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目的:探究手四针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手四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0d后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37/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相比,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实施手四针疗法,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柏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本院门诊及病房2015年11月~2016牟11月,收治的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中选择82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1倒,单纯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73.1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0.2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疗效颇为显著,可促进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继承周庆主任“针药并济”的治疗理念并运用于临床,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多种手段,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效果显著.
作者:王子珺;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频谱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单用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频谱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头晕、头痛等症状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略高于对照组的9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头晕与头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晕与头痛评分分别为(2.87±0.35)分、(2.79±0.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5±0.58)分、(4.29±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频谱可改善颈椎病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提高颈部活动度,消除或缓解颈部压痛,改善精神状态,帮助其早日从事正常工作,值得推广.
作者:何珍娥;谭春娣;杨庆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腹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行健脾止泻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能够从根本上去除病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煜祺;林志绣;刘强;黄泽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方马钱子酊剂在治疗各型骨质增生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马钱子酊剂(马钱子、威灵仙、川乌,草乌,广三七,姜黄,水蛭,樟脑等)治疗骨质增生500例.结果:观察组应用复方马钱子酊剂有效率96.8%.结论:马钱子酊剂可治疗各型骨质增生.
作者:吴鹏;周荣福;徐进;熊超;赵胤;张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治疗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睡眠障碍的效果和对应用艾司唑仑剂量影响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服用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及艾司唑仑,并酌情减量,对照组继续服用艾司唑仑.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并能减少艾司唑仑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能明显改善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成人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艾司唑仑的用量.
作者:万树全;袁世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结合精神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灸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困难评分量表比较方面,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过程中,针灸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弥补传统治疗手段的缺陷,治疗效果较高,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颈椎病[1]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多因慢性劳损与急性外伤引起.该病为本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12年8月~2014年6月用拔火罐并中药直流电导人治疗该病36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深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头晕的方法.方法:对68例头晕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8例患者头晕症状大多明显好转.51例头晕症状消失,13例头晕症状明显好转,4例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94.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头晕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姬怀鹏;贾国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本文报道丁丽仙教授运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妇科疾病的医案,此药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值得借鉴.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文章总结了颜红教授针药并用治疗梅核气经验.首先分析梅核气的病因病机,认为气郁痰凝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临证症状多变,证型复杂;其次介绍加味半夏厚朴汤配合针刺廉泉穴的治疗方法及其机理,并附医案予以验证;总之针药并用,辅以心理疏导及暗示疗法治疗梅核气,疗效好.
作者:李鸿娜;石娟娟;颜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中风恢复期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后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护理前和护理后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改善幅度更大(P<0.05).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ADL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改善吞咽、肢体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邓卫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36例.观察组加用开郁清热方及加味四物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醇常规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Cr、U-mAlb、尿pH值、Cer,两组治疗前后TC、TG及FBG、UA.结果:①和对照组(55.56%)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更高(P<0.05);②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BMI、TC、TG、FPG、2hBG、U-mAlb、UA明显更低,尿pH值明显更高(P<0.05);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BMI、TC、TG、FPG、2hBG、U-mAlb、UA明显降低,尿pH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洪辉;罗维俭;陈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对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的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即耳穴压豆法治疗阿片类药物导致恶心呕吐的有效率与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的有效率相当.结论:耳穴压豆法能有效控制癌痛病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症状,同时该方法无创伤,通过培训易于操作,患者及其家属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梁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三九天灸独取督脉腧穴治疗阳虚型项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阳虚型项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督脉腧穴,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比较三九天灸治疗前后3个时间段,患者VAS疼痛评分和NPQ颈痛量表评价情况.结果:①两组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NPQ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②两组组间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改善更明显.NPQ评价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九天灸独取督脉腧穴能减轻阳虚型项痹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玲;张江山;汤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WOMAC.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WOMAC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郑晓明;郑炜宏;王康振;唐剑邦;彭杰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20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由于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通络扶正汤每日内服两次,每日进行一次针灸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邓德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慢肾风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太甚、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引起肺、脾、肾虚损,气血阴阳不足.以倦怠乏力、腰痛、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为典型临床表现,大多数慢性肾炎患者反复出现水肿,而且越来越重,后发展成关格(尿毒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科在传统中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益肾利水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肾水肿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待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1倒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经中医内科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