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敏灸配合频谱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何珍娥;谭春娣;杨庆员

关键词:热敏灸, 频谱, 颈椎病,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频谱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单用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频谱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头晕、头痛等症状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略高于对照组的9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头晕与头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晕与头痛评分分别为(2.87±0.35)分、(2.79±0.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5±0.58)分、(4.29±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频谱可改善颈椎病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提高颈部活动度,消除或缓解颈部压痛,改善精神状态,帮助其早日从事正常工作,值得推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与此同时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和清胰汤灌入.分析两组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胰周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TNF-α、血淀粉酶、尿淀粉酶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比入院时逐渐升高(P<0.05).在治疗3d、7d时,观察组的IL-10水平比对照组高,TNF-α、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7d、14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平衡炎症因子,改善营养状况,加快恢复.

    作者:古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中医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近年来,中医治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而是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为临床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本文对近年中医相关文献中提及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杨阳;尚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王仕鑫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二则

    王仕鑫主任是国家首批中医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理论精湛,临证细致,辨证精微,审病求因.笔者在待师应诊时,发现王老在大量的临证中,尤其在治疗皮肤病中颇有建树,现摘取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二则,以飨同道.

    作者:王仕鑫;马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形气辨证理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形气辨证理论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中的适用性.方法:将50例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应用形气辨证理论指导诊疗,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推拿加针刺治疗.采用临床症状积分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2%、总有效率84%,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形气辨证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推拿加针刺疗法.

    作者:孙艳;罗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剖宫产后泌乳不畅产妇进行研究,一共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方法进行辩证干预,对两组产妇护理1周后的母乳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胀痛程度.结果:①对照组产妇治疗后1周的母乳分泌量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1.49±9.60)h,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为62.22%,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更短,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减轻乳房胀痛程度,增加母乳分泌量,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余凤清;刘连杏;吴桂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5),双号作为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 评分(8.19±1.25)分,高于对照组的(3.43±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温针灸法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腰部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肖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LDD联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PLDD(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联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单纯给予PLD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PLDD联合中医康复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阳性反应点.方法:选取7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体检,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仅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①治疗前观察组耳穴阳性反应点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耳穴阳性反应点个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②治疗前观察组颈椎、枕、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等7个耳穴出现频数和电位变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上述反应点出现的频数和电位变量均呈下降趋势(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较治疗前ESCV评分上升显著(P<0.05),PSQI评分下降显著(P<0.05).结论:①颈椎、枕、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等7个耳穴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存在相关性.②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海芳;于志峰;傅琳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36例.观察组加用开郁清热方及加味四物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醇常规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Cr、U-mAlb、尿pH值、Cer,两组治疗前后TC、TG及FBG、UA.结果:①和对照组(55.56%)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更高(P<0.05);②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BMI、TC、TG、FPG、2hBG、U-mAlb、UA明显更低,尿pH值明显更高(P<0.05);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BMI、TC、TG、FPG、2hBG、U-mAlb、UA明显降低,尿pH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开郁清热法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洪辉;罗维俭;陈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方法:检索数据库,按纳入标准选择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和Jdada评分,评估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同时与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比.结果:共筛选出14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dada评分2~5分,高质量研究1篇(5篇).经过Meta分析提示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总有效率、FEV1、ACT评分的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对于PEF、FVC的改善与常规西药组疗效相当.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但是大部分文献质量不高,所有文献未随访,了解射干麻黄汤治疗的远期疗效,以后有必要对射干麻黄汤进行更严谨设计的、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戴磊;阮穗侨;姚丁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七粉临床应用体会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又称参三七、田三七、山漆等,有古人称它为金不换,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衄血、便血、崩漏、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等症.现代药物研究发现:田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具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的功效.研究证明,三七有免疫调节剂作用、保肝作用,三七总皂甙具有促进生长、抗溃疡作用等.临床实践中,发现三七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疗效显著,现就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琼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改良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对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5例,无效12例;前者有效率为90.0%明显大于后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M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CRMDQ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对照组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是一种治疗视疲劳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平;吴西西;郑丽凤;赖伟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血瘀气滞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疗程为4w,随访12w.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wk、12wk的腰腿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w和12w后两组腰腿部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LDH,能明显减轻腰腿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邱铕滇;郑锐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针配合平衡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平衡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以慢性腰肌劳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平衡火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7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前后分别给予评价,并对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平衡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比单纯电针治疗疗效更好,既有理论基础,也得到临床证实.

    作者:谢丽华;蔡灵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舒筋活血膏外敷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腰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1.9±0.2)分,ROM评分为(0.8±0.1)分,临床有效率为93.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腰扭伤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不仅能够迅速抑制腰痛症状,也能尽早恢复腰椎活动功能,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天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周庆主任“针药并济”治疗理念的继承和运用体会——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

    继承周庆主任“针药并济”的治疗理念并运用于临床,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多种手段,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效果显著.

    作者:王子珺;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拔罐结合艾灸治疗顽固性疮疡的疗效探讨

    目的:系统评价顽固性疮疡经拔罐结合艾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本院符合标准的52例顽固性疮疡者遵循治疗方案,可分为观察组(拔罐结合艾灸)和对照组(常规疮面处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P<0.05).结论:顽固性疮疡经拔罐结合艾灸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潘伯骁;朱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四针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手四针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手四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0d后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37/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相比,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实施手四针疗法,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柏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酚红溶液对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含量测定的影响

    目的:观察酚红溶液对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酶标仪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有酚红内标物的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查.结果:当酚红浓度在0.625 ~40mg/L的范围内,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的高效液相法得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完整的高效液相方法学.结论:相对于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标仪法,高效液相法线性好,精确度高,检测方法更为简单可靠,为黄连解毒汤的肠吸收研究提供了高效的检测方法.

    作者:谈聪;薛世姣;王静东;吴中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