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金莲子;侯平

关键词: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 中医药治疗, 综述
摘要:2012年发表于《柳叶刀》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成果表明,在1990~2010年全球人群的235种死亡原因中,缺血性心脏病排名第一.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公民的头号杀手,严重危及健康,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心血管病是中国公共卫生及健康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阻塞或因冠脉痉挛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疾病,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是因为心脏传导束支障碍导致的,包括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和传导阻滞(包含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减慢心率为典型特征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上冠心病与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常合并出现,二者可互为病因,或相互以首发或唯一症状出现,临床中尤其对于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特别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比较多.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疗法在小儿喘嗽治疗中的优越性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喘嗽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秦安县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就诊治疗的96例小儿喘嗽患儿,按照每组4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运用西医药治疗对照组患儿,以中医药为主、西药为辅治疗研究组患儿.结果:在中西药各自的治疗方法下,对照组的整体有效率为87.5%,研究组的整体有效率为97.9%.研究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喘嗽的治疗中,中医疗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李应存教授运用丈夫肾虚无子方验案举隅

    “丈夫肾虚无子方”出自敦煌医学卷子(S·4433),主治“丈夫风虚目暗,精气衰少,无子,诸不足”.李应存教授化裁运用该方治疗男科疾病效果显著,经验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轶;李应存;周翌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5),双号作为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 评分(8.19±1.25)分,高于对照组的(3.43±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温针灸法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腰部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肖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微小RNA角度研究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的思考

    微小RNA的研究已经逐步渗入精神痰病领域.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某些微小RNA相关.本文通过剖析针刺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方式调节与微小RNA相关的靶基因,进而影响微小RNA的表达这一作用机制,尝试性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为针刺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林虹;陈红昊;李刚;左津淮;王志凌;李育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九天灸独取督脉治疗阳虚型项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九天灸独取督脉腧穴治疗阳虚型项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阳虚型项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督脉腧穴,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比较三九天灸治疗前后3个时间段,患者VAS疼痛评分和NPQ颈痛量表评价情况.结果:①两组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NPQ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②两组组间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改善更明显.NPQ评价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九天灸独取督脉腧穴能减轻阳虚型项痹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玲;张江山;汤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在脑中风偏瘫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在脑中风偏瘫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过往72例脑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段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给予腹部按摩、穴位贴敷,采用子午流注时辰护理模式,同时给予便秘常规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通过10d的治疗护理,72例脑中风偏瘫患者中,无效3例(4.1%)、有效12例(16.7%)、显效32例(44.4%)、治愈25例(34.8%),治疗总有效率为95.9%.结论:给予腹部按摩、穴位贴敷,采用子午流注时辰护理模式,对于脑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舒筋活血膏外敷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腰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1.9±0.2)分,ROM评分为(0.8±0.1)分,临床有效率为93.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腰扭伤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不仅能够迅速抑制腰痛症状,也能尽早恢复腰椎活动功能,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天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拔罐结合艾灸治疗顽固性疮疡的疗效探讨

    目的:系统评价顽固性疮疡经拔罐结合艾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本院符合标准的52例顽固性疮疡者遵循治疗方案,可分为观察组(拔罐结合艾灸)和对照组(常规疮面处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P<0.05).结论:顽固性疮疡经拔罐结合艾灸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潘伯骁;朱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88例,按照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并给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疗程为6wk,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通过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副反应情况.结果:各型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8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23%;根据不良反应量表(TESS),88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便秘,3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胃脘胀满,以上患者通过对症处理均缓解,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坚鹏;连晓玲;郑汉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拔火罐并中药直流电导入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1]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多因慢性劳损与急性外伤引起.该病为本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12年8月~2014年6月用拔火罐并中药直流电导人治疗该病36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深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周庆主任“针药并济”治疗理念的继承和运用体会——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

    继承周庆主任“针药并济”的治疗理念并运用于临床,以微针疗法为特色,“针、灸、药、罐”等多种手段,联合治疗顽固性头晕效果显著.

    作者:王子珺;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LUFS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LUFS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运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2例运用HCG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妊娠率、排卵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LUFS不孕疗效显著,方法简便,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芳华;秦文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针配合平衡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平衡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以慢性腰肌劳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平衡火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7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前后分别给予评价,并对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平衡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比单纯电针治疗疗效更好,既有理论基础,也得到临床证实.

    作者:谢丽华;蔡灵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对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原则从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来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入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均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组同时接受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给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不仅能够减少胃肠道反应,还能预防和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刘峥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研究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中风恢复期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后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护理前和护理后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改善幅度更大(P<0.05).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吞咽试验评分、FMA评分、ADL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改善吞咽、肢体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邓卫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剖宫产后泌乳不畅产妇进行研究,一共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方法进行辩证干预,对两组产妇护理1周后的母乳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胀痛程度.结果:①对照组产妇治疗后1周的母乳分泌量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1.49±9.60)h,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为62.22%,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更短,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减轻乳房胀痛程度,增加母乳分泌量,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余凤清;刘连杏;吴桂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热敏灸配合频谱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频谱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单用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频谱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头晕、头痛等症状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略高于对照组的9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头晕与头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晕与头痛评分分别为(2.87±0.35)分、(2.79±0.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5±0.58)分、(4.29±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频谱可改善颈椎病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提高颈部活动度,消除或缓解颈部压痛,改善精神状态,帮助其早日从事正常工作,值得推广.

    作者:何珍娥;谭春娣;杨庆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电针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时间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及疼痛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能够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方法:检索数据库,按纳入标准选择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和Jdada评分,评估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同时与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比.结果:共筛选出14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dada评分2~5分,高质量研究1篇(5篇).经过Meta分析提示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总有效率、FEV1、ACT评分的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对于PEF、FVC的改善与常规西药组疗效相当.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但是大部分文献质量不高,所有文献未随访,了解射干麻黄汤治疗的远期疗效,以后有必要对射干麻黄汤进行更严谨设计的、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戴磊;阮穗侨;姚丁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HP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脾胃虚寒型HP感染通过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院的脾胃虚寒型HP感染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四联疗法,观察组治疗方法为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在HP根除率方面,观察组根除率为90%,对照组根除率为70%,观察组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HP感染通过温中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在提高HP根除率的同时,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徐威;关映红;姚民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