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怡;徐诺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加部分缝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我科收治的7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肛门括约肌挂线、近肛门处敞开引流、远端及支管切除缝合的手术方法,术后常规予抗炎,局部换药.结果:随访1~3年,仅1例复发,3例于术后3~5天缝合处出现疼痛明显、红肿,给予拆除缝线敞开引流治愈,余病例愈合时间10~20天,肛门畸形轻,术后瘢痕小.结论:本术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复发率低、愈合快、肛门畸形轻、术后瘢痕小的优点.
作者:杨彬;廖晓强;陈忠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结果:心电图检查50例中ST-T改变28例,都行心动过速8例,窦性心律不齐14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室性早搏5例,房性早搏6例,交界区性早搏5例.
作者:杨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氧疗护理,气雾剂的正确使用,环境和体会的改变,饮食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及出院后护理等.结果:32例患者病情缓解.结论:护理综合措施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至关重要.
作者:颜亚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腺样体和扁桃体治疗儿童鼾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在全麻低温等离子下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鼾症消失9例、无张口困难7例、流涕完全改善5例.结论:切除肥大腺样体和扁桃体是治疗儿童鼾症的重要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及患儿、家人做好口腔卫生、出院指导,对促进患儿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减容术对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4例肺气肿患者实施肺减容术,分析24例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24例患者术后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术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赵建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定时体检和及时治疗疾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在检查与治疗中因静脉穿刺术常导致静脉穿刺点周围皮肤瘀斑,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为了减轻病人痛苦,我们对156例病人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拔针后压迫止血对比观察,找出了佳按压方式:旋转纵向平行按压法,即减轻了病人痛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葛艳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参数在运动平板试验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58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3例冠状动脉造影真阳性病例运动试验中伴随的其它参数变化明显高于假阳性病例.结论:观察多参数变化有助于提高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震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正宗的三叶青属葡萄科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学名]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别名]金线吊葫芦(因其块根呈葫芦状而得名),为我国所独有的珍稀药用濒危植物,常生长于阴湿山坡、山溪谷旁.
作者:金月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本文就护士长应具有的素质与护士长的管理艺术,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护理艺术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
作者:张雪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
作者:陈刚;欧靖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通过医学文献及临床经验认真分析总结.结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和否和护士的心理素质、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及穿刺后固定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应从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及加强技术练习入手,同时要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宜,必要时还可借助一些辅助器械.
作者:李丹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胎儿畸形的发生类型及其构成比.方法:2008~2010年在我院行中晚孕超声检查17932例,发现并随访确诊胎儿畸形685例,对胎儿畸形的类型及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在胎儿发育畸形的类型和构成比中,复合畸形多(238例),所占构成比高达34.74%,其次为神经系统畸形(124例,占18.10%).之后依次为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心脏血管、颜面部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和肢体畸形.结论:在孕期超声产前检查中,需要重点对主要的胎儿畸形类型加以排查.
作者:刘满荣;文桂琼;唐建华;丁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氯沙坦钾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钾剂量50~100mg/d,对照组56例服用卡托普利,剂量25mg/次,每天2~3次,治疗6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所有参与者血压、血脂、肾功能.结果:监测血压显示氟沙坦钾组降压与卡托普利对照组无差异,对胆固醇、甘油三酯没有影响,有逆转左心室肥厚和降低尿酸的作用,与卡托昔利对照组相比,咳嗽发生率低,并能改善肾功能及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结论:氯沙坦钾和卡托普利对于治疗高血压病安全、有效,对血脂、肾功能无影响.氯沙坦钾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咳嗽发生率低.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减张缝合对减少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2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弥漫性腹膜炎行手术的老年患者41例作为治疗组;以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弥漫性腹膜炎行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减张缝合,对照组没有行减张缝合,比较2组的切口感染率,2期缝合率.结果: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切口行2期缝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弥漫性腹膜炎行手术患者,预防性的使用切口减张缝合,在预防切口裂开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感染切口的2期缝合.
作者:胡剑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患肢功能训练.结果: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促进患者心理和功能的恢复.结论: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乳腺外科的重要发展,周密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训练为术后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杨润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如何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治疗及处理合并伤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时在对侧钻颅探查或急查CT或术后复查CT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5例,存活21例,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GOS评分判定疗效,恢复良好16例,重残5例.结论:在清除急性硬膜下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可能发生迟发性血肿,宜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多发伤可提高疗效.
作者:薛志伟;周建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乳腺癌手术缩小的趋势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内国外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保留该神经的必要性.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保留肋间臂神经缺乏认识和重视,常引起患侧臂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影响病人术后生存质量.我科在2004年9月~2008年9月期间对5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施行保留肋问臂神经3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侯利章;韦炳邓;罗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旨在降低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提高手术切口I期愈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近10年间阑尾炙手术治疗病例127例,局部冲洗和切口周围皮下注射甲硝唑预防切口感染.结果:本组病例切口I期愈合124例(97.%).II期愈合2例(1.6%),III期愈合1例(0.8%),切口感染率为2.4%.结论:阑尾炎手术局部应用甲硝唑,可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I期愈合率,缩短治愈周期及节省治疗费用.
作者:陈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院急诊科是全院医疗急救工作的窗口,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加强急救技术的培训和危重病人的观察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为患者实施切实有效的急救护理,为提高急诊抢救护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促使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作者:杨佳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组选取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一九九七年一二0一0年腰椎问盘突出症病例62例,病员术前均行腰椎CT和Omn i Paque椎管造形,以手术探查诊断为标准,对术前二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符合率为77.4%,椎管造影检查符合率为93.5%,作者认为:椎管造影操作简便,准确,它能在X光机下动态观察多个节段内椎管情况,可以作为缺泛MRI的基层医院和非典型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余建翔;唐大军;马方全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