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LUFS不孕的临床观察

杨芳华;秦文红

关键词:针刺, 耳穴贴压, LUFS, 不孕症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LUFS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运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2例运用HCG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妊娠率、排卵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LUFS不孕疗效显著,方法简便,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微小RNA角度研究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的思考

    微小RNA的研究已经逐步渗入精神痰病领域.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某些微小RNA相关.本文通过剖析针刺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方式调节与微小RNA相关的靶基因,进而影响微小RNA的表达这一作用机制,尝试性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为针刺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林虹;陈红昊;李刚;左津淮;王志凌;李育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形气辨证理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形气辨证理论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中的适用性.方法:将50例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应用形气辨证理论指导诊疗,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推拿加针刺治疗.采用临床症状积分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2%、总有效率84%,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形气辨证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推拿加针刺疗法.

    作者:孙艳;罗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活血健腰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活血健腰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DH患者)160例,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中药活血健腰汤组;B组: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组;C组:单纯臭氧消融术组;D组:单纯射频靶点热凝术组.随访3~6个月,观察和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和安全性.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00%,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5.00%和70%,A组与其他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同时期疼痛强度比较,A组较B、C、D组明显缓解,A组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C、D组,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加活血健腰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伯良;余羿淳;黄炜强;江健宁;陈祖彦;梁进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待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1倒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经中医内科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口服秋水仙碱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缓解时间、局部肤温降低时间、局部肿胀消退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高,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郑炜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血瘀气滞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疗程为4w,随访12w.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wk、12wk的腰腿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w和12w后两组腰腿部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型LDH,能明显减轻腰腿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邱铕滇;郑锐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周庆主任“针药并济”治疗理念的继承和运用体会——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

    继承周庆主任“针药并济”的治疗理念并运用于临床,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多种手段,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效果显著.

    作者:王子珺;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风后气虚便秘经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来深圳市中医院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6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仅行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便秘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3.33%)高;治疗后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便秘症状及体征,治疗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佳苹;于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九天灸独取督脉治疗阳虚型项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九天灸独取督脉腧穴治疗阳虚型项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阳虚型项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督脉腧穴,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比较三九天灸治疗前后3个时间段,患者VAS疼痛评分和NPQ颈痛量表评价情况.结果:①两组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NPQ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②两组组间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改善更明显.NPQ评价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九天灸独取督脉腧穴能减轻阳虚型项痹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玲;张江山;汤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诊治的新生儿胃肠不耐受者中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方式分组,观察组(n=32)应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照组(n=32)单纯应用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胃肠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90.63%(29/32)、84.38%(27/32),治疗后的进奶量(323.45±47.15)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87.25±33.48)g;照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62.50%(20/32)、53.13%(17/32),治疗后的进奶量(258.65±65.14)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54.70±28.46)g;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胃肠功能,增加体质量,并消除呕吐、胃潴留症状等,可借鉴.

    作者:杨金凯;罗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针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下肢功能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温针灸治疗对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行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下肢功能.结果:观察组肿胀、僵硬和疼痛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良概率90.91%比对照组的74.42%高(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温针灸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下肢功能,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长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腹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行健脾止泻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能够从根本上去除病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煜祺;林志绣;刘强;黄泽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中医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近年来,中医治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而是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为临床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本文对近年中医相关文献中提及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杨阳;尚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与此同时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和清胰汤灌入.分析两组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胰周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TNF-α、血淀粉酶、尿淀粉酶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比入院时逐渐升高(P<0.05).在治疗3d、7d时,观察组的IL-10水平比对照组高,TNF-α、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7d、14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平衡炎症因子,改善营养状况,加快恢复.

    作者:古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的护理进展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肠梗阻在常规支持治疗下外用中药灌肠治疗;中药对于本病起到泻热和排毒作用、能有效地促进肠道的蠕动,还能降低肠道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目的是减少体内的各种毒素的吸收,目前是肠梗阻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中药灌肠的治疗过程中,判断肠梗阻的类型并确定治疗的方法之外还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这也是临床上的护理要点.为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临床上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尤其是灌肠方面的护理,这也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宫欣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20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由于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通络扶正汤每日内服两次,每日进行一次针灸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邓德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治痹二十八法

    “痹”是经络不通的疾病病理概念.痹名繁多,如心痹、肝痹、脑髓痹、骨痹、脉痹等是突出发病部位的痹病名;阴痹、阳痹、寒痹、热痹等是突出病因病机的痹病名;大偻、尫痹、阴阳毒、狐惑、鹤膝风等是突出症状特点的痹病名.中医治疗有二十八法治痹,1温表法;2.凉表法;3.泄火法;4.清湿法;5.解毒法;6.凉血法;7.清虚热法;8.泻下法;9.祛风湿法;10.化湿法;11.利湿法;12.温通法;13.理气法;14.止血法;15.消食法;16.杀虫法;17.化瘀法;18.化痰法;19.安神法;20.平肝法;21.开窍法;22.补气法;23.补阳法;24.补血法;25.补阴法;26.固涩法;27.抗癌法;28.外敷法.西医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疗法.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笔者非急救治标不用.

    作者:徐志刚;赖春源;张伟;郝明远;孙圆旭;张雯舒;刘姝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10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清胰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各项检查指标(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各项临床症状、指标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提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涛;武永升;赵春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特色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探析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即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疼痛,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8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2.7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针刀疗法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朱科榜;孙春方;黄文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