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宋光美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和核心力量训练治疗运动员腰部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部劳损运动员,给予小针刀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12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96例,占80.0%;好转19例,占15.8%;无效5例,占4.2%.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小针刀消除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促使组织修复再生,恢复了运动系统的动态平衡,达到了止痛祛病的作用.核心力量训练增强静止状态深层小肌肉群的控制和工作能力,同时提高了运动过程中身体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达到减轻和消除腰背痛的作用,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腰部劳损的复发率,标本兼治.
作者:廖永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慢性结肠炎主要是指发生于结肠的慢性炎症感染,其病情反复,容易伴发溃疡或出血,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为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应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1].柳氮磺吡啶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但其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故临床还需对其治疗方案进行优化,而中西医结合疗法因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被逐渐应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2].益脾理肠汤作为一种中药汤方,本次研究为了对其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疗效进行明确,选取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分别给予柳氮磺吡啶、柳氮磺吡啶+益脾理肠汤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六味地黄丸(汤)为临床中滋补肾、肝以及补脾阴的代表方剂,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其一直进行深入研究,并发现六味地黄丸(汤)的临床用途以及新的药理作用.
作者:林茂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肝郁脾虚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150例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健脾组(78例)与西医对照组(72例).西医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口服,疏肝健脾组在西医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胃愈疡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疏肝健脾组内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P<0.05).疏肝健脾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5.90%,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的69.44% (P <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能提高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内镜愈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并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邝生;丁建勋;张国良;张永亮;石方臻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针对风寒感冒患者使用荆防败毒散加减配合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80例风寒感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葛根汤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荆防败毒散加减的基础上联合背部督脉及膀胱经拔罐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涕及咽痒咳嗽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风寒感冒的治疗中,使用荆防败毒散加减配合背部拔罐治疗的效果明显比服用葛根汤颗粒的效果好,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邓翠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今时今日《伤寒论》中的一些药物煎服方法因为种种原因已经不再常用,但在当时也许是合情合理的普遍用药方法.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很多现今已不常用的煎煮方法,与张仲景的用药方法一脉相承,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的妇人篇、伤寒篇、杂病篇都记载了类似《伤寒论》中经方的使用方法,包括煎药和服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数十种水的性味,其中包括《伤寒论》中的浆水和潦水.因此总结归纳经方的煎服方法,并以现代方法进行探索分析,对研究仲景经方的基础理论和是很有必要的,也为丰富和完善传统用药理论提供依据.
作者:胡欣燕;李璐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本文有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新进展,以期达到为今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就此问题展开研究的学者提供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依据.
作者:谢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对于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用药效果及可靠性.方法:100例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别为(132.88±129.42)、(106.61±104.87) mg/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00%、9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推广应用.
作者:杜红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基于失眠症病机多样性的针灸临床选穴思路.方法: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阿普唑仑片治疗方案,观察组施行针刺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25.85±7.44)分、(24.46±6.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3±6.88)分、(36.84±6.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指数(9.33±3.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2±3.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宁心安神法以四肢腧穴为主穴,开展针灸治疗用于失眠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宏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均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骨水泥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术后患者疗效满意.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疗效满意42例,有效6例,有效率96%.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满意,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减少后凸畸形发生,进一步降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
作者:谢岩;郭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中医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炎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进行治疗时,合并或单独采取中药治疗法,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恢复以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方面效果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附子泻心汤是治疗痞满的经方之一,可寒热同治,调理阴阳.然其对治疗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却鲜有报道,作者通过临床应用附子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发现其疗效甚佳.
作者:郭晶;王凡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偏头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干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执行中药内科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优良率为76.47%,高于对照组的4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偏头痛的过程中,采取中医内科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全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浮石、浮海石作为常用中药,在临床应用中使用混乱,笔者考证了有关本草文献,并查询了各级药品标准.总结出浮石、浮海石基源收载有以下三种情况:A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为矿物药,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B浮海石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a Canuet Bassler的干燥骨骼.为动物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C浮海石为胞孔科动物瘤苔虫Costazia costaziiAudouin的干燥骨骼.作者调查发现在临床应用中二者使用混乱,提出应正本清源,按标准规范其名称及处方应付,合理用药.
作者:贠玉伟;宗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针灸在慢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慢性头痛患者,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芬必得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复发率(3.3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0%)均优于对照组(80.00%、20.00%、1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在慢性头痛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慢性头痛具有根治作用,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蒲尚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在当前发展潮流快速地时代,中药饮片在现今社会中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其临床效果和对人民的生活影响广泛.而因其种类繁多,来源甚广,造假事件时有发生.正因如此,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刻不容缓.本文就鉴别中药饮片重要性,伪造中药饮片鉴别的方法,作以叙述,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益处.
作者:张伟;宋光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鉴定不同产地黄连饮片中所含生物碱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鉴定不同产地黄连饮片中的生物碱种类及对应含量,流动相为50∶50的乙腈-0.1%磷酸溶液,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0.1g/100m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5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2405~1.6841μg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5%.黄连中含有的生物种类有小檗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和巴马汀,不同产地的黄连饮片中各种生物碱含量及生物碱总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四川洪雅县高庙镇产的生物碱含量高,低为云南德钦县产黄连.结论:HPLC法鉴定不同产地黄连饮片中生物碱类型及含量,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准确率高,对黄连的质量鉴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崔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电钎从八脉交会穴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针刺从疏肝调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电针从八脉交会穴治疗.治疗后,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采取针刺从八脉交会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朱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本文通过取类比象思维方式方法,对中医针灸理论进行分析.将“象思维”作为出发角度,和现代解剖学相联系,分析“象思维”对于经络理论、针刺手法、腧穴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比较和分析得知,“象思维”和人体经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通过“象思维”可以对腧穴柱治愈原理进行阐释,并且可以有效指导针刺手法.在中医针灸起源、中医针灸形成以及中医针灸发展过程中,“象思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象思维”对于中医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施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联合优质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失眠合并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时间及患者自愿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耳穴埋籽干预,比较两组睡眠状况和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上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焦虑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焦虑、失眠情况,在加强优质护理的同时结合中医特色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
作者:张冰茹;张文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