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张海芳;于志峰;傅琳洁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耳穴阳性反应点, 耳诊, 电位变量
摘要: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阳性反应点.方法:选取7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体检,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仅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①治疗前观察组耳穴阳性反应点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耳穴阳性反应点个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②治疗前观察组颈椎、枕、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等7个耳穴出现频数和电位变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上述反应点出现的频数和电位变量均呈下降趋势(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较治疗前ESCV评分上升显著(P<0.05),PSQI评分下降显著(P<0.05).结论:①颈椎、枕、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等7个耳穴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存在相关性.②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0例,通过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倒.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记录两组的治疗情况与治疗结果,以及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程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后,病情都有好转,观察组好转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均有所好转,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结合精神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灸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困难评分量表比较方面,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过程中,针灸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弥补传统治疗手段的缺陷,治疗效果较高,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治痹二十八法

    “痹”是经络不通的疾病病理概念.痹名繁多,如心痹、肝痹、脑髓痹、骨痹、脉痹等是突出发病部位的痹病名;阴痹、阳痹、寒痹、热痹等是突出病因病机的痹病名;大偻、尫痹、阴阳毒、狐惑、鹤膝风等是突出症状特点的痹病名.中医治疗有二十八法治痹,1温表法;2.凉表法;3.泄火法;4.清湿法;5.解毒法;6.凉血法;7.清虚热法;8.泻下法;9.祛风湿法;10.化湿法;11.利湿法;12.温通法;13.理气法;14.止血法;15.消食法;16.杀虫法;17.化瘀法;18.化痰法;19.安神法;20.平肝法;21.开窍法;22.补气法;23.补阳法;24.补血法;25.补阴法;26.固涩法;27.抗癌法;28.外敷法.西医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疗法.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笔者非急救治标不用.

    作者:徐志刚;赖春源;张伟;郝明远;孙圆旭;张雯舒;刘姝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阳性反应点.方法:选取7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体检,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仅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①治疗前观察组耳穴阳性反应点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耳穴阳性反应点个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②治疗前观察组颈椎、枕、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等7个耳穴出现频数和电位变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上述反应点出现的频数和电位变量均呈下降趋势(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较治疗前ESCV评分上升显著(P<0.05),PSQI评分下降显著(P<0.05).结论:①颈椎、枕、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等7个耳穴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存在相关性.②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海芳;于志峰;傅琳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四逆散临床应用与体会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病,从名字来看,是手足不温之意,但是从方剂组成看,是用于条畅气机.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以方测证,提出四逆散属于少阳病的见解.本文通过临床验案两则验证了四逆散归属于少阳证的观点,为临床应用该方治疗疾病拓展了思路.

    作者:王斐;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李应存教授治疗弱精症经验

    李应存教授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二十余年,注重发掘敦煌医经理论和运用敦煌医方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针对弱精症,李教授认为该病系脾肾阳虚、精血亏损所致,治疗当温补脾肾、益气养血,组方化裁“丈夫肾虚无子方”“大补肾汤”,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轶;李应存;周翌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疏肝解郁法治疗喘证

    喘证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涉及多种急慢性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常常作为咳嗽、肺胀相关疾病的兼夹症状出现.五脏六腑皆可致喘,历代医家多将喘证与肺脾肾联系在一起,忽视了肝脏的重要作用.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肝喘明显增多.笔者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喘证,疗效颇佳.现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疏理出肝喘的病因病机,并总结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喘证的经验.

    作者:谢静思;钟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用自创组方中药熏蒸、外敷治疗的130例早中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比较治疗前与三个疗程间疼痛减轻程度,就诊时间与各疗程治愈情况和各疗程的临床治愈、好转情况.结果:能迅速缓解症状,消除疼痛,消除或缩小肿块,未发生不良反应,不影响哺乳.治愈率加好转率接近100%.结论: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发病时间越短,就诊越早,疼痛减轻越明显,治愈率越高.即使发病几日后就诊,本疗法仍然有效.该法简便、易操作,可以居家治疗,完全没有任何副作用且基本不影响哺乳,疗效显著,而且是安全的,值得推广.

    作者:朱小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2012年发表于《柳叶刀》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成果表明,在1990~2010年全球人群的235种死亡原因中,缺血性心脏病排名第一.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公民的头号杀手,严重危及健康,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心血管病是中国公共卫生及健康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阻塞或因冠脉痉挛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疾病,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是因为心脏传导束支障碍导致的,包括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和传导阻滞(包含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减慢心率为典型特征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上冠心病与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常合并出现,二者可互为病因,或相互以首发或唯一症状出现,临床中尤其对于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特别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比较多.

    作者:金莲子;侯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研究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中风恢复期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后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护理前和护理后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改善幅度更大(P<0.05).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ADL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改善吞咽、肢体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邓卫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豨桐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豨桐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给予豨桐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血清中RF和C反应蛋白指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F(17.44±1.84)IU/mL及C反应蛋白指数(10.25±2.35)mg/L均优于对照组(21.05±8.49)IU/mL、(12.41±4.91)mg/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58例,有效率为93.55%优于对照组(50例,80.6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豨桐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RF和C反应蛋白指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瑞芝;丁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药综合治疗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西药综合治疗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龙川县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病例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通过西药综合治疗联合穴位埋针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白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西药联合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江碧静;陈炳胜;杨万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风后气虚便秘经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来深圳市中医院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6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仅行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便秘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3.33%)高;治疗后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便秘症状及体征,治疗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佳苹;于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周庆主任“针药并济”治疗理念的继承和运用体会——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

    继承周庆主任“针药并济”的治疗理念并运用于临床,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多种手段,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效果显著.

    作者:王子珺;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诊治的新生儿胃肠不耐受者中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方式分组,观察组(n=32)应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照组(n=32)单纯应用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胃肠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90.63%(29/32)、84.38%(27/32),治疗后的进奶量(323.45±47.15)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87.25±33.48)g;照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62.50%(20/32)、53.13%(17/32),治疗后的进奶量(258.65±65.14)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54.70±28.46)g;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胃肠功能,增加体质量,并消除呕吐、胃潴留症状等,可借鉴.

    作者:杨金凯;罗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痛经方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72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给予痛经方加减治疗,于经前3d开始服用,连服7剂;对照组70例,给予谷维素和布洛芬缓解胶囊治疗,于经前1d开始服用,连服4d,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65.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许二平教授运用“和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和法”属于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是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大法,在临床具有应用价值.“和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许二平教授认为,在临床工作中要坚持中医思维,辨证施治,灵活运用中医和法.在临床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和法”不仅仅局限于和,还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通、温、下、补等法.

    作者:仝广远;许二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微小RNA角度研究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的思考

    微小RNA的研究已经逐步渗入精神痰病领域.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某些微小RNA相关.本文通过剖析针刺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方式调节与微小RNA相关的靶基因,进而影响微小RNA的表达这一作用机制,尝试性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为针刺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林虹;陈红昊;李刚;左津淮;王志凌;李育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联合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联合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2年12月~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91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中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在动脉血气指标和康复效果的指标上显著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联合方法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具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有显著意义.

    作者:吕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本院门诊及病房2015年11月~2016牟11月,收治的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中选择82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1倒,单纯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73.1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0.2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疗效颇为显著,可促进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