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心包内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40例分析

张宜乾;王伟;张中明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 全肺切除术,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
摘要:目的 总结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经心包内全肺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3年-2005年 行心包内全肺切除40例(部分左心房切除5例);鳞癌17例,腺癌8例,腺鳞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0例;常规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0%(26/40)、37.5%(15/40)、17.5%(7/40),其中4例生存超过6年.结论 经心包内全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术可提高中央型肺癌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降低术中大出血的风险性.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羟丁酸钠和地西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羟丁酸钠和地西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羟丁酸钠组(SO组,羟丁酸钠100 mg·kg-1+生理盐水10 mg·kg-1),地西泮组(D组,地西泮1 mg·kg-1+生理盐水10 mg·kg-1),羟丁酸钠+地西泮组(SO+D组,羟丁酸钠100 mg·kg-1+地西泮1 mg·kg-1),每组10只.采用避暗实验,记录给药后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STL)和错误次数(ETs).结果 SO+D组用药后24 h STL短于SO组(P<0.05)和D组(P<0.01),ETs明显多于SO组和D组(P<0.01);用药后48 h,各组STL、ET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丁酸钠与地西泮合用抑制小鼠学习记忆,呈协同作用,但不会造成持久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刘远航;徐青荣;姚瑞;王俪洁;张娜娜;韩瑛;姜进明;刘利鹏;王丹;孟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心包内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40例分析

    目的 总结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经心包内全肺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3年-2005年 行心包内全肺切除40例(部分左心房切除5例);鳞癌17例,腺癌8例,腺鳞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0例;常规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0%(26/40)、37.5%(15/40)、17.5%(7/40),其中4例生存超过6年.结论 经心包内全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术可提高中央型肺癌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降低术中大出血的风险性.

    作者:张宜乾;王伟;张中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槲皮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同时探讨槲皮素对抗宫颈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槲皮素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槲皮素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癌细胞caspase-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槲皮素作用于HeLa细胞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性(r=0.720,P<0.01;r=0.385,P<0.05);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HeLa细胞后能诱导其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 槲皮素可显著抑制人宫颈癌HeLa 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蛋白表达实现的.

    作者:张荣荣;朱锦明;陆晓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酚红在神经细胞中的弱雌激素样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酚红在神经细胞培养中的弱雌激素样作用.方法 使用不同培养基(其一含酚红、另一无酚红)培养MN9D细胞,并分别于培养基中加入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然后加入相同浓度6-羟多巴胺(6-OHDA)进行损伤,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状况;提取不同培养基中的正常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雌激素α受体(ERα)在细胞内的移位.结果 培养基中没有酚红时的细胞存活率较有酚红时低,且当GDNF与酚红同时存在时,细胞的存活率比只有GDNF或酚红存在时高;酚红能够促使ERα从胞质转移至细胞膜.结论 酚红能够激活ERα,并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陈静;史子啸;王萌;高殿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士的宁对氯胺酮催眠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士的宁对氯胺酮催眠作用的影响,探讨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与氯胺酮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氯胺酮(150 mg·kg-1)建立催眠模型,在催醒实验中观察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1、2、4 μg)士的宁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 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士的宁对氯胺酮麻醉小鼠的睡眠时间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士的宁对氯胺酮催眠作用影响不大,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可能不是氯胺酮催眠作用的主要靶位.

    作者:廖艺聪;王雷;宋苏沛;陈艳;刘远航;戴体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预缺血再灌注通过NMDA受体介导海马CA1区ERK5激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脑缺血及预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脑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的磷酸化(激活)规律以及NMDA受体抑制剂盐酸氯胺酮(开他敏)对其激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四动脉结扎缺血及预缺血模型,给药组大鼠在缺血前20 min腹腔给予盐酸氯胺酮30 mg/kg.用免疫印迹法分析不同条件下大鼠海马ERK5的蛋白表达量和激活情况;焦油紫染色观察缺血及预缺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结果 盐酸氯胺酮显著抑制了预缺血再灌注后ERK5的激活,而ERK5的蛋白表达量在以上相同处理条件下无明显变化;焦油紫染色观察示预缺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预缺血再灌注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NMDA受体有关,为临床治疗脑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齐素华;关秋华;张光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器械应用进展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保守治疗需制动较长时间,病死率较高,而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小强;郭开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1例患者130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肿块弹性硬度采用5分法进行半定量分析,记录肿块弹性硬度,测量弹性模式下与灰阶模式下面积比值,通过对肿块2种成像模式下面积比值的分析,找出良恶性诊断截点,进一步计算其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弹性硬度半定量分析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85.5%、准确率为83.8%.2种成像模式下面积比值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截点为1.8,若以面积比≥1.8为恶性、<1.8为良性作为诊断肿瘤良恶性的标准,则本组2种成像模式下面积比值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91.1%、准确率为86.9%.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能客观地评价乳腺肿块的相对弹性硬度,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定性诊断.

    作者:李立杰;王兴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其生长曲线的研究

    目的 建立可靠的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探索细胞的生长规律,为皮肤瘢痕体外研究提供平台.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成纤维细胞,CCK-8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人皮肤瘢痕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功,细胞形态为长梭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16~18天可传第1代,以后每7~8天可传1代,传代后5~6天时为活跃期,第7天进入停滞期.结论 培养出的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传代后第5~6天适于于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沈才齐;金培生;李雪阳;张爱君;陶常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脏局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8例患者的119个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手术或穿刺活检)或增强CT(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增强MRI(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9个常规超声检查不能明确性质的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中,确定87个占位性病变,其中39个病灶CEUS考虑恶性病变,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或CECT、CEMRI等确诊恶性病灶36个,临床终诊断恶性病灶37个;CEUS诊断48个良性病灶,误诊1例,临床终诊断良性病灶50个;CEUS排除肝内占位性病变32个,其中非均匀性脂肪肝19个,再生结节13个.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92.2%、97.0%、0.892、97.9%、90.2%.结论 超声造影可有效地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巧英;王兴田;崔建华;王荣;王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CD44、NFYB及HMGB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黏附分子CD44、核转录因子Y,β(NFYB)及高迁移率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81例乳腺癌患者入选,其中41例术后5年随访期内出现复发者为研究组;40例未复发仍存活者为对照组.提取所有病例石蜡包埋组织RNA,质量鉴定后,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芯片技术检测CD44 、NFYB及 HMGB1基因的表达,分析2组间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D44 、NFYB及 HMGB1基因表达有差异,表达上调(P<0.05).将基因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进行COX分析,结果显示CD44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术后复发时间具有负相关(B=-0.042,Exp(B)=0.959),NFYB及HMGB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术后复发时间无相关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4 、NFYB及 HMGB1基因在乳腺癌术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中差异表达;基因CD44 过表达是乳腺癌预后差的指标之一,进一步研究可为预防和控制乳腺癌的复发提供新线索.

    作者:许云宝;唐金海;吴建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紫杉醇脂质体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及其claudin-7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claudin-7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 HeLa细胞,采用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紫杉醇脂质体(0.01、0.1、1、10、100 μmol/L)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La细胞claudin-7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浓度紫杉醇脂质体作用下的变化.结果 5个浓度的紫杉醇脂质体均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紫杉醇脂质体处理48 h后,随着紫杉醇脂质体浓度的增高,claudin-7蛋白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HeLa细胞claudin-7蛋白的表达在紫杉醇脂质体影响下是下调的.

    作者:曹利娜;陆晓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84例癫(癎)持续状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癫(癎)持续状态(SE)的病因、诱因、发作类型、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癫疒 间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诱因、发作类型、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SE病因以脑血管病常见(47.6%),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1.0%),老年人需注意高血糖所致SE.诱因多为停药不当,其次为感染.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多见(81.0%).发作在给药2 h内得以控制者72例,2~6 h得以控制者7例,6 h以上~24 h得以控制者3例,超过24 h仍未控制者2例,终死亡.结论 癫疒 间持续状态的病因以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多见,诱因以停药不当为多见,发作类型多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迅速控制发作是癫(癎)持续状态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祖洁;崔桂云;昝坤;沈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吉西他滨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研究

    目的 测定吉西他滨微透析体外回收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浓差法(增量法、减量法)测定回收率,考察流速、浓度、探针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 增量法及减量法测定的回收率一致;回收率与溶液中吉西他滨的浓度、探针无关,稳定性良好.结论 逆向微透析传输吉西他滨(即浓差法中的减量法)体外回收率稳定.微透析取样技术可用于吉西他滨疗效的评价.

    作者:张帆;范斌;孙莹;魏雅芹;印晓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及时了解和动态掌握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ICU 2007年-2009年所分离的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7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7.16%;革兰阳性菌占30.21%,真菌占12.62%.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结论 非发酵菌已成为ICU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ICU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邱海艳;赵文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择时穴位按摩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择时选择足三里、合谷等穴位按摩对改善剖宫产术后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实验组每天供给膳食套餐外,给予择时穴位按摩.观察2组产妇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 实验组产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进行择时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妇的腹胀、便秘,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以曼;张桂欣;汪俊红;刘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位嗜铬细胞瘤术前收缩压与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收缩压的高低与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10年7月于我院术后病理确诊为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的85份病例,根据术前收缩压(SBP)是否大于140 mmHg,分为正常组(N组)45例和高血压组(H组)40例,将围术期心血管事件、术中用药、出入量、住院时间、术后时间、ICU收治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组患者术中SBP大于160 mmHg的发生率、高SBP数值、心率大于100次/min的发生率以及快心率均明显高于N组(P<0.05),但肿瘤切除后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术后时间、ICU收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SBP数值的高低可预测术中循环的稳定性,但并不影响患者的术后转归.

    作者:刘毅;傅强;张宏;米卫东;渠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对心脏手术血液保护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对CPB心脏手术患者血液保护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收集各研究中的血小板、凝血指标、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纵隔心包引流量、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近期死亡例数.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平均值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所有计算和统计用RevMan 4.2.10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采用χ2和I2完成.结果 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6篇,3 393例患者.分析显示,与抑肽酶相比,氨甲环酸术后24 h纵隔心包引流量偏多(WMD=-65.28 CI:-103.92,-26.65 P=0.0009),但术后肾功能障碍患者例数明显较少(OR=1.36 CI:1.11,1.67 P=0.03),而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血红蛋白值、术中出血量、成分输血例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氨甲环酸的血液保护效果比抑肽酶稍差,但其安全性能高,不易引起肾功能损害.

    作者:叶博;张国荣;范勤;曹晨;魏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TACE对肝癌患者肿瘤增殖和血清VEGF变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奥曲肽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51例肝癌患者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奥曲肽+TACE,单纯TACE组仅给予TACE.分别于TACE前和TACE后1、7、14、21、28天检测血清AFP和VEGF水平.结果 2组TACE后血清AFP均显著降低,其中联合治疗组TACE后21、28天血清AFP水平又显著低于单纯TACE组.2组TACE后1天血清 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ACE后7天则显著下降,至TACE后14天再次升高;2组TACE后21、28天血清 VEGF水平又再度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ACE组.联合治疗组的部分缓解(PR)和总有效率(RR)显著高于单纯TACE组.结论 奥曲肽联合TACE较单纯TACE能更显著抑制肝癌增殖,其协同抗癌的部分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水平.

    作者:张南征;骆晓梅;朱云;史跃;徐永茂;江兴松;马文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CXCR4在大鼠海马齿状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不同发育时期大鼠海马DG区CXCR4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海马DG区CXCR4于出生后1周达高水平(P<0.05),随后呈下降趋势,4周后渐降至成年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XCR4阳性细胞的胞质呈棕黄色着色,并主要表达于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CXCR4在生后大鼠海马DG区的表达具有时空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与生后海马DG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

    作者:徐红;李爱娜;王玉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