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陈靖;侯延辉;张彩芳;徐力生
齐墩果酸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研究发现,大量天然和合成的齐墩果烷结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糖尿病活性.文章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钱珊;何宇新;吴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川羌活中水溶性多糖热水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性.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探讨了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川羌活多糖提取的影响;通过脱脂、热水抽提、三氯乙酸除蛋白和乙醇沉淀得到川羌活粗多糖;通过对· DPPH自由基及·OH自由基清除效果研究川羌活粗多糖的抗氧化性;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和小抑菌浓度(MIC)研究川羌活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结果 热水浸提川羌活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为2.5h、提取温度为85℃、料液比为1∶25、提取次数3次,在该条件下提取的多糖含量为47.76 mg/g,提取率为4.78%.川羌活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较弱,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其清除率EC5o为2.16 mg/ml.川羌活多糖浓度在小于100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都无抑菌性.结论 经过优化的提取工艺经济、简单、可行;川羌活多糖对·OH自由基有较理想的清除能力,对实验菌种无有抑菌性.
作者:王维香;刘菁菁;汪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芪与莪术配伍的抗肿瘤作用及对COX -2的抑制作用,探讨二者配伍后对于抗肿瘤是否具有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MKN -45裸鼠人原位胃癌模型,设黄芪与莪术的配伍组、黄芪组、莪术组、塞来昔布组和空白组,以电子天平检测各药物组的裸鼠原位移植瘤的质量,肉眼数取肝脏转移灶数量,RT -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X -2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于第3周对肿瘤生长、COX -2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随时间延长而加强,于第6周表现出对肝转移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配伍组和塞来昔布组的作用显著优于黄芪组和莪术组(P<0.01),且至第6周时配伍组对肿瘤肝转移和COX -2表达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塞来昔布组(P<0.05).结论 黄芪与莪术配伍后可以显著提高抗肿瘤作用,并且对COX -2的抑制作用也显著增强.
作者:骆殊;邵佳;沈洪;刘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萹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萹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分析并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应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索氏提取出油率为0.72%,利用Xcalibur工作站NIST标准质谱图库鉴定出65个化合物.结论 萹蓄挥发油鉴定成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9.28%,其中主要成分为n- hexadecanoic acid(23.04%)和(Z) -9 - octadecenoic acid(11.51%).
作者:许福泉;郭雷;郭赣林;阎斌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致泻效价,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生物品质差异.方法 采用标定的大黄道地参照物作为对照,按照“量反应平行线法(2,2′,2″法)”法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行致泻效价的测定.结果 生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572.29 ~2 038.90 U·g-1,酒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553.42~871.97 U·g-1,熟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417.03 ~508.47 U·g-1,大黄炭的致泻效价无法测得.结论 大黄不同炮制品间存在明显的泻下活性重叠区间,需要从生物效价角度建立大黄炮制规范.
作者:李会芳;王伽伯;肖小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姜黄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C;流速为1.0 ml/min.结果姜黄配方颗粒共标示了10个共有峰,10批姜黄配方颗粒样品相似度在0.887~0.993之间.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姜黄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毕晓黎;胥爱丽;罗文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土木香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对土木香提取参数中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黄酮浸出量为考察指标,优化土木香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 经过正交实验得出的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10,提取时间为1.5h,回流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土木香的总黄酮浸出量为14.41 mg·g-1.结论 经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赵永明;李素霞;田亚汀;王阿娇;王金;郭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对β-淀粉样蛋白(Aβ)损伤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和i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利用立体定位仪将PBS注射到大鼠双侧海马)、痴呆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后三组注射Aβ1-42全长肽).造模7d后,中药组以灌胃法(ig)给予加味桃核承气汤20ml(20 mg·kg-1)治疗,西药组ig给予尼莫地平20 ml( 15 mg·g-1)治疗,同时空白对照组和痴呆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21 d.制作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利用NADPH -d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海马组织NOS阳性细胞数量及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组织iNOS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并应用Weste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痴呆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OS阳性细胞分布不规律、数量明显减少,大脑皮质区iNOS阳性表达细胞增多,且NF - κB蛋白表达增高.而应用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后,海马组织中NOS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大脑皮质区iNOS阳性表达细胞降低,NF- κB蛋白表达降低,与西药尼莫地平组相似.结论 加味桃核承气汤可以增加Aβ损伤大鼠脑海马组织NOS阳性细胞数量,并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途径,降低大脑皮质区iNOS表达.
作者:王淳;林大勇;董秀;王晓波;王梅;王艳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 atherosclerosis,AS)血脂及血浆内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血脂康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或血脂康.12周后光镜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并检测血脂及测定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 Keto -PGF1α)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血脂康组均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TXB2,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c)和6- Keto - PGF1α(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调节AS大鼠血脂紊乱和维持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TXA2)的平衡,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治AS的机制之一.
作者:黄威;董超;刘辉;杨永滨;任今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小分子芦荟多糖的制备及工艺.方法 采用乙酸、H202在维生素C的诱导作用下氧化降解芦荟多糖,考察了时间、温度、乙酸用量、H202用量及维生素C用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降解工艺.结果 降解每克芦荟多糖的佳工艺条件为:30%的H20212 ml,乙酸26 ml,Vc5g,温度为80℃,降解时间5.5 h;各因素对降解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乙酸用量>双氧水用量>温度>时间> Vc用量.结论 佳工艺条件下降解的芦荟多糖的分子量约为5 600,通过与芦荟原多糖比较其红外谱图,降解前后分子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说明糖苷元没有发生断裂.
作者:梁振益;孙达远;林栖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对药材茎横切面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的显微结构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倒心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少;木栓层细胞4~6列;栓内层细胞3~4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多;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密聚;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稍尖形.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多;木栓层细胞三十余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少;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较疏;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锐尖形.结论 显微鉴定能很好地区分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这两种植物.
作者:管燕红;张丽霞;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解毒化淤中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A02耐药细胞P-gp、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解毒化淤药的兔血清,以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02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gp、Bcl-2的表达.结果 MTF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中药血清对K562/A02细胞均有耐药逆转作用,其逆转倍数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解毒化淤药中药血清能够下调K562/A02细胞P-gp和Bcl-2的表达.结论 解毒化淤药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gp、Bcl-2的表达而逆转耐药的.
作者:何咏梅;邱国俊;马武开;姚血明;李玉莹;黄颖;王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高良姜提取物的复杂体系,建立起高良姜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多离子色谱图(MIC)数据进行色谱条件优化.结果 获得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Shim - pack VP - ODS柱(2.0 mm× 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HAC水溶液,流动相B为15%乙腈+40%甲醇+45%四氢呋喃,梯度洗脱程序为0~ 20 min、39% ~61%B:20~30 min、61%-100%B:流速0.2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在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下,高良姜提取物中8个主要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比值的RSD(n =5)均小于3.0%,色谱峰峰面积比值的RSD(n =5)均小于5.0%.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高、专属性好,能够充分展现高良姜提取物的化学组成特性,可为成分复杂且含量相差悬殊的天然产物分析提供借鉴.
作者:邓亦峰;罗辉;梁念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福建民间药物红木香Kadsura longipedunculata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经质谱、核磁共振(包括二维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木香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被鉴定为:(7′R,8′S)-3,4- methylenedioxy-3′4′- dimethoxy-7,8- seco-7,7′- epoxylignan -7,8- dione和machilolin -A.结论 化合物1、2均为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黄泽豪;范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苦碟子注射液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4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苦碟子单次给药组、苦碟子连续给药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动物模型(720°,2 h).于术后8周处死大鼠,计算睾丸系数,检测睾丸组织内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同侧生理盐水组比较,两给药组SOD、T - AOC、NOS活性均有所升高,MDA含量亦呈下降趋势,连续给药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可通过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保护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对侧睾丸组织损伤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连续给药明显优于单次给药.
作者:揭芳;张金萍;孙雯;范奇琪;金荣盘;钱申伦;徐超超;叶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赤雹根总皂苷(TSTD)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NO及PGE2的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实验,观察纳洛酮、L-精氨酸(L- Arg)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赤雹根总皂苷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其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及NO含量的关系;通过观察TSTD对疼痛模型小鼠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探索其镇痛作用与PGE2的关系.结果 TSTD组痛阈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STD组与纳洛酮+TSTD组病阈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L - Arg+ TSTD组痛阈显著低于TSTD组(P<0.01).TSTD+L- NAME组痛阈高于TSTD组.TSTD组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低于NS对照组(P<0.05),TSTD+L- Arg组NO含量高于TSTD组(P<0.05),TSTD+L- NAME组NO含量低于TSTD组(P<0.05).TSTD组动物腹腔液和血清中PGE2的含量低于NS对照组(P<0.01).结论 TSTD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与抑制NO和PGE2的合成或释放有关.
作者:佟继铭;刘玉玲;刘永平;毛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不同乳化剂系统制备的冬青油纳米乳进行初步评价和比较.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以冬青油自身作油相,水为分散介质,分别采用乳化剂OP-无水乙醇、吐温80-无水乙醇、吐温80-丙二醇为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制备冬青油纳米乳,测定其粒径、pH值、折光率、黏度等基本理化性质,并考察其初步稳定性.结果 三种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其性质相近,粒径均较小;在离心、光照等实验条件下呈现较好的稳定性,对高温敏感.结论 超声乳化法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粒径均匀,其中吐温80-无水乙醇制得体系的稳定性较好.
作者:颜永刚;马丽;李治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吸附色谱法、重结晶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所得单体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及MS、1H -NMR、13C- 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九层风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烃(Ⅰ),α-波甾醇(Ⅱ),豆甾醇(Ⅲ),β-谷甾醇(Ⅳ),油酸(V),正二十四烷酸(Ⅵ),α-波甾醇-3-0-β-D-葡萄糖苷-6/-十七酸酯(Ⅶ),正十六烷酸(Ⅷ),丝石竹皂苷元(Ⅸ).结论 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健军;刘珂宇;谭文波;何光远;蒋才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我国别样茶( Other Kinds of Tea)中多穗柯甜茶的应用历史和现状、研究进展(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述,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研究资料和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多稳柯甜茶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代化学研究表明主要为黄酮和三萜类,其中根皮苷等二氢查尔酮类是其主要的甜味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具有降糖、抗过敏、抗氧化、抗菌和改善记忆等多种作用,并安全无毒.结论 多穗柯甜茶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价值,值得继续深入开发研究.
作者:何春年;彭勇;肖伟;闫英;胡玉丽;肖培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文章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对阳虚体质的辨识原则,探讨肾阳虚体质的辨识与保健,认为少、长、壮、老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存在生理特点、表现、体病相关、保健原则与方法的差异,并从诊断、临床、保健、生物学基础研究4个方面前瞻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辨识差异的方法.
作者:李炜弘;曾跃琴;汤朝晖;许嗣立;黄禹峰;谭雪菊;严石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