缺氧/复氧模型,考察细胞存活率,通过SPSS软件对正交实验结果和细胞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麦冬乙醇提取的佳条件为:12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通过药效学试验和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了麦冬提取工艺,经体外药学验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证明了麦冬总皂苷为麦冬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
作者:王思思;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间歇性的微蛋白尿,临床极易漏诊.病情一旦发展,持续蛋白尿,则肾脏损害为不可逆,后发展为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关键.我科自2009年以来用的自拟肾炎康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30例,女24例,年龄(56.2±6.5)岁.均符合1997年WTO诊断标准,并按Mogensen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1],属2型糖尿病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证见面色萎黄,少气乏力,面浮肢肿,腰膝酸软,纳差,腹胀,舌淡或有齿印,或舌底络脉瘀暗,脉细无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作者:王美蓉;於军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缺氧复氧(H/R)所致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随机分为对照组、H/R组及丹参干预组,然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Cytc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①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H/R组细胞形态出现凋亡相关改变;而丹参干预组细胞形态变化较H/R组减轻,但仍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②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而丹参干预组细胞凋亡率较H/R组下降,但仍较对照组增加,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③与对照组比较,H/R组和丹参干预组细胞内Cytc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丹参干预组Cytc表达水平又显著低于H/R组(P<0.05).结论 丹参对缺氧复氧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ytc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邹礼乐;王巧稚;彭柯;雷小平;董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工艺.方法 以魔芋葡甘露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进行考察,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浸提时间60 min、微波功率700 W、料液比1∶200,在此条件下,做3次平行实验,魔芋葡甘露聚糖糖提取率为50.3%,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在四个因素中,温度对葡甘露聚糖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模型可较好地预测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得率,响应曲面法对葡甘露聚糖提取条件参数优化具有可行性.
作者:李小菊;张越非;钟玲;詹斯维;池汝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确定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蒙古黄芪多糖的量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和提取时间对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 蒙古黄芪中多糖提取的佳工艺为A1B2C2.结论 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黄芪中多糖的提取并使用工业化生产.
作者:白翠兰;王青虎;奥·乌力吉;代那音台;全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贵州正安野木瓜果实乙醇粗提物(ethanol Crude extract,ECE)的抗菌性能及稳定性.方法 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ECE的抗菌性能;观察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低温保存对ECE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正安野木瓜ECE对大肠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有抗菌作用,其活性随浓度降低而减弱,其浓度的自然对数与抑菌圈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符合典型的抗生素作用方程.ECE热稳定性好,低温保存对其抗菌活性无影响.结论 贵州正安野木瓜果实60%乙醇粗提物有抗菌作用,稳定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邱顺华;金李芬;钱民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病死率很高.以往对急性肝衰竭的研究着重在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或药物引起的肝细胞坏死方面.作者以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为重点,以细胞抗氧化应激的重要分子APE/ Ref-1为中心,强调氧化应激损伤在肝脏“二次打击”中的重要性.指出急性肝衰竭的机制复杂,可能存在多种衰竭途径,氧化应激有可能是肝脏二次打击的重要因素,从氧化应激损伤角度有可能为急性肝衰竭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中医药具有对其进行调节的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杨运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通过观察解毒活血法对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影响,探讨其对UUO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解毒活血低剂量组,解毒活血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大鼠结扎左侧输尿管复制UUO模型.所有大鼠灌胃给药,缬沙坦组给予26 mg/(kg-d);解毒活血低剂量组予解毒活血中药12 g生药/(kg·d);解毒活血高剂量组予24 g生药/(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共14天.左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MCP-1呈强阳性表达,各治疗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结论 解毒活血方药可降低肾组织中MCP-1的高表达,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魏民;杨京京;杨红;王霞;王香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人参总皂苷及含量较高的单体人参皂苷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采用己烯雌酚增加子宫平滑肌对药物的敏感性,观察加入人参皂苷前后,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的改变,判断人参皂苷对子宫收缩的影响作用.结果 人参皂苷Rb1在25~ 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呈抑制作用,抑制率高可达44.4%;人参皂苷Rg1在20 ~ 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呈抑制作用,抑制率高可达25.7%;人参皂苷Re在0.25 ~5 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呈增强作用,增强率高可达23.2%;人参总皂苷在5 ~ 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呈抑制作用,抑制率高可达25.9%.结论 人参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b1和Rg1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呈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e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呈增强作用.
作者:鞠宏姝;马甲朋;洪铁;李杰;刘继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肿瘤的发现也越来越早,但恶性肿瘤仍是死亡率很高的一种对人类威胁较大的疾病.对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全身化疗、局部放疗、中医中药治疗及免疫治疗等[¨.但放化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常出现的就是胃肠道及骨髓造血功能的副作用,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笔者应用自拟润肺消积胶囊配合肺癌放、化疗增效减毒,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研究对象收集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经病理确诊的中晚期(Ⅲ/Ⅳ)肺癌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4 ~ 67岁,平均(54±5)岁.其中鳞癌22例,腺癌19例,小细胞癌7例及大细胞癌2例.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治疗中途死亡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有化疗禁忌,不合作者,不住院者,有润肺消积胶囊使用禁忌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润肺消积胶囊治疗组(n=30)和单纯化疗观察组(n =20例).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勇;汤祖辉;缪文强;徐兴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关节止痛膏新剂型对大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的长期毒性.方法 设置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两个不同模型组,并设置空白基质对照组,通过局部给药,评价热熔胶贴膏对大鼠皮肤的长期毒性.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一般状况未见明显异常,各种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结构也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以热熔胶为基质制备的关节止痛膏对大鼠无长期蓄积性的毒性作用,且热熔胶基质本身对大鼠也无长期蓄积性毒性作用.关节止痛膏新剂型属安全制剂.
作者:汤秀珍;刘然;王承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鉴定蚂蟥药材脂肪酸组成并测定其抗凝活性.方法 采用索式提取法从蚂蟥药材中提取总脂肪酸,用气质联用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并以血浆复钙时间为指标评价蚂蟥药材总脂肪酸的抗凝活性.结果 鉴定了15个脂肪酸组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30.59%,饱和脂肪酸占69.41%;9种脂肪酸为首次从蚂蟥类药材中发现;蚂蟥总脂肪酸能显著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并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结论 蚂蟥总脂肪酸可能也是蚂蟥发挥抗凝活性的药效物质之一.
作者:尹玉华;钟山;杨得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益心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入组80例气虚阳衰,水瘀内停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汤,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估心功能分级、中医症状积分、心超LVEF;随访6个月后观察复发率.结果 共78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心超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复发率73.33%,治疗组复发率4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益心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范兴良;薛文海;李晓琦;董丽梅;孙怡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慢性身心应激胃溃疡大鼠模型,探讨加味四逆散对模型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粘膜超微结构、下丘脑环核苷酸系统(cAMP、cGMP)的影响,阐明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慢性身心应激方法建立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经加味四逆散等干预后评估胃粘膜溃疡指数(UI),透射电镜法观察腺胃区胃粘膜组织细胞及细胞间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及正常组胃粘膜溃疡指数明显减小(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中剂量组胃粘膜溃疡指数明显减小(P< 0.05或P<0.01);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紧凑,胞膜完整,细胞器均匀分布,且形态正常,胞核形态及大小正常;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松解,胞膜结构部分缺失,胞质中细胞器崩解,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胞核形态极不规则,染色质明显边集、浓缩或均一化分布;其余治疗组均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好转.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5~0.01).结论 加味四逆散可显著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程度,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的微观病理形态,可通过影响环核苷酸系统对慢性心理应激反应进行调控,进而改善胃肠功能.
作者:谢慧臣;刘芬;杨强;熊常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作用.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其基础加用中药调理,总疗程6个月,比较其治疗效果与随访溃疡复发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有效率93.6%,对照组85.9%,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1.8%、44.9%,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8例患者失访2例,消化性溃疡复发率9.2%,对照组失访1例,消化性溃疡复发率20.8%,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能够提高溃疡愈合治疗,降低溃疡复发,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作者:鲁昌辉;朱庆伟;葛广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表面解剖学体表显示与定位的方法、技巧来描述蒙医施术要害部位体表定位,为临床教学提供标准、准确的蒙医施术要害部位体表位置,在此基础上制作出蒙医施术要害部位体表标准图谱.这对蒙医传统疗术学的教学、科研以及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化、规范化、推广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恩杰;斯钦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穿山龙总皂苷(total saponin from Rhizoma Dioscorea nipponica,TSRDN)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CIA大鼠模型.于初次免疫后第14天,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雷公藤组.其中穿山龙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经胃灌服100 mg·kg-1·d-1,50 mg·kg-1·d-1、25 mg·kg-1·d-1剂量的穿山龙总皂苷,雷公藤组灌服12 mg·kg-1·d-1剂量的雷公藤多苷,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灌服等体积溶媒.用药后21 d,记录各组大鼠后肢体积、足垫厚度、关节炎指数;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观察关节滑膜病理变化.结果 经穿山龙总皂苷灌胃治疗21 d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后肢体积、足垫厚度、关节炎指数有降低趋势(P>0.05),大鼠滑膜增生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软骨及骨组织侵蚀破坏减轻,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穿山龙总皂苷能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TNF-α、IL-Iβ和IL-6水平,减轻滑膜组织的病理损伤,表明其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作用.
作者:梁秀军;孙同友;董文娟;商亚珍;宋鸿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值及症状体征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同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β、TNF-α均下降,实验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滞苏润江胶囊能够较快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症状体征,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能抑制血清IL-1β、TNF-α的表达,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作者:朱芳晓;周润华;莫汉有;石宇红;李宝贞;李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妇炎康片浓缩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旋转蒸发仪模拟实际生产浓缩状况,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浓缩阶段芍药苷、丹酚酸B、盐酸小檗碱的降解率,分析妇炎康片浓缩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显示加快传热速度可降低成分的降解,采用薄膜蒸发方式是降低成分降解的可行方法.结论 采用薄膜浓缩工艺可大大降低成分的降解率,可为妇炎康片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蒋东旭;王德杭;史岑慧;张婕;谢友良;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