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素-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潘晓丽;向晖;谢运飞;章从恩;董小萍

关键词:大黄素, 铜(Ⅱ), 配合物, 合成, 抗氧化
摘要:以大黄素为原料合成了大黄素-铜(Ⅱ)金属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滴定法分析测定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金属配合物抗氧化活性强于配体.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足洗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糖足洗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黄芪、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糖足洗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35.420~354.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73%,RSD为2.3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乔媛媛;郑敬;谈静;魏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唐古特白刺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反相ODS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色谱纯化,并将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与已知化合物进行比较,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正十六烷酸(2);3,3’-Bisdemethylpinoresinol(3);山柰素(4);香草酸(5);5-羟甲基糠醛(6);芥子酸(7);胡萝卜苷(8);蔗糖(9).结论 化合物3,5-7为首次从白刺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白刺属中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类成分.

    作者:吴增宝;常敏;李梦良;陈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香薷药材的薄层色谱研究

    目的 建立香薷药材的定性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检查药材中的低极性成分、中极性成分、高极性成分.结果 低极性成分、中极性成分、高极性成分分别在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0∶0.1)、氯仿-甲醇(40∶1)、丙酮-冰醋酸(2∶1)为展开剂的条件下获得理想分离.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香薷药材的定性控制方法.

    作者:喻志标;李晶;余良忠;虞金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论陈潮祖从肝系论治疑难病经验

    陈潮祖(1929-),男,四川省宜宾人.因母亲宿疾久困,常延医诊冶,长期耳濡目染,渐至心有所感,情有独钟,遂矢志岐黄,以济世活人.18岁时,从同里名师孙芳庭习医,学成,悬壶桑梓,医誉鹊起.1958年入成都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至今.临床方面,于杂病诊治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辨证、遣方、用药经验.下面介绍陈老治疗疑难杂病经验.

    作者:吕林;黄穗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病实脾理论在乙肝肝硬化防治中的应用

    乙肝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之症,涉及多器官多系统,治疗上若仅从治肝入手,往往疗效甚微.“肝病实脾”是中医治疗肝病的理论精髓,始终贯穿肝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对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也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已取得卓越疗效.文章从内治和外治两个方面阐述肝病实脾理论在乙肝肝硬化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陈子瑶;梁健;邓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于“皮部”理论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与效应机制研究新思路

    “皮部”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中医传统“皮部”理论的研究却鲜有开展.文章从“皮部”理论的理论渊源、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皮部”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指明了“皮部”理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作者:张欣;刘明军;尚坤;吴萌;李亚;王之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黄帝内经》中的楚地方言简析

    由于《黄帝内经》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在其语言文字上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一些时代、地域特征.从《黄帝内经》的楚地方言角度入手,对该书中一些文字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早期理论的民族性、地域性找出语言学证据.

    作者:贾会欣;李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以三甲综合医院中医科为支撑的中医药下社区模式的实践

    中医药进社区是新医改的要求,采用以三甲综合医院中医科为支撑的中医药下社区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中医药工作均由中医科派遣医生完成,中医科下社区的医生均为晋副高职称前下社区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和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下社区医生,定期轮换,开具的草药药方统一由中医科的中药房调剂配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才缺乏的问题,保障了草药的供应,方便了患者就医.中医的“治未病”理论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的功能和理念相吻合,是社区“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优势,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和中医药的大发展.

    作者:王凌峰;李兆友;孙飞;赵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槲皮素对α-淀粉酶及其光谱性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α-淀粉酶活性及光谱的影响.方法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和紫外光谱法进行槲皮素的抑制和光谱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当槲皮素在0~0.002 mmol· L-1时,对α-淀粉酶具有抑制作用,大于0.002 mmol·L-1时反而具有激活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槲皮素对α-淀粉酶为可逆的非竞争性和反竞争性混合抑制,其对酶的抑制常数(KI) =2.533×10-6mol·L-1,对酶-底物的抑制常数(KIS) =0.769 5×10-6mol·L-1.槲皮素与α-淀粉酶作用后,可导致α-淀粉酶吸收峰发生蓝移,从而改变其分子构象.结论 该研究为淀粉酶抑制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高义霞;张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的分布及演变规律探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的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观察中医证候变化.结果 介入术前及术后1周证候分布均为: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阳虚证>阴虚证>气滞证,介入术后1个月中医证候分布为:痰浊证>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结论 冠心病介入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瘀证,同时也能有效改善气虚证和阳虚证,介入治疗对痰浊证无改善作用.

    作者:范宗静;崔杰;吴旸;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推拿手法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医疗手段之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推拿手法是产生疗效的关键.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机制之一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关.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推拿手法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报道进行整理,并提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吴萌;李亚;尚坤;张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从昼夜节律角度研究针灸治疗RA作用原理的思考

    针灸治疗实验性RA具有确切的抗炎效应,从不同角度开展的相关原理研究亦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在分析把握RA炎症病理及HPAA功能均具有明显昼夜节律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昼夜节律角度探索针灸治疗RA作用机制的新思路,对于进一步深化其原理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马文彬;周海燕;刘旭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介绍几种鹿茸传统炮制方法

    彭银亭老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3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药炮制、鉴别和传统制剂加工,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笔者通过多年的跟师学习,对老师的传统炮制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对彭老师炮制鹿茸心得体会报道如下.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之功效.治疗虚劳赢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作者:朱阳春;张南方;张义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衰老模型豚鼠血清SOD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艾炷灸对衰老模型豚鼠血清SOD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SODmRNA)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Ⅰ组)、模型对照组(Ⅱ组)、灵龟八法预防组(Ⅲ组)、神阙预防组(Ⅳ组)、灵龟八法治疗组(Ⅴ组)、神阙治疗组(Ⅵ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溶液建立衰老豚鼠模型.预防组在进行造模的同时分别进行灵龟八法按时开穴艾炷灸、神阙穴艾炷灸,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灵龟八法按时开穴艾炷灸、神阙穴艾炷灸治疗.观察各组豚鼠生命质量评分、血清SOD活性、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相关基因(Cu/Zn-SODmRNA及Mn-SOD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造模结束后,Ⅰ组未出现衰老症状,预防组(Ⅲ、Ⅳ组)出现少许衰老迹象,且血清SOD活性无明显变化,与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及治疗组(Ⅴ、Ⅵ组)出现明显的衰老症状,血清SOD活性显著降低,与Ⅰ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实验结束后,Ⅱ组的血清SOD活性与造模后无明显改变;两个治疗组血清SOD活性升高,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与治疗组的肾组织Cu/Zn-SODmRNA和Mn-SODmRNA的相对表达量接近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个预防组SOD活性及肾组织Cu/Zn-SODmRNA和Mn-SODmRNA的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治疗组SOD活性及肾组织Cu/Zn-SODmRNA和Mn-SODmRNA的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龟八法按时开穴艾炷灸对衰老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优于神阙穴艾炷灸.结论 灵龟八法延缓衰老机理可能与调节SOD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密切相关,对衰老模型豚鼠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艾炷灸对衰老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优于神阙穴艾炷灸.

    作者:赵彩娇;黄蓉;董苡余;朱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苗药金乌健骨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IL-23/IL-17轴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CIA)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表达及苗药金乌健骨方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乌健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制备CIA模型,检测各给药组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情况.结果 CIA模型大鼠IL-17、IL-23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乌健骨方各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均能下调IL-17、IL-23的表达(P<0.01或P<0.05),以高剂量金乌健骨方组明显,优于雷公藤多苷对照组(P<0.05).结论 CIA模型大鼠血清IL-17、IL-23呈高表达水平,苗药金乌健骨方能够降低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

    作者:马武开;陆道敏;姚血明;龙小琴;黄颖;唐芳;王莹;周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山东产虎掌南星与市售天南星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并比较山东产虎掌南星与市售天南星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氯仿浸出物的含量.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附录中浸出物含量测定法.结果 山东产虎掌南星与市售品的浸出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以山东产虎掌南星质量为佳.结论 不同溶剂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为天南星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积累了参考数据.

    作者:孙稚颖;周凤琴;张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痰热清雾化吸入在老年腹部术后患者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对老年上腹部术后患者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者均给与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氧气雾化(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吸入,一天两次,每次雾化时间20min,观察术后第一天至术后第五天两组患者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以及用药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缓解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缓解咳嗽咳痰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缓解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两组接近(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呼吸道症状加重的病例.结论

    作者:邹瑞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时期护患关系的沟通技能与思考

    早在十九世纪,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就提出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近代的多数研究者们也认为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对人类的关怀和照顾他人的品质和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护士除了掌握必备的医学护理常识外,还要自觉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本文仅对护患沟通艺术在儿科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作者:曹子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职教学院《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

    《中医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各学科护理的基础,它突出了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思想,在护理学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1].我院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专业招收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医内科护理学》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开设,他们年龄大多在17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使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判断和解决问题.加上近年来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专业录取分数偏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而中医内容抽象、枯燥,中医课时又少,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从事《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多年,体会到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通往高质量教学效果的桥梁.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采用了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冯俊志;徐雪华;韩桂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罗仁教授治疗尿毒症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功能损害并呈进行性恶化的结果.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降低,内环境稳定性遭到破坏,血液中毒素的堆积也不断增加,导致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失调,进而累及消化、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脏器.罗仁教授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和科研研究三十余年,对肾性血尿、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急慢性肾炎、尿毒症、肾结石等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笔者师从罗教授学习多年,见其治疗尿毒症颇有良效.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毕建璐;赵晓山;罗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