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磊;阮穗侨;姚丁铭
目的:观察复方马钱子酊剂在治疗各型骨质增生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马钱子酊剂(马钱子、威灵仙、川乌,草乌,广三七,姜黄,水蛭,樟脑等)治疗骨质增生500例.结果:观察组应用复方马钱子酊剂有效率96.8%.结论:马钱子酊剂可治疗各型骨质增生.
作者:吴鹏;周荣福;徐进;熊超;赵胤;张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手四针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手四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0d后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37/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颈夹脊治疗相比,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实施手四针疗法,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柏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王仕鑫主任是国家首批中医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理论精湛,临证细致,辨证精微,审病求因.笔者在待师应诊时,发现王老在大量的临证中,尤其在治疗皮肤病中颇有建树,现摘取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二则,以飨同道.
作者:王仕鑫;马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医联合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2年12月~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91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中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在动脉血气指标和康复效果的指标上显著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联合方法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具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有显著意义.
作者:吕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方案、护理技能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施护,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缩短,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梁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本院门诊及病房2015年11月~2016牟11月,收治的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中选择82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1倒,单纯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73.1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0.2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疗效颇为显著,可促进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来深圳市中医院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6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仅行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便秘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3.33%)高;治疗后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便秘症状及体征,治疗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佳苹;于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正骨白药膏治疗软组织急性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予外敷我院制剂正骨白药膏治疗,对照组予外喷冰栀伤痛气雾剂治疗.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疼痛、肿胀较对照组好转时间缩短,观察组有效率98.1%,对照组有效率7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取正骨白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治疗,可以消肿止痛、散瘀、改善受伤肢体的活动功能.
作者:黄爱群;傅国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WOMAC.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WOMAC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封包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郑晓明;郑炜宏;王康振;唐剑邦;彭杰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5),双号作为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 评分(8.19±1.25)分,高于对照组的(3.43±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温针灸法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腰部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肖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剖宫产后泌乳不畅产妇进行研究,一共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方法进行辩证干预,对两组产妇护理1周后的母乳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胀痛程度.结果:①对照组产妇治疗后1周的母乳分泌量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1.49±9.60)h,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为62.22%,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更短,正常肿胀和轻度肿胀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减轻乳房胀痛程度,增加母乳分泌量,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余凤清;刘连杏;吴桂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痹”是经络不通的疾病病理概念.痹名繁多,如心痹、肝痹、脑髓痹、骨痹、脉痹等是突出发病部位的痹病名;阴痹、阳痹、寒痹、热痹等是突出病因病机的痹病名;大偻、尫痹、阴阳毒、狐惑、鹤膝风等是突出症状特点的痹病名.中医治疗有二十八法治痹,1温表法;2.凉表法;3.泄火法;4.清湿法;5.解毒法;6.凉血法;7.清虚热法;8.泻下法;9.祛风湿法;10.化湿法;11.利湿法;12.温通法;13.理气法;14.止血法;15.消食法;16.杀虫法;17.化瘀法;18.化痰法;19.安神法;20.平肝法;21.开窍法;22.补气法;23.补阳法;24.补血法;25.补阴法;26.固涩法;27.抗癌法;28.外敷法.西医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疗法.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笔者非急救治标不用.
作者:徐志刚;赖春源;张伟;郝明远;孙圆旭;张雯舒;刘姝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文章总结了颜红教授针药并用治疗梅核气经验.首先分析梅核气的病因病机,认为气郁痰凝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临证症状多变,证型复杂;其次介绍加味半夏厚朴汤配合针刺廉泉穴的治疗方法及其机理,并附医案予以验证;总之针药并用,辅以心理疏导及暗示疗法治疗梅核气,疗效好.
作者:李鸿娜;石娟娟;颜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诊治的新生儿胃肠不耐受者中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方式分组,观察组(n=32)应用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照组(n=32)单纯应用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胃肠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90.63%(29/32)、84.38%(27/32),治疗后的进奶量(323.45±47.15)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87.25±33.48)g;照组呕吐、喂奶前胃潴留症状消失率分别是62.50%(20/32)、53.13%(17/32),治疗后的进奶量(258.65±65.14)mL/d,体质量增加幅度(154.70±28.46)g;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胃肠不耐受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胃肠功能,增加体质量,并消除呕吐、胃潴留症状等,可借鉴.
作者:杨金凯;罗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阳性反应点.方法:选取7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体检,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仅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①治疗前观察组耳穴阳性反应点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耳穴阳性反应点个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②治疗前观察组颈椎、枕、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等7个耳穴出现频数和电位变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上述反应点出现的频数和电位变量均呈下降趋势(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较治疗前ESCV评分上升显著(P<0.05),PSQI评分下降显著(P<0.05).结论:①颈椎、枕、心、神门、肾、交感、皮质下等7个耳穴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存在相关性.②中频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海芳;于志峰;傅琳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欧阳铸研究员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乃属中医食噎范畴,多因痰气交阻、郁而化热所致,主张从解郁化痰、清热降逆入手治疗,肝胃郁热证,用四逆金铃汤加减;肝胃痰热证,用小陷胸汤加味;肝胃湿热证,用清湿和中汤加减.
作者:苏联军;周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肿瘤内科2016年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状况,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初步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肿瘤内科2016年1~12月使用过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住院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30名责任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汇总分析.结果:肿瘤内科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穴位按摩、艾灸、穴位贴敷、耳穴贴压、中药熏洗、中药外敷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针对的症状依次为恶心呕吐、乏力、盗汗、纳差、便秘、失眠、疼痛等;而无临床医嘱、护理人员缺编、中医基础知识不扎实是临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结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疗效显著,中医发展前景宏大,但需加强医务人员中医意识、中医底蕴,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也将有利于中医护理工作的实施.
作者:郑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治疗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睡眠障碍的效果和对应用艾司唑仑剂量影响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服用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及艾司唑仑,并酌情减量,对照组继续服用艾司唑仑.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并能减少艾司唑仑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能明显改善应用艾司唑仑疗效不佳的成人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艾司唑仑的用量.
作者:万树全;袁世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与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选取40例足跟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足跟痛显效80%,有效17.5%,无效2.5%.传统针灸治疗足跟痛显效57.5%,有效15%,无效2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结合水针治疗足跟痛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连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PLDD(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联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单纯给予PLD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PLDD联合中医康复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