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古立新

关键词:清胰汤,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评价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与此同时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和清胰汤灌入.分析两组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胰周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TNF-α、血淀粉酶、尿淀粉酶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比入院时逐渐升高(P<0.05).在治疗3d、7d时,观察组的IL-10水平比对照组高,TNF-α、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7d、14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平衡炎症因子,改善营养状况,加快恢复.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型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WOMAC.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WOMAC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郑晓明;郑炜宏;王康振;唐剑邦;彭杰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及中医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5月~2016年10月100例剖宫产后母婴分离初产妇,随机分为中医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中医观察组采用中药热敷联合中医手法按摩.结果:①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中医观察组产妇治疗后1周的母乳分泌量优良率达到96%(P<0.05).②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中医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更短,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明显更高(P<0.05).③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中医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达到10% (P<0.05).④与护理前对比,中医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护理组对比,中医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药热敷及中医手法按摩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地改善剖宫产后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有利于改善产妇的产后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欧阳锜从郁痰化热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欧阳铸研究员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乃属中医食噎范畴,多因痰气交阻、郁而化热所致,主张从解郁化痰、清热降逆入手治疗,肝胃郁热证,用四逆金铃汤加减;肝胃痰热证,用小陷胸汤加味;肝胃湿热证,用清湿和中汤加减.

    作者:苏联军;周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偏头痛临床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头痛次数及发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针配合平衡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平衡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以慢性腰肌劳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平衡火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7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前后分别给予评价,并对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平衡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比单纯电针治疗疗效更好,既有理论基础,也得到临床证实.

    作者:谢丽华;蔡灵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用自创组方中药熏蒸、外敷治疗的130例早中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比较治疗前与三个疗程间疼痛减轻程度,就诊时间与各疗程治愈情况和各疗程的临床治愈、好转情况.结果:能迅速缓解症状,消除疼痛,消除或缩小肿块,未发生不良反应,不影响哺乳.治愈率加好转率接近100%.结论: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发病时间越短,就诊越早,疼痛减轻越明显,治愈率越高.即使发病几日后就诊,本疗法仍然有效.该法简便、易操作,可以居家治疗,完全没有任何副作用且基本不影响哺乳,疗效显著,而且是安全的,值得推广.

    作者:朱小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七粉临床应用体会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又称参三七、田三七、山漆等,有古人称它为金不换,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衄血、便血、崩漏、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等症.现代药物研究发现:田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具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的功效.研究证明,三七有免疫调节剂作用、保肝作用,三七总皂甙具有促进生长、抗溃疡作用等.临床实践中,发现三七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疗效显著,现就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琼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推拿结合电针用于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与SF-36评分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手法推拿结合电针疗法运用于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SF-36的评分进行分析.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4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在手法推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以及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SF-36的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手法推拿与电针治疗相结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黎建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施护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方案、护理技能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施护,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缩短,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梁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8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2.7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朱科榜;孙春方;黄文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效果及对部分指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效果和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和腰腿痛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和腰腿痛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具有明显镇痛、改善腰腿功能等作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中医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近年来,中医治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而是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为临床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本文对近年中医相关文献中提及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杨阳;尚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丝裂霉素C联合除风益损汤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与除风益损汤联合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风益损汤.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复发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用时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使用丝裂霉素C与除风益损汤联合治疗,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复发情况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黄智英;黎春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耳穴压豆法对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对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的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即耳穴压豆法治疗阿片类药物导致恶心呕吐的有效率与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的有效率相当.结论:耳穴压豆法能有效控制癌痛病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症状,同时该方法无创伤,通过培训易于操作,患者及其家属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梁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疏肝解郁法治疗喘证

    喘证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涉及多种急慢性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常常作为咳嗽、肺胀相关疾病的兼夹症状出现.五脏六腑皆可致喘,历代医家多将喘证与肺脾肾联系在一起,忽视了肝脏的重要作用.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肝喘明显增多.笔者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喘证,疗效颇佳.现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疏理出肝喘的病因病机,并总结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喘证的经验.

    作者:谢静思;钟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王仕鑫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二则

    王仕鑫主任是国家首批中医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理论精湛,临证细致,辨证精微,审病求因.笔者在待师应诊时,发现王老在大量的临证中,尤其在治疗皮肤病中颇有建树,现摘取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二则,以飨同道.

    作者:王仕鑫;马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九天灸独取督脉治疗阳虚型项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九天灸独取督脉腧穴治疗阳虚型项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阳虚型项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督脉腧穴,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比较三九天灸治疗前后3个时间段,患者VAS疼痛评分和NPQ颈痛量表评价情况.结果:①两组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NPQ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②两组组间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改善更明显.NPQ评价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九天灸独取督脉腧穴能减轻阳虚型项痹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玲;张江山;汤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电针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时间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及疼痛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能够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周庆主任“针药并济”治疗理念的继承和运用体会——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

    继承周庆主任“针药并济”的治疗理念并运用于临床,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多种手段,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效果显著.

    作者:王子珺;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药综合治疗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西药综合治疗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龙川县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病例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通过西药综合治疗联合穴位埋针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白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西药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江碧静;陈炳胜;杨万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