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工艺研究

李小菊;张越非;钟玲;詹斯维;池汝安

关键词:微波辅助提取, 魔芋葡甘露聚糖, 响应曲面法
摘要:目的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工艺.方法 以魔芋葡甘露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进行考察,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浸提时间60 min、微波功率700 W、料液比1∶200,在此条件下,做3次平行实验,魔芋葡甘露聚糖糖提取率为50.3%,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在四个因素中,温度对葡甘露聚糖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模型可较好地预测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得率,响应曲面法对葡甘露聚糖提取条件参数优化具有可行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地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地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小鼠分为空白组、阳性组、地苍醇提物高、中、低(60,40,20 g·kg-1)剂量组,连续ig给药10 d,观察其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糖耐量测定则在末次给药1h后,除空白组ig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均ig葡萄糖溶液(2.5g·kg-1),分别测定灌糖前(0h血糖)及灌糖后0.5,1,2h的血糖值.结果 地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对葡萄糖致小鼠高血糖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P<0.05),能使正常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地苍醇提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影响,可显著提高葡萄糖耐量,明显减轻体质量.

    作者:李丽;罗泽萍;周焕第;杨秀芬;梁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β-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冻干粉针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目的 制备β-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β-ELE-PBCA-NP)冻干粉针,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并对冻干后的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测定.结果 制得的纳米粒冻干粉针外观及再分散性良好,复溶后测得的形态规整,无黏连,大小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261 nm,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6.5%、6.57%.结论 该实验的冻干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袁子民;王静;王博;程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肝衰竭潜在新靶点和中医药的调节

    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病死率很高.以往对急性肝衰竭的研究着重在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或药物引起的肝细胞坏死方面.作者以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为重点,以细胞抗氧化应激的重要分子APE/ Ref-1为中心,强调氧化应激损伤在肝脏“二次打击”中的重要性.指出急性肝衰竭的机制复杂,可能存在多种衰竭途径,氧化应激有可能是肝脏二次打击的重要因素,从氧化应激损伤角度有可能为急性肝衰竭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中医药具有对其进行调节的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杨运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红花酒精湿敷预防性干预非化疗药物致输液性静脉炎的观察

    静脉输液疗法是临床治疗疾病、供给营养常用的一种手段.静脉炎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1],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0%~ 70%.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内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放置刺激性大的介入导管,而引起的化学性或机械性的局部炎症;也可在输液过程中,因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导致局部静脉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2].静脉炎不仅可以引起败血症,增加病死率,而且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延长患者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亲属的压力,同时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和护理工作量.为寻找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我院2009年10月~ 2010年9月对长期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住院患者,在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同时静脉穿刺部位上方(沿静脉方向)用红花酒精纱块湿敷,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薏苡新品种“浙薏1号”的特征及栽培技术

    目的 育成综合性状优良的薏苡新品种“浙薏1号”.方法 在收集和评价薏苡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筛选优质育种材料,经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性状稳定的薏苡新品种.结果 育成了产量高,甘油三油酸酯含量高,抗倒伏,适应性强的薏苡新品种“浙薏1号”,平均亩产267.1 kg,比对照增产12.8%;甘油三油酸酯平均含量0.803%,比对照高21.30%.结论 “浙薏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该省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作者:沈宇峰;沈晓霞;俞旭平;任江剑;王志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N-甲酰基哌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特异吸附性能研究

    目的 探索N-甲酰基哌啶(MIPs)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合成方法.方法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脂为交联剂,分别采用本体聚合法和溶胀聚合法制备了NFP-MIPs.分别通过扫描电镜、粒度仪和静态平衡结合实验对MIPs进行了表征、粒径测定和结合性能的考察,同时对比了MIPs对NFP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吸附效果.结果 两种合成方法中,溶胀聚合法合成的MIPs对NFP的吸附量较大,也明显高于对结构类似物的吸附.结论 溶胀聚合法合成的MIPs对NFP表现出较高的特异识别性,这种特异性取决于底物的空间结构与MIP印迹孔穴的匹配程度.

    作者:王文娜;吴亦集;胡静;胡晓霞;朱全红;沈光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解毒活血法对UUO大鼠MCP-1的影响

    目的 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通过观察解毒活血法对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影响,探讨其对UUO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解毒活血低剂量组,解毒活血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大鼠结扎左侧输尿管复制UUO模型.所有大鼠灌胃给药,缬沙坦组给予26 mg/(kg-d);解毒活血低剂量组予解毒活血中药12 g生药/(kg·d);解毒活血高剂量组予24 g生药/(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共14天.左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MCP-1呈强阳性表达,各治疗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结论 解毒活血方药可降低肾组织中MCP-1的高表达,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魏民;杨京京;杨红;王霞;王香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样本多中心灸法临床试验的质量监查

    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是科学评价和展示灸法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质量监查是确保临床试验真实性的关键环节.多中心临床试验所涉及的分中心多、研究时间长、样本量大等特点更需要高标准的科学可行的质量监查方法.文章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优化方案研究为例,紧密结合灸法临床试验的自身特点,从监查员的任职、监查计划的制定、监查的程序、实施内容和常见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迟振海;熊俊;陈日新;张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沉香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文章对近年来关于沉香的文献报道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本草考证、资源现状、结香机制、临床应用、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目前沉香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沉香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全息的背景资料.

    作者:刘鹏;高慎淦;陈念;杨懋勋;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典籍翻译的词序处理

    中医典籍中词序的改变不仅属于语法范畴,而且通过对等翻译彰显可读性的修辞美感.汉英语言思维方式在词序上有所差异,翻译典籍时词序调整便成了一种重要的翻译内容,译者应从多角度处理词序问题以便译文真实传递并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该文以中医典籍翻译总结过往几种词序的处理方法,尝试思考中医典籍翻译词序处理.

    作者:张斌;吴银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蓖麻碱的提取纯化及结构表征

    采用传统的溶剂提取柱分离技术从蓖麻饼粕中分离纯化了蓖麻碱,采用RP-HPLC检测了其纯度(99.9%).通过IR,1H NMR,TOF-MS对其进行了表征,接着在DFT-B3LYP/6-311+G(d)水平下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计算了其单点能、前线轨道能量、结构参数及电荷分布.

    作者:李久明;雍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正安野木瓜果实乙醇粗提物的抗菌性能及其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贵州正安野木瓜果实乙醇粗提物(ethanol Crude extract,ECE)的抗菌性能及稳定性.方法 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ECE的抗菌性能;观察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低温保存对ECE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正安野木瓜ECE对大肠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有抗菌作用,其活性随浓度降低而减弱,其浓度的自然对数与抑菌圈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符合典型的抗生素作用方程.ECE热稳定性好,低温保存对其抗菌活性无影响.结论 贵州正安野木瓜果实60%乙醇粗提物有抗菌作用,稳定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邱顺华;金李芬;钱民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濒危药用植物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目的 探明濒危药用植物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南方山荷叶根、茎、叶中分离出11株内生真菌,茎部和叶部多,其次为根部;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2个科,5个属,束丝菌属为优势菌属;在分离菌株中,有5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5.5%;有2株菌对2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8.2%;有1株菌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有2株内生真菌均对1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束丝菌属、曲霉属和短链霉属.

    作者:毕江涛;潘润霞;王静;代金霞;贺达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高危因素及防范策略的探讨

    医院是患者集中的地方,因各种疾病易导致交叉感染.而护士是与患者接触多的群体.在日常工作中,临床护士每天都会接触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但目前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工作中接触的各种传染源防护意识不到位,使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威胁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在高危的环境下长时间地工作,必须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才能更好地护理患者.我院对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39例护士职业暴露进行登记,及时处理每一例职业暴露的情况,暂未发现有护士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及其他传染病.1 一般资料和方法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39例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

    作者:谈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蒜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大蒜素为大蒜(garlic)中主要的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具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临床作用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就其生物活性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鲁锐;项标;刘静文;黄佳;黎成;袁岳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银杏内酯对PD小鼠中脑谷氨酸能神经元的保护性作用

    目的 探索银杏内酯(Gin)通过降低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右旋谷氨酸(D-Glu)含量对谷氨酸能神经元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J小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n=40).模型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30 mg·kg·d-1)连续7d,注射前8h灌胃0.8%羧甲基纤维素钠(CMC,18 mg·kg·d-1);银杏内酯组:腹腔注射MPTP(30 mg·kg·d-1)连续7d,注射前8小时灌胃Gin(18 mg·kg·d-1,0.8% CMC溶);对照组:每天灌胃并注射与银杏内酯组相同剂量0.8% CMC和生理盐水,连续7d.三组小鼠在造模并给药第1,3,5,7d后的次日下午每组分别取10只小鼠,其中5只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和纹状体谷氨酸能神经元变化,另5只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黑质和纹状体D-Glu含量.结果 模型组黑质和纹状体PAG阳性神经元于注射MPTP3d后开始显著减少(P<0.01),染色明显变淡,中脑D-Glu含量显著增加(P<0.01);银杏内酯组PAG阳性神经元于Gin干预3d开始显著增加,中脑D-Glu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黑质和纹状体PAG神经元数量与中脑D-Glu含量有一定的关联性;银杏内酯通过拮抗D-Glu引起的兴奋毒性,对谷氨酸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敏;罗慧琼;卢昕;刘承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血瘀证积分与GRACE评分相关性研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的患者的发病率较高而生存率较低[1].该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差别较大,所以早期对心肌梗塞患者结合中医辨证思想进行评估,规避不良事件,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本院85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评估,观察其预后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来源于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明确诊断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共88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5例,所有入选的病例中,男性44例(51.8%),女性41例(48.2%),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8.5 ±7.4岁).按照我国《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纳入条件为:①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心绞痛;②典型的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 0.05 mV,或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置>0.1 mV);③心梗三项(cTnT、cTnI、CK)高于正常上限的两倍.排除标准:①发病时间大于24h患者;②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原发病及精神病患者;③哺乳期、妊娠期的妇女.本研究计划得到了本院道德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作者:何琴;张莉芸;王勇;杨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及周络通胶囊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的变化及周络通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周络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6.85,3.43,1.71 g生药·kg-1),另设10只C57BL/6小鼠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NGF、高亲和力受体Trk A、低亲和力受体p75NTR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MNCV明显下降(P<0.01),NGF、Trk A、p75NTR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周络通组能提高MNCV(P <0.05,P<0.01);升高NGF、Trk A、p75NTR表达(P <0.05,P<0.01).结论 周络通胶囊对DPN小鼠有保护作用,与升高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表达有关.

    作者:王宏涛;张会欣;赵韶华;魏刚;何奇龙;高学东;朱慧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哈蟆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与分泌的影响

    目的 建立卵巢颗粒细胞的原代培养体系,探讨哈蟆油含药血清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及分泌的影响,并分析和选择哈蟆油含药血清对颗粒细胞的佳作用浓度,为进一步体外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SD雌性大鼠,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剖取双侧卵巢,采用机械分离方法释放卵巢颗粒细胞,分离培养.将体积分数为15%,30%,60%,120%,240%(大鼠灌胃浓度4.5 g/kg)的含药血清5个终浓度分别加入培养体系中,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药物的大无毒浓度(TD0),观察其对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培养基中雌二醇(E2)的含量,分析哈蟆油合药血清对颗粒细胞雌激素分泌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细胞及凋亡细胞所占的比率.结果 含药血清作用颗粒细胞后,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促增殖作用,含药血清佳的作用浓度体积分数为15% ~30%(大鼠灌胃哈蟆油剂量为4.5 g/kg)之间;哈蟆油含药血清可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二醇,雌二醇含量分析显示雌二醇的分泌与细胞增殖情况存在正相关关系(Person r=0.406,P=0.01);流式细胞结果显示与空白含药血清比较,哈蟆油含药血清均能显著增加活细胞数目,抑制细胞无血清饥饿引发的凋亡(P值均小于0.01),起到细胞保护作用,其中体积分数为25%的含药血清作用效果更佳(P<0.01).结论 哈蟆油含药血清对离体培养的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存在一个佳作用浓度范围,其调节机体性激素生成作用与促进卵巢颗粒细胞生长效应相关.

    作者:彭娟;邓虹珠;马丹丹;魏蕾初;郑堰心;梁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HUVEC损伤及COX-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调脂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用SRB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及COX-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能抑制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的下降,下调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痰瘀通胶囊含药血清通过下调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作者:杨自生;叶勇;梅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